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践证明,有些穴位对某脏腑器官疾病或某病理状态有相对特异的治疗作用。如大椎穴退热,至阴穴矫正胎位,胆囊穴治疗胆绞痛,神门穴安神,少商穴治咽喉肿痛,太渊穴治无脉症,天枢穴治泻痢、便秘等,均有较好的效果和较高的特异性。
针刺某些穴位,对机体的不同状态,可起着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如百会穴,在清气下陷时可以提升清气,在肝阳上亢时可以平肝潜阳;内关穴可使心动过缓者加快心跳,心动过速者减缓心率;合谷穴在解表时可以发汗,在固表之时又能止汗等。另外,有些穴位是治疗某种疾病的特效穴位,如曲池穴是改善皮肤病的重要穴位,人迎穴有较好的降压效果,尤其能降低收缩压;三阴交穴是辅助治疗消化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疾病以及妇科病的重要穴位。穴位的这些治疗特性,使针灸治疗方法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一定的安全性。
整体治疗作用
对某些穴位进行针灸或者按摩,可对某方面病症起到整体性的治疗作用,进而治疗全身疾病。例如针灸、按摩合谷、曲池、大椎可治疗外感发热;针灸、按摩足三里、关元、膏肓可增强人体免疫力;心动过速者,针灸、按摩内关穴可减慢心率;心动过缓者,针灸、按摩内关穴可加快心率。
穴位的治疗作用同中药还是不一样的,每个穴位对于身体的调节作用都是双向良性的。这就是说,在刺激穴位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会根据自身或虚或实的情况,来发挥或补或泻的调节作用。比如说内关穴调节心率,不管心率是快还是慢,我们都可以取这个穴位。每一处穴位施治都似服用一剂大药,能够放松肌肉、缓解疲劳、通经活络,从而达到调整人体机能、平衡阴阳、调节脏腑、防病祛病、强身健体的目的。
对身体进行穴位刺激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先轻后重,这样能够让身体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人的承受能力是不同的,用这种方法来测试身体的忍耐力能很好地确定刺激力度的极限。还有在刺激穴位时,要注意保持一个均匀的速度,力度要柔和,太快就会显得生硬粗暴甚至还会产生不良反应。
目前我们人类的平均寿命为78岁,这距离现代生命科学预测的过百的人类寿命还相差很远,这说明我们的身体内还有着巨大的潜力,有许多养生方案都还没有被我们好好开发起来。我们周身的那数百个穴位,便是人体中的百药。只要我们能够对其充分认识并好好开发利用,就有可能防治疾病、强身健体,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formula
百会穴在清气下陷时可以提升清气,在肝阳上亢时可以平肝潜阳
内关穴可以双向调节心率
简便穴位定位法
在养生知识广泛普及的今天,穴位按摩早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当中。使用经络穴位进行养生保健,是一项技术活,也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找对了穴位,再加上适当的手法,便可以取得一定效果,如果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随意运用,则往往会弄巧成拙。所以,在进行自我按摩之前,一定要了解一些经穴治疗的注意事项。
首先,要学会如何找准穴位。
在进行自我按摩的时候,找对穴位是最重要的。在这里,我们介绍一些任何人都能够使用的最简单的寻找穴位的诀窍。
手指度量法01
利用手指作为测量的尺度,中医称为“同身寸”。“同身寸”与日常生活中的所用的长度单位“寸”不是同一概念,千万不能与之混淆。虽然两人同时各测得1寸长度,但是由于骨节长短不一,实际长度也会不一样。1寸:大拇指横宽;1.5寸:食指和中指二指指幅横宽;3寸: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四指指幅横宽。
02身体度量法
利用身体及线条的部位作为简单的参考度量,如眉间(印堂穴)到前发际正中为3直寸。
03标志参照法
固定标志:常见判别穴位的标志有眉毛、乳头、肚脐、指甲、趾甲、脚踝等。如:神阙穴位于腹部脐中央;膻中穴位于两乳头中间。
动作标志:需要作出相应的动作姿势才能显现的标志,如张口取耳屏前凹陷处即为听宫穴。
04骨度分寸法
此法始见于《灵枢·骨度》篇,它是对人体的各部位分别规定其折算长度,作为量取腧穴的标准。如前后发际间为12寸;两乳头之间为8寸;胸骨体下缘至脐中为8寸;脐孔至耻骨联合上缘为5寸;肩胛骨内缘至背正中线为3寸;腋前(后)横纹至肘横纹为9寸;肘横纹至腕横纹为12寸;股骨大粗隆(大转子)至膝中为19寸;膝中至外踝尖为16寸;胫骨内侧髁下缘至内踝尖为13寸。
骨度分寸度量法
table
05感知找穴法
身体感到异常,用手指压一压,捏一捏,如果有痛、痒等感觉,或周围皮肤有温度差如发凉发烫,或皮肤出现硬结、黑痣、斑点,那么该地方就是所要找的穴位。感觉疼痛的部位,或者按压时有酸、麻、胀、痛等感觉的部位,可以作为阿是穴治疗。阿是穴一般在病变部位附近,也可能在距离病变部位较远的地方。
小腿疼痛时,可以按揉疼痛部位的承山穴
拔罐的功效和作用机理
拔罐是基于经络学说发展起来的一种中医传统疗法。拔罐疗法有数千年的历史,由于方便易行,适用于家庭保健,故能广泛流传于民间。近年来,随着医疗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拔罐的功效和其作用机理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拔罐疗法的生物作用01
拔罐法对局部皮肤有温热刺激作用,可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毒素的排除
拔在乳房周围,促进其血液循环
负压作用
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在火罐负压吸拔的时候,皮肤表面有大量气泡溢出,从而加强局部组织的气体交换。通过检查,也观察到负压使局部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变化和毛细血管破裂,少量血液进入组织间隙,从而产生瘀血,红细胞受到破坏,血红蛋白释出,出现溶血现象。在机体自我调整中产生行气活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等功效, 是一种良性刺激,促进其恢复正常功能。
温热作用
拔罐法对局部皮肤有温热刺激作用,以大火罐、水罐、药罐最明显。温热刺激能使血管扩张,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使体内的废物、毒素加速排出,改变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增强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免疫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局部耐受性并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起到温经散寒、清热解毒的作用,从而达到促使疾病好转的目的。
调节作用
拔罐能对神经、肌肉、血管等产生刺激,增强身体各器官的功能活力
拔罐法的调节作用是建立在负压或温热作用的基础之上的。
首先是对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由于局部少量皮下出血等给予机体一系列良性刺激,作用于神经末梢感受器,经传导到达大脑;加之拔罐法对局部皮肤的温热刺激,通过皮肤感受器和血管感受器的反射途径也传到大脑,从而发生反射性兴奋,借以调节大脑神经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使之趋于平衡,并加强大脑神经对身体各部分的调节功能,促使身体阴阳失衡得以调整,使疾病逐渐痊愈。
其次是调节微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微循环的主要功能是进行血液与组织间物质的交换,其功能的调节在生理、病理方面都有重要意义。且还能使淋巴循环加强,淋巴细胞的吞噬能力活跃。此外,由于拔罐后局部产生一种类组织胺的物质,随体液流经全身,刺激各个器官,增强其功能活力,这有助于机体功能的恢复。
02拔罐疗法的机械作用
拔罐疗法是一种中医外治法,也是一种刺激疗法。它通过罐内的负压,使局部组织充血、水肿,产生刺激作用和生物学作用。负压也可使局部毛细血管破裂而产生组织瘀血、出血。同时负压的形成牵拉了神经、肌肉、血管以及皮下的腺体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神经内分泌反应。
机械作用还能使表皮角化层断裂,各级血管扩张,从而提高皮肤渗透作用,有利于局部用药的吸收。而拔罐的引流作用,及刺激局部皮脂分解、脂肪酸形成的作用,则有助于局部皮肤的自洁、抗感染。皮肤生发层受刺激,角质形成细胞增生,毛囊细胞向棘细胞推移,有助于小伤口愈合,加快瘢痕修复。
03拔罐的功效
发汗解表
通过吸拔作用,使皮肤局部毛细血管充血扩张,以及良性刺激的神经反射作用,达到祛风除湿、散寒行气解表的效果,因而可以使关节通利、发汗解表、镇痛去痹,这就是中医所说的“风寒邪气随气出”。研究表明,拔罐后汗液排泄增加,可以排泄出体内的代谢废物,如尿素、尿酸、乳酸、肌酐等,使外入之病邪从外而解;同时可以改善皮肤的呼吸和营养,有利于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和有害物质的排出。临床可用来治疗感冒、发热、头痛、头晕、风痹、腰痛、四肢痛等病症。
拔罐可以发汗解表
舒筋活络
人体的经络,内达五脏六腑,外络肢节皮毛,纵横交错,贯通全身四肢百骸,通过气血运行滋养五脏六腑。如果人体经络气血功能失调,引起气滞血瘀,导致疾病产生。通过拔罐疗法的“吸拔”作用,加上良性刺激对神经反射的作用,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甚至破裂,局部和相应脏器组织的血流量(气血)加速而得以畅通,对经络腧穴产生良性的负压效应,这就是中医所称的“活血化瘀,舒筋活络”功能。拔罐疗法还能增强关节、肌腱弹性和活动性,促进周围血液循环和气血畅通,达到行气化瘀、疏通经络、调整脏腑的功能。
走罐能刺激经络
行气活血
寒则气凝,瘀则气滞。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由于寒、气、血互为因果,从而形成气滞血瘀的病变。拔罐的“吸拔” 、 “温通”和良性刺激的神经反射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气血运行畅通,从而行气活血的作用。活血祛瘀与行气导滞并用,可以用来治疗气滞血瘀证候,例如用于心腹胁肋痛、月经不调、跌仆劳损、胀闷不舒、产后恶露不行等气血涩滞之症。
消肿止痛
拔罐疗法由于能祛除病邪,吸拔出有害物质,增强血流,故可使邪去而肿消、络通而痛止,从而达到了“消肿止痛”的目的。实践证明,缓慢而轻的手法对神经系统具有镇静作用;迅急而重的手法则有兴奋作用。
拔罐可以消肿止痛
温经散寒
由于火罐吸附皮肤形成温热刺激,通过经络传导给相应的内脏器官组织,使体内寒邪得以排出体外,从而达到“温经散寒”的治疗效果。
拔毒排脓
拔罐疗法产生的负压吸力很强,用以治疗痈疖疮疡、恶血瘀滞、邪毒郁结等有特效。拔罐使毒邪排出,气血通畅,瘀阻消散,祛毒排脓,清创解痛,促进疮口愈合。
拔罐可使毒邪排出,气血通畅
拔罐疗法的痧症反应04
拔罐印是身体健康状态的一个反映
拔罐操作简单,而且可以起到保健养生,防病治病的作用,是现在深受大家喜欢的一种养生方式,很多人经常在家里拔罐,拔罐之后会留下罐印,且颜色深浅不同,这些表象是身体健康状态的一个反映,那么罐印都代表哪些健康密码呢?下面让我们逐一来认识各个罐印的表现。
①罐印紫黑而黯,提示气血不足、有积寒。一般表示体内有血瘀,如痛经或心脏供血不足,患部受寒较重也会出现此印迹。如印迹数天不消退的,通常表示病程已久,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调理,如走罐时出现大面积黑紫印时,提示风寒所犯面积大,应对症驱寒。
②罐印发紫伴有斑块的,一般提示有局部寒凝血瘀,气血不畅通,以虚证为主,如在肾腧穴处呈现,则提示肾虚,如在脾腧穴则为气虚血瘀,同时此点常伴有压痛。
③罐印呈散在的紫点,深浅不一,一般提示为气滞血瘀,如风湿性病症。
④罐印淡紫伴有斑块的,一般提示以虚证为主,兼有血瘀。如斑点在穴位处明显的,表明与此穴相关的内脏虚弱,比如在肾腧穴处呈现,则提示肾虚。
⑤罐印红而鲜艳,一般提示阴虚或气阴两虚,阴虚火旺也会出现此印迹。说明可能存在阳证、热证、实证、热毒炽盛、体质阴虚、火旺等证候。
⑥罐印呈鲜红散在点的,通常在大面积走罐后出现,不高出皮肤,如在某穴位及其附近集中,则提示此穴所相关的脏腑异常或存在病变。通常在临床上会通过走罐来寻找此类红点,再用针刺进行治疗,调节内脏功能。
⑦罐印红而暗,一般提示血液黏稠、血脂高、气血不足。
⑧罐印有瘀斑或血泡灰白、色淡,一般提示体质虚寒或有湿邪。
⑨罐印区皮肤微痒,一般提示有风邪、湿邪。
⑩罐中有水珠者,一般提示寒湿较重。
11罐印紫红、暗红,一般提示为阴证、寒证或血瘀现象。
12罐印潮红、淡红,一般提示为虚证。
罐印有瘀斑或血泡灰白、色淡,一般提示体质虚寒或者湿邪
罐印潮红、淡红,一般提示有虚证
13走罐或拔罐后,没有罐印(或不明显的),或虽有印但起罐后立即消失,恢复常色的,提示身体基本正常或病情尚轻。
14行罐或留罐过程中,容易起水泡的,提示湿气较重,若在患部出现较多小水泡,表示由水湿所致,若要有较理想的疗效,则需要进行连续多次的拔罐治疗。
15若走罐时出现风团(急性荨麻疹的症状),提示为风邪所致,或是过敏性体质。
16随着病情的好转,罐印也会随着减轻,且不易出现罐印,预示病情在好转。
随着病情逐渐好转,罐印会随着减轻或不再出现
拔罐保健的必备器具
很多人都想要在家里由家人帮忙进行拔罐,因为想便捷地保健身体或排除毒素,那么如何正确选择拔罐器具就是很多人想要了解的问题,下面向大家介绍如何正确选择拔罐器具! 当你选择好了正确的拔罐器具和合适的介质,你就可以轻松地在家里自行拔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