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94100000025

第25章 名医临证心得(4)

2.注重脾胃兼顾他脏

调理脾胃的同时,应顾及肝、肾、胆等其他脏器。如气血亏虚所致眩晕,气血亏虚不能化生肾精,日久肾精不足致肾阴亏虚,水不涵木,则出现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之证,可选用枸杞子、何首乌、女贞子、墨旱莲滋阴补肾,或方用杞菊地黄汤合天麻钩藤饮加减以滋补肝肾,平肝潜阳;若胆胃不和,浊气上逆致眩晕者,方用小柴胡汤或柴胡疏肝散加减以温胆和胃;因土虚木乘,肝脾失和,肝阳上亢致眩晕者,方用逍遥散及天麻钩藤饮加减以疏肝健脾,潜阳息风;脾肾阳虚,饮邪内阻致眩晕者,方用苓桂术甘汤合真武汤加减以健脾温肾,行气化水,并酌情配伍温肾补脑之品,如肉苁蓉、补骨脂、益智以增疗效。

金怀增临证心得

1.虚性眩晕配用活血化瘀药

虚性眩晕在老年人中较为多见。因机体老化,脏腑功能衰减,肝肾亏损,气血虚衰,以致髓海不充,元神不足,发生眩晕。也可因阳气不充,运血乏力,气血流通不畅,脑失所养,而发是证。单纯补法于理不悖,但有其效不彰者,乃因虚而致停瘀,则须在补益法中配以活血化瘀之药,以宣畅经络,助补药恢复脏腑之功能,促进既停之瘀化解。然老年之虚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因此,用药自然有别。阴虚宜左归丸,阳虚宜右归丸,气虚宜补中益气汤,血虚宜当归补血汤。在这些补方中,皆可佐活血之品,如益母草、红花、川芎、丹参、姜黄、赤芍等。益母草具辛开苦泄之功,既能活血化瘀,又能清热解毒,兼有通经利水之效,若血虚停瘀之人,宜小量用之。红花秉辛散温通之性,辅益母草活血化瘀,一凉一温,一开一通,祛瘀不伤正,生新作用强。川芎行血中之气滞,气行血行则瘀化,若与益母草、当归合用,愈显其活血化瘀之功效。丹参一味,功同四物,性苦微寒,既能活血祛瘀,通利血脉,又能养血安神。姜黄治气滞血瘀,散结气,化瘀积。赤芍味苦性微寒,入血分清热凉血又长于化瘀血,瘀去则气血通畅,诸症复常。临证当视病情选择以上诸药,加入补益药中则益显其功效。

2.痰湿眩晕配用活血化瘀药

痰湿性眩晕是由体内运化功能乏力,致湿浊留滞,遇气逆郁热则化为痰涎,阻碍清阳使其不升而浊阴不降,痰湿蒙闭清窍而致眩晕。所以,老年眩晕由痰湿所致者,治在调理运化功能。运化之功能,在于先天肾、后天脾。脾主湿,湿停为痰;肾主水,水泛亦为痰。故治痰之本,当求之脾肾;治痰之标,当察其诱因。随症治之,均可佐以活血化瘀之药。因痰湿之邪易黏滞血分,痰瘀紧密相联,故活血湿浊易化,瘀除无留滞之邪,方使经络通畅,升降功能易于恢复。治痰湿之方,有温胆汤、清眩化痰汤、半夏白术天麻汤。依证选方,再使以活血化瘀药,如郁金、虎杖、益母草、丹参、泽兰、降香等。郁金活血化瘀,有芳香通气之效。虎杖活血止痛,又能清热利湿化痰,得益母草其力尤佳。泽兰活血化瘀,通利经脉又能行水而不伤正。降香散气滞,化浊通经,配伍得当,能收卓效。

3.血瘀性眩晕

血瘀性眩晕,系血行不畅,经络瘀阻。方书曰:血非气不行,气非血不化,血病影响气,气病影响血,血行不利,乃产生血之停瘀。

凡血之瘀,非活血化瘀不可。因瘀又可致脏腑及局部供血不足,然虽虚亦不能补血,补之则瘀血日增,反为害更甚,应急以活血化瘀之药活之化之,其疾可望早除。活血化瘀之药如益母草、川芎、当归、丹参、虎杖、红花、乳香、没药等。辅以行气消滞之品如香橼皮、木香,二者均属辛散温通之品,能行气,调中宣滞,加入活血化瘀药中,能化瘀散结,助气帅血行,改善脏腑及局部供血不足。将两组药物配伍合用,奏效尤捷。

路志正临证心得

治疗眩晕,当辨析虚实。虚者,有气虚、阳虚之别;实者,有痰浊、湿热之分。脾胃虚弱,清阳不升者,宜健脾胃,补中气;中阳不足,寒饮上泛者,则温中阳,化寒饮:中气健运,清窍得养,则眩晕自去。痰、湿皆为脾胃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故痰湿阻滞者,则燥湿化痰;湿热中阻者,则清利湿热。痰湿去,则头目自清。

1.实证

(1)痰浊阻滞,清阳不升:主症见眩晕,头重如蒙,头额重胀,伴胸脘痞闷,泛泛欲呕,少食多寐,肢体倦怠,苔白腻,脉濡滑。治以燥湿化痰,升清降浊。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药选天麻、半夏、炒白术、葛根、竹茹、胆南星、僵蚕、天竺黄、蔓荆子、柴胡、鲜竹沥、泽泻等。若痰浊化热,气机不畅则清化痰热,方选黄连温胆汤加减。路老用药,还喜佐入蝉蜕、荆芥穗等祛风之品,盖取“风能胜湿”之义。

(2)湿热中阻,上蒙清窍:主症见眩晕头重,四肢困重,伴脘腹痞闷,口中苦而黏腻,渴不欲饮,纳呆,尿黄短,大便不爽,舌苔黄腻,脉濡数。治以芳香化浊,清热祛湿。方用甘露消毒丹、三仁汤加减。药选藿梗、荷梗、炒杏仁、炒薏苡仁、苍术、茵陈、茯苓、黄连、厚朴、姜半夏、砂仁等。

以上二证皆易发于长夏季节,多见于脾胃素虚、饮食不节及形体肥胖之人,可出现在梅尼埃(美尼尔)病、颈椎病、高血压病、神经衰弱等多种内科疾病中。

(3)胆胃不和,浊气上逆:主症见头晕恶心,伴视物旋转,胃脘及胁肋疼痛,纳谷不馨,嗳气频作,舌红苔薄,脉弦滑。治以温胆和胃。方用小柴胡汤、温胆汤、柴胡疏肝散加减。药选柴胡、太子参、姜半夏、黄芩、胆南星、佛手、郁金、陈皮、旋覆花、生白术、茯苓、竹茹、炒枳实等。

(4)肝脾失和,肝阳上亢:主症见眩晕耳鸣,头痛且胀,常于情绪波动后加重,伴胸胁苦满,纳谷不馨,少寐多梦,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治以清肝调脾,潜阳息风。方用天麻钩藤汤、逍遥散加减。药选天麻、钩藤、白芍、白术、茯苓、炒枳实、炒蒺藜、生龙骨、牡蛎、珍珠母、夏枯草、菊花、桑叶等。

以上二证常见于平素性情急躁之人,易发于情绪激动之后,可出现在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等疾病中。

2.虚证

(1)脾虚湿盛,清窍失养:症见眩晕,伴四肢困重,脘腹痞闷,喜揉按,大便溏薄,神疲乏力,厌食油腻,舌苔薄腻或舌质淡胖,脉濡缓。治以补气健脾,升运清阳。方用益气聪明汤、补中益气汤加减。药选黄芪、太子参、白术、柴胡、升麻、当归、陈皮、紫苏叶、葛根等。

(2)脾阳不足,寒饮上泛:症见眩晕频作,伴视物昏花,面青肢冷,大便溏薄,神疲乏力,时有耳鸣,口干不欲饮,舌淡苔白,脉沉细。治以温化寒饮,健脾利湿。方用苓桂术甘汤、泽术汤加减。药选茯苓、泽泻、白术、桂枝、车前子、甘草、生姜等。

以上二证常见于平素体质较弱之人,易见于中老年人,易发于大病、久病,失治、误治之后,可出现在低血压、贫血、神经衰弱、脑供血不足等多种内科疾病中。

马智临证心得

1.浊阴上逆

胃主降浊阴。胃气旺,则气机顺降,胆、肺随之亦降而精盈。脾湿肝郁,则胃气滞塞不降,阻碍胆木下行之路,其气逆而化火,刑逼肺金,致使肺热而失其清肃降敛之常,浊阴弥漫于上而发眩晕。症见头目晕眩,头痛胸闷,口苦心烦,头重脚轻,步履不稳,或见血压升高,或腰痛、两腿软无力,或脘胁闷,作酸易怒,或当脐跳动,硬而压痛。脉见濡涩或弦牢或伏涩,关寸大;舌苔白腻,舌边尖红。浊阴上逆者,当降浊阴。降浊阴者,即指化痰去垢利窍,亦指降胆胃心肺之郁热,使君相二火下潜于肾以暖之,则肾脏温暖而下实,上焦清肃而虚灵,眩晕自止。但不可过降,过降则碍清阳之上升。治以宽胸降逆,健脾疏肝,平胆和胃。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泽泻汤为主按症加减。并制有成方眩得康。方用泽泻、半夏、茯苓、天麻等。方中重用泽泻为君,以取其泻浊力大之功,浊阴之邪可借泽泻而下行,使邪有出路。本方用于浊阴上逆之眩晕,疗效甚佳。兼暑湿时,加香薷、佩兰;脾虚湿盛,加薏苡仁、苍术;痰浊时,加石菖蒲、茯苓;痰热时,加胆南星、青黛,改半夏为法半夏。湿浊为患,多因脾虚,或脾为湿困而致脾虚,在眩晕之证经治而减后,当醒脾为要。以砂仁、白术、党参为治,或以成方香砂六君丸调理。

2.清阳不升

脾主升清阳。脾气旺则肝木条达,清阳升则神旺。脾湿肾寒则肝木郁陷而清阳不升,神魂俱虚,故症见头目晕眩,精神不振,动则心慌气短,喜独居静坐,恶闻人声,闭目不语,甚则穴地而安;血压偏低,肝脾不升,胆胃虚逆,症见恶心欲吐,怕光羞明,可因光亮而致呕,吐出物极酸苦,头脑空虚晕动,重则跌仆;肾虚不藏,阳不归根,故症见耳内轰鸣,失眠多梦;脾肾虚寒,虚阳不潜,故脉细濡,寸关略大,或见弱象。清阳不升者,当升清阳。清阳升则心肾交泰,魂畅神旺,眩晕自止。但不可过升,过则碍浊阴之下降。升清降浊之机,在于中气之健旺。执中州而驭四旁,则清升浊降,眩晕则止。健运中州以复其升降,交济水火以复其既济。马师治疗本证时喜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方用黄芪、党参、甘草、白术、当归、升麻、柴胡、龙眼肉,重用黄芪。兼见血虚者,加白芍、熟地黄;兼肾虚时,加枸杞子、山茱萸、菟丝子、牛膝等;脑为髓海,清阳不升而致眩晕耳鸣者,多系肾虚而脑髓减,在用上方治疗时,酌情配伍温肾补脑之品,如杜仲、肉苁蓉、补骨脂等,则疗效更佳;气虚阳弱久病者,多兼见血瘀,宜在上方基础上加川芍、桃仁、红花、丹参等。

3.肝肾阴亏,风阳上扰

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主升主动。肝失条达而暗耗阴液,或因肾阴亏损,水不涵木,肝失所养,肝阳上亢,风阳上扰清窍而作眩晕,发则头晕耳鸣;肝阳上行,厥阴头痛连及目眶、头部胀闷不适;肝不和则急躁易怒;心神失养则少寐多梦;阴亏液耗则口干口苦;或肝经不和兼胁肋胀满疼痛,肾亏兼腰酸膝软;舌质红苔少或花剥苔,脉弦细或数或滑。治宜益肝肾,潜风阳。肝肾阴液既充,滋水涵木,风阳下潜,则眩晕即止。马师治本证时以镇肝熄风汤加减。药用牛膝、赭石、生龙骨、生牡蛎、菊花、栀子、生地黄、石斛等合成一方。因重镇之品易伤胃气,马师强调起效则减重镇之品,而改用蒺藜、钩藤等平肝之品。热甚者,重用钩藤、牡丹皮、栀子;兼痰火者,则用胆南星、竹茹、法半夏。眩晕减轻后,补肝肾可久服知柏地黄丸或杞菊地黄丸。

陶根鱼临证心得

眩晕病因病机复杂多样,临床表现各有不同,但均以头晕眼花、视物旋转为主症,以痰瘀互结为主要病机。治病抓主症。痰瘀并治,意在清除病理产物,祛邪以治标。然“治病必求其本”,痰瘀得除后,当调理气血阴阳,治本以善后。故主张宜益气活血化痰为根本大法,根据不同病因,分别兼以平肝潜阳、滋养肝肾、补益气血等法。

同类推荐
  • 前列腺疾病居家疗法

    前列腺疾病居家疗法

    本书从前列腺的位置、作用讲起,阐释了前列腺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病因、临床表现、检查、中医治疗、西医治疗、饮食及生活调养等方面的内容,目的在于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在科学治疗的同时,建立起良好的生活习惯,最终战胜前列腺疾病。可供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增生患者及家属阅读参考。
  • 教师如何远离亚健康

    教师如何远离亚健康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解读亚健康、教师与亚健康的亲密接触、如何才能远离亚健康、彻底和亚健康说拜拜等。
  • 历代御医推荐给皇帝的养生食谱

    历代御医推荐给皇帝的养生食谱

    本书以史料为经、趣闻为纬,详尽介绍了历代皇家秘而不宣的养生食谱,集知识性、生动性、实用性为一体。千载而下,人人得享帝王之福,不亦乐乎!饮食养生在我国历史悠久,自古就有“药食同源”和“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今天,简便有效的饮食养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本书以严谨客观的文史档案为主料、趣味盎然的稗官传说为调剂,从“益气养血”、“补肾壮阳”、“补虚护元”、“健脾养胃”、“保肝润肺”、“明目聪耳”等11个方面,介绍了200道御医推荐给帝王们的养生食谱。您可根据个人体质,亲自动手制作,一享帝王之乐。
  • 赵怀德中医世家经验辑要

    赵怀德中医世家经验辑要

    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古人的这句名言可以说是对中医世家这一学科特色的高度概括,同时也说明中医世家所传经验较之一般医家的经验来说弥加珍贵,而父子相传这种形式更具有中医特色,其中有不少真传,也是其他方式常常无法实现的,这种情况也从反面佐证了祖传世家经验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这套《当代中医世家系列丛书》,对以祖辈相传的中医世家宝贵经验进行系统性总结,就显得极为迫切而重要。
  • 更年期女人美丽健康书

    更年期女人美丽健康书

    女人如花。其实,女人的一生就是缤纷多彩的花,只不过到了更年期,她从玫瑰的艳丽争宠演变到百合的清香和淡雅。艳丽是一种诱惑,它实实在在地存在,而淡雅和清香是一种享受,它让人品味到独有的成熟典雅。所以,更年女人不用担心,你虽不是那朵最艳丽的花,却是人世间开得最从容、最淡定的花。
热门推荐
  • 法宝法宝

    法宝法宝

    这是一个现代人与法宝的故事……………………
  • 地球的武道圣者

    地球的武道圣者

    一个曾经”一千年无双无对“的异世武道宗师,一名天下无敌十余年的绝世强者。因跨破天人之限失败的男人在身死的那一刻神魂投往了另一个蔚蓝的世界,于是,自他醒来的那一刻开始——天地翻覆!
  • 最强使者

    最强使者

    深山小子,奉命来到京城相助师姐,却在不知不觉中,卷入了一场漩涡之中。无数诡谲的故事,也开始慢慢上演,在这样的波澜诡谲之中,天成抵挡住了金钱的诱惑,逃过了杀手的追杀,最终却是栽倒在了美人的温柔乡中……
  • 中国利用FDI的经济效应及对经济安全影响的评价

    中国利用FDI的经济效应及对经济安全影响的评价

    本书内容包括:改革开放30年中国利用FDI的总体概述、FDI进入中国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利用FDI引发的争议、FDI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FDI对中国对外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中国利用外资的对策与建议等。
  • 读史札记

    读史札记

    作者喜欢做一点资料性的整理工作,从整理中提高认识,从整理中发现闪光。本书涉及中共领导人,红军将领,中国历史多项史料。
  • 我们是夜晚

    我们是夜晚

    睁开眼睛世界的一切早已不是记忆中的摸样,和自己死去的恋人有着同样的脸的人类,让自己冰封的心又重新解冻,在重重阴谋下,自己的恋人重新的复活。面对这种情况是重拾旧爱还是另结新欢?
  • 豪门小媳难养

    豪门小媳难养

    他管得够宽的!管她的饮食起居,管她的工作,还管她交男朋友!温柔、霸道、还有点小孩子气,到底哪一面才是真正的他,她竟然深陷其中不可自拔,关键时刻他竟然给她落跑!虏获了老娘的心却拍拍屁股走人,想的倒美!总裁了不起,找个男神分分钟秒杀你,你就等着哭吧!
  • 但愿美好

    但愿美好

    第一次写小说万分激动,我也不好夸它啥,大家喜欢就好。
  • tfboys恋上完美公主

    tfboys恋上完美公主

    完美女孩让三个男人一见钟情彼此吸引,一起相爱。
  • 庶女有毒之绝世无双

    庶女有毒之绝世无双

    该文讲述大晋王朝沐国公府庶出三小姐沐无双重生前的惨遭大姐和丈夫的背叛,无辜让自己的儿子也遭到重创,在到重生后自己的步步为营,打倒大姐,吓疯大娘,最终还找到了能与自己相知相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