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94100000025

第25章 名医临证心得(4)

2.注重脾胃兼顾他脏

调理脾胃的同时,应顾及肝、肾、胆等其他脏器。如气血亏虚所致眩晕,气血亏虚不能化生肾精,日久肾精不足致肾阴亏虚,水不涵木,则出现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之证,可选用枸杞子、何首乌、女贞子、墨旱莲滋阴补肾,或方用杞菊地黄汤合天麻钩藤饮加减以滋补肝肾,平肝潜阳;若胆胃不和,浊气上逆致眩晕者,方用小柴胡汤或柴胡疏肝散加减以温胆和胃;因土虚木乘,肝脾失和,肝阳上亢致眩晕者,方用逍遥散及天麻钩藤饮加减以疏肝健脾,潜阳息风;脾肾阳虚,饮邪内阻致眩晕者,方用苓桂术甘汤合真武汤加减以健脾温肾,行气化水,并酌情配伍温肾补脑之品,如肉苁蓉、补骨脂、益智以增疗效。

金怀增临证心得

1.虚性眩晕配用活血化瘀药

虚性眩晕在老年人中较为多见。因机体老化,脏腑功能衰减,肝肾亏损,气血虚衰,以致髓海不充,元神不足,发生眩晕。也可因阳气不充,运血乏力,气血流通不畅,脑失所养,而发是证。单纯补法于理不悖,但有其效不彰者,乃因虚而致停瘀,则须在补益法中配以活血化瘀之药,以宣畅经络,助补药恢复脏腑之功能,促进既停之瘀化解。然老年之虚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因此,用药自然有别。阴虚宜左归丸,阳虚宜右归丸,气虚宜补中益气汤,血虚宜当归补血汤。在这些补方中,皆可佐活血之品,如益母草、红花、川芎、丹参、姜黄、赤芍等。益母草具辛开苦泄之功,既能活血化瘀,又能清热解毒,兼有通经利水之效,若血虚停瘀之人,宜小量用之。红花秉辛散温通之性,辅益母草活血化瘀,一凉一温,一开一通,祛瘀不伤正,生新作用强。川芎行血中之气滞,气行血行则瘀化,若与益母草、当归合用,愈显其活血化瘀之功效。丹参一味,功同四物,性苦微寒,既能活血祛瘀,通利血脉,又能养血安神。姜黄治气滞血瘀,散结气,化瘀积。赤芍味苦性微寒,入血分清热凉血又长于化瘀血,瘀去则气血通畅,诸症复常。临证当视病情选择以上诸药,加入补益药中则益显其功效。

2.痰湿眩晕配用活血化瘀药

痰湿性眩晕是由体内运化功能乏力,致湿浊留滞,遇气逆郁热则化为痰涎,阻碍清阳使其不升而浊阴不降,痰湿蒙闭清窍而致眩晕。所以,老年眩晕由痰湿所致者,治在调理运化功能。运化之功能,在于先天肾、后天脾。脾主湿,湿停为痰;肾主水,水泛亦为痰。故治痰之本,当求之脾肾;治痰之标,当察其诱因。随症治之,均可佐以活血化瘀之药。因痰湿之邪易黏滞血分,痰瘀紧密相联,故活血湿浊易化,瘀除无留滞之邪,方使经络通畅,升降功能易于恢复。治痰湿之方,有温胆汤、清眩化痰汤、半夏白术天麻汤。依证选方,再使以活血化瘀药,如郁金、虎杖、益母草、丹参、泽兰、降香等。郁金活血化瘀,有芳香通气之效。虎杖活血止痛,又能清热利湿化痰,得益母草其力尤佳。泽兰活血化瘀,通利经脉又能行水而不伤正。降香散气滞,化浊通经,配伍得当,能收卓效。

3.血瘀性眩晕

血瘀性眩晕,系血行不畅,经络瘀阻。方书曰:血非气不行,气非血不化,血病影响气,气病影响血,血行不利,乃产生血之停瘀。

凡血之瘀,非活血化瘀不可。因瘀又可致脏腑及局部供血不足,然虽虚亦不能补血,补之则瘀血日增,反为害更甚,应急以活血化瘀之药活之化之,其疾可望早除。活血化瘀之药如益母草、川芎、当归、丹参、虎杖、红花、乳香、没药等。辅以行气消滞之品如香橼皮、木香,二者均属辛散温通之品,能行气,调中宣滞,加入活血化瘀药中,能化瘀散结,助气帅血行,改善脏腑及局部供血不足。将两组药物配伍合用,奏效尤捷。

路志正临证心得

治疗眩晕,当辨析虚实。虚者,有气虚、阳虚之别;实者,有痰浊、湿热之分。脾胃虚弱,清阳不升者,宜健脾胃,补中气;中阳不足,寒饮上泛者,则温中阳,化寒饮:中气健运,清窍得养,则眩晕自去。痰、湿皆为脾胃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故痰湿阻滞者,则燥湿化痰;湿热中阻者,则清利湿热。痰湿去,则头目自清。

1.实证

(1)痰浊阻滞,清阳不升:主症见眩晕,头重如蒙,头额重胀,伴胸脘痞闷,泛泛欲呕,少食多寐,肢体倦怠,苔白腻,脉濡滑。治以燥湿化痰,升清降浊。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药选天麻、半夏、炒白术、葛根、竹茹、胆南星、僵蚕、天竺黄、蔓荆子、柴胡、鲜竹沥、泽泻等。若痰浊化热,气机不畅则清化痰热,方选黄连温胆汤加减。路老用药,还喜佐入蝉蜕、荆芥穗等祛风之品,盖取“风能胜湿”之义。

(2)湿热中阻,上蒙清窍:主症见眩晕头重,四肢困重,伴脘腹痞闷,口中苦而黏腻,渴不欲饮,纳呆,尿黄短,大便不爽,舌苔黄腻,脉濡数。治以芳香化浊,清热祛湿。方用甘露消毒丹、三仁汤加减。药选藿梗、荷梗、炒杏仁、炒薏苡仁、苍术、茵陈、茯苓、黄连、厚朴、姜半夏、砂仁等。

以上二证皆易发于长夏季节,多见于脾胃素虚、饮食不节及形体肥胖之人,可出现在梅尼埃(美尼尔)病、颈椎病、高血压病、神经衰弱等多种内科疾病中。

(3)胆胃不和,浊气上逆:主症见头晕恶心,伴视物旋转,胃脘及胁肋疼痛,纳谷不馨,嗳气频作,舌红苔薄,脉弦滑。治以温胆和胃。方用小柴胡汤、温胆汤、柴胡疏肝散加减。药选柴胡、太子参、姜半夏、黄芩、胆南星、佛手、郁金、陈皮、旋覆花、生白术、茯苓、竹茹、炒枳实等。

(4)肝脾失和,肝阳上亢:主症见眩晕耳鸣,头痛且胀,常于情绪波动后加重,伴胸胁苦满,纳谷不馨,少寐多梦,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治以清肝调脾,潜阳息风。方用天麻钩藤汤、逍遥散加减。药选天麻、钩藤、白芍、白术、茯苓、炒枳实、炒蒺藜、生龙骨、牡蛎、珍珠母、夏枯草、菊花、桑叶等。

以上二证常见于平素性情急躁之人,易发于情绪激动之后,可出现在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等疾病中。

2.虚证

(1)脾虚湿盛,清窍失养:症见眩晕,伴四肢困重,脘腹痞闷,喜揉按,大便溏薄,神疲乏力,厌食油腻,舌苔薄腻或舌质淡胖,脉濡缓。治以补气健脾,升运清阳。方用益气聪明汤、补中益气汤加减。药选黄芪、太子参、白术、柴胡、升麻、当归、陈皮、紫苏叶、葛根等。

(2)脾阳不足,寒饮上泛:症见眩晕频作,伴视物昏花,面青肢冷,大便溏薄,神疲乏力,时有耳鸣,口干不欲饮,舌淡苔白,脉沉细。治以温化寒饮,健脾利湿。方用苓桂术甘汤、泽术汤加减。药选茯苓、泽泻、白术、桂枝、车前子、甘草、生姜等。

以上二证常见于平素体质较弱之人,易见于中老年人,易发于大病、久病,失治、误治之后,可出现在低血压、贫血、神经衰弱、脑供血不足等多种内科疾病中。

马智临证心得

1.浊阴上逆

胃主降浊阴。胃气旺,则气机顺降,胆、肺随之亦降而精盈。脾湿肝郁,则胃气滞塞不降,阻碍胆木下行之路,其气逆而化火,刑逼肺金,致使肺热而失其清肃降敛之常,浊阴弥漫于上而发眩晕。症见头目晕眩,头痛胸闷,口苦心烦,头重脚轻,步履不稳,或见血压升高,或腰痛、两腿软无力,或脘胁闷,作酸易怒,或当脐跳动,硬而压痛。脉见濡涩或弦牢或伏涩,关寸大;舌苔白腻,舌边尖红。浊阴上逆者,当降浊阴。降浊阴者,即指化痰去垢利窍,亦指降胆胃心肺之郁热,使君相二火下潜于肾以暖之,则肾脏温暖而下实,上焦清肃而虚灵,眩晕自止。但不可过降,过降则碍清阳之上升。治以宽胸降逆,健脾疏肝,平胆和胃。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泽泻汤为主按症加减。并制有成方眩得康。方用泽泻、半夏、茯苓、天麻等。方中重用泽泻为君,以取其泻浊力大之功,浊阴之邪可借泽泻而下行,使邪有出路。本方用于浊阴上逆之眩晕,疗效甚佳。兼暑湿时,加香薷、佩兰;脾虚湿盛,加薏苡仁、苍术;痰浊时,加石菖蒲、茯苓;痰热时,加胆南星、青黛,改半夏为法半夏。湿浊为患,多因脾虚,或脾为湿困而致脾虚,在眩晕之证经治而减后,当醒脾为要。以砂仁、白术、党参为治,或以成方香砂六君丸调理。

2.清阳不升

脾主升清阳。脾气旺则肝木条达,清阳升则神旺。脾湿肾寒则肝木郁陷而清阳不升,神魂俱虚,故症见头目晕眩,精神不振,动则心慌气短,喜独居静坐,恶闻人声,闭目不语,甚则穴地而安;血压偏低,肝脾不升,胆胃虚逆,症见恶心欲吐,怕光羞明,可因光亮而致呕,吐出物极酸苦,头脑空虚晕动,重则跌仆;肾虚不藏,阳不归根,故症见耳内轰鸣,失眠多梦;脾肾虚寒,虚阳不潜,故脉细濡,寸关略大,或见弱象。清阳不升者,当升清阳。清阳升则心肾交泰,魂畅神旺,眩晕自止。但不可过升,过则碍浊阴之下降。升清降浊之机,在于中气之健旺。执中州而驭四旁,则清升浊降,眩晕则止。健运中州以复其升降,交济水火以复其既济。马师治疗本证时喜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方用黄芪、党参、甘草、白术、当归、升麻、柴胡、龙眼肉,重用黄芪。兼见血虚者,加白芍、熟地黄;兼肾虚时,加枸杞子、山茱萸、菟丝子、牛膝等;脑为髓海,清阳不升而致眩晕耳鸣者,多系肾虚而脑髓减,在用上方治疗时,酌情配伍温肾补脑之品,如杜仲、肉苁蓉、补骨脂等,则疗效更佳;气虚阳弱久病者,多兼见血瘀,宜在上方基础上加川芍、桃仁、红花、丹参等。

3.肝肾阴亏,风阳上扰

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主升主动。肝失条达而暗耗阴液,或因肾阴亏损,水不涵木,肝失所养,肝阳上亢,风阳上扰清窍而作眩晕,发则头晕耳鸣;肝阳上行,厥阴头痛连及目眶、头部胀闷不适;肝不和则急躁易怒;心神失养则少寐多梦;阴亏液耗则口干口苦;或肝经不和兼胁肋胀满疼痛,肾亏兼腰酸膝软;舌质红苔少或花剥苔,脉弦细或数或滑。治宜益肝肾,潜风阳。肝肾阴液既充,滋水涵木,风阳下潜,则眩晕即止。马师治本证时以镇肝熄风汤加减。药用牛膝、赭石、生龙骨、生牡蛎、菊花、栀子、生地黄、石斛等合成一方。因重镇之品易伤胃气,马师强调起效则减重镇之品,而改用蒺藜、钩藤等平肝之品。热甚者,重用钩藤、牡丹皮、栀子;兼痰火者,则用胆南星、竹茹、法半夏。眩晕减轻后,补肝肾可久服知柏地黄丸或杞菊地黄丸。

陶根鱼临证心得

眩晕病因病机复杂多样,临床表现各有不同,但均以头晕眼花、视物旋转为主症,以痰瘀互结为主要病机。治病抓主症。痰瘀并治,意在清除病理产物,祛邪以治标。然“治病必求其本”,痰瘀得除后,当调理气血阴阳,治本以善后。故主张宜益气活血化痰为根本大法,根据不同病因,分别兼以平肝潜阳、滋养肝肾、补益气血等法。

同类推荐
  • 做孩子的健康医生

    做孩子的健康医生

    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因素的影响,怎样培育一个健康的孩子是每一个家长非常关心的问题。为此,我们组织了相关儿科临床医生和从事儿童保健专业的人士共同编撰了本书,介绍了现代家庭应特别关注的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营养缺乏症、儿童肥胖症、高血压、高脂血症、儿童糖尿病、白血病、近视、身材矮小、儿童铅中毒等疾病。
  • 蔬菜祛病事典:做自己的蔬菜医生

    蔬菜祛病事典:做自己的蔬菜医生

    本书是介绍蔬菜对疾病的调养功效和食用方法。版式活泼,可读性强。
  • 刘茂甫中医世家经验辑要

    刘茂甫中医世家经验辑要

    本书分“家传史略”、“学术研究”、“临床经验”、“医案医话”四个部分对中医名家姚树锦等五位当代世家的学术及临床经验,进行了系统性的整理和研究。
  • 中医针灸与按摩

    中医针灸与按摩

    针灸学是中医医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医疗实践和生活实践中的经验总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保健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强烈,特别是非药物的保健方法,诸如针灸、按摩、饮食疗法等,因安全可靠,疗效持久,适应面广,无任何副作用,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本书正是一本系统介绍运用中医针灸按摩进行保健的指导用书,书中介绍了中医针灸基础理论、常用针灸推拿保健方法和常见病的针灸按摩保健。
  • 性保健药膳

    性保健药膳

    本书为“性保健丛书”之一。主要介绍有了滋补肾阳、滋阴降火及补气血作用的药膳的制作、服法、性保健应用。内容丰富、健康实用。
热门推荐
  • 中国名家经典随笔集萃

    中国名家经典随笔集萃

    本书分为品味生活、放飞心灵、拥抱自然、人生随想、智慧人生五辑,收录作品有:《风筝》、《我的家在哪里?》、《秋天的况味》、《荷塘月色》、《朋友四型》等。
  • 盗墓笔记同人文

    盗墓笔记同人文

    本文讲述小哥从青铜门后出来发生的事情~看小哥怎么把无邪勾搭到手~上的了厅堂砍得了流氓
  • 光明大魔神

    光明大魔神

    光明神殿刚刚出生一天的少殿主被流放到了魔域,但失落不寂寞又在魔域拉帮结派。原以为自己是个失落的光明神殿少殿主的身份就够不可思议了,但是还有另一重身份等待着他的回归…………
  • 永远的反派

    永远的反派

    “黑暗,无尽的痛苦;仇恨,不朽的怨言。”“正义?我自诩做不到,不过黑暗,才是我的归宿。”
  • 上京寻亲记

    上京寻亲记

    少女决心去上京寻找生父。路上,她遇到了两个小伙伴,三个人一路上吵闹拌嘴,上京之路也变得热闹起来。萧苏瑾拼命摆手:我不叫小酥饼,我不叫小酥饼,我不叫小酥饼。。李顾怀笑的很纯良:我这个人啊,浑身上下都是优点,英俊潇洒,锄强扶弱,温柔善良。。。鬼华斜了小伙伴一眼:在下鬼华。小伙伴:噢——桂花。“鬼!华!”“桂!花!”“。。。”
  • TFboys你在我心

    TFboys你在我心

    三位著名千金来到了三小只的所在地点-----重庆,与三小只结识成了朋友,并成为了恋人,他们的爱是否能突破重重阻碍呢?
  • 汉景帝阳陵探秘

    汉景帝阳陵探秘

    本书内容包括:承前启后汉景帝、规模宏大的汉阳陵陵园、千姿百态话陶俑、阳陵动物俑、工艺精湛的汉代兵器等。
  • 刀剑斋

    刀剑斋

    一对刀剑引来横祸,藏剑山庄从武林除名。整个江湖都被卷入一场阴谋。且看,一人一刀,如何杀开这祸世迷局......
  • 天涯长歌行

    天涯长歌行

    长枪大弓,快马烈酒出燕云。铁血男儿,荡尽内忧驱外患。金戈铁马,还我天朝朗乾坤。江湖天下,唯与伊人话桑麻。
  • 守护甜心之一笑倾城

    守护甜心之一笑倾城

    现代守护甜心骨灰粉莫小幽无意中穿越到了守护甜心的世界,在这里她见到了做梦都想着的亚梦。可天意弄人,一名少女的突然闯入,打破了平时的生活,亚梦被陷害,所有人都不相信亚梦。“亚梦,不管怎么样,我都不会离开你的,你要记住,你还有我!还有几斗。”【主几梦,不喜误抹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