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14100000033

第33章 主持人编辑策划艺术(7)

广播电视语言表达方式丰富多彩,有提问、说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不论用哪种方式都需要尽量做到像和受众交谈一样,直接平等、通俗易懂、平易自然、和蔼可亲。这是主持人节目语言的共同特点。而主持人节目与非主持人节目在语言上的最大区别是“说”与“读”的区别。这种语言平和自然,接近于大家的互相谈话,是一种自然的口头语体,这一体式风格应在稿件的编写上得到鲜明的体现,口头语体的稿件是主持人谈话式主持时的依据。在撰写主持人节目稿件时要追求简单明了,要让人一听就明白,不要使用那些文绉绉的、生涩难懂的、容易产生歧义的语言。例如,这样一段文字资料内容是介绍多功能综合性电影城的,其中写道:“……四个立体声电影厅以颜色划分,黄厅最大,900座位,厅内的布置都是黄色的……”这里“黄色”一词可以作两种可想而知的解释,尽管可以凭我们的经验知道这里应该用其“黄的颜色”的意义,但毕竟存在着误听误解的客观基础,因此,就有必要把“黄色”改成“黄颜色”。

从上面的例子就可看出,一个稍微仔细的修改,就会使词义通俗明了。缩短主持人与受众的语言距离,首先要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自己亲自编写,最少在直播前要多顺几遍。杨澜初做主持人时,总是拿着串联词硬背,搭档姜昆告诉她,不要老念别人的稿子,要变成自己的话说出来,这样才自然。后来和赵忠祥合作的两年半时间里,赵忠祥言传身教带着杨澜一起写《正大综艺》的主持人串联词,从此,杨澜养成了自己动手的习惯。杨澜说:“并不是别人写得不好,可人家写的话是人家的感受,我要硬念出来就很容易像背台词,受众听了也不会感动。只有我自己有感而发出的话,受众才会觉得亲切,情绪上才容易被感染。”其次,缩短距离的另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增加相互间的沟通、了解。第一届“金话筒”广播金奖获得者傅成励于1987年至2000年担任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午间半小时》节目主持人,同时也是编辑、审稿人时,总是积极参加《午间半小时》编辑部里的年轻人聚会,与他们神侃,把他们在酒桌上的话写进节目中去。他愿意和编辑们交谈,哪怕是片言只语,一个火花。他更愿意让他们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思维方式。他认为那些主持人的编辑不好当,要让他们了解“主持人意识”,选材、构思、语言都以塑造主持人为中心,便提高了节目成功的保险系数。

要编写出适合主持人语言特点的稿件还要注意,尽量少用过长的“紧张句”,过长的句子常见于一些翻译的作品。另有些人在写稿时怕说不清楚,就不断加长定语,一口气说不完,让主持人根本就没法说。口语表达要求语句尽可能简短上口,以保证说起来流畅,听起来轻松。语句简短的主要方法是减少修饰成分,把一句长话分成若干短话来说,这是主持人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语言的简短不仅仅是“说”的要求,在编写稿子的时候就应当尽量予以考虑,尤其是论说性的稿件,如果可看不可说,那就不能算真正完成了编辑任务。

对于主持人稿件的口语化要求大家应该不会有异议,但是,不能靠一些地方的俗语和“啊、嘛、呢、吧”之类的习惯上的“毛病”来体现“口语”。主持人的语言既是通俗易懂的,又应是经过提炼的、带有艺术性的语言,它应该代表一定的文化艺术品位。

例如,主持《半边天》的张越,有一次客串了一把《艺术人生》。那次是她采访谢霆锋。其实,张越那个年龄段年代的人根本就几乎都不会喜欢小谢谢霆锋的歌儿。朱军也不会,但换了他肯定会做出一副“英雄惜英雄”的样子,要么就像是他对刘德华梁朝伟说的“其实我真是很佩服二位的艺术成就,真的”,让人掉一地鸡皮疙瘩。听听在节目中,张越对谢霆锋怎么说的:“我没听过你的歌曲,对于你我只听说过一些不好的新闻,我和你的年纪差比较多,当我听到你的那些消息时,我只觉得,这孩子真可惜。”再看小谢谢霆锋的反应,他对张越的提问和用词,都感到很意外又很震撼的神情。他们俩客观而言,二人的交流非常认真、,也非常深入。谢霆锋几次都由衷地感慨张越与他有共鸣。桀骜不驯的小谢,眼睛里始终充满了对张越的敬畏敬意。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假日生活》节目中有这样一段开场白:

听众朋友,《假日生活》节目又和大家见面了,……这个时候,您可能正在准备早餐,也可能在阳台上拾掇着花草,或者已经在农田里忙活了一阵子,赶回家来稍作休息。当然了,星期天往往是女同志最忙的时候,许多家庭主妇在假日里要清扫房间,洗全家大小脱换下来的脏衣服……好,听众朋友,您不妨一边忙着活,一边听……

这段话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自然熨贴,语句轻松流畅而十分注重风格色彩,其中“拾掇”、“忙活”等词语是典型的口语词,用在这里相当妥帖。这段话让人实实在在感受到节目主持人的亲切体贴。

(三)有利于双向交流的角度

谈话体稿件是主持人主持节目时进行交流的依据,编辑好谈话体主持人节目的稿件是有利于进行双向交流的前提。

为了严格地把握好平等交流、亲切谈话式的主持人节目的基本语体,需要对写好的稿子仔细审看,反复推敲,避免细节上的疏漏可能引起的不良效果。沈力就经常推敲编辑为她准备的稿子。比如,一次节目讲怎样做酸奶。有一段话原准备这样说的:“酸奶是发酵而成的,吃下去会不会有什么不好的作用?这一点我可以让你打消顾虑。”推敲之后,感到“我可以让你……”多少带一点居高临下的意味,于是琢磨着改成了这样:“这一点您可以不必顾虑。”这样略作改动后,口气就和缓了,更显得与人平等了。

如何在主持人播讲稿编辑时有利于双向交流呢?陆锡初《广播新闻编辑教程》一书中引用了徐曼的六条经验可供借鉴: 1、走进播音室,如同来到一个气氛和谐的家庭,和其中一个朋友进行交谈;2、对所谈事物要发生兴趣,有一种与听众交流的欲望;3、交谈时语调要轻松、活泼、自然流畅,不使对方感到紧张费力;4、在话筒前与听众交谈,使对方感到你是一个有礼貌、有教养的人,感到对他关心、体贴;5、讲解政策性、说理性内容时,要用商量口吻、探讨的语气,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尊重朋友;6、语气、声调不能造作、虚假,要落落大方、实实在在。

可以说,没有双向交流的节目就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主持人节目。这种“双向交流”在主持人节目的编辑中,应该是在文字稿撰写之时就已经考虑到的。在主持人节目文字稿的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可以通过“情景再现”来充分调动活跃的形象思维,让自己眼前仿佛始终有着具体可感的交流对象,脑海中展现出那音容笑貌、那呼之欲出的举止神态,要让每一位受众感觉到“主持人是对着我说的”。

比如《焦点访谈》的一期节目稿中有一句话,编辑时这样写的:“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基本工具,而对喉癌患者来说,最大的痛苦就是有口难言。”敬一丹认为这句话虽然“没错,但这像面对面说的话吗?第一句话虽然不是艰涩的长句子,但它是教科书色彩的,语气太过于呆板沉闷,怎么说都像是背书……可是电视更像熟人之间的谈话,就是要面对面,要有交流感。”于是将其改为:“观众朋友们,欢迎你收看《焦点访谈》。当我这么说着,您这么听着的时候,我们的交流就开始了,可是在我们看来很正常的交流方式,对于喉癌患者来说,却已经是不可能,他们最大的痛苦就是有口难言”改后的这段话,就比原话更有交流感,能引起电视机前观众的共鸣。

沈力曾经有一次在《为您服务》节目里学做“四种凉食”,原先当介绍完凉菜、凉糕、凉粉、凉面的做法以后稿件上的词是这么说的:

这四种凉食都不复杂,一看就会,您做做看,我想它一定会使您增加食欲的。这次节目就播到这儿,下次节目再见。

而当节目播出时我们听到的是这样的结束语:

四种凉食做好啦,按说应该先请您尝尝,可惜隔着荧光屏,没办法请您尝,那就请您自己动手自己来品尝品尝吧!祝您做得成功,吃得高兴。

显然,修改后的结尾交流感、人情味浓多了,主持人和受众虽然“隔着荧光屏”,心与心却是毫无阻隔地碰撞在一起。

精心设计努力表现这样的交流感是节目主持人的一大能力,也是主持人节目得到受众拥戴的重要因素。

千万不可忘记,编写主持人节目稿件时,一定要在脑子中设想好主持人与受众的交流,设计得好,主持人与受众之间能够“天涯若比邻”;设计得不好就会“咫尺天涯”。是什么神奇的力量使主持人节目对大家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呢?那就是电波和屏幕上的“交流感”。因此值得在这方面花一番工夫。

大凡有经验的节目主持人总善于在如何增强“交流感”上精雕细琢。

比如例如,原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制作人兼主持人王利芬,在节目主持中,以精英为交谈对象,把嘉宾和现场观众作为真正的对话者,突出语言交锋,做到仔细倾听,反应机敏,围绕着主旨发言,使节目充满了智慧风。沈力不愧为是一位热诚的《为您服务》的主持人,她就格外注意和受众之间的近距离效应。尽管节目稿件来自编辑之手,并且也写得有声有色,但往往还要经过她的悉心处理加工,使之成为真正代表她情感、意愿的心里话。这样的事例很多。在“洗衣机纵横”节目的开头,编辑设计了一组人们争相购买洗衣机的画面,并配上画外音: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洗衣机进入了越来越多的家庭。目前市场上供应的洗衣机,主要以波轮式为主,而洗衣机的生产则正在向半自动和全自动方向发展,那么选择和购买哪种洗衣机好呢?我们先不忙定论,还是在洗衣机市场上浏览一下为好。

接下去便开始介绍各种洗衣机的性能特点。按说这样的编排没有什么不妥,然而沈力感到与受众的距离还不够近,缺乏感情色彩,节目的针对性也显得不太强。于是便把它改成“面对面”的交谈:很多朋友来信说:

现在洗衣机种类比较多,不知买哪一种好,让我们给参谋参谋。因为我们不了解您家里的具体情况,这个参谋怕当不好,所以就录制了一个节目叫“洗衣机纵横”,向您介绍各类洗衣机的特点。您可以根据自己家的情况和条件看看买哪种好。

沈力的实践告诉我们,节目的交流感绝不是主持中的即兴发挥,更不是“口惠而实不至”的“套近乎”。而是一种真心相待的情感态度的表示。它的“言外之意”的作用和效果是显著的,因此有必要作为节目稿编写中的一项“重点工程”来对待。

同类推荐
  • 评剧

    评剧

    《评剧》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画像石·画像砖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画像石·画像砖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美术史求索录

    美术史求索录

    李福顺先生为现今国内著名之书画家、美术理论家和书画鉴定家,本书为其书画鉴赏方面的文字集稿,可供广大书画艺术爱好者阅读。
  • 教你中国绘画史

    教你中国绘画史

    石器时代是中国绘画的萌芽时期,伴随者石器制作方法的改进,原始的工艺美术有了发展。但在若干年以前,我们所掌握的中国绘画的实例还只是那些描画在陶瓷器皿上的新石器时代的纹饰。但近年来,在中国的许多省份发现了岩画,使得史学家们将中国绘画艺术的起源推前至旧石器时代。
  • 文物之美与工艺学(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文物之美与工艺学(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面对浩瀚广阔的科普知识领域,编者将科普类的内容归纳总结,精心编纂了一套科普类图书,使读者能够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科普知识,以便解开心中的种种谜团。阅读本套图书,犹如聆听智者的教诲,让读者在轻松之余获得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论教育,使自己的思想更严谨,更无懈可击。相信每一个看过这套书的读者都会为之受益。
热门推荐
  • 露水姻缘

    露水姻缘

    一次意外,曾经的闺蜜反目成仇,她被迫嫁给闺蜜的男人。成为潭市最有权势的男人贺言恺的妻子。此后三年,她肩负生子的重任,丈夫却莺莺燕燕从不看她一眼。闺蜜陷害,丈夫折磨,就连婆婆也不曾放过她。她是蝼蚁,是贺言恺踩在脚下的一只虫,挣扎无果只能堕落深渊。为了离婚,她被贺言恺百般嘲讽凌辱:“离婚?那就给我怀上孩子。”过了多年,他终于恍然,只是她已别多年,爱要怎么说出口。
  • 太乙金仙

    太乙金仙

    浮华过眼,不若放下。如果,放不下呢……大道沧桑,人贱如蚁。劫后余生的叶焕不甘沦为一介凡人,誓要夺回曾经的力量,重攀仙途巅峰……斩三尸,破轮回,证混元道果;超三界,脱五行,登太乙金仙!
  • 网游之仇恨无双

    网游之仇恨无双

    每一次看见因为被我杀死而跳脚大骂的敌人,我都会感觉到心痛如绞。如果可以,我愿意用人世间最温暖的方式对待你们,满足你们的一切要求,跪在你们的脚下摇尾乞怜。可是,我三哥已经被你们杀了,他每天晚上都在骨灰盒里瑟瑟发抖。所以,请你们去死吧,我将竭尽全力为你们开启地狱之门。
  • 最好的管理就是没有管理

    最好的管理就是没有管理

    本书提倡“没有管理就是最好的管理”的公司管理理念,认为来自于领导之“管,,只是暂时的行为,而来自于员工自身的“管”才是长久行为。阅读本书,可有助于公司领导在管理这方面真正领悟执行这一概念,真正让自己的公司产生活力和高效运转。
  • 重生之绝世武修

    重生之绝世武修

    萧风,原本为前世的天才学生,在一次意外事故中不辛去世,结果穿越成了萧家废柴,看这一世的萧风如何踏上武尊之位,成就世间顶峰的人物。
  • 花千骨之来世一生

    花千骨之来世一生

    花千骨转世,失去记忆。白子画找到了她并且又将她收为徒弟。虽一路艰难坎坷,却破不了缘分注定的爱。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他们的命运将会如何?请关注花千骨之来世一生。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炼妖少女

    炼妖少女

    一个身具炼妖血脉的十四岁初中生女孩,为了寻找家族流失在外的七把炼妖剑,一个鬼奴,一个似猫似狐的大妖,踏上了寻剑的旅途。一把剑,一头妖,七把剑,引出七头逆天大妖。是寻剑之旅,还是收妖之行?
  • 见习女巫的日常

    见习女巫的日常

    穿越异世界?金手指?拜托,我连对方话都听不明白呢!
  • Alexandria and her Schools

    Alexandria and her Schools

    I should not have presumed to choose for any lectures of mine such a subject as that which I have tried to treat in this book. The subject was chosen by the Institution where the lectures were deliv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