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秋天,赵朴初为母亲陈仲瑄写的剧本《冰玉影传奇》写了序。
在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同志的帮助下,母亲的这本剧本就要印出来了。从1947年母亲不幸去世,已50年过去了,而自己也90岁了,常有“子欲养而亲不待”之感。这本《冰玉影传奇》,是赵朴初的姐姐赵鸣初保存的。当年一接到手,赵朴初就奉为至宝,连夜读了起来。看了母亲青年时亲笔写的剧本,赵朴初仿佛在和母亲对话,母亲熟悉、亲切的身影又重现在眼前。这么多年来,一直断断续续翻阅,每阅读一次,就如同见到了母亲。
《冰玉影传奇》剧情大意是:主人翁玉避乱到皖,湖北的义姐冰则去了上海。一年夏天,玉听说冰到了湖北,带病去会面,不料到后才知道,冰要到秋天才回来。秋天,玉冰两人终于在湖北老家见面。母亲写道:
握手论心田,已结下他生雁。
夜沉沉香自篆,静悄悄灯半掩。
诉不尽这一宵情话,忘却了许多劳倦。
不久,两人在武汉分别,冰回上海,玉依依不舍地回到了婆家太湖。剧本结尾,晚年的冰在西湖筑庐,寄书来皖,邀请玉到西湖一起安享晚年。
《冰玉影传奇》剧本不长,共19个小段子。剧本里的人物名字不是真名,但都有指代。“沈洁”就是赵朴初母亲的自称,又简称“玉”;“谢清”,是母亲的义姊,叫关素,字静之,赵朴初叫她大姨,简称“冰”,即关絅之的姐姐。单凭主人翁的名,就可以看出,母亲追求的是“玉洁冰清”这样美好的人格境界。
赵朴初将该剧本付印,是纪念母亲的一件有意义的事。这个剧本另一个主人翁是关素之大姨,因此,印刷这个剧本,还有纪念关家大姨的意义。赵朴初少年时到上海求学,就得到关家姐弟的照顾。以后走上佛教的道路,都是以此为起点的。
母亲的剧本虽是游戏之作,并不用来发表,更未演出却体现了母亲很高的艺术功底。如“西风吹老一天秋”一句,就很有意境,不是一般人所能及的。旧社会,母亲作为一个家庭主妇,没有权利接受教育,完全通过自学和看戏,而达到这样的水平,可以看出母亲天资聪颖。倘若是现在,她如接受了新式教育,一定是一个有作为的人。
在《冰玉影传奇》引言中,赵朴初写道:“曩昔子女无受教育之权利,其文艺乃自学得之。假令生于今日,其造诣可胜言哉?”
剧本叙述年轻时的母亲和义姊关素之二人的友情和晚年一起隐居西湖的愿望。这是一个与世无争、追求安度晚年的恬淡的愿望,似乎也含有禅宗清淡无为的成分。母亲生活在战乱和饥荒连年的年代,现在看,可以看到当时社会人们的思想心态之一二。
赵朴初母亲天分很高,她给关家大姨写信,还写了一些诗。关素之也会写诗,如“冰”寄给“玉”的惜别诗,其中有“握手难为别,神伤无语中……”,赵朴初清楚地记得,这是关家大姨自己写的,当时在上海,亲眼见了此诗呢!母亲的很多诗已记不得了,但母亲写过“怎得化为明月,照他江北江南”。因为写得好,赵朴初竟然记住了。
《冰玉影传奇》印出后,赵朴初打算将母亲的遗作当作礼品,分送给各地亲友。这些亲友分布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云南、安徽、湖北、山东等地,或在美国、日本、台湾等地。
古人底蕴深者,一般不写悼念至亲的文章,以亲人去世,悲不能举笔之意。因此,朴老写了许多挽诗词,从来不写自己父母的挽诗词。这次借印母亲的遗作《冰玉影传奇》写序,朴老不轻意中流露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