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共57章)
↓↓
第1章 历史转折关头的明智选择——《21世纪媒介理论丛书》序言
第2章 导论:探寻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1)
第3章 导论:探寻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2)
第4章 导论:探寻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3)
第5章 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演化轨迹(1)
第6章 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演化轨迹(2)
第7章 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演化轨迹(3)
第8章 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演化轨迹(4)
第9章 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演化轨迹(5)
第10章 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演化轨迹(6)
第11章 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演化轨迹(7)
第12章 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演化规律(1)
第13章 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演化规律(2)
第14章 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演化规律(3)
第15章 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演化规律(4)
第16章 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演化规律(5)
第17章 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演化规律(6)
第18章 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动力模型(1)
第19章 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动力模型(2)
第20章 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动力模型(3)
第21章 行动集团在中国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1)
第22章 行动集团在中国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2)
第23章 行动集团在中国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3)
第24章 行动集团在中国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4)
第25章 行动集团在中国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5)
第26章 行动集团在中国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6)
第27章 意识形态在中国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1)
第28章 意识形态在中国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2)
第29章 意识形态在中国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3)
第30章 意识形态在中国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4)
第31章 国际体系在中国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1)
第32章 国际体系在中国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2)
第33章 国际体系在中国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3)
第34章 国际体系在中国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4)
第35章 国际体系在中国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5)
第36章 国际体系在中国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6)
第37章 媒介传统在中国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1)
第38章 媒介传统在中国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2)
第39章 媒介传统在中国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3)
第40章 媒介传统在中国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4)
第41章 媒介传统在中国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5)
第42章 技术力量在中国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1)
第43章 技术力量在中国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2)
第44章 技术力量在中国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3)
第45章 技术力量在中国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4)
第46章 技术力量在中国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5)
第47章 技术力量在中国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6)
第48章 潜规则与中国媒介制度变迁(1)
第49章 潜规则与中国媒介制度变迁(2)
第50章 潜规则与中国媒介制度变迁(3)
第51章 潜规则与中国媒介制度变迁(4)
第52章 潜规则与中国媒介制度变迁(5)
第53章 潜规则与中国媒介制度变迁(6)
第54章 结语:博弈、效率与媒介制度的“理想类型”
第55章 参考文献(1)
第56章 参考文献(2)
第57章 后记
同类推荐
雨夜中的凤凰
凤凰城里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一幢幢临水而建的吊脚楼了。不过少了昔日楼头的歌声,总感觉少了一点沈从文笔下的韵味。吊脚楼下的沱江水缓慢地流着,听不到歌女的小调,不过听听这流水声,也是一种不错的享受,这才是凤凰城中最动听的音符。顺江而下,有许多纸折的小船沿着江岸向下游漂流,上面点着蜡烛。烛上的蜡伴着火星滴在船上,船便会燃烧起来,随着风势的大小渐渐化为水上的尘灰。但放船的人依旧络绎不绝,宛如沈从文笔下的那些爱情故事,明知道结局是毁灭,还要义无反顾地飞蛾扑火。在一个风和日历的下午,脚踏着白马湖畔的绿草,静静的品味着的是春的气息,而在月朗星稀的秋夜,用心聆听陶然亭秋蝉凄婉的鸣唱,品读出的是一抹轻愁。诸子人才观与现代人才学
《诸子百家与现代文化》一书概括了诸子百家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哲学性认识,努力探索先秦诸子学说中规律性的见解,一分为二地评介其为人处世的原则,实事求是地介绍了诸子认识事物的方法和建功立业的方略。该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集中反映了人生哲理与智慧的结晶,对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和思想文化素质有重要意义。女人所生:作为体验与成规的母性
“为了帮助所有女性始终做出真实的选择,”艾德丽安·里奇写道,“我们需要深刻地理解父权文化中母性所表现出的力量和无力。”在这本具有里程碑影响力的书中,里奇的研究对象涉及体验与成规。体验是她自己的――作为女性、诗人、女权主义者以及母亲――但这是受制于成规的体验,而这种体验又以不同形式加诸于不同地域的女性。里奇以个人的材料、经历、研究成果和文献为素材,创作了这本具有普遍重要性的著作。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