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坤卦象传》
译文
坤象征大地,君子应效法大地,胸怀宽广,宽容万物。
阐释
坤卦
“坤卦”,由阴的符号重叠而成,指地的情势,表示纯粹的阴、最柔的顺。有了天,与天相对的就是地,所以“乾”卦之后便是“坤”卦。“坤”原意为“伸”,也含顺的意思,与太阳光气舒展的形象相对,为地气舒展的形象。在构成宇宙的阴阳二元中,它具备阴的柔顺。而纯粹是由阴气构成的,最大的就是地,所以用阴的符号重叠而成,命名为“坤”,相当于地。“坤”是指地的情势,表示纯粹的阴、最柔的顺。
《周易坤卦象传》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朱熹对此的解释是:“地,坤之象,亦一而已。故不言重,而言其势之顺,则见其高下相因之无穷,至顺极厚而无所不载也。”
笔者认为,明人林希元的解释似乎更为妥当,他说:“地势坤,言地势顺也。于此就见其厚,故君子以厚德载物。盖坤之象为地,重之又得《坤》焉,则是地之形势,高下相因,顿伏相仍,地势之顺,亦唯其厚耳。不厚,则高下相因便倾陷了,安得如此之顺。唯其厚,故能无不持载,故君子厚德以承载天下之物。夫天下之物多矣,君子以一身任天下之责。群黎百姓,倚我以为安。鸟兽昆虫草木,亦倚我以为命。”以此而论,君子须有宽厚容人之德。
如《文言坤》所说:“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也正是在此意义上,孔颖达说:“身有敬,义以接于人,则人亦敬,义以应之,是‘德不孤’也。”“德不孤”,必有邻,内心品行纯正,行为适宜,内心和外化的行为完美的结合起来,美德才能广布,德性才能周正,于事于物才能亨通畅达。
君子唯有具备了这样的品格才能以“宽厚之德容载万物”,才能身心安康,享受天伦之乐。
由此可见,《周易坤卦》暗含了以德养生之义。
养生之道
关于以德养生的主张,孔子提出了“仁者寿”的观点。
《论语》中有:“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明代养生学家石天基也说:“善养生者,当以德为主,而以调养为佐,二者并行不悖,体自健而寿命自可延年。”他明确指出,道德修养是主要的,身体调养是辅助的,如果主辅结合,匹配得当,就一定能身体健康,心理顺畅,从而“寿命自可延年”。
那么,为什么道德高尚的“仁者”能够长寿呢?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孔子家语》通过哀公与孔子的一问一答对此作了解释:
“哀公问于孔子曰:知者寿乎?仁者寿乎?孔子曰:然。人有三死,而非其命也,己取也。夫寝处不时,饮食不节,逸劳过度者,疾共杀之;居下位而上干其君,嗜欲无厌而求不止者,刑共杀之;以少犯众,以弱侮强,忿怒不类,动不量力,兵共杀之;此三者,死于非命也,人自取之。若夫智士仁人将身有节,动静以义,喜怒以时,无害其性,虽得寿焉,不说宜乎。”
这段话讲了三个意思:首先是以肯定的态度回答了哀公的提问,认为有高尚道德的人确实是可以长寿的。然后指出,人的死亡本应是生命发展的必然结果(“命”),但有些死亡却并非如此,而是由于人们养生不善而导致的,即所谓“己取也”。最后分析了“仁者寿”的理由和依据。这就是:身体保养合乎节律,动静结合恰到好处,当喜而喜、当怒而怒,才不会伤害人的身体。
汉代董仲舒明确指出:“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静,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就是说,一个道德修养好的人,可以免除贪欲之心,使自己保持“内清静”、“心平和”,从而身心健康,延年益寿。
可以说,无论是孔子“仁者寿”的观点,还是董仲舒所说的“德”能养生的主张,皆是《周易坤卦》思想的继承和发挥,即道德高尚的人,节制贪欲、调控喜怒、心理平和、情绪不乱、气机通顺、血脉畅达,自然会身心健康,益寿延年。
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高尚的德行确实有益于健康长寿。这是因为善良、高尚的品性,内无贪欲,外无烦扰,有利于保持心理平衡。这种良好的心态,能促进机体分泌更多的有益的激素、酶类和乙酰胆碱物质。这些分泌物能把人体的血液循环和神经兴奋调节到最佳状态,从而增强人体抗病机能。
反之,那些败坏社会道德风气、行为悖于社会伦理的人,其内心虚恐、内疚、自责、寝食不安,精神高度紧张。这种不良情绪,必然会引起神经中枢、内分泌功能的失调,人体各组织器官系统受到强烈扰动。长此以往,必然诱发各种身心疾病,如癌症、心脑血管等疾病,导致机体早衰,进而寿命缩短。
所以说,我们应重视并努力挖掘弘扬以德养生思想,促使人们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更加自觉地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素质,摒除各种有悖于社会人伦道德的行为,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做到对自身,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对社会,做一个厚德载物的君子。
养生典范
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时期齐国宰相。据史学家考证,晏子活到了 95 岁,这一年龄即使在今天也属高寿。
那么,晏子是因何活到了如此高寿的呢?
事实上,历史文献中并没有关于晏子长寿秘诀的记载,但从有关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出,晏子的长寿与其道德修养是密切相关的。
廉洁无私
晏子连续被齐国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世国君重用为相,执掌朝政数十年,但他一直勤恳廉洁从政,清白公正做人,他主张“廉者,政之本也,德之主也”。晏子管理国家秉公无私,亲友同僚求他办事,他从不徇私,从不接受礼物,大到赏邑、住房,小到衣物、车马,他都予以拒绝。不但如此,晏子还时常拿出自己的俸禄接济亲戚朋友和穷苦百姓。他廉洁无私、善良坦荡的德行是他长寿的一个重要原因。
主张仁和
“仁”是儒家的主要学说,也是晏子施政的重要原则。晏子非常推崇管仲的“欲修政以干时于天下”必须“始于爱民”。他坚持“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爱民”。遇到灾荒,他就先将自家的粮食分给灾区人民,然后劝戒君主赈灾,因此他深受百姓爱戴。对邻国,他主张和平相处,不事争战,他劝景公“请礼鲁以息吾怨,遗吾执以明吾德”,景公“乃不伐鲁”,他的这一行为得到了许多诸侯国的赞誉。晏子对内对外的施政主张,正是他道德修养的极好体现,正所谓“万人称誉,多寿祛病”。
俭朴寡欲
晏子十分注重俭朴的德行。他吃的是“脱粟之食”、“苔菜”,可谓“食菲薄”,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吃粗茶淡饭、素食;穿的是“缁布之衣”,就是最平常的衣服;上朝坐的是“驽骊弊车”;住的是“近市湫隘嚣尘,不可以居”的陋仄之室。晏子不但生活俭朴,而且清心寡欲。他不但“戒得”,而且“戒色”。景公见晏子的妻子“老且恶”,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晏子坚决推迟不肯接受。晏子说:“去老者,为之乱;纳少者,为之淫。且夫见色而忘义,处富贵而失伦,谓之逆道。”晏子“生活俭朴,清心寡欲”,这亦是他健康长寿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