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节,亨。苦节不可贞。
——《周易节卦》
译文
节卦,亨通。苦苦节制不能够坚守正道。
节卦
“节卦”,上卦“坎”为水,下卦“兑”为泽。水往泽中流,必须有所节制,不加以节制会泛滥成灾,过分节制又会造成泽的干涸,故卦名为“节”。阐释
《周易》蕴含了丰富的节俭思想,如有“俭德辟难”的训导,还专设了一个“节卦”来探讨节俭的问题。
《周易节卦》曰:“节,亨。”《周易》认为,节约是美德,能自觉有所节约,处中守正必然亨通。
《周易节卦》亦曰:“安节,亨。”安于节约,亨通。
《周易节卦彖传》曰:“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意思是说,天地有所节制(不是一直冷下去,也不是一直热下去,而是有春夏秋冬之分),于是形成四季。用制度来节约,就可以达到不浪费财物。
《周易节卦象传》曰:“君子以节数度,议德行。”意思是说,君子从“节卦”得到启发,制定数量上的限制,讨论人的道德行为规范。
接着,《周易》又将节俭分为两类:甘节,苦节。
《周易》曰:“甘节,吉;往有尚。”以节约的生活为甜美,吉祥,前往就会受到尊敬。
《周易》亦曰:“苦节,贞凶,悔亡。”过度苦苦节约,守正道凶险,但没有悔恨。
上述,《周易》首先肯定了节约的正确性,但认为应该“甘节”而不是“苦节”。《周易》认为:“苦节不可贞。”苦苦节制不能够坚守正道。
可以说,《周易节卦》是节俭、节用、节财思想的最早源头,这一点,无论从卦辞,还是爻辞上都可以得到证明。
思想家墨子继承了《周易》的节俭思想,墨子曰:“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把节俭看作国家昌盛的不可缺少的条件,而认为淫佚则必然导致国家的灭亡,这是墨子对历史上的经验教训的总结,在后来历代兴亡的更迭中也得到了有力的证明。
《周易》和《墨子》把节俭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作为治国安邦的一项根本措施。对健康养生而言,节俭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养生之道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拿老人来说,不少长寿老人大多以节俭为乐事,节俭有益于老人养生,其中确有一番道理。
首先,到晚年能坚持节俭的老人,大多是一生中曾受穷受苦熬过来的人。为晚年生活节俭储蓄,必须精打细算地动脑安排生活,计划开支。这不但有利于老人改变“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坐享”生活,也有助于老年人多动脑筋。这些老人省吃俭用,常要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让身体时有小劳。这无形中锻炼了筋骨,也促进了脑细胞活动,延缓了衰老进程。
同时,以节俭为乐事的老人,其节俭储蓄本身已成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克服晚年“无所事事”的空虚感。尤其对于无特别爱好情趣可消遣的某些老人,节俭储蓄却是一种“填补”的需要。
此外,大凡节俭的老人,日常生活较有规律性,他们不可能去大吃大喝,暴饮暴食,故少有胃肠疾患及高血脂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对身心健康有益。而从节俭、储蓄中得到心理愉悦和精神乐趣,更让老人看到自己日积月累的“成绩”,这对一些老人而言,乃是存在“价值”的体现。至少,让一些一生穷困的或半世“遗憾”总无积蓄的老人,能在晚年终于有了“成功”的欣慰。从这点积蓄中享受到的舒畅与踏实,对身心的康乐作用,无疑更胜过一笔钱的本身价值。老人通过言传身教,将节俭作为一种“家风”传袭下来,还惠及子孙后代。
但必须注意,节俭要适度,因为过度节俭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例如:
有的人家为了省电,灯泡的瓦数太小,使得房间里照明度很低。这样虽然节省了电费,但会对人的视力造成伤害。老年人还会因照明不好而容易发生磕磕碰碰的事故。
有的人家做饭时舍不得开抽油烟机,殊不知油烟气的长期刺激,会损害人的呼吸道黏膜,导致疾病的发生,得不偿失。
有的人患了病,为节省医药费,硬撑着不去看病,结果耽误了治疗时机,不但身体吃亏,还增加了后期的治疗费用。还有人生病后,不去正规医院治疗,而是找“收费便宜”的江湖游医。钱花了,病却没治好,还可能染上其他的疾病,甚至为此搭上了性命。
有的人家里备用的药物过了期也舍不得丢掉,生病时吃了反而误事,因小失大。比如硝酸甘油片是冠心病人防治心绞痛的常备药,该药很容易因保管不当或贮藏时间过长而受潮变质,如不及时更换,一旦急需服用时就会误事。
有的人买东西专挑便宜货,其实便宜没好货,吃亏的还是自己。就拿配老花镜为例,有人图便宜随便在地摊上买一副了事,殊不知老年人配老花镜也要经过医生验光,确定度数,要是度数不对,越戴视力越坏。再比如,谁家都需要用插头、插座,要是贪便宜,买回假冒伪劣品,在安全方面就会留下很大的隐患,甚至引起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总之,“甘节”是一种道德修养,对人体身心健康非常有益;而“苦节”则是一种自我苛求,对身心健康十分有害。生活中,我们应该“甘节”,而避免“苦节”。
养生典范
说到节俭,笔者想到了已故的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实业家霍英东先生。
霍英东,1923 年 5 月,生于中国香港,原名官泰,祖籍广东番禺。2006 年 10 月在北京逝世,享年 84 岁。
霍英东先生尽管早已成商界巨子和政界名人,却始终以低调平和的态度待人,并在商界中提携众多后辈,即使是和他意见不同的人也对他很尊重。他在穿着吃喝方面也很俭朴。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曾宪梓曾作为副会长,辅佐身为会长的霍英东,主持中国香港中华商会。二人因此经常一同出差和接待贵宾。在曾宪梓的回忆中,宴会上的霍英东少有进食,“他对鲍鱼等名贵菜很少动筷,他喜欢吃玉米。”爱吃玉米的习惯让不少人吃惊。全国政协常委、著名企业家陈永棋说:“多年来,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一次到霍先生家里办事,他正在吃两根玉米,那就是他的晚饭。”
陈永棋说,当时问他为何如此,霍英东说,节俭养生利于健康,“玉米是最好的食物”。后来,霍英东的长子霍震霆告诉曾宪梓,父亲每次出差,视时间长短,总要带一皮箱乃至更多的玉米。
曾宪梓曾追问霍英东四处奔波如何食用这些玉米,他的回答是,简单煮煮就可以吃了。如果实在不能煮,就用开水泡一下吃。
霍英东的简朴并非只集中在食品上。和霍英东相识几十年的曾宪梓“没看到过他穿什么好料子的衣服”。曾宪梓说,霍英东从来不雇保镖,常常是他的司机开着一辆旧车接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