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很多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气血不足的情况,其原因无外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抽烟、大量饮酒、睡眠不足、三餐不规律、不运动或过量运动,等等。气血不足则百病生,因为气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它掌握着人体的生杀大权。
在中医学上,“气”是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因为它被视为人体的生长发育、脏腑运转,体内物质运输、传递和排泄的基本推动能源。我们经常说的“断气”就证明了“气”对生命的重要性,断气意味着一个机体的死亡,没了气就没了命。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身体上的“气”不好好工作,我们的身体就会生病。
血对人体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滋养,它携带的营养成分和氧气是人体各组织器官进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血充足,则人面色红润,肌肤饱满丰盈,毛发润滑有光泽,精神饱满、感觉灵敏、活动也灵活。因为血是将气传递到全身各脏器的最好载体,所以中医上又称血为“气之母”。
如果“血”亏损或者运行失常,就会导致各种不适,如失眠、健忘、烦躁、惊悸、面色无华、月经紊乱等,长此以往,必将导致更严重的疾病。
明白了气血的重要性,你一定想知道怎样才能补气血?不用着急,在讲如何补气血之前,先要测一测你的气血水平。
1.看头发
头发乌黑、浓密、柔顺代表气血充足,脱发或头发干枯、发黄、发白、开叉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
2.看眼睛
眼白的颜色浑浊、发黄、有血丝,就表明气血不足。如果时常感到眼睛干涩、眼皮沉重,都代表气血不足。
3.看牙龈
牙龈萎缩代表气血不足。
4.看皮肤
皮肤白里透红、有光泽、有弹性、无皱纹、无斑,就代表气血充足。
5.看耳朵
如果耳朵呈淡淡的粉红色、有光泽、无斑点、无皱纹、饱满,则代表气血充足;而暗淡、无光泽代表气血已经下降。
6.摸手温
如果手一年四季都是温暖的,代表人气血充足;如果手心偏热或者出汗或者手冰冷,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
7.看手指的指腹
手指指腹扁平、薄弱或指尖细细的,都代表气血不足;而手指指腹饱满、肉多有弹性,则说明气血充足。
8.看睡眠
入睡快、睡眠沉,呼吸均匀,一觉睡到自然醒,表示气血很足;而入睡困难,易惊易醒、夜尿多、呼吸沉重或打呼噜的人都是血亏的表现。
气血不足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适当调节,不要劳心过度
人的血液循环同心有关,大脑的血液靠心脏源源不断供给,若思虑过度,就会耗伤心血,所以血虚体质的人不可用脑过度。一旦感到大脑疲劳,就要调节一下,或听听音乐,或观赏风景,让自己愉快起来,疲劳的感觉就会慢慢消失。
2.多吃补气养血的食物
气血不足的人在平时可常食具有补气养血功效的食物,例如荔枝、黑木耳、胡萝卜、甲鱼等。
3.情绪不好时应振奋精神
血虚的人时常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当你烦闷不安、情绪不佳时,可以听听音乐、欣赏幽默剧,振奋一下自己的精神。
4.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要时常参加体育锻炼,但是运动量不易过大,运动项目的选择以传统的健身运动为佳,如太极拳、八段锦、气功等,还可以进行郊游、踏青,这样既能呼吸新鲜空气,又能活动筋骨。
5.配合穴位按摩更有效
合谷穴——位于手背大拇指与食指交会处,用另一只大拇指按压30秒后松开,重复5次;足三里——膝盖正下缘约4指、胫骨凹陷处,利用食指弯曲的骨节来按压,至少3分钟;风池穴——后头颅骨下缘,在颈椎中线与耳后中间的凹陷处,用大拇指按压至少3分钟。
健康情报站
温度决定气血盛衰
血液滋养着我们全身,当温度降低时,血液流速减慢,就会出现滞涩、淤堵;当温度进一步降低,血液就会凝固,人就会面临死亡。使血液流动起来的动力就是温度,适宜的温度能使血液在全身循环不息,维持着脏器的生理活动,让生命获得保障。所以说,温度可以决定人的气血盛衰。
寒冬时节,应该让你的身体温暖如春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黄帝内经》
每年的秋末冬初,都是气温变化无常的时节,通常是一股冷空气过去,气温骤降,产生的寒气就会进入人体内部。这时,人体所承受的寒气如果分量不多,同时气血充足、经络畅通,身体很快会将寒气从表皮受寒的部位运送到排泄通道。如果受寒的面积很大,或寒气长期积累,人体就必须消耗大量的能量来驱除寒气,身体必将产生大量的“寒毒”(变质的体液),人就会生病。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肠胃疾病都是因寒而生。肠胃就是中医所讲的“脾”,负责掌管全身血流供应。如果肠胃功能不好,吸收能力差,食物营养便无法化成足够的血液提供身体所需,末梢血液循环自然就会变差。
寒气积累在肌肉里,时间长了,你就会觉得肌肉僵直、腰酸背痛,形成肩周炎、关节炎。
寒气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入侵到经络,造成气滞血淤,影响气血的运行,这就是中医所讲的虚亏,它能够诱发多种难以治愈的病症。
既然寒气的危害如此之大,那么在寒冬季节中就应树立正确的养生观念,尽量减少寒气的侵入。
1.不扰阳气,增强肌肤适应能力
所谓不扰阳气,是说不要耗散精气、元气,要护阳益气。冬季夜里寒气重,伤人尤甚,所以我们应该早睡,这样才能让闭藏之阳气不受干扰。过度劳累会耗散阳气,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应做到劳逸结合。
在秋天时我们就应加强锻炼,因为秋凉能让皮肤机能受到“冻”的锻炼,随着秋凉逐渐加重,由凉过渡到冬天的寒冷,肌肤的适应能力也会与之相适应。冬天加衣,不宜一次性加衣,应随气温下降而逐步加衣,这样可让肌肤逐步适应寒冷的冬天,提高机体抗寒能力。
2.增强肺之宣发肃降功能,以抗寒邪侵入
冬天气温低,冷气浓重,寒邪侵入,肺先受害。肺为风寒所束,宣发肃降机能发生障碍,便会咳嗽、气喘,因此,增强肺宣发肃降的机能,就能增强肌肤抗寒的能力。在生活中应注意背部、鼻子、双脚的保暖御寒,因为这些部位是肺部受寒的途径。在平时可以一天三次摩擦鼻之两翼至发热或者摩擦双脚的涌泉、丰隆诸穴和背部的肺俞穴,这些都能起到驱寒的效果。
3.健脾养胃,提高抗寒能力
为了能使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得到源源不断的供给,必须健脾养胃,增强胃的消化能力和脾的运化能力,所以在寒冷的冬天不宜吃生冷食物,因为生食、冷食不宜消化,会损伤脾胃。
饭后1小时用手掌面在腹部按顺时针方向按摩20次,有助于消化吸收;临睡前摩腹,可以健脾胃,帮助消化,并有安眠作用。
健康情报站
泡脚祛风寒
俗语说“寒从脚起”,这是因为双脚远离心脏,血液供应不足,长时间下垂,血液回流不畅;皮下脂肪层薄,保温性能很差,容易发冷。脚部一旦受凉,便会通过神经的反射作用,引起上呼吸道黏膜的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抗病能力下降,以致隐藏在鼻咽部的病毒、病菌乘机大量繁殖,使人感冒,或使气管炎、哮喘、关节炎、痛经等旧病复发。
因此,在冬季里人们要注意保持鞋袜温暖干燥,并经常洗晒。平时要多走动,以促进脚部血液循环。临睡前用热水烫脚后以手掌按摩脚心涌泉穴10分钟。泡脚的时候,可以用2两干艾草或桂枝加水煮滚,放点老姜片或酒也可。
养生需要顺天时,别让健康“搭错车”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
人类的生命过程是遵循着一定的自然规律而发生发展的,大自然是人类活动的场所,为人类生存提供必要条件,自然界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使之发生相应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因此,顺应人体生理之自然和天地变化之自然来养生治病应是养生与康复的基本原则。
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和养生要点,如果你想养生,只有顺应天时,健康才不会“搭错车”。
春季养生
春天是阳长阴消的开始,所以应该养阳。春天主生发,万物生发,肝气内应,养生之道在于以养肝为主,因为一旦伤了肝气,就会降低人体适应夏天的能力。
春天的衣、住、行、食要注意以下方面:
早春天气,乍暖还寒,有时还会倒春寒,所以一定要注意增减衣服。所谓“春捂秋冻”,就是说早春要穿暖一点,不要急于脱冬衣。
春天办公室及家庭要多开窗户,一天至少开两次窗户,每次15~30分钟。
春天要多出去郊游、踏青、赏花,多走路、多运动。即使不想运动,也应到室外多晒太阳以达到养阳的目的。
春天应多吃温阳性食物,五禽之中鸡养肝,所以春天应多食炖鸡以养肝;多吃生发性食物,如豆芽、韭菜等,以助肝之生发;多吃酸味食物,因为酸入肝,所以多食酸性食物有利于肝的滋润;多吃甜味食品,如水果、甜粥(糖尿病患者例外)。
夏季养生
夏天是阳长阴消的时期。夏天主长,万物茂盛,心气内应,养生应以养心为主,并且要使气得泄(当出汗就出汗)。因为夏天属阳,阳主外,所以汗多,如果逆之则会伤心,秋天就会得痰证(呼吸方面的病),这样就会降低人体适应秋天的能力。
夏天的衣、住、行、食应注意以下方面:
夏天衣服要少,保证透气,布料要柔软吸汗,但应少穿露脐装,以免脾胃受凉。
夏天要早睡早起,平时多开窗通风,中午为防暑热,进入室内可关窗。冰箱要经常清洗、消毒,食物要使用保鲜膜。电风扇不要对人直吹,不能开着电扇睡觉,空调温度不应低于23℃,在生活中要勤换衣服、勤洗澡。
夏天中午应适当午休30~60分钟,心情要保持舒畅,经常到郊外游玩。游泳是这个季节里最好的运动方式。
在夏季应多吃“苦”,因为苦味能去火,并且苦味入心,能起到清心火的作用,平时可常吃苦瓜之类的苦味食品;多吃清暑利湿之品,如西瓜、绿豆等;平时要多喝水,因为夏天热重、阳重,出汗多易耗津伤阴,水为阴,所以喝水可以直接养阴生津;多吃生津养阴之品,如藕粉、大米粥等。
秋季养生
秋天是阴长阳消的季节,所以应以养阴为主。秋天主收,万物收敛,肺气内应,养生应以养肺为主,收敛神气,反之则会伤肺,到冬季就会得腹泻等疾病。
秋天的衣、住、行、食应注意以下几点:
民间有“春捂秋冻”的说法,但秋冻要适当,因为“一场秋雨一场寒”,所以秋天衣服既不能骤增,也不能骤减,以免受寒。
秋天要早睡早起,从而收敛神气,使心神安宁,房间要经常通风,尤其是厨房更要注意通风。
在秋高气爽的天气里,可以多到郊外、农村、田园去感受金秋丰收的喜悦,参加采摘活动。也可以进行爬山、打球之类的户外活动,进行深呼吸,锻炼肺的呼吸功能。
秋季里应多吃坚果,达到健脑的目的;多吃羊肉,羊肉有点腥,却补肺,因为在五味与五脏的关系中,辛入肺,腥也属于辛,所以羊肉可以补肺;因为菊花茶有明目、润肺的作用,所以应多喝菊花茶;少吃辛辣、煎炸食品,因为秋燥本已伤津,不能再火上添油。
冬季养生
冬天,大地收藏,万物皆伏,肾气内应而主藏,养生应以养肾为主,逆之则伤肾,春天就会生痿病。
冬天的衣、住、行、食应注意以下方面:
冬季里衣服要穿暖,平时多到户外晒晒太阳。
尽量早睡晚起,保持较长的休息时间,中午时可以开窗通风,让充足的阳光晒进屋子里。
多到户外运动,呼吸阳气,但是运动后不宜洗冷水澡,也不提倡冬泳,以免阳气损耗太大。
冬季应避免血液黏稠,所以要多吃保护心脑血管的食品,如山楂、黑木耳等;因为黑色入肾,所以要多吃黑色食品,如黑芝麻、黑豆等;冬天是进补的重要时期,可多吃一些延缓衰老的食品,如冬菇、灵芝、蜂蜜、龟、何首乌等;多吃温补性食物,主要指温热及养阳性食物,如羊肉、鸡肉、狗肉等,冬天以炖食为宜。
健康情报站
秋冬也需养阳
许多人都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所以秋冬就不用养阳了,这是不科学的。
对于人体来说,阳代表能动的力量,即机体生命机能的原动力。阳化气,人们把阳和气连起来叫阳气;阴代表精、血、津液等营养物质,即机体生命机能的基本物质。阴成形,通常又把它叫做阴液。阴液是有形物质,濡养了人体形态的正常发育及功用;而阳气是人体生存更重要的因素,由阳气生成的生命之火,是生命的动力。阴所代表的精、血、津液等物质的化生皆有赖于阳气的摄纳、运化、输布和固守。只有阳气旺盛,精血津液等物质的化生以及摄纳、运化、输布和固守才有依赖。只有阳气的能动作用,才能维持人体生命的正常功能。这就是阳气在人体的能动作用,它不仅主宰了人的生命时限,还确定了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状态。所以,不论什么季节,养阳都是非常重要的。
睡眠养生:一觉闲眠百病消
养生之诀,当以睡眠居先。睡能还精,睡能养气,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坚骨强筋。
——李渔
祖国医学认为,人们的睡眠是阴阳相互交替的结果。在睡眠过程中,机体的精气内守于五脏,气血流动较缓,体温下降,代谢过程变慢。通过睡眠,人体的精、气、神三宝可以得到保藏和补充,五脏得以休息,阴阳得以协调,从而恢复到平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