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们的睡眠要求
莎士比亚把睡眠称为“人生最大的享受”,这一比喻很贴切。
生活中,睡眠就像食物一样是必需的。在探索恢复睡眠时,人们推测睡眠时间越长,身体就越健康。睡眠指的是不受干扰的8小时的熟睡。那些一晚只睡5个小时或那些睡眠不足10小时就觉得难以活的人常常会感觉异常,睡眠需求就像胃口和喜好一样,每个人的表现都不一样。
有2/3的成人每晚平均睡眠时间是7.5小时,约有16%的人睡眠时间是8.5小时多一点,有16%的人睡眠时间不到6.5小时。有调查表明健康成人平均每晚睡眠时间是9小时。似乎我们对睡眠的需求在下降,然而有些专家认为有一半人得不到足够的睡眠。英国睡眠专家吉姆·赫纳医生认为,睡眠质量比睡眠时间更重要,6小时睡眠对身体健康者来说足够了。吉姆·赫纳认为我们需要的是称之为核心睡眠—深的慢波睡眠和快速动眼睡眠的结合,这是睡眠的修复期。
研究表明,睡眠少的人和睡眠长的人一样能得到同样多的核心睡眠,因为他们免去了一些选择性的浅睡眠,剩下的都是更重要类型的睡眠。
过度在乎睡眠时间可能比错过了1小时的熟睡对身体的损害更大。偶尔几个小时没睡并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只会让你觉得劳累和更易被激怒。无论你前一天有多长时间没睡,也会在第二天得到补偿。人的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意味着我们能够得到足够的睡眠。然而,一些不利因素如压力、无规律地作息、疾病、过多的噪声等,使得人们常常得不到他们所需要的睡眠时间。
睡眠剥夺的一个直接后果是注意力不集中和判断力下降。
因此,睡眠差的人在驾驶或操纵机器时更易发生事故。他们决断力降低,频繁犯错。持久的疲劳还会导致易怒、记忆力下降、沮丧和压抑。对睡眠差感到压抑和焦虑,将会导致你睡得更少,你因此可能陷入疲劳和失眠的恶性循环中。睡眠不足的一个很明显的表现是眼睛出现黑眼圈和皮肤变得不健康。
睡眠不足还能使人的防御系统受影响。研究表明,健康成人剥夺一两天的睡眠,他们产生的抵御感染的白细胞减少,因此他们抵抗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等疾病的能力下降。
睡眠剥夺研究表明,我们每天至少需要2小时的睡眠,但不能超过15小时,我们体内似乎有一个闹钟阻止我们贪睡。当允许参加剥夺睡眠的志愿者和支持觉醒的参与者无限制地睡觉时,发现他们中没有一个睡眠时间超过15小时。让这些人持续几天保持醒的状态,然而他们只需一个长的夜晚就可以弥补几天的睡眠不足。如果你一晚没睡,并不需要两个长的夜晚来弥补,通常只需多花一两个小时就能弥补这一不足。事实上,几年以前加利福尼亚的研究者表明,长久地躺着和无规律的睡眠可以导致跟缺乏睡眠一样的易激怒。传统中医认为,过多的睡眠和过少的睡眠一样是不健康的,两者都是失衡的表现。
一生中,我们的睡眠需求是在不断变化的,儿童与成人有着不同的睡眠需求,不同的年龄阶段的成人也有着不同的需求。
睡眠的长短或睡眠的质量还受着除了年龄以外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女性睡眠受着激素改变的影响。许多人把睡眠问题看成是对人生中自然变化的正常反应。
睡眠是一种自然状态,这与我们什么时候睡觉是一个习惯问题并不自相矛盾。我们许多天生的功能是由习惯控制的,如吃饭是生来就具有的,但是通过训练在特定的时间吃饭;排尿也是天生就具有的,但是当我们是小孩时,就被训练上厕所。
睡眠是一种被修改了的天生的活动,也就是说,我们睡觉是一种本能,但是我们需要学会什么时候睡觉则是可以接受的。
(二)睡眠的弥补
午休是一种习惯。有证据表明,不影响夜间睡眠的午休可以改善心情,提高注意力和创造性。身体节律表明,在中午睡觉是一种自然倾向。有些睡眠专家认为一个短的午休可以恢复我们消耗的能量,增强脑力活动和消除疲劳。不幸的是,大多数人并不考虑午休,能够午休的都是那些在家工作或退休的老年人。
轮班工人和夜间睡眠差的人只要一有机会便会试着小睡一会儿。打盹可以弥补你的睡眠不足,但并不是解决长期睡眠问题的办法,它只会使你长久在夜间处于失眠状态。印度药学认为,如果你不是因困倦而只是想小睡一会儿,打盹是很有益的。
蒂帕克·查伯尔认为意念是行动的根本,如果没有意念,打盹的好处也就没有了。打盹是为了恢复精神而不是替代睡眠,打盹的时间应该不超过30分钟,否则你便会进入深睡眠期,这样会很难醒来,并且感觉比睡觉更差。在晚间睡得很少的老年人通常在白天都会经历持续几秒的微睡眠,这和正常的短睡眠一样能起到恢复精神的作用,但可能会减少夜间需要的睡眠时间。
在睡眠实验室的研究表明,25%的70岁老人和45%的80岁老人在白天都会打盹。
许多认为自己失眠的人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只是需要睡眠的时间较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要,有的人需要9小时不受干扰地熟睡,有的人睡5小时就起床仍然精神好。我们真正需要知道的是了解自己的睡眠需求,如果你天生就是一个睡眠少的人,尽管睡得少,在白天依然精神熠熠,你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享受生活。根据你自然的睡眠模式生活比总感觉没有得到正常的睡眠更健康。如果你每晚上床后习惯想1个小时为什么你不能入睡,试着晚1小时上床或提前1小时起床,看看会怎样,你可能会发现睡得更好,变得没那么焦虑。然而,如果你持续疲劳或感觉真的需要更多的睡眠,但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得到,更好地建议是密切关注你的日常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
(三)最佳睡眠效果
随着时代的发展、激变,竞争愈演愈烈,失眠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大敌。美国加利福尼亚北谷失眠中心的研究者认为,有一半人得不到足够的睡眠,其原因非常复杂,如焦虑、恐惧、抑郁等,而导致这些情绪的根本原因又可能是失业、待业、下岗、人际关系问题、夫妻关系问题、子女教育问题、晋级、分房、长工资、失恋、挫折、逆境等。
中医理论认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过多的睡眠和过少的睡眠都是不健康的,两者都是阴阳失衡的表现。
很多有识之士对午睡也非常重视,古语有“平卷抛出午睡长,不觅仙方觅睡方”。据研究表明,一天中有两个睡眠峰期,第一个主要峰期—凌晨两点左右,第二个峰期—下午两点左右。人们午饭后,感到困倦乏力,此时若能小睡片刻,对缓解疲劳,恢复精力大有裨益。世界巨富洛克菲勒的惊人精力与其每天半小时午睡是分不开的。他在午睡时,哪怕是美国总统打来电话他也不接。棒球名手康泰·马约克告诉人们,如果每次大赛前他不睡午觉的话,打到第五局就会精力衰竭,可是如果睡片刻,就会感到活力倍增,打出惊人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