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月经提前来潮,周期不足21天,且连续出现2个月经周期以上,经期基本正常,可伴有月经过多。如提前到10余天,便有阴道出血者,应注意与经间期出血鉴别。月经先期的量、色、质和持续时间一般与正常月经基本相同。而经间期出血常发生在月经周期的12~16天。但不一定每次月经中间均出血,持续1~2小时至2~3天,流血量一般较少。若月经提前同时伴有月经量多,经期延长,注意与崩漏进行鉴别。
【病因】
西医学中黄体功能不足一般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中医归属月经先期论治。西医认为月经先期如盆腔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者多属于黄体功能不足之排卵型月经失调;有盆腔炎症者应属于盆腔炎症引起的月经失调。
中医认为月经先期主要是气虚和血热所致。气虚则统摄无权,冲任不固;血热则热敷冲任,伤及子宫,血海不宁,均使月经先期而至。月经先期既有血热或气虚单一病机,又可见多火脏同病或气血同病之病机。如脾病及肾,肾病亦可及脾,均可出现脾肾同病。
【辨证用膳】
1.气虚证
(1)脾气虚证
①证候:月经周期提前,或经血量多,色淡,质清稀;神疲肢倦,气短懒言,小腹空坠,纳少便溏;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②选方
归芪补血汤
组成:当归10克,黄芪30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
制法:将当归,黄芪洗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沸后改用小火煎30分钟,去渣取汁。粳米洗净,放入锅中,加药汁及适量清水,共煮粥,粥熟后加入适量红糖即可。
用法:每日1剂,连食5~7日。
功效:补血益气,活血调经。
五元全鸡
组成:净母鸡一只(重约1000克),龙眼肉15克,荔枝肉15克。黑枣15克,莲子肉15克,枸杞子15克,红糖30克。
制法:先将净母鸡洗净,入沸水锅焯一下,使其腹部朝上放往大碗中,待用。将龙眼肉、荔枝肉、黑枣(去核)、莲子肉、枸杞子择洗干净,分放在鸡腹及蒸碗的四周。匀放红糖,加清水适量,并加葱花、姜末、黄酒、精盐、味精,放入蒸笼,上笼蒸2小时,待鸡肉酥烂,取出,撒上胡椒粉即成。
用法:佐餐当菜,随意服食,吃鸡肉,嚼食龙眼肉、荔枝肉、枣肉、莲子肉、枸杞子。
功效:健脾,益气,调经。
(2)肾气虚证
①证候:周期提前,经量或多或少,色淡黯,质清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面色晦暗或有黯斑;舌淡黯,苔白润,脉沉细。
②选方
天冬红糖水
组成:带皮天冬50克(鲜品150克),红糖及清水适量。
制法:天冬洗净后,加水约1000毫升,煮取500毫升,加入红糖,烧沸即可。
用法:每日温服1次,连服多日。
功效:补肾益气,固冲调经。
莲参藕片汤
组成:莲子10克,党参10克,藕片10片,葱、姜、盐、烹调油、味精等调味品各适量。
制法:将莲子、党参、藕片用清水洗净,在锅内加油待油热加葱、盐等,再将莲子、党参、藕片入锅,翻炒片刻,加入适量的水,待锅开加入味精等即可食用。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补肾益气,固冲调经。
2.血热证
(1)阳盛血热
①证候:经来先期,量多,色深红或紫红,质黏稠;或伴心烦,面红口干,小便短黄,大便燥结;舌质红,苔黄,脉数或滑数。
②选方
芹菜炒藕片
组成:鲜芹菜(旱芹)120克,鲜藕片120克,烹调油150毫升,精盐等调味品适量。
制法:将芹菜,藕片洗净,芹菜切寸长,油锅烧至七成热,放入芹菜,藕片,精盐适量,煸炒5分钟,放入味精调味品即可。
用法:以上为1次用量,可连续服用3~5剂。
功效:清热,凉血,止血。
马兰头白茅根蜜饮
组成:新鲜马兰头100克(干品50克),鲜白茅根250克(干品125克),蜂蜜20克。
制法:先将马兰头,白茅根分别拣杂,择洗干净,放入温开水中浸泡片刻,捞出,细切成碎末。放入洁净双层纱布袋中,扎紧袋口,绞压取汁,将马兰头,白茅根汁液放入杯中,兑入蜂蜜,拌和均匀即成。
用法:早晚2次分服。
功效:清热,凉血,止血,生津。
(2)阴虚血热
①证候:经来先期,量少或量多,色红,质稠;或伴两颧潮红,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②选方
四汁蜂蜜粥
组成:鲜益母草汁10毫升,鲜生地黄汁40毫升,鲜藕汁40毫升,生姜汁2毫升,蜂蜜10毫升,粳米100克。
制法:先把粳米洗净,加适量水煮粥,熟时加入以上四汁及蜂蜜,煮成稀粥即可。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用,连服5~7日。
功效:滋阴,清热,固冲。
绿茶红糖饮
组成:绿茶,红糖各适量。
制法:先用绿茶煮浓茶1碗,去渣放入红糖调化后饮服。
用法:月经前,每日2剂,可连用数天。
功效:清热生津,调经。
(3)肝郁血热
①证候:月经提前,量或多或少,经色深红或紫红,质稠,经行不畅,或有块;或少腹胀痛,或乳房胀痛,口苦咽干;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②选方
芹菜牛肉粥
组成:旱芹菜100克,粳米100克,熟牛肉50克,烹调油10毫升,精盐、味精等调味品适量,清水适量。
制法:将粳米加清水煮开花,然后加入被切成碎粒状的芹菜、熟牛肉及烹调油,粥成时,放入盐,味精等调味品即可。
用法:随意服用。
功效:平肝清热,凉血调经。
豆腐丝瓜汤
组成:豆腐500克,丝瓜1根(带瓤约250克),香菇50克,猪瘦肉200克,调味品适量。
制法:先将丝瓜、香菇、肉、豆腐用清水洗净,在锅内加油、盐、葱花等调味品,再将以上四物入锅翻炒,加水做汤。
用法:每天分3次食用,经前连服5~7天。
功效:疏肝清热,解郁调经。
1.饮食适宜
宜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菊花脑(菊花嫩芽)、苘蒿菜、黄瓜、生藕、芹菜、苦瓜、茄子、柿子、柚、梨、绿豆、甲鱼等有清热凉血作用,实热证者可以选用。
乌骨鸡、海参、淡菜、榛子、莲子等,有补气益肾固下作用,体弱证者可以选用。
(1)月经先期因虚而致者,可进滋补性食物,气虚宜补气,可用乌骨鸡、鱼等;脾虚宜健脾,如大枣、山药、扁豆、猪肚等;肾虚宜补肾,可用黑木耳、猪肚等;阴虚宜滋阴,可用猪瘦肉、牛奶、河鱼、百合、银耳等。
(2)月经先期肝郁宜解肝郁,可用茉莉花、月季花、莲心、甲鱼等;血热宜凉血,可用鸡蛋、藕、西瓜等;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佳,需要增加营养,补充维生素、蛋白质等。
2.饮食禁忌
忌用滋腻,温热动火之类。总之要忌生冷瓜果及辛辣刺激物。忌食辣椒、大蒜、韭菜、生菜、肉桂、咖啡、胡椒、羊肉、狗肉、鹿肉、酒等动火助热食品。少食鲨鱼、蟹、山楂、桃子、红糖等有活血作用的食物。
【预防】
月经前期和行经中不宜参加太重的劳动和太激烈的活动。心情烦躁有碍经期调整,故宜豁达大度,恬静和乐观。调治月经周期以3个月为1个疗程。患者如缺乏恒心,不能坚持常会前功尽弃。经量多,未等内膜脱落干净(经血中皮块样物质),即服用止血药,易致经期延长。中年以后经多,或每月2次行经,不宜自疗,应做妇科检查。
八、经行乳房胀痛
每值经前或经期,乳房作胀,甚至胀满疼痛,或乳头痒痛者,称“经行乳房胀痛”。本病属西医学经前紧张征范畴,多见于青壮年妇女,是常见病。乳痛症(乳腺结构不良症中的常见轻型病变)也可按本病论治。
有许多女性在月经来潮前有乳房胀满,发硬,压痛的现象,重者乳房受轻微震动或碰撞就会胀痛难受,这困扰了很多女性。
【症状】
经前4~5天开始乳房胀痛,经前4~5天达高峰,有时胀而且痛,甚至痛不可触衣。经净后乳房胀痛明显消退。
本病的临床特点,是乳房胀痛随月经周期反复发作,经后多逐渐消失。若乳房有结节或肿块,经后不能消失者,需排除“乳腺增生症”或“乳房恶性病变”,必须定期检查,及早防治。
【病因】
中医认为乳房属胃,乳头属肝,冲脉所司在肝而又隶于足阳明胃经,故冲脉与乳房、乳头相关,若肝气郁结或痰湿阻滞,遇经前,经期冲脉气血充盛,郁滞更甚,令乳络不畅,可致本病发生。
西医认为经前期乳房胀痛是由于经前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乳腺增生,乳房间组织水肿引起的。月经来潮后,上述变化可消失。
【辨证用膳】
1.肝气郁结证
(1)证候:经前或经行乳房胀痛,或乳头痒痛,甚至痛不可触衣。经行不畅,血色黯红,小腹胀痛;胸闷胁胀,精神抑郁,时叹息;苔薄白,脉弦。
(2)选方
芹菜益佛鸡蛋汤
组成:芹菜(旱芹)250克,益母草30克,佛手片6克,鸡蛋1个,盐、味精适量。
制法:将芹菜切寸长煸炒后备用;益母草、佛手一起加水煎煮,取汁,倒入芹菜中,沸时磕入鸡蛋,加入盐与味精调味即可。
用法:佐餐或单用服食。每日1剂,经前连服4~5剂。
功效:疏肝理气。
茴香酒
组成:小茴香、青皮各15克,黄酒250克。
制法:将小茴香、青皮洗净,入酒内浸泡3天,即可饮用。
用法:每次15~30g,每日2次,如不耐酒者,可以醋代之。
功效:疏肝理气。
2.肝肾亏虚证
(1)证候:经行或经后两乳作胀作痛,乳房按之柔软无块,月经量少,色淡;两眼干涩,咽干口燥,五心烦热;舌淡或舌红少苔,脉细数。
(2)选方
杞子地黄荔枝糖水
组成:枸杞子50克,干地黄50克,荔枝干100克,冰糖适量。
制法:经荔枝干去壳留肉;枸杞子,干地黄洗净。将上三味一起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小火煮1~1.5小时,加入冰糖溶化即可。
用法:1天之内服完。
功效:滋养肝肾。
木瓜羊肉汤
组成:木瓜、羊肉各00克,草果3克,豌豆300克,米500克,白糖200克,食盐、味精、胡椒粉各适量。
制法:先将米,草果,豌豆淘洗干净,木瓜取汁待用。
然后将羊肉洗净切块,放入铝锅内,加入米、草果、豌豆、木瓜汁,再加水适量,先置武火上烧沸,后改用文火炖之,至豌豆烂,肉熟,放入白糖、食盐、味精、胡椒面即成。
用法:食肉及豆等,饮汤。
功效:滋养肝肾。
【食疗原则】
1.饮食适宜
以调肝为主,多用理气疏肝化痰之药食。忌食辛辣,烟酒等刺激之物,多吃清淡的新鲜蔬菜,水果等。采用低脂高纤维的饮食,食用谷类(全麦),蔬菜及豆类的纤维。饮食中应摄取富含维生素C、钙、镁及B族维生素的食物。
2.饮食禁忌
高盐的食物易使乳房胀大,月经来前的7~10天尤应避免这类食物。远离咖啡。
【预防】
1.切忌滥用药
有的人胡乱吃些消炎药或是抗生素类药来止住乳房胀痛,这是错误和危险的,因为乳房胀痛不能使用局部性的类固醇消炎药。
2.防止肥胖
对于过度肥胖的女性,减轻体重将有助于缓解乳房肿痛。
3.避免利尿药
利尿药的确有助于排放体内的液体,也能削减乳房的肿胀。但这种立即的缓解是需付出代价的。因为过度使用利尿药会导致钾的流失,破坏电解质的平衡,以及影响葡萄糖的形成。
4.穿稳固的胸罩
胸罩除了防止乳房下垂外,更重要的作用是防止已受压迫的乳房神经进一步受到压迫,以消除不适。细心的姐妹会发现,那些慢跑运动员穿戴稳固的胸罩就是这个保健原因。
九、经期腹泻
妇女每值行经前后或经期,大便溏薄,甚或清稀如水,日解数次者,称为“经行泄泻”,亦称“经行而泻”。本病的特点是伴随月经周期出现。如患者素有慢性腹泻,遇经行而发作尤甚者,亦属本病范畴。这种证候可持续数年,日久对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以育龄期妇女多见,中药治疗预后良好。若经期偶然因饮食不节或伤于风寒而致泄泻者,不作经行泄泻论治。属中医的经行前后诸证,相当于西医的经前紧张征。
虽然大多数腹泻都与胃肠道疾病直接相关,但也有些腹泻是由其他脏器的疾患波及胃肠道而引起的。比如有些妇女在月经前期,月经期,经净半个月后以及怀孕40天左右随着早孕反应的出现而发生腹泻。如果孕妇患有盆腔炎时,盆腔与子宫充血更明显,炎症波及直肠,就会刺激直肠而发生腹泻。这类腹泻应进行妇科检查。
【症状】
主要症状为在月经来潮前后或者每次月经期间出现大便泄泻,泻时小腹疼痛,每日次数多少不等,可为溏便,也可为水样便,甚或进食之物完全排出。伴有神疲力乏,脘腹胀满,饮食不香。日行数次,经净泻止,下次经前再复发。需与慢性肠炎及其他肠道疾病作鉴别,可做大便常规检查、大便培养和肠镜检查等。
【病因】
现代医学认为与女性月经期间体内激素比例失调有关。在月经期开始的时候,女性身体会分泌出大量的前列腺素,这种荷尔蒙会刺激子宫收缩,帮助把子宫内的血和剥落的子宫内膜排出体外,同时也会刺激肠组织的收缩,就会引起腹泻。
中医认为主要机制是脾肾阳气不足,运化失司,值经期血气下注冲任,脾肾愈虚而发生泄泻。因脾主运化,若素体脾虚,经行时气血下注血海,脾气益虚,脾虚失运,湿浊下泄而为泄泻;肾为胃之关,主司二便,若禀赋肾虚,命门火衰,经行时经水下泻,肾气益感不足,脾失温煦,致成泄泻。
【辨证用膳】
1.脾虚
(1)证候:月经前后,或正值经期,大便溏泄,经行量多,色淡质薄;脘腹胀满,神疲肢软,或面浮肢肿;舌淡红,苔白,脉濡缓。
(2)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