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芝麻酥
组成:鲜怀山药250克,黑芝麻10克,白糖100克。
制法:将怀山药削去皮,切成菱角块,放入六成热的油锅内,翻炸至外硬中间酥软,浮面时,捞出待用。将炒锅置火上烧热,用油滑锅后,放入白糖,加水少许使糖溶化,炼至糖汁至米黄色,随即推入怀山药块,并不停地翻炒,使外面包上1层糖浆,直至包牢。然后撒上黑芝麻。
用法:佐餐食用,常服食。
功效:健脾止泻。
八宝糯米饭
组成:莲子50克,白扁豆50克,薏苡仁30克,核桃仁30克,龙眼肉30克,青梅20克,大枣20枚,去皮鲜山药100克,白砂糖100克,糯米500克,猪油50克。
制法:将糯米、薏苡仁、白扁豆、莲子洗净后分别入笼中蒸熟,取大碗1个,用猪油10克抹于碗内,再排放青梅、大枣、龙眼肉、核桃仁、莲子,加入糯米饭,入笼中蒸30分钟,取出翻扣于大盘中,再用猪油和白砂糖溶化后浇淋饭上即成。
用法:佐餐或正餐。
功效:健脾益胃,止泻。
粟米山药糊
组成:粟米100克,山药10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粟米,山药用小火炒至焦黄,研为细粉,每次取30克,加水200毫升,煮熬成糊,加白糖调匀。
用法:随意食用。
功效:补脾胃,助消化,止泻。
2.肾虚
(1)证候:经行或经后,大便泄泻,或五更泄泻,经色淡,质清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
(2)选方
芡实粉粥
组成:芡实粉30克,粳米100克。
制法:将芡实煮熟,去壳,研成细粉。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铝锅内,加入芡实粉,水适量,置大火上烧沸,再用小火煮熟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常服食。
功效:益肾固精,健脾止泻。
栗子虾仁粥
组成:栗子10~15个,虾仁20克,粳米100克。
制法:将米、栗子、虾仁分别用清水洗净,然后将三者混合加水适量,文火煮成粥即可食用。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益肾健脾,止泻。
1.饮食适宜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营养以利于营养物质的补充。应选用容易消化,含水分多,对胃肠道没有刺激性的食物,一些温和的食物如白米饭,面包及香蕉有助于减轻腹泻,同时应注意少吃多餐。急性腹泻的患者可将稀粥、烂面条、面片汤作为主要饮食。
慢性腹泻时,为了使患者早日康复,必须保证必要的营养供应,所以应选择高热能、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如鸡蛋羹、肉泥、肝泥、鱼松、蔬菜汁、新鲜菜叶等。
2.饮食禁忌
忌吃荤腥油腻,因为油脂饮食不易消化,如肥肉、动物油和甜食。辛辣食物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如肉桂、花椒、丁香、胡椒等。生冷食品如梨、香蕉、荸荠、石耳、石花、地耳等能降低胃肠道的抵抗力,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如芹菜、韭菜等)可增加胃肠蠕动,均应尽量避免食用。
【预防】
对可疑或确诊为早孕的腹泻者用药时应慎重,防止造成胎儿畸形。同时要注意加强孕期营养,以免发生营养不良性贫血或流产,早产等。经行泄泻与体质虚弱有关,尤其是脾和肾虚弱者,因此平时应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预防本病的发生。对经行泄泻久治不愈者,或症状明显加重者,应考虑肠道病变可能,建议做大便常规、大便培养或肠镜检查等。经后可服健脾益肾中药进行调理,增强脾、肾功能,调整冲任气血平衡,能防止症状复发。
十、倒经
妇女于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就会出现有规律的,同期性的鼻血,有的还会伴有吐血,外耳道流血,眼结膜出血,便血等现象,又常常引起月经量少或不行经,似乎是月经向上逆行,所以祖国医学把它称为倒经或逆经。现代医学称为“代偿性月经”或“替代性月经”,此种现象若反复发作不愈,往往会导致月经周期紊乱,严重者会引起贫血症而影响身体健康。
许多人发生代偿性月经就不再有正常月经期子宫出血,或代偿月经量多,子宫出血量就少,或反之。这种病人常感到盆腔坠胀,全身不适,而代偿性月经一出现即感全身轻松。其原因在于体内“生物钟”发生紊乱,或是由于高血压、肝脏病或肺结核等慢性病而出现的一种症状。
【症状】
吐血或衄血发生在经前或经期,血量多少不一,吐血或衄血发作时,月经量明显减少,甚或无月经,吐衄随月经干净而停止,下次行经又再复发。临床表现因出血部位不同而不同,以鼻衄血多见。肺部的出血表现为咯血,而发生于泌尿道及直肠者则分别表现为血尿及便血。另外还可见腋下、眼睑、腹股沟等部位的皮肤出血,出血与月经周期一致,但并非每个周期均有出血,血量多少不一,代偿性月经量与正常月经出血量之间常呈此多彼少,亦可无明显关系。
【病因】
倒经时为什么会鼻出血或吐血呢。现代医学认为,鼻黏膜与女性的生殖器官两者之间有生理方面的联系,鼻黏膜的某些特定区域对卵巢雌激素的反应较为敏感以致出血,血液病也是引起倒经的因素之一,月经来潮前,血液中的雌激素特别高,使子宫以外部位的黏膜及皮下的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而引起出血。特别是鼻中隔前部的鼻黏膜对卵巢雌激素的反应较为敏感,所以鼻出血是常见的事。
祖国医学则认为是由于血热气逆所引起,平时性情急躁爱生闷气,以致肝气不疏,肝火内盛,值月经期冲脉气盛上逆,损伤阳络而发生吐血,衄血。经血上行由口鼻而出,必致下注冲任者少,甚或全无,故经行吐衄时,月经量减少,甚或无月经。平素嗜食辛辣食品等亦可发生倒经现象而出现衄血或吐血。
【辨证用膳】
1.肝经郁火证
(1)证候:经前或经期吐血,鼻衄血,量较多,色鲜红,月经可提前,量少甚或不行;心烦易怒,或两胁胀痛,口苦咽干,头晕耳鸣,尿黄便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2)选方
金针菜兔肉汤
组成:金针菜30克,白茅根30克,兔肉150克。
制法:将兔肉洗净切块,金针菜清水浸泡发透,洗净,白茅根洗净,纱布包好,全部放入锅中,小火煮2.5~3小时,去药包,加调料。
用法:饮汤吃肉喝金针菜,1天之内吃完。
功效:清热泻火,活血止血。
三草蜜饮
组成:夏枯草30克,马鞭草20克,仙鹤草20克,蜂蜜50克。
制法:先将三味药冲洗干净共放沙锅中,加适量水煮沸30分钟后取汁,再加水复煎1次,将2次煎液混合,加入蜂蜜溶化后即可食用。
用法:以上用量可分3次饮用,或倒入保温杯中代茶饮用,每天1剂。
功效:理气,清热泻火。
三鲜粥
组成:鲜藕100克,鲜车前草50克。鲜蒲公英5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法:先将鲜藕洗净捣烂,用纱布包裹绞汁备用,再将车前草、蒲公英冲洗干净放沙锅中,加适量水煎熬30分钟,滤去药渣,加入淘洗净的粳米,以小火煮粥,至粥将熟时,放入藕汁、冰糖继续煮至粥熟即可。
用法:分2次温服,每日1剂。
功效:清热泻火。
2.肺肾阴虚证
(1)证候:经前或经期吐血,衄血,量少,色黯红,月经每先期,量少;平素可有头晕耳鸣,手足心热,两颧潮红,潮热咳嗽,咽干口渴;舌红或绛,苔花剥或无苔,脉细数。
(2)选方
旱莲藕节肉汤
组成:墨旱莲(鲜)30克,藕节(鲜)60克,梨2个(约250克),猪瘦肉100克。
制法:将肉洗净切块,藕节、梨洗净切块并把梨去核,全部放入锅中,加水,小火煮1.5~2小时,加盐调食。
用法:吃肉饮汤。
功效:滋肾润肺,凉血止血。
枸杞二至蜜
组成:取枸杞子150克,女贞子100克,墨旱莲100克,蜂蜜适量。
制法:将三味药放沙锅中,加冷水浸泡2后小时后,先用大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熬1小时,滤取药液,再加水如法复煎1次,将2次煎液混匀,加入蜂蜜,用小火煎熬至稠膏状即可,待冷却后装瓶。
用法:每次服20毫升,用温开水冲服,每日2次。
功效:滋肾润肺,止血。
百合二地粥
组成:取百合50克,熟地黄30克,地骨皮20克,粳米60克,冰糖适量。
制法:先将百合、熟地黄、地骨皮共放沙锅中,加水适量,煎熬30分钟后,滤取药液,再将淘洗干净的粳米放入药液中,以小火煮粥,至粥熟时加入冰糖溶化即可。
用法:分2次温服,每日1剂。
功效:滋肾润肺,凉血止血。
3.胃火炽盛
(1)证候:见经前或经期吐血,衄血,便血,量较多且鲜红,伴有口渴思饮,胸中烦热,口气臭秽,牙龈肿痛,咽干口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洪数等。
(2)选方
三根大枣饮
组成:取鲜芦根50克,鲜茅根50克,茜草根15克,大枣15克,冰糖50克。
制法:先将上述用料(除冰糖外)冲洗干净,共放沙锅中,加水1500毫升。用文火煎熬至500毫升。加入冰糖溶化后即可。
用法:吃大枣喝汤,每天1剂。
功效: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石膏二地粥
组成:取生石膏60克,生地黄20克,地骨皮20克,粳米60克,冰糖适量。
制法:先将石膏捣碎,与生地黄、地骨皮共放沙锅中,加水适量,煎熬1小时后,滤取药液,再将淘洗干净的粳米放入药液中,以小火煮粥,至粥熟时加入冰糖溶化即可,用法:分2次温服,每日1剂。
功效: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4.气阴两虚
(1)证候:经净后出现鼻衄或齿衄,血量少色淡,绵绵不休,伴有汗出气短,神疲乏力,语言低微,口舌干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心悸失眠。舌淡红少苔,脉细数等。
(2)选方
参麦枣皮饮
组成:太子参30克,麦冬20克,枣皮20克,五味子10克,蜂蜜50克。
制法:先将上述用料(除蜂蜜外)用水冲净,共放沙锅中加适量水,煮沸30分钟后取汁,再加水复煎1次,将2次煎液混合,加入蜂蜜溶化后即可。
用法:分3次饮用,或倒入保温杯中代茶饮用,每天1剂。
功效:益气养阴,生津止血。
芪竹银耳炖鸽肉
组成:取黄芪30克,玉竹20克,银耳15克,鸽子1只。
制法:先将黄芪、玉竹冲洗干净,装入布袋包扎,银耳泡发后去柄蒂,撕成小块,鸽子宰杀后去毛及内脏,全部用料共放炖锅中,加水适量,以文火炖至鸽肉烂熟,拣去药包,加盐调味即可。
用法:分2次吃完。隔3~5天1剂。
功效:益气养阴,生津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