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改善自我
由于职业的关系,每一个教师恐怕不乏心理学知识,但重要的是要在现实生活中将心理学原理运用出来。我们应该改善自己个性中不太完善的地方,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改变认知模式,学习一些放松技巧,以期提高自我心理保健能力。
(三)与学生一起成长
成长是我们每个人毕生的课题,当我们全身心投入我们的工作,并能从中领悟到教师工作的真谛和作为教师的我们还欠缺些什么,我们就会超然得多。这样,当我们面对一群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生命时,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成就感、喜悦感就会油然而生,我们才会悲伤着他们的悲伤,幸福着他们的幸福,在年轻的生命成长的同时让自己的生命之树更加茁壮。
26.警察如何进行心理保健
警察心理研究人员将警察心理健康标准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没有任何明显的心理上的障碍或异常表现;②能正确地自我评价;③具有稳定、乐观向上的情绪;④保持统一的人格,即理想、信念、价值观、世界观等与需要、兴趣、动机等因素以及相适应的外显行为保持和谐与统一;⑤良好的人际关系;⑥对周围社会能够很好地适应;⑦控制能力强。
根据上述标准,警察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应注意:
(一)了解自己,正确评价自己
要了解自己的优点与局限,了解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和心理素质,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使之既不过高,又不过低,从而在对目标的不断实现中,产生愉快、满意的情感,促进身心健康。
(二)不断学习,努力提高个人修养
警察个人修养包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完备的法律观念,大局观念,关心天下大事,熟悉各民族习俗。
(三)培养积极的情绪
情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也许太遥远,但保持清醒的头脑却是无论如何都该做到的。当然还要形成与社会占优势的情感相一致的情感,这是警察的职业特点所决定的。
(四)注意协调好人际关系
要学会同各种类型的人打交道,并与自己所接触的绝大多数人都能保持良好的关系。当然在这点上要注意有正确的交友观念。
(五)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
在业余时间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如阅读、音乐、书法、绘画等。同时注意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以调剂业余生活。
(六)加强体育锻炼
身体和心理二者的健康是密切相关的。体育锻炼可以消除抑郁的情绪,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从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必须记住的是:锻炼贵在有恒。
27.军人如何进行心理保健
军人职业具有环境复杂、条件艰苦、强制性强、集中统一、机动性大、任务艰巨、危险性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军人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一般说来,军人的心理健康应具备下述条件:①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乐于奉献;②具有应付各种复杂情景的能力,不畏艰险;③能够正视现实,抵御挫折;④精力充沛,积极向上,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⑤能够正确自我评价,自信、自尊、自制;⑥乐于交往,善于合作,能够保持和发展融洽互助的军人关系;⑦情绪稳定、乐观、开朗,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并不排斥应有的享受;⑧善于发挥自己的军事技能.在紧急情况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要达到上述条件,军人首先需要不断在军事环境中进行艰苦地磨炼,需要顶住各种挫折,特别是能够经得起战场情景的严峻考验;其次要培养自己健康的人格,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运用正确的策略处理生活中的矛盾,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第三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善于处理各种冲突,能克服困难并正确面对挫折。当然,警察与军人的职业有相似之处,因此,前一节的内容可以一并作为军人心理保健的参考。
28.职业活动中的心理保健
每一种职业都有其自身特点,却也有着彼此共通的东西。健康的职业心理是我们事业成功的基础,我们在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中,要像注意身体健康那样去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这里我们谈谈职业活动中的心理保健的共同原则。
(一)脑力劳动者要注意科学用脑
在工作中,为了晋升,为了加薪,有人往往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去苦苦思索和实践,使大脑长时间处于紧张而不得休息的状态下,这就容易导致精神耗竭,出现用脑过度问题。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应当注意采取适当的方式使大脑得到必要的休息。休息的方式主要有动静两种。“动”的方式就是指活动,如跑步、打球、游泳、溜冰等,“静”的方式主要是指睡眠、小憩等。另外还应当注意充分利用大脑工作的最佳时间(如上午9~10点),加强脑营养,多吃点鸡蛋、瘦肉、蔬菜、水果之类的食物。
(二)培养良好的人格,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人格。一个人的人格不仅较长时期地稳定地影响着他对待生活、对待工作的态度以及人际关系、处理各种问题的方式与效率,而且往往与某些疾病的发生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因此培养良好的人格不仅可以有助于事业的顺利和成功,而且会预防心理疾病,保证身心健康。
有了良好的人格,就会乐于合群,与同事、领导、亲人、朋友友好、和睦相处,在自己的周围建立和保持一种协同、融洽的人际关系,就会心情舒畅、精神饱满,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反过来又会帮助形成积极乐观,开朗豪爽的性格。
(三)保持快乐的心情
一位心理学家说:“当你无比快乐时,你的智力也是无与伦比的,同样,当你忧伤、抑郁、惊恐或迷惘时,思考能力就会每况愈下。”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保持快乐心情对我们所从事的职业有多么重要。
要想保持好心情,首先要减少不良情绪的发生。做人不必讲求十全十美,强迫自己追求完美,不但会引起沮丧、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有碍健康,而且会在工作效果、人际关系、自尊心理上导致挫折感。当然,一旦遇到了挫折应视为正常现象,并努力去克服面临的困难,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与心理的平衡。
要想保持好心情,还要学会自我调节情绪。这一点在前面的章节我们已谈过,这里就不再赘述。
在充分了解上述三点的内容之后,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自身特点,更进一步地进行自我保健。
29.下岗职工如何进行心理保健
在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实行计划体制到70年代,全社会基本上消灭了显性失业现象。而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渐建立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经历了转轨改制,优化劳动组合改革的企业职工,有的在一夜之间就面临下岗的现实,连维持生计都成了问题.这对那些历来把国有企业看作是“金饭碗”的职工来说,眼前的处境是难以接受的。
然而下岗是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结果,不是个人力量所能控制的事情。因此,下岗职工应尽快从困惑中走出来,重新面对现实,以坦然、健康的心态度过困难期,再扬生活的风帆。积极主动地自我调节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改变消极的认识,重新振奋精神
多数职工下岗不是由于自身工作不努力,而是由社会原因造成的。下岗不等于自身价值的丧失,不必过分沮丧消沉。要认清改革过程中下岗的不可避免性,认清这是竞争时代优胜劣汰的规律:不要把下岗看作大难临头,而要把下岗当作人生的又一次选择,要看到挑战中蕴藏着的新机遇:下岗使我们有了一个再“充电”、再发展、重新塑造自我的机会,很可能我们会就此走上一条以前根本就想不到的成功之路。认识修正了,心态就平和了,新的生活也就开始了。
(二)重新打量自己,下力气提高自身素质
下岗职工应该认真全面地对自己进行分析,充分了解自己的优点短处,发挥自身长处,避开自身短处,去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服务行业),还可以根据自身条件积极参加职业、学历、技能培训,以掌握新的生存本领,当然还要掌握市场需要,学习再就业的技巧,克服盲目性,增加预见性,提高应变能力。
(三)排解不良情绪,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每一个遭遇下岗,失去工作和生活保障的人,都会产生苦闷、烦躁、失落、愤怒等不良情绪。如果任由这些消极情绪长期堆积,我们的健康就会受到极大的损害。所以下岗后我们应接受亲人和朋友的关怀、支持,通过倾诉等方式排解不良情绪,以那些失业不失志、自强不息、辛勤创业的人为榜样,激励自己,尽快从下岗的阴影中走出来。
(四)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寻求再就业
下岗职工能否尽快走出困境取决于能否尽快再就业。现实中,不少下岗职工迟迟不能再就业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受旧的择业观的束缚。因此要转变就业观念,克服等、靠、要思想,树立自强自立意识,积极主动向市场要机会;克服求全、求稳心态,增强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放弃一辈子只能从事一个职业的思想;克服追求安定、盲目攀比、好面子心理,不怕工作苦和累,不认为岗位有贵贱之分,树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观念,用劳动去换取报酬。
总之,要明白下岗不仅是政府、社会、企业的事,也是下岗职工自己的事,只有自强不息,满怀信心地下工夫去创造明天美好的生活,才能早日走出困境。
30.退休人员如何进行心理保健
一位刚退休的老者,吃过早饭便习惯性地拿起公文包往外走,家人问:“干什么去呀?”老人说:“上班。”家人哄堂大笑,老人这才恍然大悟,不无尴尬。
一位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干部,看到小轿车开过来,以为是来接自己的,然而车却从他面前径直开过去。
这就是离退休、每个“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的老人到晚年都要面临的一个事实。也正因为离退休后的老人都或多或少地有开篇两位那样微妙的经历,多数老人都会发生心理状态的不同程度的改变。有些人对此能进行自我调适,很快便能适应;而有些老人,特别是思想准备不足的老人,如果加上性格不够开朗,就容易发生适应不良,出现“离退休综合征”,表现为孤独、抑郁、焦躁、情绪不稳、易怒,甚至发展为老年期抑郁症,还有的老人表现为医学检查无异常发现的各种躯体不适,如头晕、头痛、乏力、胃口不好,肢体麻木等。要预防这种心理问题,离退休老人及其家庭。乃至社会,都该有所作为才是。
(1)改变认知,顺利完成角色转换。首先离退休老人不能认为退休是单位、社会对自己的抛弃,不能认为自己老了,“不中用了”,而应认识到这就像接力赛跑,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也就该把接力棒交给别人,自己“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也该歇歇了!”工作了一辈子,从岗位上退下来,对老年人的健康更有宜,而且退下来之后仍可通过多种途径发挥自己的余热,离退休可以意味着新的开始。
(2)合理安排,开始新生活。认识自己角色的改变之后,就该着手安排自己的新生活。挖掘自己过去少有时间从事的业余爱好,并合理饮食。可以动手撰写回忆录,定期与老朋友聚会,外出旅游,养花植木,吟诗作画,参加健身活动。有条件的还可以上老年大学,多接触新人新事,更新知识,以防心理老化。
(3)子女要关心和尊重老人的生活权益,“常回家看看”,但却不可把老人当作保姆,要尽最大可能让他们身心健康,安享天伦。
(4)社会应多给予支持,组织鼓励老人们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减少孤独和寂寞,定期去探望,特别是传统节日,应给他们送去心理慰藉,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5)一旦发生离退休综合征,应送老人到正规的精神卫生机构就诊,并积极配合治疗。
总之,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才是老人快乐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