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56100000016

第16章 冬病夏治常用药物(2)

【临证应用】风寒感冒;阴盛格阳。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3~9克。外用适量。

【药物名称】巴豆

【药性归经】辛,热;有大毒。归胃、大肠经。

【药物功效】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外用蚀疮。

【临证应用】寒积便秘;腹水膨胀;喉痹痰阻;痈肿脓成未溃、疥癣恶疮。

【用法用量】入丸、散服,每次0.1~0.3克。大多数制成巴豆霜用,以减低毒性。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孕妇及体弱者忌用。不宜与牵牛子同用。

【药物名称】半夏

【药性归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

【药物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脾散结;外用消肿止痛。

【临证应用】湿痰,寒痰症;呕吐;心下痞,结胸,梅核气;瘿瘤,痰核,痈疽肿毒,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3~10克。一般宜制过用。炮制品中有姜半夏、法半夏等,其中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法半夏长于燥湿且温性较弱,半夏曲则有化痰消食之功,竹沥半夏能清化热痰、风痰之症。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反乌头。其性温燥,阴虚燥咳,血证、热痰、燥痰应慎用。

【药物名称】南星

【药性归经】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

【药物功效】燥湿化痰,祛风解痉;外用散结消肿。

【临证应用】湿痰,寒痰症;风痰眩晕,中风,癫痫,破伤风;痈疽肿痛,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3~10克。多制用。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阴虚燥痰及孕妇忌用。

【药物名称】附子

【药性归经】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药物功效】回阳救逆,补火救阳,散寒止痛。

【临证应用】亡阳证,阳虚证,寒痹证。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3~15克。本品有毒,宜先煎0.5~1小时,至口尝无麻辣感为度。

【注意事项】孕妇及阴虚阳亢者忌用。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生品外用,内服需炮制。若内服过量,或炮制、煎煮方法不当,可引起中毒。

【药物名称】斑蝥

【药性归经】辛,热;有大毒。归肝、肾、胃经。

【药物功效】破血逐瘀,散结消癥,攻毒蚀疮。

【临证应用】癥瘕,经闭;痈疽恶疮,顽癣,瘰疬。

【用法用量】内服多入丸、散,0.03~0.06克。外用适量,研磨敷贴,或酒、醋浸涂,或作发疱用。内服需以糯米同炒,或配青黛、丹参以缓其毒。

【注意事项】本品有大毒,内服宜慎,应严格掌握剂量,体弱忌用,孕妇禁用。外用对皮肤、黏膜有很强的刺激作用,能引起皮肤发红、灼热、起疱,甚至腐烂,故不宜久敷和大面积使用。

【药物名称】麻黄

【药性归经】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药物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临证应用】风寒感冒;咳嗽气喘;风水水肿。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3~9克。发汗解表宜生用,止咳平喘多炙用。

【注意事项】本品发汗宣肺力强,凡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肺肾虚喘者均当慎用。

【药物名称】桂枝

【药性归经】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药物功效】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临证应用】风寒感冒;寒凝血滞诸痛证;痰饮、蓄水证;心悸。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3~9克。

【注意事项】本品辛温助热,易伤阴动血,凡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等证,均当忌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药物名称】知母

【药性归经】苦、甘,寒。归肺、胃、肾经。

【药物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临证应用】热病烦渴,肺热烦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6~12克。

【注意事项】本品性寒质润,有滑肠作用,故脾虚便溏者不宜用。

【药物名称】黄柏

【药性归经】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

【药物功效】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

【临证应用】湿热带下,热淋涩痛;湿热泻痢,黄疸;湿热脚气,痿证;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3~10克。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本品苦寒伤胃,脾胃虚寒者忌用。

【药物名称】黄芩

【药性归经】苦,寒。归肺、胆、脾、胃、大肠、小肠经。

【药物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临证应用】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黄疸泻痢;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3~10克。清热多生用,安胎多炒用,清上焦热可酒炙用,止血可炒炭用。

【注意事项】本品苦寒伤胃,脾胃虚寒者不宜使用。

【药物名称】生地黄

【药性归经】甘、苦,寒。归心、肝、肾经。

【药物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临证应用】热入营血,舌绛烦渴,斑疹吐衄;阴虚内热,骨蒸劳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10~15克。鲜品用量加倍,或以鲜品捣汁入药。

【注意事项】脾虚湿带,腹满便溏者不宜使用。

【药物名称】干姜

【药性归经】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

【药物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临证应用】腹痛,呕吐,泄泻;亡阳证;寒饮喘咳。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3~10克。

【注意事项】本品辛热燥烈,阴虚内热、血热妄行者忌用。

【药物名称】吴茱萸

【药性归经】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

【药物功效】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临证应用】寒凝疼痛;胃寒呕吐;虚寒泄泻。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15~45克。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本品辛热燥烈,易耗气动火故不宜多用、久服。阴虚有热者忌用。

【药物名称】陈皮

【药性归经】辛、苦,温。归脾、肺经。

【药物功效】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临证应用】脾胃气滞证;湿痰、寒痰咳嗽;呕吐、呃逆;胸痹。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6~10克。

【药物名称】艾叶

【药性归经】辛、苦,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

【药物功效】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

【临证应用】出血证;月经不调,痛经;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3~10克。外用适量。温经止血宜炒炭用,余生用。

【药物名称】炮姜

【药性归经】苦、涩,温。归脾、肝经。

【药物功效】温经止血,温中止痛。

【临证应用】出血证;腹痛,腹泻。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3~6克。

【药物名称】丹参

【药性归经】苦,微寒。归心、心包、肝经。

【药物功效】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

【临证应用】月经不调,闭经,痛经,产后瘀滞腹痛;血瘀心痛,脘腹疼痛,癥瘕积聚,跌打损伤,风湿痹证;疮痈肿毒;热病烦躁神昏,心悸失眠。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9~15克。活血化瘀宜酒炙用。

【注意事项】反藜芦。孕妇慎用。

【药物名称】地龙

【药性归经】咸、寒。归肝、脾、膀胱经。

【药物功效】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

【临证应用】高热惊痫,癫狂;气虚血滞,半身不遂;痹证;肺热哮喘;小便不利,尿闭不通。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4.5~9克,鲜品10~20克。研末吞服,每次l~2克。外用适量。

【药物名称】全蝎

【药性归经】辛,平,有毒。归肝经。

【药物功效】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临证应用】痉挛抽搐;疮疡肿毒,瘰疬结核;风湿顽痹;顽固性偏头痛。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3~6克。研末吞服,每次0.6~1克。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本品有毒,用量不宜过大。孕妇慎用。

【药物名称】蜈蚣

【药性归经】辛,温;有毒。归肝经。

【药物功效】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临证应用】痉挛抽搐;疮疡肿毒,瘰疬结核;风湿顽痹;顽固性头痛。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3~5克。研末冲服,每次0.6~l克。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本品有毒,用量不宜过大。孕妇忌用。

【药物名称】僵蚕

【药性归经】咸、辛,平。归肝、肺、胃经。

【药物功效】祛风定惊,化痰散结。

【临证应用】惊痫抽搐;风中经络,口眼斜;风热头痛,目赤,咽痛,风疹瘙痒;痰核,瘰疬。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5~9克。研末吞服,每次1~1.5克。散风热宜生用,其他多制用。

【药物名称】党参

【药性归经】甘,平。归脾、肺经。

【药物功效】补脾肺气,补血,生津。

【临证应用】脾肺气虚证;气血两虚证;气津两伤证。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10~30克。

【注意事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本品不宜与藜芦同用。

【药物名称】黄芪

【药性归经】甘,微温。归脾、肺经。

【药物功效】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托毒生肌。

【临证应用】脾气虚证;肺气虚证;气虚自汗;气血亏虚,疮疡难溃难腐,或溃久难敛。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10~30克。蜜炙可增强其补中益气作用。

【药物名称】白术

【药性归经】甘、苦,温。归脾、胃经。

【药物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尿,止汗,安胎。

【临证应用】脾气虚证,气虚自汗,脾虚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6~12克。炒用可增强补气健脾止泻作用。

【注意事项】本品性偏温燥,热病伤津及阴虚燥渴者不宜。

【药物名称】鹿角胶

【药性归经】味咸,性温。归肝、肾经。

【药物功效】补肝肾,益精血。

【临证应用】肾阳不足,精血亏虚,虚劳羸瘦,吐衄便血、崩漏之偏于虚寒者;阴疽内陷。

【用法用量】每次10~15克。用开水或黄酒加温烊化服,或入丸散膏剂。

【注意事项】阴虚火旺者忌用。

【药物名称】淫羊藿

【药性归经】辛、甘,温。归肾、肝经。

【药物功效】补肾壮阳,祛风除湿。

【临证应用】肾阳虚衰,阳痿尿频;风寒湿痹,肢体麻木。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9~15克。

【注意事项】阴虚火旺者不宜服。

【药物名称】续断

【药性归经】苦、辛,微温。归肝、肾经。

【药物功效】补益肝肾,强筋健骨,止血安胎,疗伤续断。

【临证应用】阳痿不举,遗精遗尿;腰膝酸痛,寒湿痹痛;崩漏下血,胎动不安;跌打损伤,筋伤骨折。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9~15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敷。崩漏下血宜炒用。

【注意事项】风湿热痹者忌用。

【药物名称】补骨脂

【药性归经】苦、辛,温。归肾、脾经。

【药物功效】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

【临证应用】肾虚阳痿,腰膝冷痛;肾虚遗精,遗尿,尿频;脾肾阳虚,五更泄泻;肾不纳气,虚寒喘咳。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10~15克。

【注意事项】本品性质温燥,能伤阴助火,故阴虚火旺及大便秘结者忌服。

【药物名称】肉苁蓉

【药性归经】甘、咸,温。归肾、大肠经。

【药物功效】补肾助阳,润肠通便。

【临证应用】肾阳亏虚,精血不足,阳痿早泄,宫冷不孕;腰膝酸痛,痿软无力;肠燥津枯便秘。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l0~15克。

【注意事项】本品能助阳、滑肠,故阴虚火旺及大便泄泻者不宜服。肠胃实热、大便秘结者亦不宜服。

【药物名称】菟丝子

【药性归经】辛、甘,平。归肾、肝、脾经。

【药物功效】补肾益精,养肝明日,止泻,安胎。

【临证应用】肾虚腰痛,阳痿遗精,尿频,宫冷不孕;肝肾不足,目暗不明;脾肾阳虚,便溏泄泻;肾虚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10~20克。

【药物名称】枸杞子

【药性归经】甘,平。归肝、肾经。

【药物功效】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临证应用】肝肾阴虚及早衰症。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6~12克。

【药物名称】麦冬

【药性归经】甘、微苦,微寒。归胃、肺、心经。

【药物功效】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临证应用】胃阴虚证;肺阴虚证;心阴虚证。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6~12克。

【药物名称】女贞子

【药性归经】甘、苦,凉。归肝、肾经。

【药物功效】滋补肝肾,乌须明目。

【临证应用】肝肾阴虚证。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6~12克。因主要成分齐墩果酸不易溶于水,故以入丸剂为佳。本品用黄酒拌后蒸制,可增强滋补肝肾作用,并使苦寒之性减弱,避免伤及肠胃。

【药物名称】五味子

【药性归经】酸、甘,温。归肺、心、肾经。

【药物功效】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临证应用】久咳虚喘;自汗,盗汗;遗精,滑精;久泻不止;津伤口渴,消渴;心悸,失眠,多梦。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3~6克。研末服,每次l~3克。

【注意事项】凡表邪未解,内有实热,咳嗽初起,麻疹初期,均不宜用。

【药物名称】山萸肉

【药性归经】酸、涩,微温。归肝、肾经。

【药物功效】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临证应用】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阳痿;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月经崩漏,月经过多;大汗不止,体虚欲脱。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5~l0克。急救固脱20~30克。

【注意事项】素有湿热而致小便淋涩者,不宜应用。

【药物名称】蜂房

【药性归经】甘,平。归胃经。

【药物功效】攻毒杀虫,祛风止痛。

【临证应用】疮疡肿毒,乳痈,瘰疠,顽癣瘙痒,癌肿;风湿痹痛,牙痛,风疹瘙痒。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3~5克。外用适量,研末用油调敷或煎水漱口,或熏洗患处。

同类推荐
  • 有效克服近视

    有效克服近视

    本书详细介绍了近视及近视眼的发生机制、治疗及近视眼镜的选配方法,着重介绍了近视及近视眼的预防措施,还从眼科临床角度解答了近视眼的一般知识和以新理论为指导介绍了近视眼的光学防治方法。本书没按章节,是独立的标题形式,全书结构活泼,内容通俗易懂,适合普通老百姓及近视患者阅读。
  • 前列腺病实用自我疗法(实用自我疗法系列)

    前列腺病实用自我疗法(实用自我疗法系列)

    前列腺病是男性的“专利”,给男性朋友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本书从正确了解前列腺,正确检查前列腺病、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疾病的饮食治疗等方面为患者提供权威的医学指导。
  • 血脂高了怎么吃

    血脂高了怎么吃

    本丛书通过精心的策划、合理的编排,分别介绍了“三高”的基础知识以及“三高”人群适宜食用的食材(附有营养健康的食疗菜例),为“三高”人群提供了一种健康、安全的日常饮食方案,增强“三高”人群及其家庭对日常饮食的关注和重视,从而减轻“三高”带来的痛苦和伤害。
  • 女性吃什么才漂亮

    女性吃什么才漂亮

    大多数女性都喜欢吃零食,特别是少女,对洋快餐、休闲食品、油炸食品、强化食品、罐头食品、各类饮料等非常喜欢,而这类食品极容易影响到女性的健康与美丽,因此,必须适当控制这类食品,克服吃零食的习惯。
  • 吃法决定活法:四季养命食方

    吃法决定活法:四季养命食方

    一直以来,我们的生活观特别是饮食观是“以嘴为荣,以味美为先”,于是失眠、抑郁、三高、肥胖等怪病被吃了出来。我们虽听说过药食同源的道理,但当身体出现问题,我们还是本能地、卑微地求助于医院。事实上,我们真不知道如何借助四季的饮食来强身续命,我们不清楚吃应季和反季节的食物对身体有什么好坏,对蔬菜瓜果的皮、肉、根、茎、叶、皮、籽有什么功能也不甚了了,当然,更对它们奇妙配方以后对人体的好处茫然无知。其实,身心出现问题,人生诸多不顺都是吃错了的结果!而要改变这一切就必须首先从“以食为天!”这一点做起!
热门推荐
  • 祭流年

    祭流年

    崭新的人生,巧合的开始,命运的齿轮,开启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乱世之旅。尴尬的身份,血腥的过往,将会编织出怎样一个女子?“非他不可吗?”“是,非他不可……”她赌上了一切来换取的自由和真心,到头来全变成了一场笑话。只剩下羽箭的寒芒,如雨的红雾,迷蒙了眼帘。我不怪你曾经想杀我,我只怪自己痴心妄想,以为你绝不会再杀我第二次……【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废柴女主的逆袭方法

    废柴女主的逆袭方法

    穿越到废柴身上又怎样,照样习得了修为,打得过贱人,掀翻了宫廷,睡得了王爷。就是要成为这片大陆的最强主宰!
  • 坑爹败家系统

    坑爹败家系统

    一个叫叶问天的孤儿,在一次意外事故中,神秘穿越。竟然发现自己穿越到了一个与原来位面高度相似的位面。并成为大家族子弟,然而。他被一个名为"败家皇"的系统附身第一个任务,一周内花费1亿元成功奖励:1000积分10可增加属性点失败惩罚:性能力永久不可增加
  • 元素大陆:暗夜主宰

    元素大陆:暗夜主宰

    元素大陆的一个偏远小镇,有着一个潜力无限且体内封印着暗黑力量的暗影元素,究竟他会掀起怎样的血雨腥风呢?
  • 侠岚之天地结晶

    侠岚之天地结晶

    十万年前,九位上古侠岚封印了万零之王穹奇,并没有死,十万年后,九位上古侠岚再一次回到玖宫岭,与十万年后的侠岚一起并肩作战,粉碎穹奇的阴谋,可没有想到在十万年前封印穹奇那一场大战中,曾经是上古侠岚之首晟睿没有把穹奇的本体封印在无极之渊,只是把穹奇一部分力量封印在无极之渊,为了大地恢复安宁与和谐,上古侠岚之首晟睿下了一个决定,把穹奇的本体封印在了自己的体内。在封印之后,晟睿元炁耗尽,因为把穹奇封印在自己体内的原因,。变成一个婴儿,十万年后这个婴儿被七魄之首假叶给发现,误打误撞当作实验来进行;在和穹奇大战后,辗迟也想起自己所有的记忆,包括自己的真实身份,辗迟他们再一次进入一场恶战。。。
  • 只在梦里偷偷想你

    只在梦里偷偷想你

    是从什么时候起,小爱开始感觉到了甜蜜的滋味。是第一次吃到了女同学分享的零食,还是第一次有男生主动和自己说话,还是第一次考试得了一百分?青春里,有太多的幸福和伤痛。怀念美好时光里最纯真的自己,纪念那些带给我们欢笑和泪水的曾经,用这些治愈疼痛。
  • 重生诺兰

    重生诺兰

    出生丹田便是废弃,作为城主之子,他本应该享受安逸的生活。但是他却一心向往着修行,先天的不足,导致他需要付出更多的汗水,且看主角如何重新站在世界之巅。
  • 弭乱:虐缘

    弭乱:虐缘

    七年前,她用三千万买他一年;七年后,他用三百亿买她一生;他娶了她妹妹,却总在深夜睡进她的房。缠绵情迷,他爱看她婴孩般的睡颜;却不知,她早已爱上了他那强健有力的心跳。玄蒙:一个被遗弃的孤儿,因一次邂逅,被她选中成为命中人。程雷:莫名奇妙的闯入她的生活,第一次合作的竟是结婚。奉尚:耀眼的世界巨星,却只因她而闪亮,也因她而坠落。
  • 爆萌宠姬:妖王相公吃一口

    爆萌宠姬:妖王相公吃一口

    重生之后不仅成了天生废柴,还被判为灾星,整日被人追杀?姜小璃越挫越勇,勤修行,灭敌人!她只是个小小的御灵师,为何一个个都跳出与她谈前世今生?妖王是什么鬼?说什么他们命中注定在一起,他选中的人即使死也不会放手?哼!姜小璃做个鬼脸便开溜!某妖王冷呵一声:“想跑?先让我吃一口!”
  • 混沌天心决

    混沌天心决

    青帝,诛天神魔剑,月皇,戮天弓,两大混沌之器,还有最神密的第三器,当三大神器集于一人之手,又会为这个世界带来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