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清晨,在送女儿学奥数的间隙,冯老师信步来到正在扩建的凤凰山公园。深秋的早晨,已经颇有寒意,但人们晨练的场面却如火如荼。有跳舞的,有唱京剧的,有练太极的,有扭大秧歌的,而他的目光却被几个精神矍铄的老人所吸引。只见他们围成一圈,毽子在里面上下翻飞,直看得他眼花缭乱,甚至感觉技痒。正巧这时踺子被踢歪,径直朝他飞来。说时迟,那时快,他果断抬起右脚,来了一个“乌龙摆尾”,毽子又稳稳地向他们飞了过去。
一阵赞叹声随之而来:“呵,小伙子,你真棒!”冯老师听了,不禁心中感慨——自己早已经过了小伙子的年龄,已经人到中年了。正是踢毽运动让他的精力永远旺盛,让他的心态永远年轻。
想当年,由于长期低头伏案,疏于活动,颈椎病便找上了他。每当工作时间一长,头部就会有发木发胀发痛的感觉,每当转动头部的时候,就会清晰地听到“咯吱咯吱”的声音,每天晚上睡觉都不枕枕头,但是收效不大。他查了资料,了解到踢毽子是预防和治疗颈椎病的好方式。因为随着毽子的起落,脊椎各关节屈伸有节、有度,椎体的深、浅层肌及颈前、颈后肌等一张一弛的锻炼,可以有效避免椎关节的僵化,加强肌肉和韧带的强度,增强关节的稳定性,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颈椎病的效果。另外,踢毽子时上肢有节律地摆动,运动了肩、背部肌肉、关节,对中老年人易患的肩周炎,也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从那时起,踢毽子便成了冯老师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学校,每天都有他和学生、他和老师们踢毽子的身影。甚至他的这一爱好还传给了同样是老师的妻子,每逢休息日,他们都要踢上一次。自从与踢毽子结缘,已经5年了,颈椎病已经逐渐远离了他。现在,踢毽子这项活动已经在他所在的学校蓬勃开展起来,成了老师们一个传统体育项目。
毽子虽小,但魅力十足。从事这项体育运动要求你心到、眼到、脚到;反应要灵敏,动作要迅速,相互配合要心领神会。大家围在一起踢毽子的时候是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只见你一脚,我一脚,飞舞的毽子牵动着所有人的眼球,调动着所有人的责任感,激发着所有人团结进取的精神。其间有说有笑,有喊有叫,有逗有让,气氛融洽、热烈。那一刻真的感到,我们的青春、我们的激情都随着这小小的毽子在飞!
★专家健康锦囊
踢毽子应选择地面松软、平坦的场地进行。
提倡左右脚交换踢,以达到全面锻炼的目的。
踢毽子主要是下肢活动,上肢活动量较小。因此在踢毽子的同时,应结合辅助性的锻炼,使上下肢得到全面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