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通为用,离苦得乐
《易》曰:“一合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通者,畅通也。
化用在日常生活中,我认为,许多人之所以不能够健康长寿,就是因为身体不“通”之处太多了。
身体哪些地方会出现不通呢?首先是六腑。《黄帝内经》云:“六腑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是指六腑具有重要的受纳、消化、传输功能。如果说人体像一座大城市,那六腑就是这座城市的“交通要道”。
“交通要道”要是不通了,那是极容易出问题的。
老师曾告诉我,如果身体不通,就算是吃最好的补品,也是无济于事,甚至可能有害。相反,清除体内“淤泥”、污垢,保持全身畅通,就是对身体最大的补。
以“通”为“补”,这是道家最绝,也是最神奇的地方。
俗话说:“人参杀人无过,大黄救人无功。”很多人只是把大黄当成一味泻下的药物,但是我在临床上却经常用到它,取得的疗效也比人参、虫草等名贵药还要好。碰到体内有内热、痰湿或淤血的患者,我通常会开些通下的药物来帮他们疏通一下。
在丹道医家看来,我们身体里的六腑、经络、关窍,乃至于毛孔都要保持通畅,不仅人体的每一处角落要彼此畅通,就是与外界的环境也要通。可以说,人体本身就是一个通透的世界,与万事万物的联系也应该是“往来不穷”。如果这些地方有一处堵住了,哪怕只是淤阻了一点点,疾病也会闻风而至。比如,我在临床上就发现,女子的输卵管不通、老年人的心血管不通等慢性疾病都可归结为气滞血淤。
遗憾的是,好多病人都不懂这些道理,吃了很多补药非但没能把病治好,反而把人体的通道给堵住了。比如说,妇女在更年期的时候常常会有出汗的现象。古人讲,“汗血同源”,女性进入更年期后暂时闭经,身体短时间内无法适应新环境,胞宫闭塞,导致体内蒸腾的气血无路可走,只好转化为汗液向外排出。这本来是一种很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有些人不明白其中窍要,一味将汗收住,恰好把正常的通道给收敛住了,反而出现了胸闷、气短等问题。再如,有些患有慢性肾病的人体内本来有很多湿毒,这种湿毒有时会通过脚气的方式向外排毒,但是有些人只看到脚气,想尽一切办法将脚气给治了。结果,脚气没了,排毒的通道也堵了,肾病反而加重。
人体出现不通的时候怎么办?其实,方法很简单。古人云:“一通百通。”虽然人的体质各有异同,所生之病也千奇百怪,但是古代的丹道医家治病就用六字真言:汗、吐、下、和、通、补,没有别的。其实,概括起来也就是一个“通”字。所以,要想不生病,要想在生病后迅速恢复健康,我们就要做通家,先把体内堵塞的经络打通再说。这个问题解决了,身体上的诸多麻烦自会迎刃而解。
其次,在我看来,实现“通”的主要载体是经系系统!事实上,这也是我研读《黄帝内经》并结合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一套新方法。
在我看来,不管是扶阳祛湿,还是通经活血,都能用这一套体系来概括和解释。俗话说,“满树葡萄一根藤”,懂医的朋友都知道,人体的组织器官再多,经络系统再复杂,都得系在脊柱这根“藤”上才行。
没有了这根“藤”,“葡萄”就无处可栖。相反,只要好好利用经系系统,我们就能轻松打通人体最重要的三关九窍,让阳气升腾不息。
在本书中,我没有给大家讲太多的医理,而是直奔大家所关心的养生祛病主题,书中所荐的药方及功法都是符合丹道中医的通补法则,使用起来简便廉验,人人都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它。
清代医学大师薛雪有一句名言:“凡事要归于易简,不根于虚静者,即是邪术;不归于易简者,即是旁门。”事实上,中医本身并不复杂,但只有学到家的人才能把它真正简单化,因为简单的背后是渊博,是经验。我们一旦掌握了这种大智慧,就能像年满七十的孔子一样,“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简单的一味单方也能用得十分神奇,甚至可以活活“气死名医”!
在这本书里,我将告诉大家多种守护精气神、祛除湿病邪的通补之术,数种“气死名医”的通补药方及隐藏在行走坐卧当中的一些通补小窍门,一汤一药、一招一式都直指人体里需要通与补的要害。另外,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对身体进行通补,书中还有一章专门讲木、火、金、水、土五型格局养生法,使大家可以更准确地分辨自己的体质,以便更快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养生之术。
此外,我在书中还介绍了道家最不愿传、也是最难传的一些功法,如铁裆功、先天大卧功等性命通补大法。事实上,这些功法非常简单,久久行之,自收其效。
我的老师胡海牙老先生经常教导我说:“我们学医,为的是治病救人;我们行医,为的是惠泽百姓。什么时候人们都不生病,我们为医的道也就圆满了。”如今,我从业已经20多年,虽然医术小有进步,但总感觉自己离老师所期望的大道还太远。这也说明我的功夫还不到家,还要更加努力,才能把自己所学奉献给大家。
《黄帝内经》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我认为,这句话不仅是说给医生听的,同时也是说给患者的,就让我们大家一起遵循古人这个养生法则,守住精神,离苦得乐。我想,这不但是我之所欲,也应该是大家所愿。
是为序。
武国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