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5月17日上午,日本天台宗最高级别的佛教访华团在赵朴初夫妇的陪同下,由杭州到天台国清寺,途径新昌。该团以日本佛教天台宗第253代座主94岁高龄的山田惠谛长老为团长,共92人。新昌大佛寺是佛教天台宗的圣地,也是日本佛教天台宗的圣地。田中首相首次访华后,日方僧徒寻根访祖,几乎每年都有来新昌礼拜大佛寺的。
第二天上午,赵朴初和山田惠谛为心经塔揭幕并发表讲话。日本代表团将日本天台宗全国各地寺院住持、檀徒等100万人写的100万卷《心经》精选1200百卷,奉于塔内。
《心经》含《般若波萝蜜》(260十字)和《大悲咒》(176字)两部分。平常,赵朴初每日默诵《心经》数百遍,作为功课。遇到长途跋涉,在飞机、火车上,赵朴初除了谈天、吟诗,也默颂《心经》。这是他摄心养性的方法之一,是他的自性流露,“如”其本“来”,菩提自性。菩提就是觉,自性就是生命的属性。这与菩提达摩的面壁和宋人陈后山的苦吟不同。
1989年春夏之后的政治风波发生后,日本佛教界的朋友担心赵朴初受牵连,请水谷幸正和净土宗公室长山田瑞祥、日中友好净土宗协会事务局长宫口龙雄特地到中国,拜访了赵朴初。见赵朴初精神很好,健康无恙,日本的佛教界的朋友放心了。
赵朴初很感动,说:“你们这么远来看我,我非常感谢。”
6月15日,诗人节端午节后第七日,赵朴初送日本客人离开上海后,带病和述之到方行家坐。述之对方行、王辛南夫妇说:“今天不泡你们家的茶,我带了家乡茶。”述之和赵朴老是太湖人。方行笑容满面,连声说:“好!好!”安徽茶很出名,古往今来,很多诗人诗赞屯绿、祁红。
稍过一会,茶叶逐渐融开,香味四起。赵朴初已禁不住开始品尝了。果然好茶!方行问朴老:“可有吃茶诗?”赵朴初笑着说:“写过几首品茶的诗……”说着,赵朴初吟七年前写的《茶诗入禅》二首之一:
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
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数日来,赵朴初因生病没有怎么吃饭,见老友情重,菜肴精美,赵朴初在方行家努力多吃了一点。饭后,依旧是请赵朴老题字。赵朴初遂吟五绝一首,赠述之:
相逢白首老娃娃,前进终输历史车。
阅世但当开口笑,举杯相劝太湖茶。
赵朴初的同乡陈独秀晚年在四川江津吟诗:
何处乡关感乱离,蜀江如几好栖迟。
相逢须发垂垂老,且喜疏狂性未移。
因为时代、处境、性格不同,两人的角度、意境和追求,迥然有别。对于陈独秀来说,离乱中能在江津继续避住,已很满足,且喜未因贪图享受而改变秉性;而对赵朴初,因逢盛世,尤其是刚刚经历了政治风浪,常以饮家乡茶为乐。两人诗中,也有相同的一面:都讲老友白发相逢,都洋溢着浓浓的思乡之情,而一“笑”一“喜”,又都反映了这两位“且以他乡作故乡”的游子乐观的人生态度。
临别,方行出示影印《鲁迅辑校汉魏石刻手稿》一册送朴老。
晚上,赵朴初在宾馆浏览鲁迅的手稿,忽然想到,鲁迅这样大的文豪,为什么曾经心灰意冷,为什么一度沉酣于古墓文字,埋首碑林、冥思补阙?
表面上看,失望中的鲁迅在回避尘世,回避烦嚣,做一个古史学家,但其内心世界,何尝沉寂过?何尝停止过探索?客观上,这些工夫没有白下,他后来的文字里的许多骨质,却正体现了这些功夫。这或许算得上鲁迅的“十年面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