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它能调节中枢神经,有增强血液循环和心脏收缩运动,加强呼吸、消化、排泄等器官的功能,改善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等作用。因此,太极拳对辅助治疗高血压、心脏病、胃溃疡、肺结核、关节炎、神经衰弱等慢性病,同时对健身、防病、推迟衰老等都有良好的功效。
太极拳是一种温和的全身运动,是练身、练气、练脑的高度和谐的身心整体运动,因此,练习太极拳是中年女性一个不错的选择,对身体各个系统都有益处。
(1)心脏血管系统:练太极拳时,肌肉呈自然放松状态,血管通畅性更好,心脏做功减少,促使血压下降。所以练太极拳能防治各种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对冠状动脉疾病最好的治疗性运动。丽且太极拳还能加强血液及淋巴的循环,消除体内淤血。
(2)呼吸系统:太极拳的呼吸细、慢、深、长,能训练横膈肌,保持肺组织弹性,增强肺活量。常年坚持打太极拳,身体上下运动,肺部血流均匀,会减少呼吸的生理死腔,增加呼吸效应。故打太极拳对于慢性肺功能不良和肺结核康复期的患者,是一种很好的健身运动。
(3)骨骼肌肉系统:太极拳强调全身动作的协调,对骨骼肌肉的保健有较好功效。经常练太极拳,无论对脊柱的形态和组织结构都有良好作用;对于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也有复健功效。
(4)神经系统:太极拳是内外双修,能促进中枢神经对人体所有神经和器官的调节与支配。同时,太极拳还能使疲劳的大脑得到充足的氧气,并得到休息、调节和开发,是脑力劳动者的首选运动项目。
(5)新陈代谢系统:打太极拳对脂类、蛋白类以及无机盐中钙、磷的代谢影响是良性的。一般经过5—6个月的锻炼后,血液中蛋白含量会明显增加,球蛋白及胆固醇的含量却明显减少,而且动脉硬化的症状也大大减轻。
(6)消化系统:太极拳能促进腹腔血液循环、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对肝脏也有按摩作用,对有消化系统疾患和肝炎的患者亦有较好功效。同时,练太极拳时细、慢、深、长的呼吸对胃肠道起着机械刺激的作用,能改善消化道的血液循环,起到促进消化的作用。
中医学认为,经常打太极拳之所以健身,是因力此项运动能通经络,补正气。当太极拳练到一定程度后,便产生腹鸣、指麻等体内行气现象,再坚持练习,到一定功夫便可通任、督、带、冲诸脉,同时增加丹田元气,使人精气充足,神旺体健。
尽管中年女性练太极拳的好处不少,但也须注意要领,其要领主要如下:
(1)轻松自然:练习时应穿着宽松、舒适、吸汗的服装,去除各种饰物,鞋子也应以轻便为佳。
(2)神舒心定:在太极拳的练习中,集中精神,肌体自然舒展,身体不要过分紧张也不可过分放松;体态舒松,动静结合,使大脑在运动中获得休息,神经系统得到更好的调整。
(3)立身中正:从开始练习太极拳时就要注意身体的姿势,保持身体重心的稳定,特别要保持上身自然正直,腰脊中正,姿态自然。初练者练习时的重心不要过低,要量力而行,如果膝关节有不适的感觉,应提高重心或停止训练,不可强求。
(4)用意导力:太极拳的动作应在意念引导下进行,“意到身随”,“先在心,后在身”,以意念支配动作,引导劲力,势换劲连,劲换意连,力求意念、劲力、动作三者合一。眼神一般为平视,要与意识结合在一起,有视而不见的感觉。
(5)呼吸自然:太极拳的呼吸要与动作配合,开、提、收时为吸,合、沉、伸时为呼。要用鼻子呼吸,不要憋气,吸气时舌抵上颚,横膈下沉,增加吸气量,促进气血循环。
(6)轻灵和缓:打太极拳要虚实分明,刚柔并济,既轻灵,又沉着,圆活不滞,避免不分主次、平均用力、生硬呆滞。
(7)上下相随:练太极拳时,要使上、下肢,躯干等各部分进行协调的运转,各部位动作保持协调一致,做到“周身相随”。
(8)连绵不绝:要保持动作连贯,前后衔接,自始至终,一气呵成。
(9)循序渐进:动作应逐渐增加,次数由少到多,时间由短到长,运动量要恰到好处。
(10)持之以恒:太极拳是一种逐步收效的健身法,坚持进行练习才会对健身有显著的效果,切莫操之过急。
健康课堂
太极拳简单易学,练习基本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深受广大中年女性的喜爱。但是,在一些情况下,我们还是要尽量避免太极拳锻炼,这里总结为“十忌”:
(1)忌在雷、雨、雾天练习;
(2)忌在窝风的地方练习;
(3)忌在空气质量差的地方练习;
(4)忌在气温低时练习;
(5)忌在吵闹的环境中练习;
(6)忌在心情欠佳时练习;
(7)忌在体质弱时练习;
(8)忌在身体非常疲劳时练习;
(9)忌在过饥或过饱时练习,练后不宜大量喝水;
(l0)忌练完后马上凉水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