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能治病,饭能补人”,这句健康谚语看起来好像是一句白话,但它的意义却是非常深远的。
生病后如果不吃药能扛过去当然是一件好事情;但如果扛不过去,就需要吃药来治病了。药能治病,这是事实。现在的药品有很多种,吃药如果不讲科学,不仅不利于治病,还可能会招来更大的麻烦。
专家指出,吃药应避免以下几种错误的方式,才能使药物起到最佳的效果。
1躺着吃药
躺在床上,口腔与胃肠道处于同一平面,药物容易粘附于食道壁,不仅不能顺利到达最佳吸收部位而发挥疗效,而且可能刺激食道,造成呛咳或局部炎症甚至灼伤。正确方法是取坐位或站立位吃药,咽下药物后继续保持此种体位至少两分钟。
2对着瓶口喝药
此种做法多见于止咳糖浆及其各种合剂。由于是液体形态,一些病人便将嘴直接对着瓶口饮服,结果就会出现两个弊端:一是容易污染药液,促使其变质失效;二是服药量难以准确掌握,而药量又直接关系到治病效果,少了难以控制病情,多了又可能产生毒副作用。所以,对着瓶口喝药事不科学的。
3多药同吃
有些人特别是中老年患者,往往集多种疾病于一身,医生开的药物多而杂,他们便将所开药物放在一起服下去。由于各种药物的形态、大小、重量各不相同,经食道进人胃肠的速度便不一致,容易在“途中”发生障碍。规范的服药方法是将大小药片、胶囊、药丸分开服用。
不论是大小病症,每个人都时有发生,偶尔吃些药是很正常的事情,可很多人并不知道在什么时间吃药才能恰到好处。服药时间主要是依据药物的功效、性质、预期药效发挥作用的时间、对胃肠道的刺激以及食物对药物的影响等而定的。
驱虫药,应在半空腹或空腹时服下,这样能使药迅速入肠,并保持较高浓度。若在饭后服用,则会被食物隔住,难以达到治疗目的。
健胃药、抗酸药、收敛药、胃肠解痉药、肠道抗感染药、利胆药等,多为饭前服用。健胃药饭前服用,可增加食欲和胃液分泌;抗酸药饭前服用,可使药充分作用于胃壁;肠道抗感染药饭前服用,可使药通过胃时不会稀释。
其余大多数药,特别是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如阿司匹林、水杨酸类、保泰松等抗炎镇痛类、硫酸亚铁等,一定要在饭后服用。有些药物如心得安、苯妥英钠、安体舒酮等在食物中生物利用度高,应在饭后服用。维生素B2等随食物进入小肠,以利吸收,也宜在饭后服用。
然而,一生病就吃药这到底对不对?每个人心中可能都有这个疑问。如果只是小病如感冒,不应该立即吃药,这是因为机体都有着自己的防御能力和抵抗屏障,而且很多病本身就有自愈倾向,完全可以通过机体的免疫力杀灭病原菌,恢复健康。依靠机体自身能力康复,可以激发体内的抗体,增加抗病能力,下次疾病侵袭时就不容易再受感染。每种药物的药性都不是单一的,都有副作用,当一种效应可以治疗疾病时,其他的作用可能对身体产生损害。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这是很有道理的。因此在生病时,如果不是特别难受,或者经过检查不至于引起严重的后果,建议不要吃药。
此外,专家提醒,药并不是越新越好,因为新药往往存在临床经验不足、不良反应没有被发现等缺陷。专家建议,生病时要服用对症药物。另外,我们在治病过程中应学习、了解有关药物的一些知识,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正确地选药,掌握适宜剂量和用药方法。
说完了“药能治病”这个话题,我们再来说说“饭能补人”这个话题。
“民以食为天”,人类的生命必须依赖于饮食才能够存活下去,食物的作用就是维系生命。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不仅仅满足于“存活”,还要活得健康,活得有力量,这就必须牵扯到影响人类生命活动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一一营养。
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人体缺乏任何一种营养素都会发生病变。缺维生素就需要补充维生素,缺什么就补什么。当然,这和我们吃下的食物息息相关。
人吃单一食物是不能维持身体健康的,因为有些必需的营养素,如一些必需脂肪酸、氨基酸和某些维生素等,不能由其他物质在体内合成,只能直接从食物中取得。而自然界中,没有任何上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因此,为了维持人体的健康,就必须把不同的食物搭配起来食用。
现代营养学把食物分成两大类:一类主要是供给人体热能的,叫热力食品,也叫主食,在我国主要是粮食;另一类是副食,主要是更新、修补人体的组织,调节生理机能的,又叫保护性食品,如豆制品、蔬菜、食油等。
主食的种类很多,它们所含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又互不相同,故不能只用一种粮食做主食。副食中的肉类、蛋类、奶类、鱼类、海产类、豆类和蔬菜等,都能提供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人体必需的脂肪酸、磷脂、维生素、钙、磷、镁、碘等重要营养素,对人体健康起着非常重要作用;但副食在营养上也各有长短,因此,也应搭配食用和变换食用。饮食的种类多种多样,所含营养成分各不相同,只有做到使各种食物合理搭配,才能使人体得到各种不同的营养,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
需要指出的是,有的人为了减肥等,对待主食上不够重视。在日常饮食中主食的摄人是必需的,同时,如果能把主食简单化、定量化和杂粮化,则会更益于人体的健康。
1简单化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主食的范围变得越来越大,油条、春卷、奶黄包等含有淀粉的食物都被当成主食对待了。事实上,这类食物的脂肪、热量等含量较高,多吃对身体无益,而且也会导致体重增加。
2定量化有的人不管是外出就餐还是在家吃饭,菜的种类都比较多,尤其是荤菜,每样吃几口就饱了,往往再也吃不下主食。主食摄人不足,副食特别是荤菜吃得较多,脂肪和胆固醇摄入量就会相应增多,很可能会引起肥胖及其并发症。正确的做法是,避免无限制地吃菜肴,保证主食的进食量,主食应“定量”,健康成人每天至少在300克以上。
3杂粮化现在,多数人吃的主食越来越精细,基本上都是精白米、精白面等。所以,有人提出了“讲营养吃粗粮”的口号,这是很符合营养学要求的。稻米在碾轧加工过程中,米糠全部被丢弃,反复碾轧后,只剩下淀粉及少量蛋白质;而米糠所包括的果皮、种皮、糊粉层、米胚芽等则包含了稻米64%的营养素,是稻谷精华之所在。
燕麦、大麦、荞麦、粟米、玉米和高粱米等杂粮,含有白米、白面中所缺乏的营养素,可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人在喝酒时喜欢就菜饮酒而不吃主食,这种吃法对肝脏和心血管的损害是很大的。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有加强肝脏解毒能力的功能,适量摄入主食可以保护肝脏。
小贴士多吃主食可防脱发
如今患脱发症的人越来越多,而且日趋年轻化,一些“聪明绝顶”的人常为此大为苦恼。脱发固然与现代快速、紧张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以及激烈的社会竞争所带来的精神压力有关,但主食摄入不足也是导致脱发的重要“催化剂”。
中医理论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其华在发。因此头发的生长与脱落过程反映了肾中精气的盛衰。肾气盛的人头发茂密有光泽,肾气不足的人头发易脱落、干枯、变白。头发的生长与脱落、润泽与干枯除了与肾中精气的盛衰有关外,还与人体气血的盛衰有着密切的关系。老年人由于体内气血不足、肾精亏虚,出现脱发现象,属于客观规律。年轻人脱发,不仅影响整体形象,还可能是体内发生肾虚、血虚的一个信号,而这些问题与主食摄入不足有密切关系。
每个健康成年人每日粮食的摄入量以400克左右为宜,最少不能低于300克。此外,适当摄入一些能够益肾、养血、生发的食物,如芝麻、核桃仁、桂圆肉、大枣等,对防治脱发将会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