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45700000046

第46章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2)

本条提出“瘀血”的概念,并对其主要脉证做了描述。其中“舌青”对瘀血的诊断最有意义。因为不论瘀血的部位、时间、程度如何,都必在舌上有所反映。后世医家根据此证,进一步观察到瘀血还可导致舌体出现青紫、瘀斑、瘀点,对完善瘀血的诊断,作出了贡献。

【原文11】 病者如热状①,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②,是瘀血也,当下之。

【词解】

①如热状:好像发热的样子。

②阴伏:血为阴,阴伏指瘀血久郁化热,热伏于血分。

【释义】 本条论述瘀血化热的脉证,并出其治法。

病人好像发热,心烦胸满,口中干燥而渴,诊其脉反没有热,这是瘀血郁热深伏于血分所致,治当攻下瘀血。

瘀血内伏,郁久化热,令病人自觉发热,烦满。瘀血阻滞,津液久不上承,令口中干燥而渴。但诊其脉,不见洪大滑数之热象,这说明热不在气分,而伏于血分。

治疗当用下瘀血法,使瘀血去则郁热解,诸证自除。

本条与上条提出的瘀血见症,特别是舌质青或舌边、尖有青紫色筋斑,对瘀血辨证有较大的诊断价值。此二条虽均论瘀血,但其脉证略有不同,上条所论为单纯的瘀血证,而本条所述则是瘀血化热的证候。至于“当下之”之方,《金鉴》提出“宜桃核承气汤及抵当汤、丸之类”,可审情酌用。“当下之”,仅是提出瘀血病的一种治法,在临证时,还应根据病情的寒热、轻重、缓急和瘀血部位的不同,分别采用化瘀、散瘀、行瘀、逐瘀等方法。仲景创立了众多活血化瘀方剂,现仍广泛地、有效地运用于临床,为瘀血学说的发展和活血化瘀方法、方药的广泛运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原文12】 火邪①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桂枝救逆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牡蛎五两(熬) 龙骨四两大枣十二枚蜀漆三两(洗去腥)上为末,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词解】 ①火邪:指误用烧针、艾条、火熏等法劫汗亡阳,引起惊狂、起卧不安的变证。

【释义】 本条论述火劫致惊的治法。

惊病由于火邪者,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治。

本条详于方而略于证,当与《伤寒论》合参,其义始明。《伤寒论》114条云:“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故知本条之“火邪”,当泛指各种原因(包括温针、火灸,熏法等)所致的火热之邪为患。

112条“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本证当有心悸、惊狂、卧起不安等症。火热为患,一可逼津外出,损伤心阳;二可灼津为痰,由此导致心胸阳气不足,心神不得敛养,水饮痰邪乘机扰心,心被痰扰之惊证。治以宣通心阳,敛镇心神,祛除痰邪之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治疗。方用桂枝汤去芍药之阴柔以补益心阳,宣通血脉,蜀漆涤痰逐邪以开心窍,牡蛎、龙骨镇惊安神,合为益心阳,祛痰饮,宁心神之剂。因其所主证候紧急,且由火邪所致,故方名“救逆”。临证不必拘泥于火邪致病,凡属心阳不足,痰扰心神而见惊狂,卧起不安等症者,均可应用。

【辨治要点】

主证:心悸、惊狂、卧起不安。

成因:火劫致惊。

治法:宣通心阳,敛镇心神,祛除痰邪。

方药: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桂枝、甘草、生姜、大枣、蜀漆、牡蛎、龙骨)。

【原文13】 心下悸者,半夏麻黄丸主之。

半夏麻黄丸方

半夏麻黄等分上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小豆大,饮服三丸,日三服。

【释义】 本条论述水饮致悸的治法。

心下悸动的,用半夏麻黄丸主治。

心下即胃脘部位。水饮内停心下,上凌于心,心阳被遏,故心中悸动不宁,并多伴有胸脘痞闷、纳少、泛吐痰涎、舌苔白腻。本条之悸因阳郁而水饮上逆,故用半夏麻黄丸蠲饮降逆,通阳宣肺。方中半夏蠲饮降逆,麻黄宣发阳气,但阳气不能过发,停水不易速消,故以丸剂小量,缓缓图之,不仅可蠲除饮邪,而且以蜜为丸还能和养中气,不治悸而悸自定。

【辨治要点】

主证:心中悸动不宁,或伴有胸脘痞闷、纳少、泛吐痰涎、舌苔白腻。

成因:水饮内停心下,上凌于心,心阳被遏。

治法:蠲饮降逆,通阳宣肺。

方药:半夏麻黄丸(半夏、麻黄)。

痰饮心悸,一般多采用桂枝、茯苓通阳利水。而半夏麻黄丸证,则属饮盛而阳郁的病变,且有或呕或喘等肺气闭郁,胃失和降的症状,故用麻黄通阳宣肺以泄水气,半夏降逆和胃以蠲痰饮。本条说明,悸证不一定全是气血亏虚所致,也有因水饮内停等实邪为患的,本章举此例,正所以广悸证之治法也。

【原文14】 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

柏叶汤方

柏叶干姜各三两艾三把上三味,以水五升,取马通汁一升,合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释义】 本条论述虚寒性吐血的治法。

吐血不止的,用柏叶汤主治。

本条叙证简略,所主之证当从分析方药功效入手。方中柏叶味苦、涩,性微寒,折其上逆之势而又能收敛止血;干姜辛热,温中摄血;艾叶苦辛温,温经止血,姜艾合用能使阳气振奋而摄血;马通汁即马粪用水化开滤过取其汁,其性微温,能引血下行以止血,四药合用,共奏温中止血之效。可知柏叶汤为温中止血之剂,故本条所主,当为中焦虚寒,血不归经所致虚寒性吐血证。“吐血不止”,此指吐血量多,或量少日久,当伴见面色萎黄、肢冷,精神不振,舌淡胖大,脉虚软无力等虚寒体征。

【辨治要点】

主证:吐血量多,或量少日久,面色萎黄,肢冷,精神不振;舌淡胖大,脉虚软无力。

成因:中焦虚寒,血不归经所致虚寒性吐血。

治法:温中止血。

方药:柏叶汤(柏叶、干姜、艾叶、马通汁)。

临床应用,尚不限于吐血,对衄血、咯血或下血等证属虚寒者均可用之,阴虚火盛迫血妄行者,非本方所宜。马通汁,后世医家多用童便代之,疗效尚可。有人将柏叶、干姜、艾三药,炒炭应用,加强止血效果,临证时可供参考。

【原文15】 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

黄土汤(亦主吐血衄血)

甘草干地黄白术附子(炮) 阿胶黄芩各三两灶中黄土半斤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温二服。

【释义】 本条论述虚寒便血的证治。

便血,大便在先,出血在后,此称为远血,用黄土汤主治。

便血,大便在先,便后出血,血来自直肠以上的部位,称为远血。多由中气虚寒,统摄无权而血渗于下,从大便而出所致。治宜黄土汤温脾摄血。方中灶心黄土,又名伏龙肝,温中涩肠止血,配以附子、白术温阳健脾以摄血;地黄、阿胶滋阴养血止血;甘草甘缓和中并调和诸药;黄芩反佐,以防温燥动血之弊,诸药合用,刚柔相济,温阳止血而不伤阴,滋阴养血而不碍脾,合为温中健运,养血止血之剂。

【辨治要点】

主证:便血,血色暗淡,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成因:中气虚寒,统摄无权。

治法:温中健运,养血止血。

方药:黄土汤(灶心黄土、炮附子、白术、地黄、阿胶、甘草、黄芩)。

灶中黄土是烧杂草或木柴的灶中土块经火久烧而成的焦黄土,以釜脐下外赤中黄者为佳,其性味辛微温,入脾胃、肝经。有温中降逆、止呕止血之效,为镇吐、止血与妇科要药。灶中黄土现药房多不备,目前多用赤石脂代之。黄土汤不仅用治远血,凡属脾气虚寒的吐血、衄血、崩漏、泄泻、呕吐、血尿等病证,均有良效。

【原文16】 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释义】 本条论述湿热便血的证治。

便血,出血在先,大便在后,此称为近血,用赤小豆当归散主治。

便血,先血后便,是为近血,说明血来自直肠附近,其血色多鲜红。其证多因湿热蕴结大肠,损伤脉络所致。若湿热腐肉成脓,则便中可夹有脓液。治用赤小豆当归散清利湿热,活血止血。方中赤小豆清热利湿,排脓解毒。当归行血散瘀。浆水清凉解毒,调和脏腑。诸药合用为消瘀排脓,清热利湿之剂,使湿热去,则下血止。

【辨治要点】

主证:大便下血,先血后便,血色鲜红,舌苔黄腻,脉濡数。

成因:湿热蕴结大肠,损伤脉络。

治法:清利湿热,散瘀止血。

方药:赤小豆当归散(赤小豆、当归、浆水)。

上述两条所论之远血与近血,其远近的含义,后世医家皆认为是出血部位距离肛门的远近。其病证有虚实寒热之分,黄土汤所治之远血,属脾气虚寒,失于统摄;而赤小豆当归散所治之近血,则为大肠湿热,灼伤阴络。出血部位距肛门远(食管、胃、十二指肠、小肠)便血以柏油样黑粪为主,亦有暗红色血便,且多为血便混杂而下,很少见“先便后血”。出血部位在肛门或距离肛门近(直肠)的便血,为便后滴血或射血,或便前射血。临床当从出血的颜色及病人全身症状和舌脉加以辨析。

【原文17】 心气不足①,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

泻心汤(亦治霍乱)

大黄二两黄连一两黄芩一两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词解】 ①心气不足:当从《千金》作“心气不定”,即心烦不安之意。

【释义】

本条论述热盛吐衄的证治。

心烦不安,吐血、衄血,用泻心汤主治。

心藏神,主血脉,邪热内炽,扰乱心神,迫血妄行,故见心烦不安,吐血、衄血。

病机为心火亢盛,迫血妄行。泻心汤方中黄连善泻心火,黄芩泻上焦火,大黄苦寒降泄,引火下行,并有推陈出新、止血消瘀之功,全方苦寒清泄,直折其热,使火降而血自止。即所谓泻心即是泻火,泻火即是止血。

【辨治要点】

主证:心烦不安,吐血、衄血。

成因:火热亢盛,迫血妄行。

治法:苦寒清泄,直折其火。

方药:泻心汤(黄连、黄芩、大黄)。

泻心汤与柏叶汤均治吐血,但有寒温之别,前者主治气逆血热,常见面赤,舌红,烦渴,便秘,脉数有力等症;后者主治气寒血脱,常见面色白而无华或萎黄,舌淡,脉微弱或虚数无力等症。

二、小结

本章论述了惊、悸、吐血、衄血、便血、胸满、瘀血等疾病的证治。但惊悸是心脏疾患,胸满是血证中的偶然见症,血又是心之所主,所以合为一章。引起血证的原因很多,外感内伤均能导致血证的发生,本章重点则在于血证,以内伤血证为主。

惊与悸是两种不同的病证,本章从“动即为惊,弱则为悸”,将两者作了区分。

惊者,多因猝受精神刺激,惊则气乱,病多属实,故脉见动;悸者,多因心血不足,心失所养,病多属虚,故脉见弱。但惊与悸常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突然受惊,必导致心悸,心悸不已,又极易受惊。本章所举二方,一为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有通阳、镇惊、安神之效,用治因火劫致心阳不足、神气浮越之惊狂证;一为半夏麻黄丸,具蠲饮通阳之功,治水饮凌心之心下悸证。

血证是本章所论述之重点,内容包括吐血、衄血、下血及瘀血。导致出血的原因很多,本章主要从火热迫血妄行和虚寒气不摄血两方面进行了讨论。关于瘀血,本章论述了瘀血的主要症状特点:唇萎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自觉胸满和腹满。并提出了“当下之”的治疗原则。血证的产生,或因四时气候的变动,或因饮酒过度,或因五脏损伤,均可导致阳络伤则血外溢而吐衄,阴络伤则血内溢而便血,离经之血,蓄结不散,则成瘀血。关于血证的治疗禁忌,本章特别提出了“衄家不可汗”和“亡血不可发其表”的治疗禁忌。若误汗伤阴,则出现直视不能眴的阴虚变证;若误汗伤阳,则出现寒栗而振的阳虚变证。关于血证预后,若吐衄而见目睛晕黄,为肝肾阴虚,虚热上扰,故吐衄不止;若晕黄已去,说明虚热已退,吐衄自止。吐血而见咳逆上气,脉数身热不得卧者为阴竭阳浮,预后多属不良。

至于血证的治法,是本章的主要内容,虽然方剂只有四首,而宜温宜寒各有法度,如吐血一证,既有柏叶汤的温法,又有泻心汤的清法;便血一证,既有黄土汤的温摄脾肾,又有赤小豆当归散的清热利湿,这些皆是指出治病大法,给后世医家以规矩准绳。

同类推荐
  • 系统解剖学实验指导

    系统解剖学实验指导

    系统解剖学是按人体器官的功能系统阐述正常人体器官形态结构的科学。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医学生理解和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形态结构、位置及毗邻关系,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坚实的形态学基础。 学习系统解剖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即通过实验教学,将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与标本、模型、活体观察及必要的临床应用联系起来,这样在学习活动中既有理论知识指导,又能在实践中验证理论,从而获得完整的解剖学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 中西医结合治病宝典(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中西医结合治病宝典(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本书内容系统全面,资料丰富翔实,系统地阐述疾病的中医病因、病理,及其常见症状的辨证论治和常用治法方药。对各种常见疾病的中西医诊疗概况作了精要介绍。本书体现了现代中医学的特色,既有传统中医药的治疗特点,又适当介绍了现代医学有关的诊疗知识,使读者在宏观、微观两方面对疾病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丰富了中医的诊疗手段,提高治疗效果。内容编排恰当,理论阐述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对患者及其家属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既具专业性,也具科普性,有较广泛的实用价值。
  • 张院士趣谈整形与美容

    张院士趣谈整形与美容

    本书由德高望重的整形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张涤生教授亲笔撰写。张院士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以轻松、活泼、通俗、风趣的笔调,介绍了现代整形外科学的基本知识,叙述了多种常见畸形的原因和整形矫治的手术方法,展示了珍藏多年典型的整形病例图片。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可作为城乡广大人民群众了解现代整形与美容医学知识的重要参考书,亦可供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阅读参考。 相信,不论您以何种心态阅读这本书,透过书中的文字和图片,它都能给您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 不育不孕良方

    不育不孕良方

    本书分为两篇,上篇为不育,下篇为不孕,系统收集了古今中医治疗男子不育、女子不孕的良方400余首,每个方剂均以组成,用法,功效,主治,来源等予以分项说明。
  • 食品质量安全信息管理:理论与实证

    食品质量安全信息管理:理论与实证

    本书以食品安全中的信息问题为切入口,以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为基础,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分析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息的需求、搜寻行为、追溯意愿等特征和种植农户、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实施安全控制行为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借鉴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安全信息制度建设和管理的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食品安全信息制度和管理体系的相应政策措施。
热门推荐
  • 天祭魔眼

    天祭魔眼

    当美好的画卷被残酷撕碎,留下的只是血淋淋的现实。少年开始看清这个疯狂扭曲的世界。九族共伐,十大仙法十大禁术之争。谁能主宰这世界。立于芸芸众生之上
  • 重生之火毒法神

    重生之火毒法神

    天火坠落,火龙的嘶吼响彻云霄。碎裂大地,墨绿水元素云涌而至。重生到《命运》发布之前,林宇却只有仅仅10级的记忆,没有攻略,没有全知视角,甚至连名人都不认识。他拥有的只有一尊庞然大物般的对手和必须守护的人。火焰灼烧之地,留下的不是焦痕,而是腐烂的毒液……(新人新作求收藏,推荐。)(一天2更,固定为中午12点与晚上6点)(存稿充足,放心追阅)
  • 舰娘世界的系统

    舰娘世界的系统

    做欧洲提督气死非洲提督,做欧洲舰娘假摔无数,做深海院长职业劝退,这就是我,一个来自异世界的穿越者。ps:作者是新手,请大家多多关照。完成目标,有生之年。(我是深坑)哈哈哈
  • 盛世孤帝

    盛世孤帝

    时代变迁,妖杰涌现,盛世来临,充满争斗的世界,何处才有安身之所
  • 搞定御姐

    搞定御姐

    引序:在这喧闹的城市里,我的身旁只有你,而你的心里却没有我。
  • 评书

    评书

    《评书》主要内容分为评书该说、传统评书、评书艺术名家等章节。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评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网游之近战奶妈

    网游之近战奶妈

    一款名叫《凰盟》的全息网游。许凌,立志要成为国服第一输出的职业奶妈。队友:“我快死了奶妈快奶我!”许凌:“奶nmlgb,怪都打不死,我上!”说着,抽出了治疗系的绿藤鞭,一鞭抽向大boss!这时队友们才惊愕发现,队里唯一的奶妈,游戏点数竟然不是加血,反而全加在力量上!卧槽!你牛,你特么真牛!(1v1打怪升级谈恋爱,吃饭睡觉撩大神。)
  • 一枪至尊

    一枪至尊

    神威如狱,一念即可毁天灭地,逆转星河。一滴血,方可造就出一位威震天下的绝世强者。一杆枪,可破开虚无,开辟一方空间。一个人,融合那血,手握此枪,挑天阙,碎九霄,问鼎至尊,威不可阻。一段征程,浴血悲歌。一个传说,由此而始……
  • 尸皇系统

    尸皇系统

    末世的到来,紫飞轩绑定尸皇系统,成为为一代尸皇的道路。
  • 战国豪杰录

    战国豪杰录

    战国时期.诸侯分据,盘扎一方.复几许从小与两名小孩被亡国之将收养.隐居世外桃园.授武识字,三人亲如手足.不料一场即将到来的寿筵引发了一场血雨腥风的江湖....兄弟反目....却成就了一段孽缘,一段佳话,一代大侠悲壮凄凉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