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94100000030

第30章 辨证分型治疗验案(4)

北沙参12g,赤芍、白芍各9g,石决明12g,钩藤12g,麦冬9g,菊花9g,桃仁9g,鸡血藤12g,首乌藤30g。为了防止发作,嘱于停药后常服菊花、麦冬、北沙参各9g,煎汤饮之,以巩固疗效。按:本案患者因烦劳过度而致肝阳上升,即《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谓“阳气者,烦劳则张”,因其兼见血瘀,故于平肝潜阳之中加入活血化瘀之品,使方治更为妥帖。

医案出处:《老中医临床经验选编——黄文东》

验案5

张某,女,55岁。1974年11月4日初诊。

自1964年起患左侧头痛,伴有周身酸麻感,下肢肌肉逐渐萎缩。经某院神经科检查,诊为多发性颅神经炎、神经麻痹。目前左侧头痛甚剧,伴有呕吐,时作时止,左面颊麻木疼痛,目糊耳鸣,既往有肝硬化腹水史,苔黄腻,脉弦细。

证属肝阳上扰,气滞血瘀。治拟活血化瘀,平肝息风止痛。

当归9g,赤芍9g,川芎6g,桃仁12g,红花6g,柴胡6g,延胡索6g,夏枯草12g,白蒺藜12g,珍珠母30g,藁本9g。

另:全蝎粉30g,地龙30g,僵蚕粉30g,蜈蚣5条。共研末。每日服2次,每次3g。

11月11日二诊:药后头痛减轻,呕吐止,脉细,苔薄。再拟原方。

11月25日三诊:服药21剂后,病去十之七八,脉沉细,苔薄白。

桃仁12g,红花6g,赤芍、白芍各9g,川芎6g,延胡索6g,苦丁茶9g,夏枯草12g,藁本9g,钩藤12g(后下),白蒺藜12g,珍珠母30g。粉剂配方同前。

服药共28剂,症状明显好转,病情较为稳定。

按:本案乃因阴血亏耗、瘀血阻络,故用桃仁、红花、川芎活血;当归、芍药养肝阴;钩藤、白蒺藜、珍珠母镇肝阳;全蝎、僵蚕、地龙、蜈蚣活血化瘀止痛;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结;藁本引诸药上达巅顶,为治头痛要药。诸药合用,共达活血化瘀、平肝止痛之功。

医案出处:《老中医临床经验选编——朱锡祺》

验案6

鄂某,女,36岁。

月经前偏头痛已经二三年,据述由一次人工流产后致病,每逢经前四五天即发作,偏头左半胀痛欲裂,甚时引及右半部,满头胀闷如塞,孔窍不利,两目亦模糊,影响睡眠,寐差头痛更甚。食欲差,并恶心欲吐。必待经行通畅以后,其痛才渐缓解,头额亦渐清楚。月经每次提前四五天,经行不畅,前2天量很少,3日以后才增多,但一二天后又淋漓不净,须延至六七日才净。经色暗,有血块,色紫带黑。但无乳胀,腹痛亦较轻,唯觉腰酸明显。如此头痛频发,经水淋漓,循环而至,几无宁日。而形体丰肥,无其他疾病,戴环亦正常。两手脉细,按之微涩;舌稍胖,苔薄腻。

辨证属于气滞血涩,肝失条达,为经前偏头痛的特殊证候。治拟条肝和络,升降气机。方用清空膏出入。

柴胡7g,川芎10g,防风10g,羌活10g,炙甘草7g,酒炒黄芩10g,吴茱萸4g,姜半夏10g,茯苓10g,泽泻15g,川牛膝15g,怀牛膝30g,当归10g,赤芍15g,牡丹皮10g。月经前六七天开始服药,连服7剂,停药,下月再如此服用。

第1个月平平,无任何改变;第2个月曾加用石菖蒲一味,见明显疗效,偏头痛减轻大半;第3个月药后,头痛竟不发作,月经亦顺调。此后其病竟未复发。

按:李东垣清空膏(羌、防、柴、芎、草、连、芩、茶)本治“风湿热头痛,上壅损目,及脑痛不止”,其药能升清阳,泻阴火。此病风壅头目为甚,气滞血涩,是由冲脉之气上逆,而胞宫下行之血受阻,不通而痛,而且痛在经前,这就是此病的特点。所以药于原方中去黄连、茶叶之苦涩,而加用泄厥阴、和阳明、平冲逆诸味,为针对之治,能使气血和、升降利,则其痛亦自止。又,此例加石菖蒲一味,而药见显效,这是取其“通九窍,明耳目”的功用。因为当时风壅头目,胀闷如塞,甚至头痛欲裂,不通已极,用此通之,并为诸药开道,竟然获得显效,这亦是一种巧思。

医案出处:《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丁光迪》

七、肝阳(火)上亢

验案1

汪某,女,31岁。1979年8月23日初诊。

头痛发胀,耳鸣如潮,尿黄,苔糙脉弦。

证属肝火内燔,治宜清泄。

龙胆2g,炒栀子9g,黄芩6g,生地黄15g,泽泻9g,石决明30g,生甘草4g,车前草12g,菊花6g,夏枯草12g,白芍9g。4剂。

8月28日二诊:头痛减轻,耳鸣亦停,舌苔薄黄,脉象亦较柔和。肝火有清泄之象,病已见松。原法减去苦寒之品。

钩藤9g,菊花6g,桑叶9g,白芍9g,石决明20g,白蒺藜6g,夏枯草9g,车前草10g,生地黄10g。7剂。

按:肝阳上亢,肝火上炎,均有头痛发胀耳鸣之共同症状。不同之处,是由于肝阳上亢者,头痛较轻,耳鸣如蝉,舌偏红,脉细弦;肝火上炎者,头痛较重,耳鸣如潮,苔黄糙,脉弦大。治法亦有不同:肝阳上亢者,以养阴潜阳,用杞菊地黄加减;肝火上炎者,以清泄平肝,用龙胆泻肝加减。本例是肝火上炎,故以龙胆、栀子、黄芩苦寒清火;生地黄、白芍养阴;石决明、菊花、夏枯草清肝潜阳;车前子、泽泻引火下行从小便出。药后症状缓解,脉较柔和,舌苔薄黄,肝火渐见清泄,故去龙胆、黄芩、栀子之苦寒,加桑叶、蒺藜、钩藤等轻清之品,合生地黄、白芍以养阴平肝,为善后调理方剂。

医案出处:《朱古亭临证录》

验案2

王某,女,62岁

初诊:偏右头痛3年有余,发时目赤如火,痛不能食,两脉濡细无力,苔中剥,两旁白腻成条。

此由阳明之湿,蒙蔽清阳,少阳之火上炎所致。宜清阳化湿清热治之。

厚朴花1.5g,九节菖蒲3g,菊花9g,蔓荆子9g,制女贞子9g,沙苑子9g,知母9g,竹沥半夏6g,桑叶6g,羌活、独活各1.2g,牡蛎24g(先煎)。

二诊:进前方3剂后,痛势稍减,脉来仍形细濡,苔剥质绛。病久阴分受损,而阳明之热不能透发,阴既不能涵阳,以致肝阳上逆。拟升清阳而退里热,固肾阴以平肝。用仲景葛根芩连汤加味。

葛根3g,酒炒黄连1.2g,生石膏15g,牡蛎24g(先煎),龙齿9g(先煎),生地黄9g,知母9g,沙苑子、白蒺藜各9g,菊花9g,丝瓜络4.5g。

三诊:进葛根芩连合玉女煎后,痛减七八,脉之濡细者转为左寸关独弦。可见蕴伏之风热已得松动,仿《内经》从右引左之意,参入泻肝泄风法。

玉泉散12g(包煎),龙胆1.5g(研末,分2次吞),葛根3g,辛夷4.5g,菊花9g,路路通9g,白蒺藜9g,蚕沙9g(包煎),鲜荷叶1张,龙齿9g(先煎)。

按:此证为之审证求因,先从病发之经络部位以为因素,投剂后,虽能稍减而仍未根除,后因诊脉左寸关独弦数,而兼治其肝,本《内经》“从左引右,从右引左”之旨,而用龙胆吞服之,果然1剂知而2剂愈,未再复发。

医案出处:《上海市老中医经验选编——张汝伟》

验案3

葛某,男,40岁。1992年6月22日初诊。

头顶紧痛10余年,曾多方求治乏效。刻下除头顶紧痛外,又伴烦躁,失眠,肝区胀满,口苦,咽干欲饮,大便不调,舌体胖质暗红,苔薄白,脉弦滑。

证属风邪入络,肝阳上亢。治以散风化瘀止痛,平肝潜阳安神。

刺蒺藜12g,羌活6g,防风10g,川芎10g,蔓荆子10g(杵碎),赤芍15g,郁金12g,丹参30g,珍珠母、生牡蛎、生龙骨各30g(杵碎,先煎),茯苓20g,首乌藤30g。7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忌食辛辣及刺激性食物。

二诊:头痛大减,口苦及肝区胀亦减,又见左胁下胀。原方去防风,加白芷12g,生葛根15g。续进7剂。

三诊:头顶紧痛未大发,肝区胀满基本消失,唯觉口干。上方生葛根增至30g。再进10剂,诸症基本消失。

按:患者头顶痛10余年,且多方求治乏效,乃风邪入络兼有血瘀所致。就诊时又见烦躁,失眠,肝区胀满,咽干,口苦,乃肝阳上亢所为。肝旺克脾,故又见大便不调。治当主以散风化瘀止痛,兼以平肝潜阳安神。初诊以刺蒺藜散风活血疏肝;羌活、防风、川芎、蔓荆子散风活血止痛,直达头巅病所;郁金、赤芍、丹参活血祛瘀清肝;珍珠母、生龙骨、生牡蛎重镇平肝;茯苓、首乌藤宁心安神。如此,升散为主,佐以重镇,恰中病机。二诊痛大减,知药已中的,遂去防风加白芷、生葛根,以增上行头巅散风止痛之力。且连连进剂,药效持恒,故诸症渐消。

医案出处:《颜正华临证验案精选》

验案4

王某,男,40岁。初诊:头痛目眩,心烦失眠,记忆力减退半个多月。患者感头痛,目眩,心烦,失眠,记忆力明显减退,情绪急躁易怒,食纳尚可,二便正常,舌质红,苔薄黄腻,脉弦有力。

证属肝胆火盛。法宜清胆热,养肝阴,佐以息风。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慎饮食,忌辛辣煎炒,以清淡食物为宜。

龙胆12g,菊花8g,桑叶8g,僵蚕8g,白蒺藜15g,川芎10g,藁本10g,牡丹皮10g,炒栀子10g,玄参6g,荷叶10g,石决明15g(先煎),木通10g。7剂,每日l剂,水煎,分2次服。

二诊:头痛目眩,心烦失眠,明显改善,尚感轻微头胀,记忆力尚差,舌质稍红,苔薄黄腻明显减退。守方去藁本、川芎,加当归、白芍、石斛、神曲各10g。7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三诊:诸症改善,记忆力好转,精神食纳可,二便如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稍弦。

按:张师认为,头痛有虚有实,治疗需临证变通,本例患者头痛、心烦、舌红、脉弦细有力,属肝胆火盛,此为实证,是由于肝胆火盛,上扰清窍所致,故以龙胆泻肝汤治之,即所谓“实则泻之”,又因患者舌红,边有齿印,是由于肝胆火盛,上扰清窍所致,故加用兼养肝阴及补脾之品,即所谓“虚则补之”,以上方药综合应用故而获得良效。

医案出处:《张志钧验案精选》

验案5

王某,女,42岁。1974年7月23日初诊。

左面部疼痛连及太阳穴,入夜剧痛如锥刺,已经旬日,舌红中剥而干,脉弦细。

头痛先分表里,再究寒热虚实。凭脉察症,夜间属阴,思烦过度阴血受伤,肝脏失养,肝风上扰。治拟养阴而平肝风。

生地黄24g,玄参9g,麦冬9g,炒牡丹皮9g,生鳖甲18g,生龟甲18g,白芍30g,炙甘草6g,牡蛎30g(先煎),北细辛1.8g。7剂。

7月30日二诊:药后左面部剧痛即止,有时稍感隐痛,大浪之后,余波未静,舌红润中仍剥,脉弦小,便软日2次。阴伤渐复,肝风得平,但脾气又显虚弱之象。再拟养阴和中,肝脾同调。

生地黄、熟地黄各9g,天冬、麦冬各6g,炒当归12g,炒川芎6g,炒白芍18g,炙甘草4.5g,太子参15g,怀山药18g,炙龟甲18g(先煎),鲜荷叶1张。7剂。

8月7日三诊:头痛已止,便软亦干,舌红润,脉细小。肝木已得涵养,脾气恢复健运,仍守前法出入以善后。前方去川芎、鲜荷叶,加沙苑子9g。7剂。

按:本例辨证之关键在于头痛如锥刺,日轻夜剧,舌红少津脉细,此乃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经风阳上扰作祟,即阴虚肝风入络之患也。故方用三甲复脉汤养育肝肾之阴液,镇潜上扰之风阳,又入细辛补肝祛入络之风而止痛,标本兼治,而获卓效。

医案出处:《张伯臾医案》

验案6

杨某,女,28岁。1974年8月10日初诊。

病起于产后,左侧头痛不欲饮食。动以及刷牙或触及面部而诱发,伴头晕耳鸣,口苦喜冷饮,烦躁易怒,溲黄,便秘。诊查:舌红苔黄,脉弦而滑。

辨证属肝火冲逆,风痰上扰。治法以柔肝息风,化痰清热泻火。

全蝎6g,蜈蚣3条,僵蚕15g,白附子9g,防风9g,天麻9g,川芎9g,何首乌18g,当归12g,白芍9g,黄芩10g,石膏30g,大黄6g。

连服4剂,大便已通,头痛发作次数减少,发作亦轻,其他症状好转。上方去大黄,继服12剂,头面部疼痛基本控制,诸症缓解。改拟养血为主,稍佐风药以巩固。又服8剂,头痛止而停药。

按:本方由三方化裁而成。一是主治口眼斜的牵正散;二是《兰室秘藏》“治眉骨病不可忍”的选奇汤,三是孟文瑞《春脚集》“治一切头痛,不拘正痛,或左或右偏痛皆效”的立愈汤。三方化裁,诸药配合,标本兼顾,具有祛风化痰,养血止痛之功。临证随症加减:属寒者,加制川乌、草乌各3g,细辛6g;属热者,加黄芩12g,生石膏24g;阴血不足明显者,重用何首乌、当归;阳亢脉弦者,加白芍18g,石决明30g。由于本方以风药为主,不宜久服,头痛缓解后应改用扶正固本方药巩固疗效。

医案出处:《中国当代名医验方大全——田乃庚》

验案7

瞿某,女,32岁。

初诊:阵发性两侧头痛2个月,渐至牙龈亦出血,疼痛较甚,面红目赤,口苦气臭,渴喜冷饮,心烦易怒,睡不宁神,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苔黄,脉弦数。

头为诸阳之会,引起头痛的原因颇为复杂。两侧头痛与少阳经有关,多属肝胆火旺;牙龈出血,又与阳明经有关,多属胃肠热甚。法当泻肝火,清胃热。

同类推荐
  • 高血压自我康复全书

    高血压自我康复全书

    血压就像一把双刃剑,它是维护人体健康不可忽视的因素。如何看透它的本质,去除根,是一门学问。据统计,我国的高血压病患者已经超过了2 亿人,每10人中就有2 个高血压病患者,并且每年正以相当快的速度迅速增加。高血压是引起脑卒中、冠心病和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本书就是通过对高血压进行寻根溯源,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科学趣味的漫画,向读者传达普通大众必须了解的高血压常识,以及简单易行的控制、改善高血压的方法,达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目的。阅读本书,你还能学到一种健康态度,这种态度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让你受益无穷!
  • 家庭健身教练(家庭医生丛书)

    家庭健身教练(家庭医生丛书)

    本书集健身常识与技巧、健身训练课堂、减肥瘦身秘诀、运动损伤处理为一体,由浅入深,详细讲述了如何健身,如何科学减肥,着重强调了科学的锻炼方法以及应掌握的健身技巧、常识,对于健身防护以及运动受伤后如何尽快恢复都作了较为详尽的指导。
  • 中医实用保健宝典

    中医实用保健宝典

    本书介绍心肝脾肺肾养护方法,应用经络穴位治病养生法,补气血的方法,四季养生法,中医饮食养生法,喜怒哀乐对健康的影响,健康的生活习惯,老人、孩子、中年人养生经,中医防病治病常用的方法。本书内容广泛,如果您每天静心坐下来花5分钟时间阅读一个小节,书中的保健知识将会给您的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长期坚持运用,将受益无穷。本书适合广大群众特别是中年人、老年人阅读参考。
  • 头足按摩法

    头足按摩法

    《头足按摩法》三本,除了系统地介绍了实用穴位按摩的原理、作用、原则和注意事项及各条经脉主治规律、如何找穴、按摩手法和经络循行的病症表现外,还从头足部、手部、躯干部三个方面介绍了自诊、白疗(穴位按摩)常用的有效防病、治病、保健、美容的方法,在您早晚工作之余或茶余饭后之际,抽出5—10分钟时间,对自己的不适之处进行适当的穴位按摩治疗,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惊人效果。而使您在当今陕节奏、高速发展的社会中,能有更充沛的精力、活力,投入到紧张繁忙的工作中去,以取得更大成功。
  • 四季养生经

    四季养生经

    本书共分五章,内容包括:养生观念的“四季更迭”、万物发容和风暖——春季养生密码、炎炎酷暑需护身——夏季养生密码、补养气血防秋愁——秋季养生密码、滋补身心正当时——冬季养生密码。
热门推荐
  • 锦云裳

    锦云裳

    如果说百般忍让可以换的一世清安,云锦便不会踏上回家之路,只求烛台一盏,与佛相伴。然而,事与愿违。怎样的刻骨铭心能让人癫狂,怎样的艰难险阻让她成长。青云衣兮白霓裳。她,分花扶柳而来,风华绝代,只为一世精彩。
  • 女神的护花狂龙

    女神的护花狂龙

    自从被女友甩了之后,林盛就知道,这不是一个看脸的世界。不看脸,那还能看什么?当然是人情了!有了人情系统,与官老爷谈笑风生,跟亿万富翁勾肩搭背,拳打恶少,脚踢流氓,最幸福的是,追女神都不费劲了!
  • 荒芜圣尊

    荒芜圣尊

    潜龙山,风云变,一龙升天,天下突云陡震,少年林修手握乾坤,脚踏混沌,搅动冥冥之中运数,
  • 傲娇公主遇上冷漠王子

    傲娇公主遇上冷漠王子

    “薰儿,我好爱你!”“有多爱?”“我愿意牺牲我……”男子未说完,一只洁白无暇的手便贴在他唇瓣上,“我不准你乱说。”未遇上她之前,他冷漠无情,杀人无数。未与他邂逅之前,她冰冷傲娇,没有心。但,一旦相遇,擦出火花,私定终身。他说:“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她说:“你若不离不弃,我便生死相依。”在她面前,男子的形象全无,化为宠妻狂魔。在他面前,女子的高冷全无,撒撒娇家常便饭。命中注定,他爱她亦或是她爱他。二人携手,不愿登上万人瞩目的高峰,而是做个默默无闻,恩恩爱爱的普通夫妻。【已完结?】【全文免费?】【男女主强强联手?】【请勿转载?】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游荒异闻录

    游荒异闻录

    一个苍老的孩童,怀着对外界无限的好奇和慎思,一步一步走了出去。他的周围环绕着无数爱他,敬他,服他,赖他的小伙伴们。践道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当他终于看到了整片荒野大陆上的真相时,谁也不知道他究竟做出了怎么样的选择,是悲是喜……
  • 然然快跑:偷油夫来了

    然然快跑:偷油夫来了

    那年他们偶遇,她爱上了他。几年后,她以他的身份出现在他的面前,一不小心他爱上了女扮男装的她。诺尘辰以为自己是短袖之臂,连后路都准备好了,就为和“他”一起私奔。某一天……“啊啊啊!诺尘辰,你进门之前不会先敲一下啊!”某尘一脸邪笑“原来是你,简单多了”……
  • 青春倾情

    青春倾情

    她的爷爷在她8岁因病去世,万念俱灰的她从此孤独生活,不爱她的奶奶也在80大寿后因病去世,一场梦境,成了现实,爷爷复活,奶奶变年轻并且爱她如命,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如果是梦,请不要让她醒来!
  • 时光不要走

    时光不要走

    三只遇到三个女孩,命运会因此改变吗?敬请期待。(作者QQ:2247224364)
  • 不灭仙帝

    不灭仙帝

    星岚宗宗主千玄月与魔煞酆都宗主冷若风天界大战,遗落神秘宝物,且看夜漠如何纵横修界又如何脚踏天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