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8600000041

第41章 媒介传统在中国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5)

(二)1978年以来的媒介改革经验

如果我们将传统等同于“过去的经验”而不设具体时限的话,那么昨天的经验就可能成为今天的传统。因此,1978年以来的媒介改革也是存在传统的。中国媒介“十年传统”中的后30年传统就指1978改革开放以来在媒介改革中所形成的经验和做法的集合。它表现为“增量改革”、“边缘突破”、“先做再说”、“先试点后推广”以及利用“制度装置”、“改造象征资源”等一系列经验。这种经验即传统,既表现在行为逻辑上,也表现在认知上。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1978年以来的媒介改革的话,可以归结为“边际调整的渐进改革”传统。作为一种传统,对当下正处于“进行时态”的媒介改革而言,它同样具有“节约交易成本”,“赋予的合法性”的功能。

如果仔细考察1978年以来的媒介制度变迁,我们的确可以发现,“边际调整的渐进改革”是这一时段媒介改革中最突出的特点,也是最重要的经验。1978年以来的媒介改革首先不是在媒介体制层面发生的,而是先在媒介经营制度层面取得突破。先是广告,后是发行,然后是扩版热、增刊热,创办子报子刊热,再是组建媒介集团。从经营分配制度层面而逐渐传导至采编制度层面,体制层面则几乎没有重要变化。

可以看出,1978年以来的中国媒介制度演化表现出鲜明的“边际调整的渐进改革”特征。其特点在于它总是在离“体制核心”或“意识形态核心”最远的地方,先从边缘突破,再从边缘扩展至中心。有学者将这一制度变迁过程划分为四个连续渐进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政府主导、以经营分配环节为突破口的“财政成本拉动型”的企业化阶段;第二个阶段是由下而上、以新闻采编环节为突破口的“经济效益推动型”的市场化阶段;第三个阶段是由创新集团推动、以产业组织环节为突破口的“行政力量控制型”的产业化阶段;第四个阶段是上下合谋、以培育市场主体为突破口的“政治与资本合作型”的资本化阶段。整个媒介制度变迁的过程完全是遵循“成本最小化”的原则,逐步递进改革,具有诱致性变革和强制性变革相结合、依照成本高低进行连续边际调整等特色。政府、媒介自身及业外资本和民营资本等都参与了这种“制度变迁”。“边际调整的渐进改革”的特征不仅表现在国家宏观层面的媒介制度改革中,媒介组织内微观层面的制度变革也表现了这一特点。以中央电视台为例,其内部最早实行制度改革的不是《新闻联播》,也不是已经存在的节目或栏目,而是新创办的栏目《东方时空》。这种从新的栏目开始进行制度创新的模式即“增量改革”模式,它同样是一种边际调整。孙玉胜在回顾《东方时空》的创办过程时写道:早在这一早间节目筹备时,中央电视台就决定用这个节目实验一种新的体制。台长杨伟光说:“给你两项政策,一是经费包干,二是节目你把关,要变‘新华体’为‘中新体。’”正是在这种“改革期望”下,孙玉胜大胆创新,决定采用“定收定支、定额补贴、超收提成、减支奖励、超支惩罚”的承包办法运作这个节目。另一个制度创新就是《东方时空》首先实行了人事招聘制度,被称为“中国第一媒体开辟第二用工制度”。这一人事制度创新在孙玉胜看来具有重要意义,它给央视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活力。这项改革后来得到中组部和人事部的认可和表扬,也为国内同行所借鉴。继《东方时空》之后,中央电视台新办的栏目《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也复制了《东方时空》开创的“制片人制度”、“承包制”、“人才招聘制”等模式,同样获得成功。一种有效率的制度安排就这样演化出来,通过学习和模仿,被大规模的传播和复制。显然,这一制度变迁过程是通过“边缘突破”的形式实现的,具有鲜明的边际调整的渐进色彩。

实际上,“边际调整的渐进改革”几乎表现在中国媒介改革的方方面面。如在媒介内容方面,同媒介意识形态离得较远的“娱乐”、“体育”和“服务”领域最先开始改革。1990年代的媒介扩版潮中新增的版面几乎全部集中于“娱乐”、“服务”等方面。电视“革命”(如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也总是在这几个“边缘”领域发生。娱乐媒介、体育媒介和服务类媒介的市场化程度较高,其改革也走在媒介改革的最前沿,这和中国1978年以来的媒介演化特点是分不开。在媒介的对外开放方面,今天通过卫星在中国合法落地的外资媒介如凤凰卫视、华娱卫视、阳光卫视、星空卫视、TVBS频道等,大部分只能在广东落地,不能进入“中心”地带,且只限于娱乐、体育和文化类节目,这同样是渐进逻辑在起作用。2005年4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国保监会批准,我国第一家整体实行股份制的新闻机构——中国保险报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之所以选择《中国保险报》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显然是因为它属于“边缘地带”的媒介。“先试点,后推广”的做法,其实就是这样一种渐进逻辑的表现。这一点已成为1978年以来的中国媒介改革的重要经验和实践传统。

“边际调整的渐进改革”保证了媒介制度变迁的连续性和安全性,使媒介制度改革进退有据。“边际调整”也总是和“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错型”改革联系在一起,由于“制度边际”的不清晰,制度变迁主体难以清楚“制度创新”与“违规”的界限。因此,在制度变迁初期,行动主体(媒介、企业、政府或其他组织)采用一些“变通”的方式进行试探性“改革”便成为中国媒介制度变迁中最为常见的现象。这种“先做后说”、“先试探后推广”的做法已然成为中国当代新闻改革中的重要“传统”,这种“传统”在改革各方主体中已经达成了某种“共识”,因而也可以看作中国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一种“潜规则”。这种“以变求通”的“潜规则”既表现在对制度装置的利用上,也表现在对“象征资源”的改造上,俨然成为当代媒介改革中的一种“制度创新传统”。

应该说,不管是哪一个时期形成的哪一种媒介传统,它都会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在中国媒介演化的现实中,并作用于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过程。在《新京报》身上我们仿佛看到邵飘萍的《京报》的影子,在《经济观察报。观察家》身上我们也仿佛看到了储安平《观察》周刊的影子。实际上,中国的媒介与媒介人有意无意地传承着中国优秀的媒介传统。

《新京报》总编辑程益中在《新京报》成立大会上的演讲中说:“由于历史上旧中国曾经有过一代名报《京报》,我们这张浴火重生的新中国新时代新北京的《新京报》,就义不容辞地承载了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作为有理想的当代中国报人,我们在向《纽约时报》这样的国外报业巅峰仰望的同时,也要向本国史上难能可贵的报业传统致敬。知识分子的良心,从来就是奠定报业大厦的基石;知识分子的风骨,从来就是支撑报业大厦的脊梁。《纽约时报》如此,历史上的《京报》如此,《新京报》也理应如此。”而以“理性,建设性”为办刊口号的《经济观察报》现任执行总编辑仲伟志先生也毫不讳言20世纪40年代储安平《观察》周刊对这份报刊的影响,为了将《经济观察报》做成“无所偏倚,尽心尽智”的严肃媒体,他引用1947年储安平给胡适的约稿信中的一段话来自勉:“我们创办《观察》的目的,希望在国内能有一种真正无所偏倚的言论,能替国家培养一点自由思想的种子,……这确是一个真正超然的刊物。居中而稍偏左者,我们吸收,居中而稍偏右者,我们也吸收。而这个刊物的本身,确是居中的……先生或能想到,在滔滔天下,今日到底有几个人能不顾一己的利益,……献身于一种理想,尽心尽智,为国家造福。

……今日中国需要者,就是有浩然之气的人,我们请求先生俯允担任《观察》的撰稿人,是为对于我们的鼓励,并非要先生鼓励我个人,而是鼓励并赞助我们这种理想,这种风度,这种精神。”这些媒介传统已经成为中国媒介制度变迁中的重要的理论资源与理念力量。它通过书籍、媒体及学校教育等多种传播渠道传递并影响今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和新闻工作者,改变他们的认知与心智模型,激励他们运用媒介参与公共事务等行为,最终能够传导到中国媒介的制度变迁上来。

同类推荐
  • 优秀教师师德的8项修炼

    优秀教师师德的8项修炼

    本书描述了一位农村教育者眼中、手中、心中的中国农村教育,是一部真实的农村教育人的人生写真。
  • 走向承认:浙江省城市农民工公民权发展的社会学研究

    走向承认:浙江省城市农民工公民权发展的社会学研究

    本书是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地方政府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2007年度重点课题“浙江省城市农民工权利发展状况研究——从国家、市场和公民权的关系看”的最终成果。全书共分7个章节,主要对 的基础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浙江省农民工的社会权利、加入工会抑或成立自组织——关于农民工组织化途径的思考、塑造志愿行动的公共空间——一个农民工草根志愿组织的实践逻辑、浙江省农民工的政治权利——以选举权和工会入会权为例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版权兴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路径探索

    版权兴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路径探索

    幸福与优秀兼得,品位与财富共存,这样的梦想在怎样的城市可以实现?能否以版权为枢纽,以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推动“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铸就宜居宜业之城,让人们文化地诗意地栖居?敢为天下先,成都人,在探索!《版权兴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路径探索》首次将版权作为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要素来加以研究,是对世界城市发展理论与版权理论的双重创新。(版权兴市),站在时代前沿的城市领导人不能不读,奋斗在版权工作一线的实践者不能不读,追求理想生活的现代人不能不读!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 语言理论与实践

    语言理论与实践

    这个集子收录的是个人零散的思维碎片,如果其中存在一种教学思想的话,这种思想可以说属于“工具论”。这种“工具论”是叶圣陶先生语文教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与现在绝大多数国家认识高度统一后推行的语文教学思想与方式(形式训练)高度一致。
热门推荐
  • 王俊凯,我们在一起吧

    王俊凯,我们在一起吧

    第一次无所谓“艺雪,你喜欢我吗?”“当然。”第二次理所当然“艺雪,你喜欢我吗?”“当然。”第三次疑惑“艺雪,你喜欢我吗?”“当然。”第四十次崩溃“艺雪,你喜欢我吗?”“还有完没完了!”第五百次无语“艺雪,你喜欢我吗?”“……”小染是第一次写作,大家多包容一下,写的不好不要见怪!拜托了!【注意:本书作者已放弃,但如果想看的话,加我QQ:2769523221,因为我把这部小说写在本上了,并且已经完结了,我是后发到网上的。】
  • 极品修真邪少在都市

    极品修真邪少在都市

    上古战神之青龙面具流落红尘,几经周折,终落入少年叶凡之手,从此让他踏上极品修真之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为了寻找义父的下落,为了破解自己的身世之谜,为了让了自己变得强大起来,叶凡开始踏上了寻找前九世红颜的艰险旅途。为忠诚赴汤蹈火;为情义两肋插刀;为红颜血染五步……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我的身高一百五十三厘米

    我的身高一百五十三厘米

    我叫艾妞,身高1米53!你知道一个身高不足155的女生平时是怎么过日子的吗?——学校排队永远第一,地铁永远够不到上环,公交车上永远闻别人腋下的味道,跟别人合照永远不在一个屏里!最最主要的是,170以上的男生永远不会想和你恋爱,160-170的男生更加远离你,因为为了后代。那么到底怎样的男生会看上我呢?天知道!!所以我一直在祈祷。如果上天能给我长高5cm的机会,我愿意折寿五年来换取!一直游离在自己自卑的世界中,现实让我无法相信爱情。可是真的,到最后你会发现,不管你曾经被伤害得有多深,总会有一个人的出现,让你原谅之前生活对你所有的刁难。即使你很矮,很胖,很老,很丑,很另类,也请相信爱情...
  • 医手遮天:夫人快到碗里来

    医手遮天:夫人快到碗里来

    风静兮觉得自己死这一回简直是捡着宝了,尽管死得早,死后遇大佬!譬如传闻中的鬼手神医顾千寻,奈何桥头见之难忘的孟婆孟书瑶,只手可遮天笑谈红尘的鬼君司冥……part.1风静兮一脸星星眼:“听说司冥很好调戏?”顾千寻伸手摸了摸下巴:“嗯,是很好调戏,不过可惜,你调戏不了他。”风静兮:“why??”顾千寻:“因为他是个基佬。”part.2风静兮苦大仇深:“你喜欢孟婆?”顾同学立马举手投降:“这同我会喜欢司冥的机率是一样的。”风静兮:“可问题是司冥喜欢你!依我看咱们就应该把他掰直了!”顾千寻摊手,而后一脸无辜:“仅凭夫人意愿。”
  • 重生豪门复仇千金

    重生豪门复仇千金

    她,前世被闺蜜和男友所害。一睁眼,却变成了慕容家的的千金。这一世,她发誓要让她们生不如死。。
  • 医灯续焰

    医灯续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打好手中的坏牌

    打好手中的坏牌

    当困境来临时,我们除了坚持还应当如何应对?怎样才能利用自身优势,突破困境的重重包围?如何抓住转机,扭转牌局?如何将手中的坏牌变成一副好牌,改变自己的命运?本书告诉你如何出奇制胜、反输为赢,在逆境中成就自己理想的事业,开创出生活的另一番局面。
  • 凤鸣九朝:绝色娘子太撩人

    凤鸣九朝:绝色娘子太撩人

    前世,她乃二十一世纪的暗夜神偷,来无影去无踪,也有着一身傲人的医术,被冠以“鬼医”之称,却穿越成为一个身体娇弱的病小姐,开什么国际玩笑?!没事,既来之随安之,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但偏偏就有人送上门来讨打,那也别怪她手下不留人!但忽然某天,某一妖孽男子出现在她面前“娘子,你难道不记得为夫了吗?这真是太使为夫伤心了。”瑶光扶额“抱歉帝君,我们不熟!”“没事,多运动运动就熟了!”瑶光卒。史书有记,曜天三界,战争不断,血雨腥风,混乱不堪,天君重华,有一谢女,愿弃三界,溺水三千,只取她这一瓢饮,正所谓祸水红颜!
  • 动漫乐园

    动漫乐园

    当动漫爱好者余优进入动漫乐园,她瞬间淡定不能了,各位动漫男主进入了她的思想。但是,但是,为什么是动漫乐园的原创动漫啊!!!罢了,反正他们也挺帅。再说还有帅帅哒助手管家啊。叮,捕获美男子一只!【本书作者学生党一只,更新时间不定,诸位谨慎追文,手上的鸡蛋刀片之类的可以放下了】
  • 凡帝至尊

    凡帝至尊

    皇道至尊。不一样的修仙故事,不一样的爱恨情仇。看天下如何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