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73500000030

第30章 追求卓越,实现自我——价值(7)

在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研究中,自然目的论是最重要、最根本的支撑点,同时它也是我们理解他所阐述的“实践”概念的关键性要素。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是一个巨大的生命有机体,由在有限时空中活动着的诸多生命体构成,这些活动着的生命体都有其自身的目的和自然的命运,每一生命能动地趋向其自然目的的运动过程——从潜能到现实的运动,就是生命自身本质的实现过程。而且,每一实现自身本质的生命体的存在,有序地构成了自然有机体中的一个存在的巨链,巨链的终端就是目的终点,即终极因、至善或第一推动者。在这一巨链中,人类世界中的人及其相关物也都是运动着的,且各有并趋向各自的自然目的,实现各自的本质。被趋向的诸多的目的构成了一个存在的链条,链条的顶端就是终极目的,或者说是最高的善。这就是亚里士多德的“自然目的论”。

对此,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的开篇中这样阐述:“每种技艺与探索,同样地,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都显得是追求某种善,所以人们有理由把善表示为万事万物所追求的目的……医术的目的是健康,造船术的目的是船舶,战术的目的是取胜,理财术的目的是财富”。在这里,亚里士多德对实践这一概念作了清晰的界定,认为实践是人们为了各种目的而展开的活动,这种活动必须要是“善的活动”,对人和其他生物有着和谐的功能和作用的活动。

目的论的“善的活动”在工业化时代机械大生产中必然会遭到人们的排斥和抵触,因为机械论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在改变和影响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机械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承认宇宙万物是有规律的,但却追求对自然规律的破坏和干涉,这种不带有“善的活动”,实质上是人的物质化的一种追求,是在有价值与无价值之间的一种动摇,是对人外在价值的过分重视,而轻视的则是人的精神追求和心灵释放。与现代价值论相反,亚里士多德所追求的善不是实体性的,不是对物质价值的极度崇拜,而是关系性的,是追求活动的内在要求,是平衡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纽带。换句话说,没有善的存在,就不会有追求善的活动,而没有追求活动,自然也就没有善的存在。善与追求就好像灵与肉,意识与物质一样,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善与追求是“善的活动”的两个核心要素,也是我们理解实践活动的关键所在。也就是说,实践是自然趋向于善的活动(“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都显得是追求某种善”),而不是作为实现人为的外在物质价值的工具的活动。实践对“善的活动”的追求是自然的,也是必然的。

把人的实践看作是追求善的活动,那就是说当人们以实践的眼光去重新审视将人作为对象和目的的教育活动时,自然而然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教育作为一种追求善的实践活动,是引导身心发展都未成熟的学生追求知识,并获得能力的实践过程。这种知识、能力都是以“善”为基础的,也就是说教育实际上是一种教化活动。同善的实践活动是关系性的存在一样,教育实践活动同样是关系性的。善对于教育实践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实践活动也离不开善,二者密不可分。教育追求失去了善这一目的和方向,就会变成混乱不堪的活动,就没有任何目的性和取向性,就不会有对真、善、美的追求与热爱,教育也就失去了它真正的意义;同样如果善失去了教育实践,就会变成死的理论,成为不再活动和作用的一潭死水,而不是教育内在追求的目的。

在现在的一些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书籍中,习惯于把教育界定为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的活动。这是对教育概念的一种片面理解,因为它忽视了对人的本性的呼唤,忽视了对教育的实践本性——善的提倡和强调。

当然,人们仍然把现实生活中对未成年人的各种影响活动统称为教育,这样的教育也自有其目的,这种目的不是引导人们向善,不是开启人们的心智和实现人自我的发展和进步,不是本着对自然的追求来进行教育,而是人为强加给学生的。譬如我们熟知的种种教育分类:文史类的、理工类的、体育的、艺术的。再比如教育目的:经济的、政治的、军事的、历史的、个人的。也就是说,把教育分类、把教育目的具体化的过程也就是使教育成为一种技术性的操作活动,更方便人们去掌握和操控而已。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就教育技术而言,古代与现代也并不相同。的确,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是古代技术所无法比拟的,但是无论怎样变,怎样发展,与古代的技术仍有许多相通的地方,比如:教育目的都是外在的,都以物作为教育的对象。但在目的论的教育视野中,古代教育技术是追求善的“善的活动”,并且这种善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需求,是事物之间必然的、内在的联系,是事物之为事物的根本。现代机械论视野中的现代技术自身则是没有任何目的性的,虽然它也朝向一定的目的,但其目的却是人为设定的,带有主观性和相对性的,而不像古代教育那样是出自于内心的、自然的、内在的目的和追求。从这一意义上讲,古代的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还是存在着差别的。现代教育技术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学的出现,虽然带有更严密的系统性,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学的进步,但是这种技术是在教育和教育学去除“实践性”、“向善性”之后坚持“价值中立”的产物。不过,为现代人所津津乐道的教育技术恰恰成了阻碍教育学向前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这一点,已为许多教育研究者注意到,他们正在把研究的角度转向古代教育,力图从中找到突破教育困境的方法,而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教育变为一种“善的活动”。

三、教师形象的展示——严密逻辑的思考者和批判者

亚里士多德作为形式逻辑的鼻祖,是第一个运用公理化方法并提出著名的三段论的思想家。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运用三段论,人们可以完成对某些未知的推敲和判断,三段论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不运用三段论,将会产生许多错误,这些错误包括人们的普通知识、特殊知识以及个别其他领域。就普通知识、特殊知识这两个不同方面来说,一个人可能知道同一概念范畴里的某些东西,但不一定知道这一范畴里面所有的东西,这时候,就可以运用三段论里的推理,来判断这件东西是否属于其中。知道一些东西,就对这类东西有一个大概的认识,运用这些知识结合三段论的推理,就可以扩大认识的范围。例如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两直角,这就是人们所熟知的普遍前提,但在论证半圆中内接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两直角中,就获得了这类特殊三角形的新知识。

任何研究和学习,总是在一种已有认知上的发展和开拓,只有运用自己已有的东西去钻研,学习,才能获得一种全新的知识和技能,才能促进自己的不断提高和进步,这就是逻辑学所具有的特殊价值。亚里士多德逻辑真理观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它为我们认识真理开辟了一条不同于以往认识论的新途径,即我们还可以通过逻辑获得对未知领域的真理性认识。因此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苏格兰哲学家麦金泰尔曾指出:“亚里士多德的重要性只有在一个悠久文化传统当中,才能明确指认,而这个传统是他自己从来不曾,也无法体认的。……他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也是有史以来最非凡的一本课堂讲义,正因为是随堂笔记,经常会有太过精简、前后重复或对照引用不够精确的毛病,不过在阅读时却仿佛亲耳聆听亚里士多德在娓娓道来。……对于德行的解说,他并不认为是出自自己的创见,而只不过是反映当时受过教育的雅典公民在思想行为上所隐含的看法。他试图成为希腊最优秀城邦中最优秀公民的理性代言人,因为他认为城邦是独一无二的政治形式,人生的各项美德只有在城邦中才能真实而完全地展现。”他更进一步指出:亚里士多德不仅是位道德理论家,也是悠久希腊文化传统的代言人。

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所提出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能过美好的生活?围绕这一问题,亚里士多德展开论述,他认为人人都希望可以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这是人的本性,为了可以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一个人除了要修德养性,完善自我外,还要生活在一个安定、和谐、发展的城邦之中。也就是说,人不仅要提高自我,还要带动周围社会的发展。这与我国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有相合的地方。从个人修养,到管理一个家园,一个家族,到治理一个国家,到最后平定天下。这不仅体现了个人对幸福的追求,而且从更深层次上展示了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是一种大众的、群体的幸福。

康德的道德教育

一、生平

康德是十八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天文学家,德国古典哲学的重要创始人,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他发出的璀璨星光,让世界为之瞩目。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在纪念康德100岁生日发表的演讲中,这样说道:“即使到下一世代,也仍将保持对于康德的尊敬。不只是康德去世后的第一个世纪,就算是第三个,或是以后的世世代代,他们将会体会到,在基督出生之前很少出现、自基督之后大部分不常坚守,而且在新时代中已被腐化殆尽的真正道德学说的纯净性,在我们的时代中是通过康德得到恢复的。在这点上,他是我们的柏拉图,同时也如同在印象中,这时代需要康德一般,真正道德的纯净性也经由他才被强化。”这段话指出了康德道德哲学在哲学史上所具有的非凡的意义和对后世哲学发展所产生的巨大的影响力。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1724年4月22日康德出生于东普鲁士的首府哥尼斯堡,哥尼斯堡是当时东普鲁士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康德的父母都信奉宗教。康德本人也深受宗教的影响。1740年康德进入哥尼斯堡大学,师从当时有名的神父舒尔兹学习神学;此外他对天文历法、自然科学以及哲学也有浓厚的兴趣。他跟随当时的哲学大师克努岑学习哲学。克努岑给他介绍牛顿力学原理,并将自己的研究莱布尼茨的学说介绍给康德。1755年康德撰写了论文《论火》获得学位后,到1770年才补了一个教授的缺,成为哥尼斯堡大学的正式教授,他主要讲逻辑学及形而上学。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从教26年。他还两度被聘为该大学的校长。1796年康德退休,结束了他的教学生涯。1804年2月12日康德因病去世。

康德小时候经常生病,身体衰弱,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我胸腔狭窄,心脏和肺的活动余地很小,天生就有疑病症倾向,小时候甚至十分厌世。”因为身体不好,他的活动就非常有规律,把每一天都充分利用起来。康德每天早晨5点准时起床,然后学习两个小时,给学生授课两个小时,再进行写作一直到下午一点,出去到餐馆吃饭。到了下午3点半,他会雷打不动地散步一个小时,一天里剩下的时间,他主要用来读书、写作,或者准备第二天讲课的讲稿。到晚上9-10点按时睡觉。他把自己的时间调整得像钟表一样,风雨无阻,一些市民把他的出行时间做过精确统计,发现与钟表时间几乎一致,许多人在和他打招呼的同时还校正一下自己的钟表。只有一次,康德没有按时出现在他们面前,邻居们担心他出了什么事,而当时的康德正沉浸在卢梭的《爱弥尔》中不能自拔,忘记了时间。在数十年的时间内,这是唯一一次康德没有按时出现。由此可见,他理性的几乎达到了刻板的程度。

康德所涉猎的知识非常广泛,他在大学任教期间曾担任过数学、物理学、形而上学、伦理学、地质学、教育学等几乎当时大学所开设的全部课程。在讲课中,他循循善诱,开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同时还照顾到学生的资质及个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康德曾说过:“我不是教给你们哲学,而是教给你们如何做哲学思考。”

康德的学术研究著作主要有《纯粹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实践理性批判》等。根据L.W.Beck的看法,我们可以将康德的作品大致分为批判前期和批判期两个时期,以1770年康德作的论文《论感觉界和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则》为分界点。批判前期的作品是其理论构架期和准备期;到了批判期,他的思想已经成熟,道德哲学的体系也清楚地呈现了出来。

二、康德道德哲学的三个层次

康德的哲学理论所包含的知识面极广,既有对之前西方哲学的总结和批判,也有对历史学、神学的研究和发展,而最为人们所赏识的则是他的知识论、道德哲学和美学。在这三个方面,康德都有所开拓,他的美学观念直接影响于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进步的体现。这三个方面涉及到人们的认知、道德观和审美鉴赏能力等一系列功能。而在这三种功能中,与教育相关的,同时也为康德所重视的,则是对于道德实践能力的探讨。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邓晓芒将康德的道德哲学分为由低到高的三个层次,即通俗的道德哲学,道德形而上学,实践理性批判。下面就让我们来简单认识一下这三个层次。

同类推荐
  • 菜根谭人生大智慧

    菜根谭人生大智慧

    本书从修身养性、为人处世、居家交游、求学问道、气节名利、建功立业等六个方面阐述了《菜根谭》的深刻人生哲学。
  • 现实主义的美学思考

    现实主义的美学思考

    本书第一编是“现实主义原则的特点”。在“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章中,著者认为,作为创作方法的现实主义,是从许多非常相近的文艺创作经验中抽取出来的对于艺术与现实关系的基本实践原则,这就是客观真实地再现现实。
  • 每天学点中国哲学

    每天学点中国哲学

    胡适成名作,在北大讲义内容基础上,胡适经过一年的删补修定,写成《每天学点中国哲学》(原书名《中国哲学史大纲》)。它在中国哲学史,甚至在各种专史和通史的研究方面,都堪称是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辉煌成果。作为一部划时代的巨著,绝对是中国哲学思想史研究的开山之作。
  • 中国佛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佛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
  • 巨天中说易经

    巨天中说易经

    中国易经文化博大精深,易经智慧熏染着我们中华东方文明的本色。因为人的成败营谋与易经人文交织并行的历史,人的智思与智慧砺炼在人生谋取成功的过程中,参照和借鉴易经智慧,已经成为当今成功人士协引其事业方向的重要温习和修炼。本书以成功学和现代经营管理理念为指导,以通俗生动的语言和深入浅出的中外事例,把深奥的易经古文阐释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化解人生和管理中的诸多困惑。
热门推荐
  • 男神是整样练成的

    男神是整样练成的

    屌丝的逆袭,热血的男神。为红颜而怒,可踏山河。
  • 突然的遇见

    突然的遇见

    只因无意中的遇见我便对你一见钟情,你然我感到莫名的熟悉。
  • 东南纪事

    东南纪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墨染之殇

    墨染之殇

    问天,亲情算什么?在巨大的野心之下,亲情只能算做一颗棋子,爱又是什么?在自私的占有欲之下,爱只能算是一种借口。当他知道一步步陷害他于万劫不复境地的,竟然是自己的血脉至亲,他的剑染上了他的血。凌璇为了得到自己,一步步成为一个不择手段心狠手辣的人,残害无辜,出卖自己身体,最后他亲手杀了她。如镜爱上了他之后,为自己的断袖之癖内心挣扎过纠结过,为了斩断情丝成日躲在青楼娶了公主为妻,却仍然不敌宿命。为了他,负了公主,可他却只能把他当做最好的兄弟,最后替他挡住了追心之剑死在他怀里。只有她,那个毫无心机,活泼可爱的女孩儿,使他懂得了珍惜,可她遗传了亲娘的病,在墨染面前突然老去。
  • 主神不靠谱

    主神不靠谱

    拥有了主神传承的主角以为自己的前途必然牛逼不已。可是背靠不着调的主神,事情的结局往往很二逼!为主神卖命,主神不但不帮忙,还要时刻提防主神的算计。不靠谱的主神背后到底有什么惊天秘密?
  • 倾世一冉

    倾世一冉

    她是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女生,普通却也悲伤。一个有预谋的意外使她丧生却又意外醒来在异世大陆。慢慢熟悉之后,她捡起了被遗失的属于她的幸福。可也许她终究不能如愿。幸福还未美满却又惨遭灭门毒杀,秘密身世又慢慢浮出于面,她一步步强大,立誓在不愿身边人有一日被辱被欺。她说她要将这个世界之上他所有想要的东西都赠与他,而他心却不知所终。她说要一步步走上强者顶端,她说要找齐散落于世的八大元素之珠。她说他的心意就是她的决定,她说她要为他用血铸就一条路,这世间,只他一人可以涉足。她说后来她找到了幸福,就是他可以得到幸福。而是命运总是不尽人意,爱而不得。
  • 晚开的雪梅

    晚开的雪梅

    这是一个大龄农村女大学生想老老实实地过日子,却在发现自己快要患上自闭症后,出门找工作。碰上了男主,跟着男主种地,经过一番相处后,嫁给了男主,然后自己当个地主婆的故事。男主是个地道的农民,有空间,为人老实,沉默寡言。女主很独立,冷静自持,内心冷漠,不轻易打开心门,不会出现没有男人过不下去的情节。本文没有惊天动地、死去活来的爱情,没有不共戴天、肝肠寸断的恩怨情仇,只有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狗血事件。女主经过在一番的波折之后,最后和男主过上了想要的平淡生活。
  • 吞天世界

    吞天世界

    少年童尘,因为本身身体缺陷,无法修真炼道,然则当他意外获得一件法宝之后,一切被重新改写。修真之路,看我覆雨翻云!
  • 正亦邪,邪亦正

    正亦邪,邪亦正

    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天廷在他们每年的三月初三都会举行蟠桃会,以庆祝王母娘娘的生辰,而天廷的镇殿之宝凌云石,必须要在一年一度的蟠桃会上吸取蟠桃之王的灵气,凝日月之精华,才能衍生出巨大的能量,维持三界平衡。距离下一个蟠桃会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在某个神秘人的操纵下,凌云石碎成七块碎片散落乾坤山,凝结成七颗凌云珠。紫翼仙子莫名地成了这个事故的替罪羊,却不得不下凡去寻找凌云石。三个鬼精灵的少年与三个如玉的女子,顺应天命,也踏上了这条布满阴谋的血路。当他们经历重重磨难,一点点领悟生活,感慨万分,最终找回凌云石,及时送回天廷,却面临了一个更大的阴谋……(第一次写打戏,写得不好的地方边包涵便提建议哦~)
  • 三生注无泪

    三生注无泪

    三世情缘,三世心动,三世心痛。这份情,最是难解。若我身着嫁衣归来,河畔定是你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