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69700000055

第55章 给工作留个“缺口”,调动员工积极性

心理学家蔡格尼克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要求一些参加实验的人去完成20件指定的工作,其中半数工作最终允许其完成,而另一半的工作则人为地加以阻止,使其无法完成。当这些人完成实验任务后,要求他们对所做的工作进行回忆,结果发现,参加实验的人,对未完成工作的回忆要优于对已完成工作的回忆,前者的回忆量几乎是后者的两倍。

这个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蔡格尼克效应”,它是指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比已处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

为什么人们对未完成的工作的回忆,会优于已完成的工作?有人认为,这是由于未完成的工作引起了情绪上的震动。此外,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会有较强烈的去完成它的动机,所以记忆自然也会较为深刻。

这的确符合人们的记忆规律:人的大脑总是记住一些需要加工的内容,将之放在工作记忆中,就像电脑的内存一样,对于已经完成或将要完成的内容,大脑则会有意地去遗忘。另外,人类似乎都有一种追求完美的倾向,有时甚至是强迫自己追求完美。有时我们确实会有这种倾向,无法容忍一些没有完成的事情,以至于让那些没做完的事给自己造成压力。

根据人的这种心理特点,管理者在工作中可以给下属留一个“缺口”,可以更好地促进下属的工作效果。

一位著名企业家在作报告,一位听众问道:“你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请问,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企业家没有直接回答,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只是并没有画满,留下一个缺口。他反问道:“这是什么?”“零”、“圈”、“未完成的事业”、“成功”。台下的听众七嘴八舌地答道。他对这些回答未置可否:“其实,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句号。你们问我为什么会取得辉煌的业绩,道理很简单,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就像画个句号,相反,一定要留个缺口,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

留一个“缺口”给下属,正是体现了一个重要的理论——“目标-手段”论。领导的最佳方式是上级把握目标,下级提供手段,而下级的手段,又转化成更下一级的目标。一个领导的过程,就是这样一个目标与手段传递的过程。

中国台湾某电子企业获准在上海投资。一位MBA毕业生荣幸地被选作大陆方面的二把手。在公司落成典礼之后,按照行程,老总要接见各方面的人员,但是有一些重要的见面最终被取消了。当这位新人对老总提出建议时,老总拍拍他的肩膀说:“那这件事就委托给你了。”这位MBA带着这份重托信心十足地开始了行动。很快,在这种“不完美”的答案中,各位相关人士认识并且接受了这位年轻的新人。随后的工作,就变得水到渠成了。

目前中国很多企业的老总都是第一代创业者。这些人就好比是当年的马上皇帝,自认为是文武全才,在各个方面都争强好胜,结果造成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局面。

湖南某机顶盒企业老总周某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人物。作为20世纪70年代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的毕业生,不乏优秀知识分子的智慧,而在商海中从餐饮业转战到IT销售再到房地产,然后是机顶盒OEM,每一步的成功都体现了他作为一个商战高手的勇气和魄力。这样的人的确有理由自信,但是过分的自信正逐渐让他的企业远离发展的轨道。用他的话说,自己“求贤若渴”,但是长久以来形成的习惯,使他很难在自己的工作中留下一个“缺口”,让下属去完善。所以,他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累,真的很累,没有值得信赖的下属。”

可靠的下属往往不是招聘来的,而是培养出来的。没有机会锻炼,一个再好的人才也只能纸上谈兵。即使谈得再好,在实战的时候,也会像赵括一样一败涂地。所以,留下一个“缺口”让下属去完善就显得异常必要。

事必躬亲,是对员工智慧的扼杀,往往会事与愿违。长此以往,员工容易形成惰性,责任心大大降低,习惯把责任推给管理者。情况更严重的,会导致员工即便工作出现问题,也不愿向管理者寻求帮助。何况人无完人,个人的智慧毕竟是有限且片面的。

由于蔡格尼克效应,管理者为员工画好蓝图,给员工留下空间,发挥他们的智慧,他们才会画得更好。管理者多让员工参与公司的决策事务,是对他们的肯定,也是满足员工自我价值实现的精神需要。赋予员工更多的责任和权利,他们会取得让你意想不到的成绩。

同类推荐
  • 管理者每天读点《论语》(论语管理日志)

    管理者每天读点《论语》(论语管理日志)

    本书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是儒家至高无上的经典。宋代宰相赵普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对其高度赞赏。本书系统、全面地对《论语》的文本进行了梳理并作出了管理学的解读,涉及决策、组织、领层、控制,以及沟通、协调、用人、团队建设等企业管理问题,使读者能从中领悟管理工作中那些非凡的东方智慧。本书内容全面,体例新颖,以精干务实的日志形式把管理精华融入读者每天的生活当中,选择精妙的“论语箴言”、具体的“案例引导”并辅以高度概括的“管理智慧”和操作性极强的“行动指导”,分析企业管理的成败得失,总结最实际的管理策略,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参考,使之能够更清晰、更透彻地领悟企业管理思想。
  • 早知道这样管理就好了

    早知道这样管理就好了

    本书结合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主要论述了管理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各种方法和措施,将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最常用的管理定律与实践案例相结合,并从实现科学决策、沟通交流、任用人才、有效激励、减少内耗、严肃纪律、应对危机等各方面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技巧。
  • 责任胜于能力

    责任胜于能力

    几乎每一个优秀企业都非常强调责任的力量。“责任”是最基本的职业精神和商业精神,它可以让一个人在所有的员工中脱颖而出。一个人的成功,与一个企业和公司的成功一样,都来自地他们追求卓越的精神和不断超越自身的努力。责任胜于能力,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负责任的人。责任承载着能力,一个充满责任感的人才有机会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不容错过的一本书:现代成功企业中的员工培养职业精神和企业文化理念的培训读本和参考用书;一本使每一个员工认清职业态度,把握人生成功先机的必读之书。【本书出版方只授权部分章节供您免费阅读,阅读全本,请购买实体图书】
  • 自觉执行

    自觉执行

    自觉执行,是员工工作时必须遵从的天职。如果对工作不负责任,所有的人都会对你感到厌恶。不要无休止地去抱怨,除了自觉执行没有更好的办法。作者搜集到了丰富的知识,并把它们简洁、清晰地编进一本书里。它为企业员工提供了有效而考虑周全的观点。是一本痛快淋漓的指导员工的书。 自觉执行,这是员工和老板工作时必须遵从的天职。这个理念能帮助把自身蕴藏着的雄心和才能解放出来,并且能教会我们怎样把这种雄心和才能用于有益我们自己的地方,用于我们可以帮助别人的地方。
  • 领导成事手段

    领导成事手段

    领导者常用的成事八大手段:着眼长远的成事手段——大大方方做人,精明小心做事。解决难题的成事手段——从根儿上入手,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谋动在先的成事手段——做好大谋划,以有效方法控制全局。对症下药的成事手段——拿捏好做事稳、准、猛的火候。打败对手的成事手段——抓住让对手心跳的关键。务实求效的成事手段——要控制力不要表现力。清除障碍的成事手段——以最优化的方案布局来达到目的。借用人力的成事手段——用好为自己办事的人。
热门推荐
  • 地狱变奏曲

    地狱变奏曲

    无cp,女主。本文包含金光,东方,黑魂,血源,神话,科幻等等元素,想到什么就写进去。名字和正文有微妙的关系。
  • 道医小子

    道医小子

    开天眼,治百病,武艺斗群雄;携美女,修灵力,叱咤风云谁主沉浮;张子凡,一个来自大山里面的道医传奇!
  • 涅槃绝恋

    涅槃绝恋

    从来没想过,有一天我会撞到你霸道的怀抱,再被你温柔的漩涡攻陷。越是挣扎越是沦陷,命运多舛,它让我们生死离别,它让我们患得患失。戏如人生,如此跌宕起伏,命运为我们设定的角色我不屑诠释。即使身如皎月,被群星簇拥,那又如何,此生非你不可,纵然给我全世界,若失你,我便一无所有。
  • 贪狼博之玩世不恭

    贪狼博之玩世不恭

    他年纪轻轻但在几年前便能扰乱一小片风云,重病后的他学会隐忍,他用懦弱洗刷傲气,如今,他如梦初醒,从懦弱的牢笼中挣脱,他要以崭新的姿态重临这个舞台。他为贪狼!与谁博弈?
  • 宋史通俗演义

    宋史通俗演义

    后儒之读《宋史》者,尝以繁芜为病。夫《宋史》固繁且芜矣,然辽、金二史,则又有讥其疏略者。夫《辽史》百十六卷、《金史》百三十五卷,较诸四百九十六卷之《宋史》,固有繁简之殊,然亦非穷累年之目力,未必尽能详阅也。柯氏作《宋史新编》凡二百卷,薛氏《宋元通鉴》百五十七卷,王氏《宋元资治通鉴》六十四卷,陈氏《宋史纪事本末》百有九卷,皆并辽、金二史于《宋史》中,悉心编订,各有心得,或此详而彼略,或此略而彼详,通儒尚有阙如之憾,问诸近今之一孔士,有并卷帙而未尽晰者,遑问其遍览否也。
  • 网王之音之旋律

    网王之音之旋律

    她是万众瞩目的音乐公主,他是贵族学院冰帝的小提琴天才。他们出色的音乐天赋,注定了,是音乐的金童玉女。但,其中,又有多少的腥风血雨呢?
  • 你不是我的童话王子

    你不是我的童话王子

    [花雨授权]江安安和校园风云人物韩海非杠上了!她最看不惯他唇边老是带着一抹不屑和嘲讽的傲慢样子。他智商高,永远考第一就可以瞧不起别人吗?没想到她的挑衅居然让他感兴趣,进而提出交往的要求,还不准她抗议!她不想跟他出去约会!
  • 英雄联盟之斗神

    英雄联盟之斗神

    顶级王者主播再起风云。花式抢人头,稳健补刀,完美战术的配合,巅峰个人技巧,秒级以下的反应手速。新人主播在不断地成长中,向着这个世界号称封神的那些顶尖选手们逐一发起挑战。斗神之战尽在此中。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求推荐,收藏)
  • 我们如梦的青春

    我们如梦的青春

    很多我们以为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事情,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日子里,被我们遗忘了,这就是青春!
  • 因为是你,所以喜欢你

    因为是你,所以喜欢你

    有没有一个人跟你同一天出生,了解你多过了解你自己。有没有一个人是你的青梅竹马,可是你却不知道那到底是亲情还是爱情。有没有一个人你明明不该跟他在一起,却又离不开他。有没有一个人的事永远牵动着你的心,担心他/她多过担心你自己。有没有一个人你很爱很爱他,却永远看不见他对你的心。(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