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94100000024

第24章 名医临证心得(3)

2.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为其根本大法

本病临床表现繁多复杂,各有不同,但均以偏侧头部疼痛为主症,以肝失疏泄、气血凝滞为基本病机。治病抓主症,“治病必求其本”“皆当验其邪所从来而施治之”,故宜从“肝”从“血”论治。足厥阴肝经上达头目,肝木条达,气血调和,经脉通畅,通则不痛,故以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为其根本大法。据兼夹邪气性质不同,佐以滋阴清热、祛风、益气等法。基础方:川芎10~20g,柴胡12g,白芍15~20g,延胡索12g,丹参12g,细辛6g。方中需重用川芎。陶老师认为,川芎是治疗头痛之要药,其味薄气雄,性能疏通,为血中之气药,能上行头目,下达血海,通行诸经气血,尤以肝胆二经为宜;白芍酸、苦、微寒,养血柔肝,与川芎相伍,防其辛散太过,达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功;柴胡升达清阳,疏肝解郁;延胡索理气止痛;细辛散寒疏风止痛,以助川芎之效;丹参活血化瘀,宣畅气血。方中诸药皆有独到妙处,相伍相成,使全方共奏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之功。若热象偏重,口渴欲饮,舌红少津者,可加用生地黄、牡丹皮、栀子、紫草等,以清肝泻火,凉血滋阴;若经期易发,伴有精神症状者,可加用当归、香附等,以增强养血活血疏肝之功;若恶心欲吐,舌苔厚腻者,可加用紫苏梗、陈皮、白术等,理气和胃,健脾化痰。陶老师妙用药物的同时亦强调对本病预防的重要性,避免诱发因素,调理情志,舒畅心情,慎饮食。

王宝亮临证心得

三叉神经痛,一般来说,发病时间短,病势较剧而无休止者,多因外邪致病,当辨风寒、风热;发病时间长,病势较缓而时作时止者,多因内伤所致,瘀血阻络引起的,多以活血逐瘀通络为主治之。在治疗中可以根据发病原因不同,分别侧重应用药物辨证治疗。

在急性期,应采用驱邪活血通络止痛的中药以尽快解决疼痛,同时配以调胃平肝解郁等中药以治其本;在间歇期,则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疏解郁结,调理气血,疏通脉络,以改善患者身体状态,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治疗本病。

基本药物组成:柴胡12g,白芍30g,白芷20g,川芎20g,细辛6g,黄芩20g,全蝎10g,延胡索10g,半夏30g,白术15g,甘草10g。

方中川芎气轻力薄,非重用不能取效,剂量可达30g。其性善疏通,上行头目,旁达肌腠,能祛风邪,调气血,止疼痛,引诸药直达病所。正如《东垣医集》所谓:川芎“味辛性阳,气善走窜而无阴凝黏滞之态,虽入血分,又能祛一切风,调一切气”。白芷、细辛味辛走窜,有祛散风邪,活血止痛之力。柴胡、半夏调理肝胆脾胃气机。白芍平抑肝阳,补血养血。黄芩、全蝎活血通络,清热泻火,解毒止痛。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白术健脾化痰,和胃降浊。甘草调和诸药。根据现代药理研究,川芎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的作用,且具有抗痉、降压的作用;细辛含挥发油,挥发油中主要有甲基丁香油酚等物质,具有局部麻醉、解热镇痛、降压的作用;全蝎含蝎毒,有抗惊厥、镇痛、降压等作用;白芍所含芍药苷有解痉的作用,兼有一定的镇静、镇痛、抗惊厥、降压及扩血管的作用;柴胡及其有效成分柴胡苷有抗炎的作用,亦具有镇静、镇痛、解热之功效,特别是与黄芩配伍,更有相互协同之功。临床诊治疾病,应辨证施治,随证加减。就本病而言,兼有风寒者,加荆芥、防风;兼有风热者,加薄荷、蝉蜕;胃热炽盛,大便干结者,加芒硝、生地黄、牡丹皮;肝火上炎、胁肋胀痛者,加龙胆、夏枯草、钩藤;化热伤阴,口渴欲饮者,加生地黄、玄参、知母;胸闷脘胀,口干不欲饮者,加竹茹、枳壳;络脉瘀阻、痛如锥刺者,加桃仁、红花、僵蚕。三叉神经痛多属实证,亦可见虚中夹实者,初病实证易愈,久病缠绵者难治。

倪宗珈临证心得

外伤头痛,应分期治疗。

1.初期

临床症见头痛,痛如针刺、刀割,痛处固定,伴时有头晕,舌质青紫有瘀斑,舌底脉络青紫,苔薄白,脉细涩。证属瘀血内阻。治当化瘀通络。方选通窍活血汤加减。

处方:桃仁、红花、赤芍、白芷各10g,蜈蚣、僵蚕各10g(研末吞服),川芎、当归各15g,细辛、甘草各5g,生姜3片。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2.中期

临床症见头部闷痛,头晕目眩,心悸,每因烦劳恼怒后症状加重,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证属肝气郁结,真阴亏耗,肝阳上亢,上扰清窍。治当平肝潜阳。方选天麻钩藤饮化裁。

处方:钩藤15g(后下),天麻10g,熟地黄、杜仲、桑寄生、川芎、石决明各15g,茯神、枸杞子、菊花、白芍各10g,蜈蚣、地龙各10g(研末吞服)。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3.后期

临床症见头痛绵绵不休,头晕,耳鸣,失眠,健忘,倦怠乏力,舌质淡青,苔白腻,脉滑。治宜豁痰开窍,逐瘀通络。方选自拟化痰逐瘀汤。处方:黄芪、丹参各30g,川芎、天竺黄、法半夏、胆南星各15g,葛根、升麻、乳香、没药各10g,蜈蚣、全蝎各10g(研末吞服),炙远志、首乌藤各10g,甘草5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倪宗珈在治疗本病的用药上,无论哪期患者,均喜欢选用地龙、蜈蚣、全蝎、僵蚕之类的虫药。他认为,脑外伤后遗症临床上的沉病痼疾,瘀血及痰浊上蒙清窍,伏留于脑络内,致气血不能充养于脑窍,最终导致清阳不明,一般药物很难起效,唯有配用虫类药物才能搜剔逐邪,通达经络,收到药达病所、彻底根治的疗效。除中药内服外,他还主张配合芳香醒脑类中药熏蒸治疗头痛,其药物为:白芷30g,薄荷30g,石菖蒲30g,菊花20g,藁本20g。以热药气熏蒸头部,每日1剂,每剂熏1次,每次熏蒸30min。

第二节眩晕

崔玉衡临证心得

1.平肝息风法

(1)症状:头晕,头胀痛,耳鸣,心悸,失眠,情绪激动或劳累后头晕加剧,平素性情急躁易怒,舌质红,脉弦数有力。体检时血压多高于正常。

(2)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0g,钩藤15g,栀子12g,杜仲15g,桑寄生15g,黄芩12g,首乌藤30g,丹参20g,菊花15g,怀牛膝15g,茯苓15g。水煎服,每日1剂。

(3)随症加减:头晕较甚,血压偏高,加生石膏、珍珠母、生龙骨、生牡蛎;头痛重,加川芎、白芷;口干苦,加龙胆、生地黄;腹胀便干,加青木香、大黄。

2.化瘀降脂法

(1)症状:头晕,头胀,昏沉不清,健忘,失眠,胸闷或痛,腰膝酸软,肢体麻木,面色暗红,形体肥胖,舌体胖,舌质暗,苔白腻,脉弦滑。血液流变学检查可见血质黏稠、血脂增高。

(2)方药(自拟降脂除晕汤):何首乌15g,生山楂15g,黄精15g,决明子15g,丹参20g,菊花15g,泽泻15g,桑寄生15g,怀牛膝15g,杜仲15g,钩藤15g,豨莶草15g,天麻10g。水煎服,每日1剂。

(3)随症加减:肢体麻木较明显,加桑枝、鸡血藤、地龙、桃仁、红花;口干口苦,加栀子、黄芩;失眠多梦,加首乌藤、合欢皮;气虚肢麻,加黄芪、活络草;头晕健忘,加石菖蒲、远志。

3.滋补肝肾法

(1)症状:头晕目昏,精神倦怠,腰膝酸软,心悸气短,形体消瘦,劳累则头晕加重,舌质淡,苔薄,脉沉细。

(2)方药(自拟益脑止晕汤):熟地黄15g,何首乌15g,山茱萸15g,茯苓15g,天麻10g,五味子10g,川芎12g,枸杞子15g,菊花12g,白芷13g,丹参15g。水煎服,每日1剂。

(3)随症加减:头晕头痛甚者,加决明子、白蒺藜、蔓荆子;失眠,加首乌藤、炒酸枣仁、紫苏、百合;健忘,加益智、远志;遗精,加益智、覆盆子、桑螵蛸。

4.化痰和中法

(1)症状:眩晕剧烈,自觉天旋地转,恶心呕吐,目闭难睁,耳鸣重听,头重如裹,胸闷痞满,舌体胖,舌质淡,苔白腻,脉弦滑。

(2)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泽泻加味):半夏13g,天麻10g,白术12g,陈皮12g,茯苓15g,泽泻30g,猪苓13g,砂仁6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

(3)随症加减:呕吐较甚,加竹茹、旋覆花、赭石;耳鸣重,加石菖蒲、磁石;气虚,加党参、太子参。

5.疏肝清上法

(1)症状:头晕,头痛,胸胁胀满,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妇女可伴月经不调,舌质红,脉弦细而数。

(2)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味):柴胡12g,白芍15g,当归13g,白术12g,茯苓15g,薄荷6g,白芷3g,川芎15g,天麻10g,钩藤13g,首乌藤30g,牡丹皮12g,栀子12g,菊花15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

(3)随症加减:口干口苦,加龙胆;眼昏,加枸杞子、决明子、白蒺藜;耳鸣,加知母、石菖蒲、磁石;失眠,加炒酸枣仁、合欢皮;心悸,加丹参、茯苓。

6.祛风通络法

(1)症状:眩晕、仰头或转头时尤甚,颈项不舒或疼痛,上肢发麻,走路欠稳,舌质暗,苔白,脉浮紧。结合现代医学检查,多为颈椎病。

(2)方药(自拟祛风通络汤):葛根15g,桂枝9g,赤芍20g,羌活12g,独活12g,川芎13g,白芷13g,鸡血藤30g,细辛4g,桑枝30g,活络草30g。水煎服,每日1剂。

(3)随症加减:腰膝酸痛,加狗脊、川续断、桑寄生、没药;肢体麻木较重,加黄芪、豨莶草。

7.益气活血法

(1)症状:头晕,走路不稳,下肢乏力,如踩棉花,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不利,舌淡紫有瘀斑,苔白,脉虚弱或虚大。西医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血栓形成。

(2)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味):生黄芪45g,地龙15g,赤芍15g,水蛭6g,鸡血藤30g,豨莶草20g,川牛膝20g,杜仲15g,桑寄生15g,丹参20g,桃仁13g,红花6g,川芎13g,当归13g。水煎服,每日1剂。

(3)随症加减:大便干,加熟地黄、田大云;血压高,加决明子、石决明、珍珠母;纳呆食减,加太子参、砂仁;下肢麻木疼痛,加鸡血藤、威灵仙、木瓜。

眩晕既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又是一个可以出现在许多疾病中的症状,病因繁多,病机复杂,火、气、痰、瘀、虚、风均可导致眩晕。以上七法各有侧重,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灵活化裁,数法并施,多能取得满意的疗效。治疗中应注意分清标本、虚实、辨证辨病相结合,方能事半功倍,取得较好的疗效。

顾仁樾临证心得

1.益气升阳,健脾化痰

盖脾、胃同居中州,为一身气机之枢纽,脾升则健,胃降则和。治疗眩晕以调理脾胃功能为关键,治宜益气血,升清阳,健脾胃,祛痰湿。临证时应当分清主次缓急,辨析虚实,实则浊阴上逆,虚则清阳下陷,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临床因虚致眩者较多见,尤其是老年人及平素体虚者,多见气血亏虚。症见头晕目眩,遇劳而发,面色少华,肢倦乏力,心悸,少寐,神疲懒言,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治宜补益气血,健运脾胃。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

处方:黄芪30g,党参15g,茯苓15g,当归12g,炒白术12g,柴胡9g,升麻12g,陈皮9g,丹参30g,川芎12g,赤芍15g、白芍15g,天麻15g,通天草12g,石菖蒲12g,延胡索15g。

方中黄芪、白术、党参、茯苓健脾益气;当归、白芍补血养阴;柴胡、升麻升举清阳。若气虚甚者,可重用黄芪、党参补气固本;若血虚甚者,加熟地黄、阿胶等补气生血;兼血瘀者,加地龙、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若形寒肢冷,可加桂枝、干姜以温中助阳。

脾失健运、痰湿中阻之眩晕,症见头重如蒙,胸脘痞闷,泛泛欲呕,肢体倦怠,食少多寐,苔白腻,脉濡滑。治以祛痰燥湿、升清降浊为主,并酌加活血通络之品。方选半夏白术天麻汤。处方:姜半夏12g,陈皮9g,白术15g,炙甘草9g,茯苓12g,天麻15g,胆南星12g,苍术12g,厚朴12g,葛根15g,川芎12g,白芷12g,三七12g。若肢体沉重,脘腹胀满,舌苔厚腻,可加平胃散;耳鸣,重听,加郁金、石菖蒲、通天草开窍通络;热甚者,加黄芩、栀子、芦根、淡竹叶清热除烦;呕吐频繁者,加生姜、竹茹、赭石镇逆止呕;若痰浊郁而化热,心烦口苦,苔黄腻,宜用黄连温胆汤清化痰热;若腹部胀满,下肢水肿,多脾为湿困,可加薏苡仁、砂仁、白豆蔻、佩兰,或治以五苓散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同类推荐
  • 外敷偏方(偏方三书)

    外敷偏方(偏方三书)

    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它所倡导的传统养生保健、疾病诊疗方法,以价格低廉、简便易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近十几年来,在世界范围内亦掀起了一股“自然疗法”的热潮,因此,挖掘整理中医药学传
  • 厨房里随手可用的偏方

    厨房里随手可用的偏方

    别以为油盐酱醋只能调味,五谷蔬菜只能果腹。其实,厨房里的很多食材都可以成为您防病治病的良药。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追求,食疗胜于药疗的观点越来越深入人心。本书分九章分别介绍了调味品、蔬菜、果品、畜肉、家禽、水产、粮食、食用菌、蛋乳九大类食材在食疗保健和防病治病上的重要作用。这些偏方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收效良好,适合家庭选用。是广大读者自我保健,防病治病的良方。
  • 健康生活一点通

    健康生活一点通

    本书运用通俗易懂的文字、简单有序的形式介绍吃、穿、住等方面的生活知识,集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可操作性为一体,紧扣解决生活难题的关键性因素,让读者准确无误地找到处理问题的方法。希望此书能够成为您的得力助手,给您的生活带来方便,让您的生活更加轻松愉快!
  • 百姓食品安全指南

    百姓食品安全指南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在生活高度社会化的今天,人们要想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吃出健康,除了有国家和各级政府制定的相关食品卫生法规、条例的规范和制约外,还必须有相应的食品安全科学知识供食品制作及加工者学习、掌握,这样,才能使食品安全、饮食卫生工作事半功倍。
  • 杨力解读中华养生智慧

    杨力解读中华养生智慧

    本书分为四篇,内容包括三大国医经典解读中华养生精髓、饮食养生滋补长寿方、运动导引通经络调阴阳、心神调和方能强身益寿。
热门推荐
  • 中国道家之精神

    中国道家之精神

    道家精神是道家自身在孕育、形成、发展、流变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思想精粹,道家所崇尚的尊道贵德、自然无为、虚静守柔、大公无私、不争谦下、法天贵真等品格,不仅影响了古代帝王的施政理念和贤臣良将安民保国的行政方式,而且深深渗透于中国社会,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一种潜在的价值取向。
  • 最后一个赶尸人

    最后一个赶尸人

    很多年前,一支神秘消失在太行山的日军部队,牵引出关于赶尸的秘密。剥皮庙,山神灵,诡异马车,千尸离坟,太行山石嘴沟赶尸世家最后一个老赶尸人,为你讲述那段发生在许多年前的神秘往事。赶尸,真的赶的是尸吗?赶尸背后的真相,令人毛骨悚然,你绝然想象不到......
  • 苍穹封魔记

    苍穹封魔记

    洪荒初开,原始大陆人魔共存万年之后四帝之战破开洪荒划分四大陆,诸魔争霸,抢夺万物根本灵力本源一个背负着所有之谜的少年,他被人称为天才的少年,但他却一夜之间沦为废柴,天路契约被打破,万物之祖诏下讨伐令,大千世界在次陷入群魔纷争的时代,少年带着残留的记忆能否记起自己的宿命
  • 升天计

    升天计

    混沌石现,群魔乱舞,众仙色变...在这乱界之中——谁,可叱咤风云手摘星辰谁,又能俯瞰苍穹掌定乾坤一切的一切,是机缘巧合?是阴谋作祟?还是命运使然...
  • 我们呢

    我们呢

    她在等他,等什么她自己也不知道,只不过一个人在心里住了这样久,说放弃太难,太痛;他也在等她,等什么他很清楚,他在等她不经意间的回头,他在等,等这样一个不确定。他们都是爱情的手下败将,在通往未知中,他们一直在努力。
  • 武道天祭

    武道天祭

    自幼无父无母的少年步凡,被舅舅抚养成人。而天生空灵之体,让他十四年来饱受家族的冷眼与嘲笑,又以孽种的身份被逐出家门。早已冷暖自知的步凡,却因为悲鸣山中的一颗灵物,命运发生了天反覆地的转折!
  • 天台风俗志

    天台风俗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别告诉我你懂财务

    别告诉我你懂财务

    本书从会计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入手,从成本、预算、融资、投资、审计、税收等不同角度对财务管理的方法和技巧进行解读。
  • 魔法少女呆萌爱

    魔法少女呆萌爱

    她叶猫姬乃是叶氏魔法家族二小姐,他夜寒轩乃是特异功能家族的大少爷。叶氏二小姐被她亲爱的爹地“请”去冰蓝星魔法学院,学习魔法。她爹地是为了她能在学院里找到她的未婚夫,叶猫姬和夜寒轩会发生怎么样的爱情故事捏?敬请收看。
  • 戮天神君

    戮天神君

    一生杀戮无数,未曾一败。他的刀斩破天际,他的箭洞穿三界九域。他的眼神让人绝望,他的心道冰天封地。他微笑着杀戮一生,他陪着她逍遥一生。她的名字是他一生挥之不去的一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