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趣话二十四节气(二) (1)
这里我们继续讲24节气。立夏:夏季的开始。“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此时斗指东南,太阳黄经为45°,时值公历5月5日前后。“夏”原意为“大”,万物至此皆已长大,故名立夏。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的开始。人们习惯上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生长旺季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可达18℃左右,最高气温可达35℃以上。民间还有畏忌夏季炎热而在立夏称体重或饮立夏茶的习俗。早在古代的君王们也常在夏季初始的日子,到城外去迎夏,迎夏的日子就是立夏日。清晨当人们迎着初夏的霞光,漫步于乡村田野、海边沙滩时,会从这温和的阳光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深情。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斗指甲为小满,万物长于此少得盈满,麦至此方小满而未全熟,故名也”。这是说从小满开始,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渐见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小满有“大落大满,小落小满”之谚,“落”为下雨之意,即雨水越充沛,将来越丰收。小满斗指甲,太阳黄经为60°,时值公历5月21日前后。
它是一个表示物候变化的节气。俗话说:“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按一定的季节时令活动,其活动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因此,它们的各种活动便成了季节的标志,如植物的萌芽、发叶、开花、结果、叶黄、叶落、动物的蛰眠、复苏、始鸣、繁育、迁徙等,都是受气候变化制约的,人们把这些现象叫作物候。我国古代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节气。在民间有许多反映物候的谚语,如:“桃花开、燕子来,准备谷种下田畈。”在此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夏季,雨水充沛,光照充足,温度适宜,自然界的植物开始茂盛、丰腴,春作物也正值生长的旺盛期。此时南方地区平均气温一般高于22℃,处处呈现的是夏日夏景。正可谓“梅子金黄杏子肥,榴花似火桃李坠,蜓立荷角作物旺,欣欣向荣见丰收”。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斗指己为芒种,太阳黄经为75°,时值公历的6月5日左右。农历书记载:“斗指己为芒种,此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名芒种也。”就是说,芒种节气是麦类等有芒作物开始成熟收割,同时也是有芒的谷类作物,如晚谷、黍、稷等最适合播种之时。
此时是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由于天气炎热,已经进入典型的夏季,农事种作都以这一时节为界,过了这一节气,农作物的成活率就越来越低。农谚“芒种忙忙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芒种前后我国中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雨量增多,气温升高,进入连绵梅雨的梅雨季节,空气十分潮湿,天气异常湿热,各种衣物器具极易发霉,所以这段时间被称为“霉雨季节”,而此时又正是梅子黄熟之时,故又叫作做“梅雨天”或“黄梅天”。一般梅雨季节要持续约1个月,梅雨的多少,对禾谷的丰收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梅雨很受老百姓的重视,农谚云:“芒种逢雷美亦然,端阳有雨是丰年。”我国的端午节也多在芒种日的前后,民间有“未食端午粽,破裘不可送”的说法。此话告诉人们,端午节没过,御寒的衣服不要脱去,以免受寒。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夏至”顾名思义是阳极之至,此时斗指乙,太阳黄经为90°,时值公历6月21日前后。夏至正是盛阳覆盖其上,而阴气始生于下,所谓“阴阳争死生分”的时节,表示喜阴的生物开始滋生,而喜阳的生物将逐渐死去。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
从这一天起,进入炎热季节,天地万物在此时生长最旺盛。所以古人又把这一天称为日北至,即太阳运行到达最北的日子。过了夏至,太阳逐渐南移,北半球白昼日益缩短,黑夜日益增长。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是以夏至和立秋为基点计算的。大约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我国各地的气温均为最高,有些地区的最高气温可达40℃左右。清代之前的夏至日全国放假1天,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夏至节气虽然烈日炎炎,但自然界中却充满了一派生机。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于极点,故名也”。即小暑时斗指辛,太阳黄经为105°,时值公历7月7日前后,天气已经很热,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小暑过,一日热三分”,时至小暑,已是初伏前后,到处绿树成荫,很多地区的平均气温已接近30℃,有的甚至高达40℃以上,时有热浪袭人之感,暴雨也时常在小暑节气光顾我国的大部分地区。
故有农谚“大暑小暑,灌死老鼠”“小暑一声雷,翻转倒黄梅”之说。更有“小暑南风,大暑旱”“小暑打雷,大暑破圩”的经验总结。俗话说“热在三伏”,此时也正是进入伏天的开始,民间将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定为初伏的开始,过10天后的庚日为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一般情况下伏天共30日,如果入伏日早,伏天便会有40日,这段时间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小知识过伏天的习俗在我国春秋时便已有记载,汉朝后成为一个重要的节日。伏即伏藏之意,小暑过后,天气炎热,自然界的动物都开始躲避暑气,人也应该减少户外活动以避暑气,所以我国古代一直有“歇暑”的习俗,古代帝王都有专为避暑而建造的宫殿。如宋朝在汴梁建造了碧玉湖、风泉馆及万荷庄,清代的圆明园、颐和园和避暑山庄等,都是很著名的帝王避暑场所。三伏天民间的饮食也很有特色,除了多吃一些瓜果清凉消暑外,还常流传“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促使身体出汗,排出毒素。小暑时节,雨水充沛,日照充足,绿树成荫,荷花飘香,整个自然界充满了生机。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
大暑时斗指丙,太阳黄经为120°,时值公历7月22日前后。大暑正值中伏前后,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40℃的高温天气,在这酷热难耐的季节,防暑降温工作不容忽视。《管子》云:“大暑至,万物荣华。”大暑时节是喜温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大暑也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有谚语说“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意谓在夏天午后,闪电如果出现在东方,雨不会下到这里,若闪电在西方,则雨势很快就会到来,要想躲避都来不及。伴随着阵阵雷雨,暑湿之气渐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立秋:秋季的开始,预示着秋天的到来。历书曰:“斗指西南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这时斗指西南,太阳黄经为135°,时值公历8月7日前后。“秋”字禾火也,是禾谷成熟之意,立秋还有禾谷开始成熟的意思。从这一天起,天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由热逐渐下降。有谚语说“立秋之日凉风至”,即立秋是凉爽季节的开始。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幅员广大,纬度、海拔高度不同,实际上是不可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凉爽的秋季的。
从其气候特点看,立秋由于盛夏余热未消,秋阳肆虐,特别是在立秋前后,很多地区仍处于炎热之中,故素有“秋老虎”之称`。气象资料表明,这种炎热的气候,往往要延续到九月的中下旬,天气才真正能凉爽起来。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将近结束。《月令十二集解》曰:“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历书记载:“斗指戊为处暑,暑将退,伏而潜处,故名也。”处暑时斗指戊,太阳黄经为150°,时值公历的8月23日前后。这时的三伏天气已过或接近尾声,所以称“暑气至此而止矣”。全国各地也都有“处暑寒来”的谚语,说明夏天的暑气逐渐消退。但天气还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秋凉,此时晴天下午的炎热亦不亚于暑夏之季,这也就是人们常讲的“秋老虎,毒如虎”的说法。同时也提醒人们,秋天还会有热天气的时候。著有《清嘉录》的顾铁卿在形容处暑时讲:“土俗以处暑后,天气犹暄,约再历十八日而始凉;谚云:处暑十八盆,谓沐浴十八日也。”意思是还要经历大约18日的流汗日。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农历言:“斗指癸为白露,阴气渐重,凌而为露,故名白露。”白露时斗指癸,太阳黄经为165°,时值公历的9月7日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