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94100000018

第18章 头痛眩晕中医诊疗(1)

第一节病机与辨证分型

一、头痛

(一)病因病机

头痛,是指因外感六淫、内伤杂病而引起的,以头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病因大要分为外感、内伤和外伤三类。

外感病因以风为主,多夹他邪致病,如夹寒、夹湿、夹热等。风寒阻遏、风湿上蒙、风热侵扰均可致清宫失司,络脉气血不畅,发为头痛。故《医碥头痛》云:“六淫外邪,唯风寒湿三者最能郁遏阳气。火暑燥三者皆属热……热甚亦气壅脉满,而为痛矣。”

外伤病因,外伤跌仆,脑髓受到严重震伤,络脉瘀阻,亦每易导致头痛。

内伤病因多与情志、体质、饮食和生活起居等有关。

1.情志失调郁怒伤肝,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肝阳独亢,上扰头目而引起头痛;忧思伤脾,脾失健运,痰湿阻遏,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阳被蒙,发为头痛。

2.久病体虚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日久体质虚弱,或失血之后,气血耗伤,不能上荣于脑髓脉络,或素体阴虚,肝失涵养,肝气有余,稍遇情志抑郁,阳亢于上,扰及头目,发为头痛。

3.饮食不节嗜食肥甘,或辛辣炙煿,或饥饱失常,伤及脾胃,运化不健,痰湿内生,上蒙清阳,发生头痛。

4.摄生不当生活起居失常,如烦劳太过,或房室不节,损伤精气,精血不足,髓海空虚,或阳气不足,清阳不升,脑失所养而致头痛。

此外,头痛日久,可致瘀阻于络,络脉不通;或是跌仆损伤,脑髓受震,气血运行失畅,瘀阻于络。二者皆有瘀血停滞,也当注意。

(二)辨证要点

1.辨外感内伤

外感头痛起病急,病程短,或伴表证;内伤头痛,病程较长,头痛反复发作,时轻时重。痛在枕部,连及颈肌,多因外感;痛在巅顶,多因寒厥;痛在两颞,多因肝火;全头作痛者,多因气血亏虚或肝肾阴虚。

2.辨虚实

外感头痛以实为主,内伤头痛以虚实相兼为多。外感头痛,系外邪上干所致,病程较短,头痛暴起,故以实证为主;内伤头痛,起因较多,由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所致,病程较长,且常反复发作,既有痰、火、瘀等实邪的存在,又有阴血亏虚,或阳虚气弱等正虚表现,故以虚实相兼为多。虚实之间且可转化兼夹,如肝阳头痛,化火伤阴,可出现肝肾阴虚,或阴虚兼有阳亢。

此外,外伤所致,初期多实,病久则虚实夹杂居多。跌仆损伤初期,瘀阻于络,此为实;久则留瘀不去,新血不生,血虚络阻,变为虚实夹杂。从症状判断,新病通常为重痛、胀痛、掣痛、跳痛、灼痛、刺痛,痛势剧烈,属实;久病通常为昏痛、隐痛、空痛,疲劳易发,多属虚证。

3.辨性质

重坠或胀痛者,因于痰湿;跳痛者,因于肝火;冷感而刺痛者,因于寒厥;隐痛或空痛者,因于气虚、血虚或肝肾阴虚;刺痛不移者,因于瘀血。

4.辨经络

前额及眉棱痛,为邪犯阳明经;巅顶痛,连及眼目,为邪犯厥阴经;后枕痛,下连及项,为邪犯太阳经;两颞痛,连及耳部,为邪犯少阳经。

5.治疗原则

外感头痛,治宜疏散祛邪为主;内伤头痛,治当滋阴养血为要。正如《证治汇补》说:“外感发者,散风而邪自去;内伤发者,养正而风自除。”散风与养血是治疗头痛的两个重要原则。至于痰、瘀实证,则宜化痰通瘀;肝肾阴虚导致阳亢者,当滋阴潜阳;若肝阳夹痰,血虚肝旺等夹杂证候,宜根据病情参合治之。此外,根据头痛部位可酌配引经药物。若为妇女头痛,发于经期前后,伴有经水不调、痛经等症时,还当结合调理冲任之法治疗。

6.引经药

结合头痛部位选用引经药物。以下为常用引经药,但临床不可拘泥:两颞部头痛,用川芎、柴胡;前额头痛用白芷;眉棱骨痛用蔓荆子;巅顶痛用吴茱萸;因外感而巅顶痛用藁本;满头痛用羌活、防风;头痛连及项背用葛根。

7.虫类药的应用

凡头痛久发不愈,痛势较剧,应适当配用通络之品。如慢性头痛相当于部分血管性头痛、紧张性头痛,此类头痛病程长,易反复,经年难愈,病人可表现为头部刺痛,部位固定,面色暗滞,舌暗脉涩等症。治疗时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选配全蝎、蜈蚣、僵蚕、地龙,地鳖虫等虫类药,以祛瘀通络,解痉定痛,平肝息风,可获良效。

虫类药可入汤剂煎服,亦可研细末冲服。因其多有小毒,故应合理掌握用量,不可过用。以全蝎为例,入汤剂用3~5g,研末吞服用1~2g,散剂吞服较煎剂为佳,蝎尾功效又较全蝎为胜。亦可将全蝎末少许置于痛侧太阳穴,以胶布固定,可止痛。寒邪重者,尚可考虑用生川乌、生草乌,但须慎用,先从少量开始,一般用量从1.5g递增到3g左右,煎药时间不少于1h。夹有风痰者,可选用白附子、天南星等祛风痰药。

8.补气升阳法

因气虚清阳不升者可用补气升阳法。凡头痛绵绵,遇劳则甚,体倦无力,畏寒,脉细者,药用黄芪、党参、白术、川芎、升麻、柴胡等。但临床单纯气虚者较少见,辨证时应排除实证后,方可用之。

9.偏头痛

偏头痛多以肝经风阳痰火上扰或痰瘀交阻所致。头痛偏于一侧,或左或右,或连及眼齿,呈间歇性发作,发时痛势剧烈,痛解则如常人,多始于年青时,又称偏头风,以实证为主。头痛呈阵发性,历时短暂,局部感觉异常,面部肌肉动作时,如咀嚼哭笑等均可引起发作者,可以清肝泻火、息风潜阳、化痰、通瘀等法治之。

(三)辨证分型

1.外感风寒头痛

【证候】

主症:头痛或有拘急收紧感,痛连项背。

兼症:恶风畏寒,遇风受寒尤剧,常喜棉巾裹头,口不渴,或兼鼻塞流清涕。

舌脉: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病机】风寒外袭,上犯巅顶,凝滞经脉。

【治法】疏风散寒止痛。

2.外感风热头痛

【证候】

主症:头痛如灼,甚则如裂。

兼症:发热恶风,面红目赤,鼻流浊涕,口渴欲饮,便秘溲黄。

舌脉:舌红苔黄,脉浮数。

【病机】风热外袭,上扰清空,窍络失和。

【治法】疏风清热。

3.外感风湿头痛

【证候】

主症:头痛如裹。

兼症:肢体困重,胸闷纳呆,大便溏薄。

舌脉:苔白腻,脉濡。

【病机】风湿之邪,上蒙头窍,困遏中焦。

【治法】祛风胜湿通窍。

4.内伤肝阳头痛

【证候】

主症:头痛而眩,甚或两侧跳痛,常波及巅顶。

兼症:心烦易怒,睡眠不宁,面部升火,目赤,口干苦。

舌脉:苔薄干或黄,舌质红,脉弦有力。

【病机】肝失条达,气郁化火,阳亢风动。

【治法】平肝潜阳。

5.内伤血虚头痛

【证候】

主症:头痛目花,时时昏晕,痛势隐隐,午后或遇劳则甚。

兼症:神疲乏力,心悸怔忡,食欲不振,面色少华或萎黄。

舌脉: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

【病机】气血不足,营血亏虚,头窍失荣。

【治法】滋阴养血。

6.内伤痰浊头痛

【证候】

主症:头痛昏蒙,头痛而重,如物裹首。

兼症:时有目眩,胸脘痞闷,恶心泛泛,甚则呕吐痰涎,纳呆。

舌脉:舌苔白腻,脉滑或弦滑。

【病机】脾失健运,痰浊中阻,上蒙清窍。

【治法】化湿祛痰。

7.内伤肾精亏虚

【证候】

主症:头痛且空,眩晕。

兼症:耳鸣,腰膝酸软,神疲乏力,滑精带下。

舌脉:舌红少苔,脉细无力。

【病机】肾精亏虚,髓海不足,脑窍失荣。

【治法】养阴补肾,填精生髓。

8.内伤瘀血头痛

【证候】

主症:头痛屡发,经久不愈,痛有定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

兼症:或有头部外伤史。

舌脉:舌质紫或有瘀斑,脉细或细涩。

【病机】跌仆外伤,瘀血阻窍,不通则痛。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

二、眩晕

(一)病因病机

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眩晕病因大约为以下几方面。

1.情志不遂

忧郁恼怒太过,肝失条达,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肝阴耗伤,风阳易动,上扰头目,发为眩晕。

2.年高肾虚

年高肾精亏虚,髓海不足,无以充盈于脑,或体虚多病,损伤肾精肾气,或房劳过度,阴精亏虚,则导致髓海空虚,发为眩晕。

3.病后体虚久病体虚,脾胃虚弱,或失血之后,耗伤气血,或饮食不节,忧思劳倦,皆可致气血两虚,清阳不升,清窍失养,乃发为眩晕。

4.饮食不节

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嗜酒肥甘,湿聚成痰,痰阻中焦,清阳不升,故发为眩晕。

5.跌仆损伤

跌仆损伤,瘀血内阻,或伤后气滞,瘀血停留,阻滞经脉,气血不能上荣于头目,故眩晕时作。

(二)辨证要点

1.辨脏腑病位

眩晕病变主要在肝,涉及肾和心、脾。肝阳眩晕兼见头胀痛、面色潮红、急躁易怒、口苦脉弦等症状;脾胃虚弱、气血不足之眩晕,兼有纳呆、乏力、面色白等症状;脾失健运、痰湿中阻之眩晕,兼见纳呆呕恶、头痛、苔腻诸症;肾精不足之眩晕,多兼有腰酸腿软、耳鸣如蝉等症。

2.辨标本虚实

肝肾阴虚,气血不足为病之本虚证;风、火、痰、瘀为病之标实证。

病程较长,反复发作,遇劳即发,伴两目干涩,腰膝酸软,或面色白,神疲乏力,脉细或弱者,多属虚证,由精血不足或气血亏虚所致。其中,肝肾阴虚者,头眩目涩,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气血不足者,神倦乏力,面色白,唇舌色淡,脉细弱无力。

病程短,或突然发作,眩晕重,视物旋转,伴呕恶痰涎,头痛、面赤、形体壮实者,多属实证。痰湿中阻证,头重昏蒙,胸闷呕恶,苔腻脉滑;瘀血阻窍证,头痛固定,唇舌紫暗,舌有瘀斑。其中以肝阳风火为病最急,症见眩晕、面赤、烦躁、口苦、肢麻震颤,甚则昏仆,脉弦有力。病情重者,当警惕发生中风。

3.辨病理转化

病理因素以风、火、痰为主,三者互有联系,如“火动风生”“风火相煽”“痰郁化火”等,故临床常错杂兼见。“风”“火”源起于肝,阳亢化火生风;肝肾阴虚火旺,可致内风暗动;肥甘太过,聚湿生痰;脾虚水谷不归正化,亦可成痰;心肝气火内郁,津液亦可凝聚为痰;肝肾阴虚,虚火灼津,亦可成痰。

4.治疗原则

眩晕的治疗原则是补虚泻实,调整阴阳。虚者当滋补肝肾、补益气血、填精生髓;实证当平肝潜阳、清肝泻火,化痰行瘀。

(三)辨证分型

1.肝阳上亢证

【证候】主症:眩晕,耳鸣,头目胀痛,口苦,失眠多梦。兼症:遇烦劳、郁怒而加重,甚则仆倒、颜面潮红、急躁易怒,肢麻震颤。舌脉: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病机】肝阳风火,上扰清窍。

【治法】平肝潜阳,清火息风。

2.气血亏虚证

【证候】主症: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白,神疲乏力,倦怠懒言。兼症: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悸少寐,纳少腹胀。舌脉: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病机】气血亏虚,清阳不展,脑失所养。

【治法】补益气血,调养心脾。

3.肾精不足证

【证候】

主症:眩晕日久不愈,精神萎靡,腰酸膝软,少寐多梦,健忘。兼症:两目干涩,视力减退,或遗精、滑泄、耳鸣、齿摇,或颧红咽干,五心烦热。舌脉:舌红少苔,脉细数,或面色

白,形寒肢冷,舌淡嫩,苔白,脉弱尺甚。

【病机】肾精不足,髓海空虚,脑失所养。

【治法】滋养肝肾,益精填髓。

4.痰湿中阻证

【证候】

主症:眩晕,头重昏蒙,或伴视物旋转,胸闷恶心。

兼症:呕吐痰涎,食少多寐。

舌脉:舌苔白腻,脉濡滑。

【病机】痰浊中阻,上蒙清窍,清阳不升。

【治法】化痰祛湿,健脾和胃。

5.瘀血阻窍证

【证候】

主症:眩晕、头痛。

兼症: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耳鸣耳聋,面唇紫暗。

舌脉:舌暗有瘀斑,脉涩或细涩。

【病机】瘀血阻络,气血不畅,脑失所养。

【治法】祛瘀生新,活血通窍。

第二节不同证型方药指导

一、头痛

(一)外感风寒头痛

1.指导方药

(1)川芎茶调散:本方能祛风散寒,主治外感风寒上犯清空而致的头痛。方中川芎善行头目,活血通窍,祛风止痛,为治头痛之要药;白芷芳香通窍,散风止痛;藁本、羌活、细辛、荆芥、防风疏风解表,散寒止痛;薄荷、菊花、蔓荆子质轻上浮,清利头目,长于疏表祛风止痛。寒邪著,头痛剧烈,遇寒即发,舌苔白,上方应加重温经散寒之品,如川乌、细辛、藁本;头重痛如裹,肢体困重,湿困清阳,可加独活、苍耳子、苍术,以祛风除湿。

(2)葛根汤:麻黄4g,葛根18g,桂枝12g,白芍12g,炙甘草6g,生姜12g,大枣12枚。方中葛根长于疏散肌腠经络之邪气而解肌发表退热,为治项背强痛的要药,治风寒表证,恶寒无汗,项背强痛者,多与麻黄、桂枝等同用。

(3)桂枝汤:用于外感风寒表虚证,亦可加减用于其他外感证。

外感风寒头痛,常用方主要为川芎茶调散和葛根汤。桂枝汤作为风寒表虚证经方,可供备选,且化裁灵活,乃调和营卫之经典方。

2.重点方药解

桂枝汤

(《伤寒论》)

【组成】桂枝9g,芍药9g,炙甘草6g,生姜9g,大枣3枚。

【功效】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症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者。

【方析】风寒束表,风性疏泄,卫外不固,营阴外泄,见汗出恶风,脉浮缓;邪正相争,故发热,头痛;邪气郁滞,肺胃之气失其和降,则鼻鸣干呕。

同类推荐
  • 父母是最好的保健医生

    父母是最好的保健医生

    本书共十二章,从儿童常见疾病症状出发,重点描述疾病的症状表现、治疗、家庭护理及预防措施。提供儿童具体营养需要,教会家长日常生活护理和保健常识、儿童意外的家庭急救及用药常识。
  • 古今养生名联赏析

    古今养生名联赏析

    熊经浴编著的《古今养生名联赏析》是一本专门介绍与养生有关的古今名联(包括各种楹联和联语)的大众通俗读物。全书分为“修德养生联”、“读书頣养联”、“调心养神联”、“饮食起居联”、“动静兼养联”、“老当益壮联”、“自寿寿人联”等七大部分,共精选了256副养生名联。书中每联一文,对其中养生之道逐一加以辑注和解说。《古今养生名联赏析》集知识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于一体,读者在欣赏古今名联的同时,可以从中领悟到许多科学的养生理念及延年益寿的宝贵经验,是一本十分难得的养生保健书。
  • 酒与健康

    酒与健康

    本书介绍了酒的起源和历史,如何饮酒、酒与日常生活的禁忌,醉酒与酗酒,酒与健康的关系等内容。
  • 吃的一千零一问

    吃的一千零一问

    本书作者参考大量医学、营养学、养生学文献,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问答形式阐述了吃的科学知识和具体方法。全书分13章1001个问答,包括吃的基础理论和新知识,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等六大营养素,健康食品、垃圾食品和食品安全知识,不同个体、不同季节、不同食物的科学吃法和饮食宜忌,以及与吃有关的疾病防治等。本书内容丰富,阐述简明,指导性、实用性强,对纠正人们在饮食上的某些盲点和误区,提高科学饮食水平,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适于广大群众、家庭主妇、基层卫生人员和饮食行业人员阅读参考。
  • 花卉养生饮食

    花卉养生饮食

    本书根据常见的花卉及其果实,详细介绍了花卉的性质、特点、功效,并且列举了常见花卉的照片和食疗、食补的方法,配菜方法以及饮食加工配方;介绍了利用花卉制品的饮品、菜品、食品290余例。
热门推荐
  • 不轮回的爱

    不轮回的爱

    学校中的第一名总是因为各种毛病被老师刁难,可是聪明的她却不会想办法报复,而是安然接受,因为在她的想法中这种反应比报复更让老师头疼,这次便去打扫多少校园中恐怖流言的发源地——资料室,可这一去,这里成了她再也无法抛弃的地方……
  • 无极门:天尊

    无极门:天尊

    吾为天尊、孰能为尊...平凡少年对于修仙的渴望,毫无灵根、平庸至极,一路历经坎坷,凭着其坚韧的心智,踏上崎岖仙路。单枪匹马,扬名修真界的故事...
  • 千年情缘之青鸟飞鱼

    千年情缘之青鸟飞鱼

    小倩是从我十一岁那年认识并陪伴我读过那最枯燥的十年。这一生我最后悔的时就是在遇到你之前先遇到了小倩。她温和,善良,恬静...如果没有你的出现,我并不介意娶她。只可惜在我二十二岁那年,你出现了。这个故事要从很早前说起...
  • 天苍纪

    天苍纪

    苍茫天地,万物生灭轮回周而复始。命数之下,一念而动因果牵扯不休。天意民意,散教化者篡权不得善终!寰宇之内,少年嗔痴念生大逆不道!天外之天,重天彼岸可达永恒之境?
  • 婳地为牢:Hello,神探先生

    婳地为牢:Hello,神探先生

    “我长得像罪犯吗?”初见时,男人问女人。女人瞥了他一眼:“你长得不像罪犯,像妖孽。”锦婳的前半生跌宕起伏,从千金小姐,变成乞丐,而后又成了盗墓贼。但,她从未想过,她会拥有一个妖孽、腹黑的傲娇男友。而她,也因此踏入了刑侦大队,走向更加刺激而富有挑战的人生。“就应该把你这妖孽锁在家里,省的让无知少女误入歧途。”金辰:“婳婳,我要是妖孽,那你是什么?”“……”囚心十四年,他早已画地为牢。——我用今生良辰美景,换你一世似锦如画。(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魔王陛下的饲养手记

    魔王陛下的饲养手记

    每过千年,世界之树就会打开一条通道,出现新一代的魔王,而老魔王则要负责教导新任魔王,传授他们知识,以及如何管理魔族。可是到了第一百代魔王时,情况有些奇怪,因为第一百代魔王,是一位少女,而前九十九任魔王都是男性!少女魔王与自己从小一起长大get了神助攻技能的公爵大人让第九十九任魔王发现自己有些不淡定了……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这就是一篇两个魔王陛下一个公爵大人的日常生活史!!
  • 疯妄

    疯妄

    他不是神,不能让你得到自己想要的,但是他可以买到,因为,他有钱,他没有妈,没爸,没亲人,但是,他有钱,自由宣言:什么青春用钱买不到?哥穷得只剩钱!
  • 谢谢你,让我变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

    谢谢你,让我变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

    56个暖心故事,分别从倾慕之人、好朋友、家人、相伴走过一段路的旅人为线索,讲述成长的蜕变。那个躲在角落里彷徨、流浪的自己,要遇到怎样的陪伴,才变得如此美好而闪耀?书中将一一揭晓。虔诚无比地相信爱情,从暗恋到初恋,笔端柔情百转;恣意昂扬地快乐成长,因为朋友,是可以选择的家人,让你的人生因特殊的家人而变得不同;从容坚定地扶稳王冠,你的骄傲,从别人的肯定开始,成为了你额头的标志;优雅明亮地面对生活,家人给的温暖,把快乐释放在生活里。你会变得更好,为了对你不离不弃的人,这就是,全部的意义。集结青春最强音,喊出你的期待,也说出你的感谢。
  • 女行长的贴身掌眼

    女行长的贴身掌眼

    少爷的伙计,误打误撞进了蒙达达银行,俩表兄弟同时爱上了他们的美女主管......何杰成为地下古玩字画鉴定专家,邵叶逐步升为银行专项信贷经理;一个为了美女甘愿默默无闻奉献,一个穷追猛打不择手段;一个挣钱却不收钱,一个不挣却会花钱......伙计自始至终一直跟着少爷,因为是他们从小养成的习惯,但美女的芳心却让他们改变了格局......何杰成为银行小掌眼,涉及上亿古玩字画业务由他说了算,因为他成了总行专项贷款审批人......
  • 爆宠萌妃:君上太腹黑

    爆宠萌妃:君上太腹黑

    无意砍了某君上一斧头,结果被强行拉去尘缘殿签了婚书。结果,签的还是不能和离的婚书。小锦瑟,表示欲哭无泪。还好,她只有几年可活,等重生她不就摆脱。从那后,小锦瑟对某腹黑百依百顺。可左等右盼,肚子都起来了,就不见她重生。什么,那货一直在给她续命。小锦瑟仰天长叹,真是一朝召黑误终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