目录(共92章)
↓↓
第1章 序言
第2章 “四代翰林”之家
第3章 募捐支持五卅运动
第4章 与佛接缘
第5章 红白喜事一起办
第6章 哑姐去世
第7章 太虚大师的临终嘱托
第8章 参加新政协
第9章 周恩来:赵朴初是国家的宝贝
第10章 毛泽东:这个和尚懂得辩证法
第11章 大姐的好景只有十年
第12章 寻找父亲的墓
第13章 如果泰戈尔今天还在
第14章 《滴水集》出版
第15章 喜饶嘉措:我这个人说话不会拐弯抹角
第16章 鉴真和尚是“日本文化的大恩人”
第17章 与苏加诺谈无神论
第18章 “滚下山去”
第19章 花事绸缪
第20章 “忍看朋辈成新鬼”
第21章 闲情偶记
第22章 章士钊“精神龙马”
第23章 悼念陈毅
第24章 老读《石头记》
第25章 与周总理的最后一次见面
第26章 与日本朋友猜谜
第27章 黑云压城
第28章 悼念朱德
第29章 粉碎“四人帮”
第30章 周总理的嘱托:可以摄制佛教名山影片
第31章 与许光达将军“恨未接谈笑”
第32章 邓小平“老不图安身许国”
第33章 《片石集》出版
第34章 无尽意
第35章 重返东吴大学
第36章 振兴佛教
第37章 唯一的一次到美国
第38章 照茅盾的话“一字不差地予以修改”
第39章 引子 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盛事
第40章 《法音》创刊
第41章 挽沈雁冰
第42章 在侄子面前不摆家长的架子
第43章 日本佛教大学名誉博士
第44章 人间佛教
第45章 回忆四叔赵纶士
第46章 好好照应老法师
第47章 请杨婆婆画一张西丽湖图
第48章 请杨婆婆画一张西丽湖图
第49章 琉球寻祖迹
第50章 昆曲不厌观
第51章 风水不一定是迷信的
第52章 好景随缘取
第53章 梁漱溟一生不说谎
第54章 教育学僧“知恩报恩”
第55章 在上海品茶
第56章 佩服陈撄宁的人品和学问
第57章 悼念老乡黄镇
第58章 “祖产”不过是一个题目
第59章 九华山上的雍容意态
第60章 在四姐墓前“青天望片云”
第61章 64年后还故乡
第62章 宗教是一门文化
第63章 我和胡适先生不认识
第64章 引子 佛教前途光明
第65章 而今知免夫
第66章 “我回去了”
第67章 何处是天堂
第68章 希望佛教女青年“报众生恩”
第69章 叩齿功过数
第70章 “黄金纽带”的构想
第71章 老夫九十杖于家
第72章 佛教经纶中不少与社会主义相通
第73章 星云有“一颗中国心”
第74章 千针万线情怀
第75章 佛教不讲那个八
第76章 阎王不收我
第77章 母亲写的剧本
第78章 遗嘱
第79章 “法轮”二字解释有误
第80章 哭邓小平“体气不能不受影响”
第81章 项南同志哀辞
第82章 让宪法进庙门
第83章 旧习俗要改革
第84章 还是《佛教常识答问》好
第85章 我与启功俱病目
第86章 佛教不讲长生
第87章 和丁光训关系一直很好
第88章 赞杨冯其庸找到了率归国的石山道
第89章 香港巡礼
第90章 早饭是我吃得最好的一顿
第91章 花落还开
第92章 后记
同类推荐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最大的亮点在于它是用佛陀的话解读或者解答的一些现代都市里最棘手、最热门、最时尚、最前卫、最隐私、最尖锐等的话题。比如禅师对贪污、疯狂玩微博现象、婚外恋、奢华假日游、富二代、拜金女、明星绯闻等等问题的看法。它是用传统的观点阐释和解答新颖的问题。相对于较多的传统佛学类出版物来说,它的话题新颖,与时效结合紧密。市场上很多星云、弘一、证严等法师本人的著作《舍得》、《宽心》等以及写他们的著作《禅的行囊》、《禅心莲韵》等销量都很可观,相信将传统的畅销作品融入新的话题会更加有卖点。弘一法师全集之书信(02)
弘一法师出家前名李叔同。皈依佛门之前,他已在文学、律学等等各方面都颇有造诣。人生的一个转折让悟性极高的李叔同出家归隐。从此佛门多了一位修为甚高的法师。弘一法师的智慧与超然让世人敬仰,他的定力与慈悲让世人敬重。如何放下(禅·心灵·灵性)
本书用佛学观念关注了命运的问题,探究万事万物之间的因果因缘,探究人的欲望与牵挂。人如何可以心无挂碍地坦然面对。满遭损,谦受益,是生活中的智慧,也是人生的大道理。本性禅师在这一册中,举了很多现实中的案例,说明一些禅学大道理。
热门推荐
恶魔校草:甜心女仆是我的
第一次见面,初吻就没了,校草一见钟情?死不承认,女主变身女仆,校草宠不够?“喂,去给我买草莓蛋糕回来!”沐冷轩坐在沙发上。“你吃草莓蛋糕?”“我给你吃不行啊?”沐冷轩一脸傲娇样。“嘁,直接说给我吃不就好了,一句好话都不会说。”“我乐意不行啊?”“行行行,怎么不行。”甜宠文:前期,宠女仆。后期,宠老婆。欢迎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