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共45章)
↓↓
第1章 序言
第2章 我的发言
第3章 继承新兴版画传统,发挥黑白木刻优势
第4章 黑白木刻有无穷的魅力
第5章 黑白木刻既是“入门”又是“突破口”
第6章 民族的情结世界的眼光
第7章 再创黑白木刻版画辉煌
第8章 各门类都需要解决两个层面的问题
第9章 继承和发扬四个精神
第10章 版画的高贵性
第11章 理论研讨是为了促进创作
第12章 黑白木刻独特的艺术魅力
第13章 重庆早期新兴版画和版画家——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新兴版画运动史研究之一
第14章 继承传统,推进黑白木刻版画的繁荣与发展
第15章 黑白是最精美的色彩
第16章 激扬之黑白——读赵延年先生黑白木刻版画有感
第17章 中国版画
第18章 作为艺术的黑白木刻
第19章 黑白木刻的艺术价值——高处不胜寒
第20章 论中国当代版画的现实与变化
第21章 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坚守文化的价值
第22章 谈新世纪中国黑白木刻艺术的演进与方略
第23章 激情四溢的黑白世界
第24章 新时代、新版画、新问题——论当前版画创作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25章 并非评论的漫笔
第26章 在挑战中发展的中国当代木刻版画
第27章 继承在于发扬
第28章 繁荣黑白木刻版画之我见
第29章 真实是艺术的灵魂
第30章 版画价值刍议
第31章 黑白木刻的创造活力和审美价值在于“新”
第32章 为黑白木刻版画诊脉——供教学中探讨
第33章 版画中的艺术与色彩
第34章 对木刻版画几点问题的思考
第35章 关于版画《轮回》的创作感受
第36章 黑白木刻,你太紧张了
第37章 21世纪黑白木刻版画何去何从
第38章 黑白木刻版画审美经验中的情感效应
第39章 守住黑白木刻
第40章 黑白木刻的人文精神探微
第41章 当民间木刻版画遭遇“大众”
第42章 黑白木刻的魅力——暨首届新世纪中国黑白木刻版画学术研讨会感言
第43章 再创黑白木刻的新辉煌——新世纪中国首届黑白木刻版画学术研讨会在渝召开
第44章 版画艺术家王琦先生雕像在重庆王琦美术馆揭幕
第45章 后记
同类推荐
林下玄谈:中国书画批评的角度与方法
《林下玄谈:中国书画批评的角度与方法》作者所撰文章,在很大程度上都选择了比较特殊的叙述角度,甚至以异于时人的艺术批评方法进入批评文本。这些文章几乎都显现着梁启超先生《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的智慧灵光,梁先生此著传导给笔者的文化智慧可以说是受益终生的。一生要知道的欧洲艺术名作
往今来,优秀执著的人类在追逐艺术的过程中留下了许许多多弥足珍贵的艺术作品,同时也创建了千姿百态的艺术风格和流派。每一种艺术风格从最初的背离传统到最终的凝聚思想,每一种艺术流派从它的源起、兴盛到没落、衰败全都经历了无数岁月的积淀,最终才一步步地走出了自己的锦绣天地,从而推动了一代代卓越的艺术的大师的诞生。浪沙淘尽,当我们伫立在这些旷世作品的身旁、我们除了赞叹外,有的就是暗自窃喜和虔诚的感恩,为了拥有这些作品而感谢上苍。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现代生活百科)
现存文献没有明确记载书法艺术起源于何时?不过,我们可以从文字研究中得到某些启发。汉字最初叫做“文”,甲骨文写作,像经纬交错的织纹。上古陶器多以织纹作为美饰,因此“文”字引申出美饰的含义,如古汉语中的“文饰”、“文身”等。古人用具有美饰含义的“文”来给汉字定名,说明汉字从一开始就注意美饰,具有艺术化的倾向。并且也可以由此推断,书法艺术与汉字一样古老,书法艺术的起源与汉字的起源是同步的。手之舞之:中国古典舞手舞研究
本书是国内外舞蹈学研究领域首次对“手舞”进行的研究,作者提出了基本样式性质的手形的概念,试图通过确立中国古典舞三个流派中的基本样式性质的手形,并以此来剖析中国古典舞手舞的一般性规律,进而对中国古典舞的文化脉络进行深入的研究。大戏剧论坛(第4辑)
论《长生殿》的整本演出、伎乐:横游于亚洲大陆的艺术之舟、礼仪之属和娱乐之需:宫廷戏剧的两种文化属性、上海新式舞台的出现与海派京剧的确立、明清女性戏曲作品的“拟男”现象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剧神异情节及其渊源、王瑶卿经典剧目《悦来店》解析、定位李玉茹:从京剧表演艺术发展的角度、戏剧意象论、相通的戏剧源流及相似的审美理念——兼论梅兰芳访日公演成功的艺术因素等等。
热门推荐
铁与火的颂歌:刀塔英雄传奇
年轻的赏金猎人刚铎接到了一份奇怪的委托,也因此陷入了一场泛大陆各个势力之间的角逐中。精灵,矮人,人类,各大种族轮番登场,携手露娜的刚铎能否在这个漩涡中绝境求生,揭开癫狂之月的秘密?拉娜娅,扑朔迷离的暗精灵;克萝贝露丝,一个混血的银月精灵,能否在阴谋与诡计间求得新的生存之道。以刀塔英雄故事为背景的长篇魔幻小说,以宏观的视角讲述远古遗迹的争夺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