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春天,赵朴初在出席全国政协五届一次会议后,携夫人一起,到江南了解情况,重点恢复杭州的灵隐寺、南京的灵谷寺和镇江的焦山定慧寺。
到了杭州,在浙江省统战部的安排下,赵朴初在宾馆见到了沈祖安、于冠西、王传淞。24年前,赵朴初和沈祖安通过信;后来沈祖安改编《某公三哭》成剧本,但一直没有见面交谈。
“为我的几首小令,连累你们了。”见面时,赵朴初双手合十,表示歉疚道。
几天里,沈祖安陪同赵朴初到孤山寻访已经被毁坏的苏曼殊大师的墓址;去祭扫鉴湖女侠秋瑾新墓的造像。
在弘一大师的灵塔前,沈祖安问朴老:“您写过有关弘一大师的诗吗?”
赵朴初说:“曾经因他的博学多才想到他多方面的艺术成就,有过‘无限奇珍供世眼,一轮明月耀天心’两句,全诗还没写成。”“一轮明月耀天心”句,缘于弘一大师遗偈中“花枝春满,天心月圆”句。
沈祖安说:“您要把这两句写给我呀!”
赵朴初笑道:“等全诗写成后再写给你。”
在沈祖安眼里,弘一大师和赵朴初都是书法大家,但风格不同。赵朴初的字精审端雅,清新秀发;弘一法师的字古佛青灯,枯容寂然。
这年8月的一天,中国民盟领导人、80岁的楚图南要儿子楚庄去刻一个图章,并让他顺便送一本《经亨颐集》到赵朴老家。这是楚庄第一次见仰慕很久的赵朴老。
临走时,楚庄向朴老说,去年我在报上看到您的词《木兰花令·芳心》,读过多遍,后来突然以为自己看懂了。词中的“门”是否就是指天安门?“听风听雨”是否指清明节?那首词就是指清明节夜里发生在天安门的事情?
两年前的清明节夜,发生了天安门事件。事件发生后,邓小平的一切职务被撤销。赵朴初愤怒地地写下了《木兰花令·芳心》。朴老听后,没有直接回答他,说:“你这样理解?你喜欢这首词,我写一张给你。”接着,赵朴初问:“你在哪里工作?”
楚庄说:“是以右派身份在石家庄基层工作,是普通的文教工作者。”当时,楚庄还在石家庄当教师呢!赵朴老慈祥地望着楚庄,叫他在纸上写出姓名。
赵朴老惊讶地问:“你也姓楚?”
楚庄说:“我是楚图南的儿子。”
第二天,赵朴老请人把写好的条幅送给楚庄,题称是“楚庄同志两正”,注明是“一九七六年作”,右上方盖的闲章是“无尽意”。赵朴初明明知道楚庄还没有“解放”,仍称他为同志,令楚庄感动不已,多么好的老人啊!
“无尽意”出自《妙法莲花经》,说有一位菩萨,因其行愿无尽,故号无尽意。佛教富于理想主义和超然主义色彩,通过参修,在有限人生中追求心灵的觉悟,从而将有限的生命置于宇宙的无穷循环之中,获得超然和自在。“无尽意”三个字反映了佛教的本质,所以赵朴初将其刻成闲章,平常多在给出家僧人或佛教居士题字时用来引首。这三个字,和苏东坡《新居》诗“短篱寻丈间,寄我无穷境”类似,朴老认为,苏东坡已悟到宇宙无穷无尽而人生有限有尽的道理了。
楚庄后来写文章回忆自己第一次见朴老的情形,说:“1978年8月,根据‘两个凡是’,‘天安门事件’还是反革命事件(直到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平反)。在这种情况下,他把这首词写给一位素昧平生的晚辈,表明他对后辈的鼓励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