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痔术后出血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每每用较粗大的止血药捻,填塞入肛内,以压敷治疗术后创面出血及便血。塞压后患者往往发生局部憋胀、腹胀、矢气不通或尿闭等情况。肛门堵后,如有活动性渗血,反倒流于直肠内,不易觉察,而延误病情。1984年10月,我们在处理一位术后继发性大出血病人时,采用药捻中夹一段细输液管,在肛镜直视下,置入肛门内,直接将中药止血粉通过药捻敷于出血创面,有明显止血效果。我们自1985年以来,共收住治疗2453例痔疮患者,其中并发术后出血患者73例,占总数的32%,大部分均为痔疮脱落期少量出血,约数毫升或数十毫升。出血较多在100ml以上的共有11例,占总数的05%;其中500ml以上的有3例,约占总数的01%。凡出血患者我们均使用止血药捻治疗。出血量较多的11例使用夹管止血药捻塞压治疗一次,效果满意,现总结介绍如下。
1.器具:换药簪一根,消毒脱脂棉片,输液管一段,止血药粉1包。换药簪多使用过去市售妇女劈头缝用的簪,打磨光滑,头尖而不锐。现可采用竹筷,刮磨成长约16~18cm,粗径不超过4mm,一端较尖细,如粗毛衣针即可。金属亦可,尺寸如上。
2.制作方法:将约手掌心大小的棉片,放在左手掌中,右手持换药簪靠棉片一边如作棉签一样持簪头包裹后,用力向前推捻一周,再将长约10~15cm的输液管露出二端,置于其中继续用力向前推捻,做成药捻。药捻前部应较尖细,直径约10~15cm;后部较大,直径约18~20cm,呈纺锤状。注意较粗大部分不得大于肛镜口。药捻做成后用软膏刀由前往后薄薄地刮上一层消毒凡士林,蘸上止血粉即成。
病人取侧卧位或截石位,给以局麻或止痛剂,首先排除外痔术后出血。将肛镜轻轻全部插入,拉出镜蕊,用盐水冲洗直肠腔内的积血和凝血块,用干棉球搽净,寻找出血部位及可疑处,然后持夹管止血药捻全部塞入后,稳住簪柄,缓缓退出肛镜。夹管止血药捻留于肛内,肛外露出药捻尾部小管,轻轻逆时针方向倒旋,退出骨簪,肛门外暴露小管口,包扎固定,处理完毕。处理后给予抗感染、止血、止痛治疗,给予半流饮食。控制1~2天大便。在控制大便时,可由导管抽吸检查,如有便块或瘀血堵塞,用探针轻轻捅开,保持消化道腑气通畅,避免腹胀下坠。也可由导管注入少量止血、止痛、促进伤面愈合的药物。第一次排便时,需用温热水温润药捻约20分钟,轻轻将其拉出。
痔疮术后出血是痔瘘科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一直是肛肠科持久的论题。目前所使用的各种治疗方法,都有继发出血的可能。即使出血后采用缝扎术,排便时也有再次发生出血的现象。曾有一位病人经四次缝合才止血,出血量约2000ml。一例血友病患者出血后经5~6次缝合,血仍不止,出血量约4000ml。预防与治疗痔疮术后出血仍应进一步研究与探索。我们在基层临床中设计的这种简便的夹管止血药捻塞压法通过用较粗大药捻及止血粉,借助于括约肌的收缩紧夹在肛管内不会发生滑脱,能够使出血的小血管压迫闭合,伤口收敛,血栓形成,达到止血的目的,且能够通过夹管观察止血效果。由于包扎固定,压力较大,会产生小便困难,但松解固定胶布即可尿出。局部塞以止血药捻后,仍应积极进行整体治疗,加强护理,减少活动,配合抗感染、抗休克药物,并合理使用止血药。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夹管止血药捻塞压治疗术后出血是简便、有效的方法,值得使用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