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共72章)
↓↓
第1章 序言
第2章 管理者扮演着什么角色
第3章 管理者需要怎样的心理素质
第4章 管理者对权力的心理需要及正确态度
第5章 利用“权威效应”,树立领导威信
第6章 管理者要避免哪些不良的用人心理
第7章 管理者在识人、用人上的“知觉”误区
第8章 管理者要提防“职位放大器效应”,谨言慎行
第9章 管理者要提高自己的情绪成熟度
第10章 管理者要管束愤怒情绪,时刻以大局为重
第11章 管理者要学会张弛之道,别让压力变成“压抑”
第12章 管理心理学中对人性的几种假设
第13章 了解员工心理需求,才能让员工为你做事
第14章 跟员工签订“心理契约”
第15章 除了物质报酬,还要重视心理报酬
第16章 根据“强化”理论,奖励和禁止员工做事
第17章 根据员工的不同“性格”进行管理
第18章 根据员工的不同“气质”进行管理
第19章 根据员工的不同“能力”进行管理
第20章 调动“士气”的心理规律
第21章 管理中怎样结合“情、理、法”
第22章 管理方式决定组织效率
第23章 管理者怎样调配自己的注意力
第24章 想象力的重要性和培养方法
第25章 “格式塔原理”:管理者必须有全局观念
第26章 克服“从众心理”,有自己的主见
第27章 克服“心理定势”,才能获得突破
第28章 “前景理论”:是否该规避风险
第29章 “青蛙实验”:危机在不知不觉中降临
第30章 做决定不要受到“沉没成本”的干扰
第31章 管理者要反省自己的过失
第32章 员工工作价值的心理标准是什么
第33章 管理者实行激励的心理原则
第34章 “希望效应”:给员工提供愿景
第35章 “定位速效法”:目标、计划会提高效率
第36章 皮格马利翁效应:用积极的心理期待改变下属
第37章 “自己人效应”: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第38章 霍桑效应:关注你的员工吧!
第39章 怎样克服组织中的“心理惰化”
第40章 了解并利用群体的“从众”心理
第41章 薪酬支付方式对员工的心理影响
第42章 批评要慎用,避免导致“习得性无助”
第43章 鲶鱼效应:用一个人激活组织活力
第44章 “异性效应”: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第45章 避免爱泼冷水的人对组织的消极影响
第46章 避免与员工价值观的错位
第47章 避免“投射效应”,设身处地理解员工
第48章 模仿效应:管理者要给员工做好榜样
第49章 5%的心理魔法:只看下属的优势
第50章 管理者的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
第51章 “我要看到木屑飞出来”——有反馈才能有进步
第52章 “以母亲的手握利剑”——恩威并济的管理方法
第53章 糖果效应:员工有自主性,才有积极性
第54章 破窗效应:提防第一个破坏纪律的人
第55章 给工作留个“缺口”,调动员工积极性
第56章 跟员工距离多远才合适?
第57章 旁敲侧击,“暗示”批评
第58章 身体语言不可忽视
第59章 见微知著,洞察人心
第60章 知识型员工的心理特点与管理
第61章 怎样对待组织里的非正式群体
第62章 为企业积累“情绪资本”
第63章 用良好的气氛促进组织的工作
第64章 帮助下属支撑压力
第65章 灵活驾驭下属的情绪
第66章 感情管理,让员工心甘情愿地投入
第67章 提高员工情商,提高组织绩效
第68章 借助于心理专家和心理培训
第69章 以平和心态应对员工抱怨情绪
第70章 化解下属的敌对情绪
第71章 以诚心换忠心,消除员工浮躁心
第72章 后记
同类推荐
别让制度毁了你的团队
企业要实现又好又快的成长,一靠团队,二靠制度。制度建立的过程,是企业文化在实践中加以应用的过程。就制度本身而言,只有最适用,没有最优秀。管理企业,不仅要靠智慧、靠手段、靠方法,更重要的是要靠制度。用制度管人,是所有成功企业发展的秘诀。但制度不是一切,合理建立和使用制度才是关键。本书聚焦管理中各个关键环节,用朴素平实的语言阐述了制度对企业管理的重要引导作用,将制度在企业管理中普遍涉及的问题具体化、清晰化,并提供与之相关的小例子和应对方法,娓娓道来,让你在阅读中得到启发,思路明朗,从而在实际管理中实现用制度管人的目的,让你的团队更有战斗力,让你的企业更有竞争力。卓越之道:杰出人物领导艺术全书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了无数的杰出人物,正是他们用他们卓越的领导艺术改变了历史,领导着那个时代的人民坚定而勇敢地前进。而今天,我们应该乐于从这些曾经改变了人类发展历史进程的杰出人物的事迹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更应该乐于从他们的事迹中去学习他们的思想和品德,铭己之心,壮己之志。"网络营销与实训
本书由11章构成,知识点介绍从网络营销概述出发,到网上市场调研、网上消费者分析与定位策略、网站推广工具、无线网络营销、网络营销广告、网络营销的策略组合、以网络营销为导向的企业网站建设、网络营销的实施到网络营销实训。职业经理人的管理学思维
本书内容是作者本人对管理学的感悟。本书并没有遵循一般管理学著作的写作体例,而是以针对职业经理人的培训课程内容为底本,保留了课堂即兴讲解的成分,虽不够严谨、厚实,但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作者认为,作为管理者,一方面要掌握世界先进的管理理念、理论及管理技术方法,另一方面还要对它们进行本土化的调适。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