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William G。 Shepherd, The Economics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Analysis, Markets, Policies,4th edition[M]。Prentice-Hall, Inc。1997.21-31.
[2]Lynne Pepall, Daniel J。 Richards, George Norman, Industrial Organization:Contemporary Theory and Practice,2nd edition[M]。South-Western/Thomson Learning,2002.
[3]李廉水、杜占元:《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2004》,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4]李廉水、杜占元:《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2005》,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5]李廉水、杜占元:《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2006》,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6]李廉水、杜占元:《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2007》,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7]G。斯蒂格勒著,潘振民译:《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8]夏大慰:《产业经济学产业组织与公共政策:可竞争市场理论》,载于《外国经济与管理》,1999年第11期,第9~11页。
[9]J。泰勒尔著,张维迎(总译校):《产业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88~338页。
[10]马广奇:《产业经济学在西方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构建》,载于《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年第10期,第9~15页。
[11]王军:《现代产业组织理论述评》,载于《国外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第21~24页。
[12]夏大慰:《产业经济学产业组织与公共政策:新奥地利学派》,载于《外国经济与管理》,1999年第10期,第26~29页。
[13]王建优、董寒柏:《全球化前景中产业经济学发展的几点探讨》,载于《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第14~21页。
[14]简新华:《产业经济学发展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载于《经济评论》,2000年第3期,第41~49页。
[15]戴维·M·纽伯里著,何玉梅译:《网络型产业的重组与规制》,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年版。
[16]荣朝和:《关于运输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问题的探讨》,载于《中国铁道科学》,2001年第4期,第97~104页。
[17]张昕竹等主编:《中国基础设施产业的规制改革与发展》,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18]胡春燕:《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优化中国产业结构分析》,载于《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库》,2002年。
[19]江小涓:《中国出口增长与结构变化:外商投资企业的贡献》,载于《南开经济研究》,2002年第1期。
[20]江小涓:《中国外资经济对增长、结构升级和竞争力的贡献》,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21]周起业:《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2]Hartley K。,洪墩谟译:《经济政策问题研究》,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版。
[23]霍落斯·钱纳里,朱东海、黄钟译:《结构变化与发展政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24]冈纳·缪尔达尔:《世界贫困的挑战——世界反贫困大纲》,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25]李悦:《产业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6]厉以宁:《区域发展新思路》,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
[27]魏后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8]罗斯托:《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9]佐贯利雄:《日本经济的结构分析》,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0]杨治:《产业政策与结构优化》,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31]郭克莎:《中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及政策研究》,载于《管理世界》,1999年第5期,第34~38页。
[32]周振华:《产业政策的经济理论系统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3]王述英:《现代产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34]谭崇台、郭熙保:《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5]泰勒尔:《产业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6]斯蒂芬·马丁:《高级产业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7]苏东水:《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8]杨公朴、夏大慰:《现代产业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9]舒基元:《对中国“世界制造中心”的一点冷思考》,载于《武汉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40]李萍、罗宁:《“世界工厂”与中国制造业发展定位:理论分析与事实观察》,载于《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4期。
[41]张为付:《世界产业转移与南京制造业发展》,载于《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增刊。
[42]卢文鹏、黄艳艳:《对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思考》,载于《经济学家》,2003年第2期。
[43]张为付、张二震:《世界产业资本转移与“长三角”制造业的发展》,载于《上海经济研究》,2003年。
[44]杨斐然、唐芳:《世界制造业中心升级与中国制造业的定位》,载于《当代经济》,2003年第9期。
[45]李慧兰:《世界制造中心——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战略选择》,载于《经济师》,2003年第12期。
[46]成其谦:《世界制造中心辨析》,载于《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4期。
[47]冯昭奎:《“世界工厂”变迁》,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7期,第22~27页。
[48]沈立人:《制造业在中国的发展及其效应分析》,载于《上海学刊》,2002年第3期。
[49]张为付:《中国“世界制造业中心”问题研究综述》,载于《工业经济研究》,2006年第1期。
[50]张为付:《世界制造中心形成及变迁机理研究》,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12期。
[51]刘冬梅、李京:《中国与“世界制造中心”的差距及潜力》,载于《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年第8期。
[52]陈文君、余家容:《中国离世界制造中心还有多远》,载于《商业研究》,2004年第6期。
[53]杨波、于晓晨:《从世界工厂的历史变迁看中国的差距》,载于《现代经济讨论》,2004年第12期。
[54]张明之:《区位竞争优势转移假说:世界工厂变迁与中国“世界工厂”成长》,载于《江海学刊》,2005年第6期。
[55]梅松:《世界制造业中心转移与中国成为世界工厂问题研究》,载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56]刘昌黎:《日本世界工厂的发展及其经验》,载于《日本学论坛》,2004年第12期。
[57]彭继民:《“世界工厂”——美日英三国的分析和启示》,载于《世界观察》,2005年第8期。
[58]陈玉:《中国成为21世纪世界制造业中心的策略研究》,载于《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第9期。
[59]陈志友:《世界制造业中心向中国转移:趋势、特征、条件》,载于《生产力研究》,2004年第6期。
[60]陈宝森:《变革中的美国制造业》,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年第2期。
[61]马月才:《中美日制造业发展比较研究》,载于《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5期。
[62]于平:《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制造业中心地位的构想》,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63]马月才:《中、美、日制造业发展比较研究——中国能成为世界工厂吗》,载于《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5期。
[64]程洲阳:《中国世界制造业中心地位的确立——FDI与外资政策的实证分析》,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65]田萍:《全球制造中心的对比分析及其对中国FDI政策选择的启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66]于蕾、沈桂龙:《“世界制造中心”与经济全球化下中国国际分工地位》,载于《世界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
[67]刘昌黎:《经济全球化新论》,载于《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第5期。
[68]王蕾:《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认识世界工厂》,载于《改革与理论》,2003年第5期。
[69]倪义芳、吴晓波:《世界制造业全球化的现状与趋势及中国的对策》,载于《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4期。
[70]张为付:《世界制造中心的时代内涵》,载于《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第15期。
[71]杜晓君:《制造业的国际转移规律和趋势》,载于《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年第6期。
[72]方甲:《产业结构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3]郑家亨:《走向世界制造业强国》,载于《中国国情国力》,2002年第11期。
[74]唐杰:《信息化时代全球制造业中心有何特点》,载于《经济日报》,2002年第7期。
[75]石东平、夏华龙:《国际产业转移与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载于《亚太经济》,2004年第3期。
[76]朱高峰:《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制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77]狄俊安:《制造业发展的规律及趋势初探》,载于《闽江学院学报》,2003年第12期。
[78]胡俊文:《点—片—面的产业集聚:中国制造向世界制造中心跨越的战略选择》,载于《亚太经济》,2004年第4期。
[79]金芳:《国际分工的深化趋势及其对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载于《世界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
[80]唐杰:《信息化时代全球制造业中心有何特点》,载于《经济日报》,2002年第7期。
[81]李洁:《世界制造业发展趋势和中国制造业发展对策》,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年第2期。
[82]杜晓君:《制造业变革和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启示》,载于《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第2期。
[83]郭重庆:《全球化与中国制造业》,载于《机械管理开发》,2002年第2期。
[84]陆燕荪:《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载于《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第1期。
[85]陈定方、尹念东:《中国制造业的基本现状及主要问题》,载于《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86]齐晓申:《中国制造业现状及发展对策》,载于《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3年。
[87]郭强:《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载于《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88]胡正梁、王均文:《中国能否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载于《特别策划》,2005年。
[89]韩立金:《对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一点思考》,载于《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4年第7期。
[90]智晓伟:《中国“世界工厂”地位刍议》,载于《太原大学学报》,2005年第12期。
[91]童有好:《中国制造:亚洲复兴的希望——兼评“中国制造威胁论”》,载于《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年第10期。
[92]王静:《国际分工新体系下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载于《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5年第7期。
[93]夏大慰:《产业经济学产业组织与公共政策:哈佛学派》,载于《外国经济与管理》,1999年第8期,第3~5页。
[94]夏大慰:《产业经济学产业组织与公共政策:芝加哥学派》,载于《外国经济与管理》,1999年第9期,第3~6页。
[95]苏东水主编:《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93~96页。
[96]吕政:《中国能成为世界工厂吗》,载于《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11期。
[97]吴敬琏:《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制度重于技术》,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版。
[98]王志乐:《跨国公司在华发展新趋势》,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99]马建堂、杨正位:《中国离世界制造中心有多远?》,载于《时代经贸》2003年第2期。
[100]金碚、李钢、秦宇:《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变化的新趋势》,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报告》,2002年第9期。
[101]张宏霖:《跨国公司理论与实证研究前沿》,《跨国经营:理论与战略分析》(张新民,张建平主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2]丁文丽:《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出口总量及结构的相关关系分析》,载于《经济经纬》,2001年第2期。
[103]张昕、李廉水:《制造业聚集、知识溢出与区域创新绩效——以我国医药、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为例的实证研究》,载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第8期,第35~43、89页。
[104]李勃、邢华、李廉水:《跨国公司中心—外围结构的形成与效应研究》,载于《科研管理》,2007年第2期,第167~172页。
[105]张贤、李廉水、陈旭兵:《中国东部特大都市圈产业结构趋同的FUZZY分析》,载于《生产力研究》,2006年第12期,第180~183页。
[106]张昕、李廉水:《我国城市间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差异的解释》,载于《中国软科学》,2006年第9期,第105~110页。
[107]李廉水、梁凯:《海峡两岸制造业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分析》,载于《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第1~6页。
[108]吴玉乾、李廉水:《制造业发展带动就业效应分析》,载于《现代管理科学》,2006年第3期,第5~6页。
[109]李廉水、周彩红:《基于规模排名的上市制造业企业若干特征分析》,载于《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12期,第133~139页。
[110]李廉水、周勇:《中国制造业“新型化”状况的实证分析——基于我国30个地区制造业评价研究》,载于《管理世界》,2005年第6期,第76~81、88、172页。
[111]张昕、李廉水:《我国东部都市圈制造业空间聚集特征分析》,载于《现代城市研究》,2005年第10期,第62~67页。
[112]蔚鹏、李廉水:《我国离散制造业发展的障碍与对策分析》,载于《现代管理科学》,2005年第9期,第16~17页。
§§第四章 特大都市圈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