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趣话二十四节气(一)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不断地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最初,古人注意到在不同的气候中,同一时间太阳位置的高低也不同,于是他们在地上立了一根竹竿,观察竹竿影子的长短变化,取中午竹竿影子最短的那一天为夏至,取竹竿影子最长的那一天为冬至,逐渐他们又发现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昼夜长短相等的时候,便又定为春分秋分。由于二分二至相隔的时间太长,无法满足生产上的需要,又陆续制定了其他的节气。如早在《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确立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八个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八个节气,它们清晰准确地标志了四季转换的过程。到了两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已经全部确定并和我们现在的二十四节气完全相同。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列入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环绕太阳公转的运动来决定的,地球公转一圈为一年。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觉察不出地球的运动,只是白天看到太阳在天空中运动,晚上看到星星在天空中运动,天文学中把这种运动称为视运动,太阳的视运动反映在天球上,就像太阳在天球上画了一个大圈,这个大圈称为黄道。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用黄经度表示,整个黄道共360°,相当于地球绕太阳一周。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12个中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日,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每季包括6个节气。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相差1~2日。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七言诗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上半年是六、一,下半年逢八、三;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古人将一年分成自立春至大寒共二十四个节气,主要是来表征一年中天文、季节、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它是中国特有的一部完整的农业气候历,在指导中国农业生产上发挥了较大的作用。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已流传到世界许多地方。那每一个节气命名是如何来的?又各自蕴涵有什么深意呢?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也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时斗指东北,太阳黄经为315°,时值公历的2月4日前后。
所谓斗即斗纲,也就是北斗七星中的魁、衡、勺三颗星。它们随着天体的运行,斗纲指向不同的方向和位置,其所指的位置就是所代表的月份。立春揭开了春天的序幕,表示万物复苏的春季的开始。此刻“嫩如金色软如丝”的垂柳芽苞,泥土中跃跃欲试的小草,正等待着“春风吹又生”。随着立春的到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天渐长,太阳也暖和多了,气温、日照、降水也趋于上升和增多。人们按旧历习俗开始“迎春”,并有打春牛,喝春酒,吃春饼、春卷的习俗。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公历每年2月19日前后为雨水节气。在阳历中,斗指壬时,太阳黄经为330°,此时正是雨水节气。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雪花纷飞,冷气浸骨的天气渐渐消失,而春风拂面,冰雪融化,空气湿润,阳光温暖和细雨潇潇的日子正向我们走来。杜甫有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人生动描述了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需要雨水的时候,它就来了,绵绵春雨伴随习习春风,当夜幕降临时悄悄地、无声地、细细地滋润着万物。惊蛰:蛰是藏的意思。
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农历书中记载:“斗指丁为惊蛰,雷鸣动,蛰虫皆震起而出,故名惊蛰。”在阳历中,斗指丁时,太阳黄经为345°,每年公历的3月5日前后,此时正是惊蛰。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后,他的呼吸变成风,声音变成雷。雷秋冬之时藏于土中,春天农民挖地,使雷破土而出。进入冬眠的虫类,如蛇、蝎、蜈蚣、青蛙等叫作蛰虫,冬眠名为蛰伏,所以整个冬天它们躲在泥土下面不食不动,到了惊蛰这一天,被春雷惊动才从蛰伏的状态中惊醒过来,所以名为惊蛰。但真正使冬眠动物苏醒出土的,并不是隆隆的雷声,而是气温回升到一定程度时地中的温度。惊蛰时节,我国有些地区已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春耕季节。有谚语云:“春雷阵阵,惊蛰蛙满塘。”“雷打惊蛰谷米贱,惊蛰闻雷米如泥”。这是说惊蛰日或惊蛰日后听到雷声是正常的,常常预示风调雨顺,有好年景。若雷动于未交惊蛰之前,则主岁歉,谚云:“未蛰先蛰,人吃狗食。
”惊蛰过后,气温回升,雨水增多,故民间有“惊蛰未到雷先鸣,大雨似蛟龙”的说法。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农历书中记载“斗指壬为春分,约行周天,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当春之半,故名为春分”。春分时斗指壬,太阳黄经为0°,时值公历的3月20日前后。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另《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一个“分”字道出了昼夜、寒暑的界限。这时太阳的位置在赤道上方,南北两半球昼夜相等。从这一天起,太阳直射位置渐向北移,南北半球昼夜长短也随之而变,北半球开始昼长夜短,故有“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的说法,而南半球与之正相反。随着白昼的增长,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热量日趋增多。春分一到,雨水明显增多,气候温和,阳光明媚,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故欧阳修对春分精彩地描述道:“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说明到了春分时节,我国已进入春意融融的大好时节。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蕴涵天气晴朗,气候温和,草木繁茂,杏桃开花,处处给人以清新明朗的感觉。《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农历书亦曰:“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洁显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齐,故名也。”清明节气斗指丁乙,太阳到达黄经15°,时值公历4月5日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此时正是桃花初绽,杨柳泛青,凋零枯萎随风过的明朗清秀景致的再现。清明时节,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祭祖扫墓的日子,作为中国人更是重视“祭之以礼”的追远活动。各地清明虽都有祭祖之习俗,但其祭祖的方式各不相同。北方地区常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猪狗”的说法,而且从人们把清明称为“鬼节”的意义上看,插柳、戴柳似有驱邪避煞、消灾解祸的作用,所以,民间还把清明称为“寒食节”。
也就是在清明这一天,有不动灶火,忌食热食,否则要遭到神的惩罚的说法。而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于是就定了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等户外活动,让大家出来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增加抵抗力。因此,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野外健身活动,使这个节日,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到处是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谷雨:雨生百谷,蕴涵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公历每年的4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节气,斗指癸。谷雨,有“雨水生百谷”的意思,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都在12℃以上,寒潮天气基本上结束了。谷雨后的气温回升速度加快,从这一天起,雨量开始增多,其丰沛的雨水滋润着自然界的万物,同时也使初插的秧苗、新种的作物得以灌溉滋润,五谷得以很好地生长。谷雨时节,正是桃花、牡丹花盛开的季节,所以也有人把此时的雨称为桃花雨或桃花泛,而江南地区还把牡丹花称为谷雨花,有“谷雨三朝看牡丹”之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