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共94章)
↓↓
第1章 鲁班的故事
第2章 张半砍匾
第3章 张衡的故事
第4章 华佗拜师的故事
第5章 古代数学家祖冲之
第6章 毕昇活字印刷的故事
第7章 踏遍青山尝百草
第8章 徐霞客求仙记
第9章 詹天佑的故事
第10章 中国第一位飞行家
第11章 天文学家张钰哲
第12章 女人也能开好刀
第13章 分桃子
第14章 “两弹元勋”邓稼先
第15章 因为我是中国人
第16章 寒酸的小矮子
第17章 竺可桢写日记
第18章 华罗庚“挑错”
第19章 桥梁专家茅以升
第20章 苏步青的“零头布”
第21章 高士其爷爷的故事
第22章 钱学森回国的故事
第23章 你是谁家的孩子
第24章 李政道的演讲
第25章 化学家卢嘉锡的故事
第26章 化学家魏可镁的故事
第27章 干大事与做小事
第28章 大饼油条摊的“粮票风波”
第29章 科学家与老板
第30章 创新就是跟我学
第31章 皇冠的故事
第32章 大家都要相信他
第33章 在叙拉古之战中
第34章 学习的动力
第35章 碑文的奥秘
第36章 毕达哥拉斯
第37章 谁先落地
第38章 近代科学之祖——伽利略
第39章 阿巴内希坐诊
第40章 九十九岁的老寿星
第41章 “笨蛋”爱因斯坦
第42章 “戴草帽的博士”
第43章 牛奶是何物
第44章 A=X Y Z
第45章 “镭”的母亲——居里夫人
第46章 荣誉与玩具
第47章 巴斯德的故事
第48章 不懂就从头学
第49章 画鸡蛋
第50章 小小“口算家”
第51章 农村学生真聪明
第52章 怪兽
第53章 鳄鱼
第54章 保护诺贝尔金质奖章的玻尔
第55章 被称作“美国之父”的科学家
第56章 发明避雷针的人
第57章 究竟谁是议员
第58章 大发明家爱迪生的故事
第59章 妙计救妈妈
第60章 耳聋的科学家
第61章 一句话的演讲
第62章 专业语言
第63章 自学成才的法拉第
第64章 实验的价值
第65章 提薪
第66章 大器晚成的达尔文
第67章 三叶草、土蜂、老鼠和猫
第68章 叫虫
第69章 万能的复信
第70章 贝尔发明电话的故事
第71章 弗莱明与青霉素
第72章 门捷列夫升空的故事
第73章 安培“不在家”
第74章 “劣等生”詹姆斯·瓦特
第75章 凡事亲自去做
第76章 为科学而献身的布鲁诺
第77章 两次饭钱一起结算
第78章 借书不还的鲍尔
第79章 “笨人”彭加勒
第80章 发现新大陆的人
第81章 上帝发怒了
第82章 磕鸡蛋
第83章 诺贝尔的故事
第84章 昆虫迷法布尔
第85章 少年焦耳
第86章 莫瓦桑与人造金刚石
第87章 抓住头脑里的“为什么”
第88章 牛顿的故事
第89章 自信的胚胎学家
第90章 病床上的学生笛卡儿
第91章 爱德华·琴纳的故事
第92章 安全灯
第93章 造出了第一艘轮船的人
第94章 数学墙
同类推荐
山水旧城谙(指尖上的中国)
《指尖上的中国:山水旧城谙》在对诸如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上海的十里洋场、杭州的西湖和灵隐寺等各城市代表建筑和名胜的回忆中,我们不得不感叹民国城市都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和氛围,尤其是在沧桑的历史轮转中,每一座历史名城都演绎过精彩的故事,留下过无数动人的传说。当代作家的文化立场与叙事艺术
“文革”结束以后,中国文学结束了一体化的文学时代而走向了多元发展,作家的文化立场与价值取向迅速分化,小说的叙事艺术产生了革命性变化。本书立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主要探讨“文革”后中国作家的文化立场与叙事艺术间的复杂纠结联系,即作家的不同文化立场如何决定了他们的不同审美选择与叙事艺术,其叙事艺术又以何种方式、并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其文化立场的表达。通过对中国当代不同作家创作群体和代表性作家的研究,本书勾勒出了“文革”后中国文学发展的总体趋势和阶段性特征,理清了中国当代作家的文化立场与叙事艺术的整体形貌与个体差异,并就有争议的当代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进行了及时深入的学术研究和探讨。李叔同全集之书信(05)
本书主要包含弘一法师致丰子恺、李圆净、孙选青、林赞华、朱稣典、刘质平、弘伞法师、广洽法师、芝峰法师、习律诸法师、刘肃平、赵柏癫、李晋章、亦幻法师、崔澍萍、性愿法师、瑞今法师、寂山和尚、蔡元培、开元慈儿院董事会等多人的书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