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81900000015

第15章 走向快乐与成功

一、拥有快乐的秘诀

人生本是该快乐的。快乐,本是很平常的事,不需要去努力追求的。

庄子在濠上观鱼,叹息道:“鱼儿真快乐啊!”鱼儿没有一分钱,没有社会地位,没有名气,没有任何技能,也没有任何奢侈品,看不到电视,坐不上汽车,也没出过国,身上一件衣服都没有……可是它们快乐。

明代作家金圣叹曾写过三十三则有关人生“不亦快哉”的乐事,其中没有几件事是需要多少条件才能做到的事,比如暑天切开一个大西瓜之类,就可以为你带来很大快乐。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说:湖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还不花钱),就可以给我们极大快乐。

请各位试回忆一下你一生中快乐的时刻,你会发现那也都是一些很容易得到的时刻。

快乐这么容易,为什么拥有快乐的人却这么少呢?

因为人们都以为拥有快乐需要很多条件,需要金钱、地位等许多难以实现的条件,以为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代价,才能换来少许快乐。

其实,拥有快乐不需要什么条件,只需要你有一颗要快乐的心。

耶稣说:你要,就得到。

你要快乐,就能快乐。你是个穷大学生,可是你知道吗?许许多多后来发财升官或成为社会名流的人回想一生,说最快乐的时候是当穷学生时。

躺在床上,和同宿舍的人吹牛,这就是快乐;打开录音机,听听音乐,这也够快乐了。

这就是拥有快乐的秘诀之一:不论你有多少事,不论你有多少烦恼,每天留一点时间做让自己快乐的事。

有两个小孩,一个乐观,一个悲观。过圣诞节时,父亲给悲观孩子的袜子里放了一辆自动车小模型,给乐观孩子那里只放了一团马粪。第二天,他看到悲观孩子仍旧伤心,而乐观孩子很快乐。他问悲观孩子:“你得到了什么礼物?”“一辆自动车,可我觉得没什么可玩的。”他又问乐观孩子:“你得到了什么,”“一匹真正的小马,只可惜跑了。”

命运给了我们每个人不少礼物,礼物是好是坏,全看你怎么看它了。你说它好,它就好。从好的一面看你得到的,你就会快乐。

马克·吐温笔下的小调皮汤姆·索亚有一天被罚干活,在周六去刷墙。这个活应该是不快乐的。别的小孩也这么看,所以贝恩·罗杰就嘲笑汤姆·索亚说:“嘿,伙伴,你还得干活呀!”汤姆·索亚回答:“你说什么叫做干活……难道一个小孩天天有机会刷墙玩吗?”

把干活改为刷墙玩,于是贝恩也抢着要玩,其他的孩子也要玩,他们用苹果、风筝、石弹等来向汤姆·索亚交换刷墙的权利。

刷墙快乐吗?这就看你如何看待了!那些孩子傻吗?傻!但是他们没有吃亏,因为他们得到了快乐。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拥有快乐的秘诀之二是:看事物好的一面。

你有个女朋友把你气得够呛,如果你强压怒火,生闷气的滋味会更难受,如果你让自己把目光转一个方向,看看她有哪些好的地方,你就可以快乐。但是,你不愿这么做,你想:这太便宜她了。她气我,我就要生气,要让她看到我多么生气,要让她也不痛快。

你生了气,就要让她生气,这样似乎公正了,可是你自己的快乐却被葬送了。

假如你能不生气,你就可以较为心平气和地指出她的错误,她也更愿意改正,这样不完全公正,可是你却更快乐些。

你要公正还是要快乐?这是拥有快乐的秘诀之三:要选择快乐。

明代有个皇帝喜欢做买卖,于是,他在宫中开了一条商业街,让太监宫女们做商人或做客人,他自己也欣欣然当垆卖酒,跑前跑后服侍太监宫女们,对此,他感到很快乐。

一个卖酒的小伙计也在干和皇帝一样的事,却会感到苦不堪言。

不要仅仅因为什么时髦就做,不要仅仅因为什么有利就做,也不要因为别人要你做什么就做,要想想你自己爱做什么。

做自己不愿做的事极苦,做自己愿做的事就极快乐,这是拥有快乐的秘诀之四。

有种观念觉得快乐是浅薄轻浮,觉得高尚的人应该活得严肃。

这是一种误解,正是由于这种误解,中世纪的基督徒才把生活变得那么乏味枯燥,中国古代的道学先生们才会那么压抑人性。

皱着眉头严肃思考的人也并不一定博学,最出色的思想家往往是轻松快乐的。

例如,当代大学者钱钟书可以说是博学了吧,看他何曾做过“严肃思考”状。

印度哲人奥修说:“严肃是一种罪恶……严肃的人不会笑,不会跳舞,不会玩,他始终控制着自己,他是被用如此的方式教养大的,他将他自己变成了一个看守,来看住自己。真诚的人能够真诚地笑,能够真诚地舞蹈,能够真诚地欢乐。”

如果世界是危险的,我们不能笑;如果世界是美好的,我们就可以笑,可以快乐。快乐,就是在用行动表示:我爱这个世界,快乐是善。

没有人愿意和一个苦着脸的“善人”打交道,因为在这种人身上没有生命的气息。

所以,不要为快乐而感到一丝羞愧,这是拥有快乐的第五个秘诀。

二、成功的道路

什么是成功?

一种观点是获得名望、地位、金钱,在竞争中胜过别人。这种观点源于自卑感,是不可取的。

有些人反对追名逐利,说应该淡泊名利,甘于平凡。他们把这说成是“无为”。这是不敢正视生活的弱者态度,也不可取。

谁说名利不是好东西,谁就是在说谎,因为人们都需要名利。谁都需要金钱,求财也绝对没有错。

中国道家并不反对人求名求利,只是说“身与货孰亲?”为了财富和地位弄得自己胃溃疡、高血压或终日焦虑不安是愚蠢的行为。

真正的成功是可以获得名利地位的,只不过许多成功者本不是为了它们而拼命追逐的。

真正的成功过程是,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尽量把事情做好,而且做好了。在这个过程中,外在的功名是第二位的。

无为的意思是不强求,而不是无所作为,所以老子才这样说:无为而无不为。

真正的成功是不求成功而得到最大的成功。

还以钱钟书作例子。钱钟书年幼时就酷爱读书。据杨绛记述,钱钟书每天随伯父到茶馆,就“孜孜看书,直到伯父叫他回家。回家后便手舞足蹈向两个弟弟演说他刚看的小说”。上中学后,他“借了大批的《小说世界》、《红玫瑰》、《紫萝兰》等刊物恣意阅读”。到了牛津大学,天天“读一本侦察小说‘休养脑筋’”。

他读书算不算勤奋?说不勤奋,任何一个苦读的中文系学生都没有他读书多;说勤奋,难道看小说也叫勤奋?

钱钟书在儿童时代并没有立志当文学家,中学时读书也不做笔记,大学时读书更不曾研究“小说创作”,他读书不过是因为感兴趣。正是因为有兴趣,他读书才投入而专注,这些书的内容才深深地融入他的血液里,所以他以后才能成为出色的文学家。

假如有另一个人A,从小立志当文学家,刻苦攻读自修文学名著,记笔记,研究写作理论,钻研写作方法,长大了他会怎么样呢?十有八九,他写的东西会枯燥乏味。

钱钟书的成功方式就是无为。

A的行为方式就是有为。

无为的人更容易成功。钱钟书无意于成名成家,结果却成名成家了。这就叫做“无以其私乎,故能成其私”。

最关键的是,要让成功的过程充满快乐。

如果我们像牛一样苦干而成功,在成功之前的日子里,我们就是在当奴隶,当未来的自己的奴隶。

而无为的成功者时时是在做自由的人。很多伟人都是这样成功的,爱迪生为研制一个新产品,动不动就试验上千次。在一般人想来,何等刻苦!而实际上爱迪生并不觉得苦,他有兴趣,乐在其中。陈景润为攻克“哥德巴赫猜想”,殚精竭虑没日没夜,仅算草纸就装了几麻袋,何等艰辛!但他也没觉得苦,他遨游在数学王国里,他沉醉于其中。他们和一个棋迷下棋一样——难道一个棋迷会为下棋而叫苦?

在心理机制上,一般人所谓的追求成功是人格上层的活动,是“理智人”的活动。“理智人”懂得“未来”是什么意思,“名利”指的是什么。但是如果“理智人”想做的事,“原始人”不喜欢,那他就会感到很吃力。“原始人”如同一个孩子,他不懂什么未来,甚至也不大懂金钱,他只是干自己喜欢的事,如果“理智人”让他干他不爱干的事,他就会怠工反抗。

为什么有些人在追求成功时总感觉很苦很累,就是因为他的“原始人”在怠工或反抗。

而无为的成功者所选择的事业都正好是“原始人”感兴趣的事,所以“原始人”用玩的心态去做事,不知道什么叫苦和累。

由此可见,能让你兴致勃勃地做的事,才是你应选的事业。选择了这样的事业,你必能成功。

三、活着为什么

我们活着是为什么呢?或者用另一种说法: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究竟是什么?

相信许多青年朋友都在想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有许多种答案。

“活着为了奉献”,“活着为了一种理想”,“活着为了爱”,“人生在世吃喝两字”,“活着为了享乐”,“活着为了亲人”……哪一种答案更正确呢?

关于人生的问题,仅用思考很难解决。任你有多聪明的头脑,任你想白了头发,你也不可能想出答案来,因为,任何一种答案,你都可以找出许多论证去证明它正确。但是你内心中都会感到不满足,感到这个答案还不对。

比如,目前在社会上拜金主义或享乐主义的思想风行一时,一些人认为人生的目的就在于占有尽可能多的金钱和地位,从而让自己尽情地享受物质财富所带来的种种享乐。这种思想认为过去人们追求的理想都是一种幻象,只有物质财富才是实实在在的。这种思想也有许多具体的道理,但是如果你有幸这样生活,你会感到生活空虚,享受得越多,越是空虚。你会不禁问自己:人生到底为什么?难道就仅仅为了名牌时装,为了生猛海鲜,为了和女人做爱情游戏?

作家冯骥才调查了一些二十岁左右的人对“文革”的看法,其中竟然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文革”有所向往——因为那时候的人有一种投入和献身精神,那种活法能体现一种人生意义。而现在的人只知道金钱,没有意义感,没有使命感,因而生活得很无味。

用思维去思考人生意义问题,对此,一位西方哲人做出以下结论:“人生是无意义的。因为人说到底不过是宇宙演变过程中偶然产生的一个现象,没有一个上帝去专门制造人,用人做什么用。宇宙中出了人和溶洞中出了钟乳石一样,不过是自然演化的结果。人活着就活着,人灭了种,对宇宙来说也没什么关系。”

这是一种灰暗的结论。那么按这种结论,人应该如何活呢?也无所谓,随便你怎么活。如果你感觉没有人生意义很难受,那你就随便找一个吧。生命的无意义太轻,我们承受不住,那么就随便找点什么做压舱物吧。

这就是西方近代哲学所达到的。你可以试着去研读从存在主义到后现代的那些厚厚的难懂的著作,最后你会发现到头来,他们所说的不过是这么一个结论。

这个答案也是错的。

人不是手段,不是为了什么目的而用的工具,所以不能说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但是你要说人生没有意义、什么也不为,也错。

真正懂得人生意义的人不再会问自己这个问题。当一个人问自己:人活着是为什么?这就说明他误解了人生意义,这个问话是一个警示,警示你“你错失了”,因为不错失的人不会问。

我自己也曾有过这种经历,我苦思冥想人活着是为什么,可是得不到结果。后来有一天,我去看画展。在欣赏了许多画之后,我坐下休息,偶然间一抬眼,刚好看到一幅画。我感到我好像睁开了心里的另一只眼,看到了这幅画的生命,我感到这幅画无与伦比的美,仿佛在它上面有光。在那一瞬间,我就知道了,人生有意义。

人生的意义是想不出来的,但是你可以感觉到。人生在世上,大多数时间是像做梦一样活着的,看不到自己的真面目,也看不到世界的真面目。只是在一些瞬间,人能真正地活着,在这种瞬间,你就清清楚楚地可以感觉到人生的意义。

心理学家马斯洛把这种瞬间称为“高峰体验”。

这种瞬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不过,在何处容易遇到它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心理学家弗兰克发现,在三类情况下人容易感受到人生的意义。

一是在创造时。当人创造时,人的生命活力得到张扬,这时人会感到生命的意义。这里所谓的创造是指真正的创造,而不是制造,而有些所谓的创造实际上不过是制造。

我写这本书,有制造也有创造。例如,当我在阐述自己独到的见解时,我会十分快乐。这种快乐绝不是想到我能拿稿费或者因出书能满足一点虚荣,而是真正的纯粹的快乐。爱因斯坦在探索物理学理论时,必定会感到十分快乐,感到人生很有意义。在那个时刻,什么得不得诺贝尔奖,对他来说真不值得去想。

一个孩子创造了一幅画时得到的快乐和意义感,是一个成年人连升三级官都比不上的。成年人为什么更愿意追求看得到的东西,如财富、地位,就是因为他们通过创造而得到人生意义感的能力不如儿童。

二是在体验时。在你真正体验到世界时,你会感到人生有意义。

比如我看那幅画的瞬间。比如你看日出,如果你完全放弃了主观意识和思想去看日出,你会感到忘了自己是谁,忘了自己是在什么地方,内心和眼前都只有一轮红日。比如你躺在草地上,听一只鸟嘁嘁喳喳地叫,嗅到刚割过的草的清香。

只要这种体验是“忘我”的,是打破了人和物的界限的。只要你不是用研究者的眼光去看一朵花,不是用眼光去肢解花,而是让自己成为花,你的体验就是真实的,就是美,就是人生意义。

美国心理学家米尔纳有过这样一段描述:“一天,我漫不经心地望着一群鸥鸟从高空中飞过。我对它们毫无兴趣,因为我把它们只认作‘鸥鸟’,我只是呆呆地望着鸥鸟一只一只地飞过。突然,我的眼前似乎出现一片光明。对于那些司空见惯的东西的厌倦感骤然变成一种深深的宁静和快意,而我的全部注意力一下就被鸥鸟吸引住了,整齐的飞行队列,明快的节奏,还有它们悠然的翱翔,宛如优美的舞姿。”

三是在坚守一个意义时。美国心理学家弗兰克住过集中营,他发现在集中营中谁会病死是可预见的,而且与身体强弱关系不大。人是否会病死的关键在于他有没有一个活下去的意义。

当一个人自问:“我为什么还要忍受这些折磨呢?我厌倦了。”这个人就快死了。而如果那个人心目中有一个意义,例如,“我活下去是为了把这一切告诉后人”,或者“这是神的意志”,他就可以活下去。

四、潜能的开发

很多人想通过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毫无必要,因为你用不着提高你自己的能力,你的能力已经很高了。

随便哪个人,只要不是痴呆,把他的全部能力用出来,都会成为极出色的人才。

问题是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发挥出自己的全部能力,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有这么大的能力。因此,我们需要的不是提高能力而是发掘能力。

有的学者说,人脑的潜力只开发了10%。我不相信他的数字是准确的,因为他怎么能测出来是百分之几呢?但是我相信他表达的意思是对的:人的潜在能力只开发了一小部分。

那么,如何开发出这巨大的潜能呢?

首先,不要压抑个性,让“原始人”在民主宽松的氛围中生活。

我常常把一个人说成是一个小团体,“理智人”是领导。要想让团体中每个人都能人尽其才,必须领导开明。一个人要开发潜能,也必须不压抑自我。刻板、教条和过分严肃是潜能开发的大敌。

不过多批评自己,让自己做有兴趣的事,潜能就能得到发挥。让内心如同一匹野马,不被奴役驱使,心就会像野马一样充满活力。

李白诗写得又快又好,绝不是因为他日夕苦苦研究诗歌创作学,而是因为他让个性得到张扬,活得洒脱,于是他的诗就如泉水一样喷涌而出了。

心理冲突越少,潜能就开发得越多。这就好比一个国家,如果总打内战,又怎么可能使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幸福?

当种种心理矛盾和冲突积郁于心中时,当内心有负性情结在消耗人的心理能量时,人就没有精力去探索发现和学习了。心事重重的人很难发挥出他的才干。有心事,学习成绩就要差,这是自然的道理。

年纪大的人比儿童记忆力差,不因为别的,只是因为年纪大的人心事多,心理问题多。如果有个老年人,很健康,同时心理冲突极少,心理单纯如儿童,他也可以有儿童一样的好记忆力。女孩到了高中,成绩会比男孩稍差,原因也是女孩发育早,这个时期的心理问题和冲突比男生要多。

应用本书所讲过的方法,消除心理问题、心理冲突和情结,就可以使更多的潜能得以开发。

我试过,在做过一段意象治疗后,人不仅情绪更快乐,而且记忆力、智力和创造力都会有所提高。

老子把道比作风箱,不动时什么也没有,一动就有风,越动风越多乃至无穷尽。

人的潜能好比是一口井。你用水虽少,井水也不会因此而多出来;你用水虽多,井也不会因此而干涸;甚至,用水越多,井里出的水也越多。人们往往怀疑自己的能力,是因为人们明明看到,自己只有一井水。但是人们不知道,当你需要更多的水时,井里就会有更多的水。

没有目标,没有任务,人的潜能就不会表现出来。有个小目标,人的潜能就会表现出一小部分。有个大目标,人的潜能就会大量地展现出来。

要开发潜能,就要有个大目标。

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目标要发自内心,要有趣,或者有一种使命感。出自理想自我的目标是激发不出潜能的。

顺便讲一下创造力的开发。实际上,我们上面讲的潜能开发方法,都极有利于开发创造力。也就是说,尽量保持自己的心态平衡,不压抑,少冲突。有目标的人不仅仅在潜能的量上与众不同,而且在质上也不同,他们更有创造力。

开放创造力,还有一些要诀:

要不迷信权威,并且敢于打破常规。

要不从众,独立思考。

要专心于问题,专心能使我们得到需要的材料,能有助于了解问题所在。

要善于放松,不心急火燎地解决问题,而是在思考问题的同时保持情绪冷静,随时等待灵感。

创造力的关键是一种对待灵感的态度。如同钓鱼或拍摄鸟的动态,在下好饵之后,就开放心灵,等待灵感鱼或灵感鸟的出现,一旦出现,马上拉钩或抓拍。

错误态度有两种,一种是太急躁,有如追赶飞鸟,你永远也追不上。另一种是懒惰,有如睡大觉,鸟来了你也不知道。

创造性的念头都是像鱼和鸟一样自己跑来的,而不是可以像制作桌子一样制作出来的。创造性念头,特别是我们称为灵感的那种最富于创造性的念头,是“原始人”的产物而不是“理智人”可以制作出来的。

五、美的价值

美的价值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美的其他种种意义在这里我们都不去谈了,只讲一种,美就是心理健康。

我们常说“美好”,因为美就是好。

当你面临一个选择,在迷惘之中不知该选择什么时,就选择美的。当你不知该怎么做时,按最美的方式做。

美是人性的指引,选择美就是选择人性,选择了人性就会得到心理健康。

病的身体丑,健康的身体美;同样,病的心灵和行为丑,健康的心灵和行为美。

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动物是猎豹。如果你看了猎豹奔跑的放慢录像,你会发现那简直美得让人惊叹。猎豹不关心美,只关心快,而只要它采用了最佳的跑姿,让自己跑得最快,它的姿势就必然最美。

优秀的短跑运动员刘易斯的动作也极美,他和猎豹一样只关心速度,没有评委为他的姿势打分,但是得到快了,自然就得到美了。

爱因斯坦很关心科学理论的美。一次,他看到另一个人的计算公式,说:“这里边也许有错误。”有人问:“你怎么知道的?”他回答:“这个公式不美。”后来发现,那公式的确错了。

也许有人反对说:“美的东西也有不好的,比如有的毒蛇花纹很艳丽,比如有的坏女人很美丽。”是的,有这种情况。的确有色彩艳丽的毒蛇,但是如果你把毒蛇作为一个整体看,连色彩带形状一起看,它还是很丑。坏女人也的确有长得很美的,但是如果整体地看她,不光看她的外貌,还要看她的气质、举止、行为,你肯定能从中看出与其外表美极不相称的丑来。

“好的东西也不一定美。”是的,比如说有的人很好却相貌丑。但是,只要这个人不是伪善者而是真正心理健康的人,他的“好”就必然会使他更美一些。也许他丑,但是如果他人格很健全,他的内心中的喜悦会让他有发自内心的快乐的笑,而这笑会使他变得很美。美国人赞扬林肯时,说他本身相貌虽然不美,但是仁慈的目光使他的脸美丽。

所以尽管五官未必有多美,但是任何一个身体和心灵都健康的人会让人看到美,看到一种光辉。

一般人容易看到表面的美,但是不太善于看到内在的美、深层的美、真美。所以你要让自己懂得美,懂得了美也就懂得了善、快乐和幸福。

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也可以当上高官,比如希特勒。但是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创造不出美的东西来。美的作品只能出自健康的心灵,比如贝多芬。

多接触艺术,多接触美好的艺术,可以让你的心理更健康,让你的人格更具光彩。从一个临床心理学工作者的角度,我不希望大家太多地沉浸于西方现代、后现代的艺术之中,因为那些艺术是有病的,是现代西方社会病了。社会中人与人隔膜越来越深,人感到孤独空虚,于是也就产生了病态的艺术。

你看看古代、近代的画家所画出的美丽的池塘、森林和少女,再看看现代的画家所画的荒漠、支离破碎的人,甚至是不知所云的画面,不要以为现在的画家更高深,他们只不过是病了。他们的灵魂病了,心灵空虚荒芜,所以画荒漠;人格破碎,所以画支离破碎的人;心中一片混沌迷惘,所以画的到底是什么,自己也说不清。

不要看这些东西。要看,就看美的。

如果你正读大学,一定不要吝惜时间,要去听音乐,看画展,读名著,看经典影片。要培养自己对美的感受力,你就将会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六、在蜕壳过程中成长

那天看电视,屏幕上有一只螃蟹在蜕壳。一开始我挺惊讶,见到过蛇蜕皮也见到过蝉蜕壳,可从不知道螃蟹也蜕壳。后来一想,也不奇怪,生物学上早就讲过,有些动物骨头长在外边,这外骨骼就是我们所说的壳。壳不能长大,于是那些动物只好隔一阵子换一个,才好长大身体。螃蟹既然有这外骨骼,自然也要蜕壳。

后来就想还有哪些动物蜕壳?鳄鱼要不要蜕?乌龟要不要蜕?想到后来突然发现,人也是要蜕壳的。

因为人也有壳,或者说外骨骼,虽然我们并不总能看见它,但它存在着,而且一直在支撑着我们,保护着我们。但是当我们越长越大,这层壳已容纳不下我们的时候,我们又感到它束缚着我们,于是,我们也只好蜕壳。

父母就是我们的壳。当我们小的时候,这层壳给我们安全感,给我们温暖。没有父母的孤儿,就像没有了壳的蜗牛,软软的肉体是那么容易受伤,只好到处寻找一个替代的壳。

而当我们长大成人,这层壳却变成了束缚人的缰绳。父母的忠告使子女难于独立判断,父母的关爱使子女难于经受磨炼,父母的亲情绊住了走向远方的子女的腿,父母的期望更压迫着子女稚嫩的肩。

于是,青少年们只好痛苦地蜕壳,他们顶撞父母,回避父母的目光,锁上自己的抽屉。在父母说话时,他们会厌烦地捂住自己的耳朵,就像一只蜕壳时的螃蟹,挣扎着咬着牙(如果它有牙)从壳里钻出来,竭力摆脱那层旧壳。

前人的知识也是我们的壳。如果我们的思想不成长也罢了,思想一成长,你就会感到你不得不挣脱你的精神导师,不得不批判他,不得不提出异议。你挣脱这层壳所花费的力气有时甚至和你当时获得它时花费的力气一样多。

更难蜕下的壳是我们的价值观、我们和世界相处的方式、我们长久以来保有的心结。也许有一个女孩从小就缺少父母之爱,她长成了一个忧郁的女人,厌倦冷漠地观望着这个世界。渐渐的,她心中的创伤已经平息,生命的热力已催生了新芽。这时她就会发现,那早已习惯的幽怨、寂寞,那习惯了的悲观、伤感,已经成了一个束缚她成长的壳。这层壳应该蜕掉。但是她又会发现,虽然这不是她想要的壳,但蜕壳却又绝不像换一件衣服那么容易。她会害怕失去她的幽怨,因为她不认识那个陌生的、没有幽怨的自己。而且一旦失去了悲观,她会感到自己不再是自己了,会感到无所依靠的迷惘。一个做惯了奴隶的人,刚刚自由时所感到的不是快乐,而往往是惊慌,他可能会宁愿回到旧主人那里去接受驱使;一副戴久了的脚镣,刚刚打开时,囚犯的感觉也不全是轻松愉快,而是感到脚下没有了根基;更何况人的价值观。人心中的情结是他一年年、一月月、一天天,用一件件事、一次次的喜悦或忧伤作丝线编织成的,更何况这层外壳是他以前生命的唯一方式和依托!

而且这层难蜕的壳还不一定是一个坏壳。有一个人很正直,只是看人看事爱走极端。在他的眼里,一个人或者是好人,或者就是坏人;一件事不是漆黑的,就是雪白的。这个壳保证他有正义感、有价值感,而缺点不过只是使他欠缺宽容。这个人也很难下决心付出努力和痛苦的代价去换一个新的壳。

人的一生,要面临多次蜕壳。也许有很多人,在某一次该蜕壳的时候,终于没有挣扎出自己的旧壳,没有蜕掉这过时的保护和现存的束缚。他从此将不再长大,他的心灵的新芽将枯萎,而他身边的每一个人,都会看出他在一点点地僵化,一步步走近死亡。

也许只有很少的人,每一次都蜕掉了旧的外壳,为自己的心灵拓展了更大的空间。他们注定要比一般人多经历蜕壳的痛苦,多经历刚蜕下壳时的软弱和危险,但是他们的痛苦获得了报偿。不论他们年龄老到了70岁还是80岁,他们仍在不断更新自己,他们仍然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他们的心灵仍旧在成长。

也许爱因斯坦、歌德、贝多芬,就是一些多蜕了几次壳的人。

七、痛苦带来的财富

如果《飘》中的郝思嘉没有遭到那一系列挫折,如果她得到了她所爱的人,如果南北方没有战争,她大概一辈子是个孩子,一个被父亲、被丈夫宠爱的孩子。她将永远不知道,她身上有那么强劲的力量;她将永远不知道,她可以那么勇敢;她也将永远不知道,爱可以那么深沉。

挫折和痛苦驱赶着她,让她离开了旧的家园,却让她得到了一个新的更广阔的家园。

贪玩、自私、不知责任心为何物的她,如果不是在战乱中完全无处求助,绝不会有勇气亲手为韩媚兰接生。当她历尽艰险终于回到家里的时候,如果不是看到母亲去世父亲也精神崩溃,看到自己已无人可依赖,她绝不会有力量独自撑起这个家,更不会懂得什么叫做对土地的爱。而在最后,如果不是在发现卫希礼真的没有爱过自己,而又失去了可依傍的白瑞德,她也不可能真正获得情感上的成熟与独立。

从一个角度上看,《飘》这本书所叙述的,与其说是一个爱情故事,不如说是郝思嘉的成长过程。她经历一次次挫折与痛苦,每次被打倒后,她都努力要站起来。而在这种努力中,她发现了蕴含在她自身心灵中的,但又是自己从未看到过的,一种更深的情感、更大的力量和更顽强的意志。这种情感、力量和意志使她更接近了自己心中最深处的那个力量源泉。她发现了真正的自我,开发了自己的潜能,使自己由一个依赖性强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坚定、负责、独立、成熟的人。

看看身边的人,你会发现人与人之间心理力量大小很不同。有心理力量的人,未必有多么强壮,也未必有多么聪明,但他们所具有的那种气势、那种坚毅,让其他人为之折服。再拿《飘》中的人物作例子,郝思嘉的父亲似乎不是弱者,他性格刚强、强壮勇敢,但是他的心理力量却并不十分强,因此当厄运到来时,他精神上就垮了。卫希礼也一样是个勇敢的人,但是他的心理力量也不很强,因此当南方在战争中失败后,他也失去了生机。白瑞德的心理力量就比较强,而韩媚兰,虽然体弱无力,但是却和郝思嘉一样有强大的心理力量——虽然表现形式不同,因此,韩媚兰在任何危险中从没有过惊慌失措。

再拿《飘》之外的人物来说,例如林肯,就有极大的心理力量,因而让他人无法不服从他。虽然我们无法用测力器测出心理力量大小,但是当一个心理力量大的人来到身边,每个人都能感觉到他的力量。这种人能给人一种威胁感或安全感,或者说是一种人格的魅力,看他与你的关系而定。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用“力比多”这个术语称呼某种看不到的生命能。这种力比多蕴藏在心灵深处,如同石油蕴藏在地下。力比多通过各种渠道转化为我们进行心理活动所需的力量。当一个人可用的力比多较多时,他的心理力量就大。虽然人所具有的力比多或多或少,但是每个人的力比多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如果充分利用,每个人都可以有很大的心理力量。不能充分利用力比多的原因是没有发现它,没有把力比多的渠道打通。如同《飘》一开始时的郝思嘉,遇事便惊慌失措,不知道自己本来是一个坚强有力的人,那时她的力比多渠道就还没有打通。她就如不知地下有石油的人一样,只好用地面上的柴草点燃生命之火。而当一次次挫折逼得她不得不开掘内心中的潜能时,她终于越来越多地挖通了通向地下石油的渠道或油井。而当她获得了内心的力量源泉后,她显示出了巨大的心理力量,便可以在风雨中傲然独立了。

厄运其实是我们的好老师,虽然它的外表很严厉。在厄运中,人们的力比多渠道最容易打通,因此说命运是公平的,它在给人不幸的同时也附带了一笔巨大财富,那就是开掘地下力比多所用的钻头。因为在挫折中,现有的心理力量已无力应付,所以人们才需要更多的心理力量。而当你需要,你的心灵就会自发地努力打通力比多渠道。

在这里,我特别要告诉那些遇到不幸厄运的朋友,不要失去命运送给你的这笔财富,不要仅想着如何熬过痛苦,如何减少痛苦给你的伤害。如果你抱着头忍受命运的打击,你所得到的只有伤痛。而你如果和命运战斗,如果时时想着,“我不能白白受苦,我一定要在这件事中学到一切东西,我相信我还有更大潜能”,你也许和郝思嘉一样会发现,从内心深处正在涌出一股强劲的力量,它是你从未体会过的。真的,只要你顽强抵抗灾难不幸如同死守阵地的战士,同时对自己说,我还有潜在的力量,那股力量就会出现。你不知道你的力比多渠道是如何被心灵打通的,也不知道它会在何时打通,但是它通了。力量如石油喷射,如援军来到,你会觉得你无所畏惧,不论困难有多大。

只要你相信,只要你坚持。

八、你可以永不言败

你可以永远不失败,这并不需要你有过人的天赋,也不需要你有奇迹般的好运,成败之间只是一念之差。

你的企业破产了,这并不是失败,因为你毕竟有了经验教训,你还可以东山再起,也许下一次你将赢得亿万财富。

你写的书出不了,这更不是失败,你可以因此发现并改正书的缺点与不足,然后找下一个出版社。

你高考落榜了,这同样不是失败,因为你还可以明年再考。就算你屡次失利,这也不是失败,因为成人自学高考的机会永远存在。

……

即使是最优秀的人都会有一时的失利、挫折,但是他们没有失败。失利和挫折只是成功路程中的驿站,当然这不是舒适的驿站,但是它不是坟墓。失败才是坟墓。

不承认有失败,这不是阿Q精神,不是玩弄社交辞令,而是一种必将成功者的态度。有了这种态度,你固然仍会遇到挫折,但最终你必将成功。

刘邦与项羽打了二十几次仗,前边每次仗都失败了,后来他打胜了一次,从此建立了汉朝。刘邦自己肯定不认为前边的二十几次是失败,他认为他终将胜利,这二十几次不过是挫折而已,而且是很有意义的挫折,正是这些挫折为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爱迪生发明蓄电池时,试了两千多种方法不成功。人们问他作为失败者怎么想?他说:“失败者?我从不这么看。我现在已知道两千多种造不出蓄电池的方法了。”

曾经在报纸上看到过一个叫孙乙的女孩的故事。她想上大学,但是第一次因偶然事件没能参加考试,第二次因没有钱而未能如愿,第三次因条件不符合所在工厂的条件未能上学,第四次又因没有钱而失去了上学的机会。但是在第五次,她终于成了大学生。

因为他们不接受失败,所以他们没有失败,有的只是挫折而已。

就像孩子们打架,一方把另一方打倒不算结束。骑在上面的孩子要问下面的孩子:“你服不服?”如果下面的孩子说“服了”,他就是失败者,这场战斗方告结束。而如果他说“不服”,战斗仍将继续。

当命运把一个人打倒在地的时候,只要他不服,他就可以继续和命运战斗,直到他战胜命运。

命运女神只欣赏战胜她的人,她所拥有的丰厚的宝物也只赠给这些不会失败的人。

不会失败的人和失败者的区别往往只在于一念之差,那就是信念上的差别。不会失败的人有必胜的信念,他们相信自己,认为自己必将成功。暂时失利不能说明自己无价值。自己所写的文章没发表,这只说明文章没发表,并不能说明自己没有写作能力。女友弃你而去,这只说明她不爱你,并不能说明你没有价值。文章将来总会发表,爱你的人终究会来到。失利和挫折并不是坏事,它可以帮助你发现问题,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失利说明你遇到的题目难,超出了你现有的水平,但是也正是因为生活给你出了难题,你才有机会超越自己,提高自己的水平。失败者没有必胜的信念,他们或是怀疑自己,不知道自己能否成功,或是干脆不相信自己能成功。怀疑自己的人害怕挫折,一旦遇到挫折,他们就十分沮丧,因为在他们看来,这就证明了他们没有能力,或证明了他们不被命运宠爱。他们会轻易相信这就是失败。不相信自己的人对挫折反倒容易接受,因为结局果然不出乎他们的预料:“我就知道我会失败的,我认命了。”

这两种人的一念之差也可以说成是信念的差别。失败者没有对目标的渴求,没有获取成功的决心。他们在向命运索要时说:“请给我我所想要的,但是你如果不给我,也就算了。”而不会失败的人则说:“我要,我一定要,如果你现在不给我,我还会继续向你要。”有了这种决心、这种坚持,他们必将会得到他们所要的。鲁迅说过,不论想得到什么,只要“执著如怨鬼”,是一定能成功的。

相信自己不会失败的人勇于进取,因为他们不担心那一时的挫折,挫折也不会让他否定自己。相信自己不会失败的人做事总是全力以赴,因为他们从不去想万一失败了,将如何面对外界,也从不给自己预留退路。相信自己不会失败的人不会自怨自艾,也不会叹息悔恨,因为他们没有时间沉溺于过去,他们还要为未来而奋斗。相信自己不会失败的人最有韧性,因为在最黑暗的夜里他们心中都有希望的曙光。

在孙中山辞世时,他对事业的现状并不满意。清朝政府虽然已经推翻,但新军阀却各霸一方,国民党也失去了创建初期时的朝气和革命性。但是他并不认为有什么失败,他只是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所以,失败是不存在的,最不利的结局也只是“尚未成功”。只要继续努力,终会见到成功。

不屈不挠,坚韧不拔,正是成功者的人格魅力所在。

永不言败,你的人格魅力将永放光华。

同类推荐
  • 烟草工业与人类健康

    烟草工业与人类健康

    《烟草工业与人类健康》从烟草工业的起源、发展与盛衰及在全球的传播开始介绍,详细阐述了烟草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同时分析了当前中国乃至全球控烟的困境与突破之关键。全书分四章,包括烟草工业的盛衰和持续、吸烟与疾病、戒烟的治疗、戒烟的预防。其内容丰富、观点鲜明,是普及、宣传“烟草危害健康”的好书。
  • 女性私密保健指导

    女性私密保健指导

    本书针对女性的生理、心理特点,从皮肤的疑问、毛发的困惑、外阴的隐私、月经的烦恼、乳房的疑虑、性爱的疑问、更年期的苦恼等女性保健方面存在的问题给予相应的解答和指导。
  • 昆明消防安全手册

    昆明消防安全手册

    本书结合昆明地方实际,图文并茂,重点讲述昆明地区的消防案例知识,全面普及群众性消防安全知识,尤其是防火知识及初起火灾的扑救。
  • 中医入门一学就会

    中医入门一学就会

    本书包括中医其实不难学、阴阳就像硬笔的正反面、五行与人有什么关系、你对五脏六腑了解多少、人为什么会生病等内容。
  • 心脑血管病人食疗自疗与生活宜忌(常见病防治专家指导方案)

    心脑血管病人食疗自疗与生活宜忌(常见病防治专家指导方案)

    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明,造成心脑血管疾病上升和年轻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生活改善所导致的一些不健康生活方式。因此,根据四时气候特点、社会生活环境、个人的体质、病情的不同阶段,选用一些具有保健和治疗作用的食物,或在食物中配以适当的中药,通过烹调,制成各种具有药物和食物双重作用的膳食,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热门推荐
  • 求生茫茫

    求生茫茫

    陆林大神发话了:我卑鄙?笑话,为了生存尔尔。我是好人?嘿,只不过为了更好的生存罢了。
  • 腹黑邪恶:天才呆萌八公主

    腹黑邪恶:天才呆萌八公主

    一场烂透了的穿越,和小说情结丫的一毛一样,“这世界还能在奇葩吗?”她仰天大叫!“有啊”某男子笑道。“啊?”她呆萌。“我喜欢你!”……
  • 地理辨惑

    地理辨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星之魂门

    星之魂门

    大陆,已不复存在。只有万千的界面,界面间仅一门之隔,魂门。亿万年前遁入魔道,被人坑陷至死,却又透过重生之门,重生在亿万年后的世界,记忆全无,但功法却保留于身,出生于豪门的他,是拂晓还是沉沦……一切重头在来。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神的赌场

    神的赌场

    这是一本无限流的小说,主角不是喊着我命由我不由天或者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就冲上去的人。主角会慢慢走并享受探索世界的乐趣。每晚7点更新,欢迎收藏投票喂食提意见。新人新书请多包涵。
  • 好马要吃回头草:我们复婚吧

    好马要吃回头草:我们复婚吧

    被好友男友双重背叛,加上失业重重打击接踵而来;于是学人家去酒吧买醉,一醉解千愁的代价,居然是——只是没想到,这个对象居然就是自己的前夫?爱情依旧,伤害的阴影却也还存在着,如何再爱呢?离婚以后再谈一场浪漫的恋爱:让我们复婚吧!谁说好马不能吃回头草,如果那草儿又肥又美,何必便宜了别人?
  • 烟雨入梦

    烟雨入梦

    记述了一位知识女性步入大学、参加工作、成立家庭的十二年人生经历,采用了大观园的结构和回忆的形式,反映了主人公青春迷失、职业道路、家庭危机和职业瓶颈,通过自我拯救来反思人生进而探讨命运。不同性格的女人走出殊途同归的人生道路,诸多男人折射各种欲望交织,形形色色的职场人物凸显出平凡人生和复杂的社会关系。主人公从一团火,到一池浑水、一块冰继而融化的兑变历程,从迷失、纠结、麻木到心境澄明的过程。历史见证未来,未来就在眼前!一部职场女白领心灵史。
  • 转世魔帝

    转世魔帝

    开天神魔战天地,后纪何人统九霄?若想傲世天寰宇,来世轮回转为人。上古大战,神魔尽数陨落,唯有傲世魔帝保住神元,转世为人。战天伐地,傲立人间,欲统寰宇……
  • 时与灵魂

    时与灵魂

    漓鸢是一个很爱幻想的女生,但每次发现她的幻想其实并不是真的以后,就会陷入悲观与痛苦。最后,她终于受不了接受真相时的痛苦,她的精神出现了问题。她决定永远沉入幻想的世界中,把原本冰冷的现实改变成幻想,她眼里的世界分裂成了两半,一半是在她眼中的美好的幻想,一边是真实世界中她制造出的毁灭性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