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共30章)
↓↓
第1章 文献资料综述
第2章 城市化与都市圈
第3章 制造业与新型制造业
第4章 “新型制造业”的特征与价值(1)
第5章 “新型制造业”的特征与价值(2)
第6章 本章小结
第7章 参考文献
第8章 中国特大都市圈发展程度分析
第9章 国外五大城市群发展特色分析(1)
第10章 国外五大城市群发展特色分析(2)
第11章 都市圈空间结构演变及动力研究
第12章 中国特大都市圈发展状况评价
第13章 著名都市圈发展特色与重点
第14章 本章小结
第15章 参考文献
第16章 1世界制造业中心的理论内涵
第17章 世界制造业中心的演化规律
第18章 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总体评价
第19章 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特征分析
第20章 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前景研究
第21章 本章小结
第22章 参考文献
第23章 都市圈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内涵
第24章 特大都市圈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机理
第25章 特大都市圈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举措
第26章 特大都市圈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案例——长三角(1)
第27章 特大都市圈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案例——长三角(2)
第28章 本章小结
第29章 参考文献
第30章 后记
同类推荐
金牌文案:学校不教的四十三堂文案课
金牌文案是这样炼成的!——本书是凝聚中国最具代表性的13位总监级文案达人精心打造而成的,本书的出版旨在裨益广大文案新人迅速缩短从学生到“战士”的惶惑期。同时,本书也非常适合从事营销和策划工作的人士作参考之用。
热门推荐
重读苏轼
读诗使人怡情,读史使人明智。把两者结合起来读会是怎么样呢?苏轼历经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徽宗四朝,他面临过北宋乃至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政治变革——王安石变法,他生活在牛人辈出的年代,王安石、欧阳修、司马光(小时候砸缸的那个)、曾巩(散文八大家之一)、沈括(大科学家,有著作《梦溪笔谈》)、张先(词人一曲新词酒一杯)、秦观(词人“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黄庭坚(自称是苏轼的弟子,诗写的很好)等人都与苏轼有过来往。苏轼就是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朝代,和这些人匆匆碰面,又匆匆分别,坎坎坷坷地走完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旅程,然而他步履坚定,正如他诗中所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