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苦菜花》从两条线索进行,一条是母亲的苦难及为革命、为反扫荡所作的贡献,另一条是群众与搞破坏的汉奸王柬芝进行斗争。作品中的人物身份基本维持了小说原貌,围绕保护兵工厂展开的斗争是最激烈的矛盾冲突。在《从改编中感到问题》中,编剧薛恩厚谈了自己的改编初衷:“《苦菜花》搬上舞台可以使观众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也是革命历史教育;通过《苦菜花》的演出,使观众认识到党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如何领导人民同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并最后战胜了敌人;理解到外强中干的帝国主义不过是只纸老虎,胜利一定会属于人民;认识到没有过去的艰苦奋斗、流血牺牲,就没有今天的自由、幸福,从而使我们今天的人不要忘记过去,更加热爱今天,更加热爱党。”评剧保持并突出了原作中母亲的革命行动,因而引起的评价也多从母亲这一形象的塑造着眼。
对《苦菜花》的改编,影响最大的还是电影。半个世纪以来,电影《苦菜花》仍然活跃在荧屏上,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饰演母亲的曲云也获得了“东方老大妈”等称号。
在评剧中小白玉霜饰演革命母亲冯大娘,这是她自演戏以来饰演的第一个革命者形象,由于此前没有接触过的农村生活,对于这样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比较陌生,一时找不到人物感觉。为了缩短和角色间的距离,她只有反复地阅读原着,细心体会一个普通劳动妇女,在与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逐渐觉悟,终于成长为革命母亲的过程。在剧团组织的下农村生活中,小白玉霜每次都抢在前头,与农民劳动的同时细心搜寻与革命母亲接近的原型,感受她们的思想和内心世界,尽量使自己和角色靠得更近些。同时,评剧院还专门请小说作者冯德英与创作者座谈,阐释剧中人物的构想。
冯德英说:“《苦菜花》小说,写了众多的人物,众多的事件,但最核心的是写一位革命母亲的成长道路。通过她的斗争生活来表现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如何经过艰苦卓绝的英勇奋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从而揭示出,劳动人民要想得到解放,只有跟着共产党,拿起枪来,同敌人进行武装斗争。”而评剧的改编者薛恩厚、高琛则强调,要“以一位平凡而伟大的革命母亲的成长为主线,来贯穿全剧”。如此,从文字中想象的母亲,到舞台上真实立体的母亲,虽然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但对于母亲的饰演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小白玉霜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体会,深切地感受到,在国难当头之时,冯大娘首先是一个深明大义、温柔慈祥的好妈妈,其次才是位不畏生死的革命母亲。对于儿女们参加抗日武装既支持又担心,最终自己也成为革命的一员。领悟到这点之后,小白玉霜将表演定位在含蓄朴实、和蔼可亲,但面对敌人时,特别是被捕进牢房之后,要表现出冯大娘刚烈的一面。当怀抱奄奄一息的小女儿嫚子时,母亲的柔情让冯大娘的心在颤抖,她缓缓地唱出了“我的嫚子”。在音乐工作者杨培的帮助下,她把冯大娘的唱腔设计得棱角分明,力度加强,令人感受到冯大娘在面对敌人时,英勇不屈、柔中有刚的坚韧性格。她告诉嫚子,哪怕他有刀,哪怕他有枪,哪怕他将娘活埋葬,娘也不能向敌人去投降。当嫚子在冯大娘怀中慢慢闭上眼睛时,冯大娘撕心裂肺地呼喊着“嫚子,嫚子”,悲痛的声音震撼了观众,泪水顿时夺眶而出。
评剧《苦菜花》表现了抗日战争的残酷性,更写出了中国人民在反抗斗争中的乐观主义精神。观众通过舞台上母亲的形象感受到了这一点。该剧之所以受到了观众的欢迎,缘自改编者的立意的正确性,并尊重戏曲创作规律。同时,演员小白玉霜功不可没,通过评剧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一个革命母亲的感人形象深入人心,绝非偶然,其背后所付出的艰辛,不难想象。
八、名家名作助评剧更上一层楼
在新中国成立前,评剧班社是没有专职编剧和导演的。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评剧院培养了自己的专业作家队伍导演制,创作了许多优秀剧目,为评剧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基础。
除中国评剧院自己的作家外,五十多年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剧作家创作或改编自名作家们的名着、名篇,也是造就评剧辉煌的重要因素。1949年,小白玉霜演出了第一个现代戏《九尾狐》,她大胆突破了行当界限,在剧中主演了地主婆“九尾狐”,轰动了京城。这出戏是由解放区剧作家马少波创作的歌剧改编而成的。
在20世纪50年代,与评剧结缘最多的作家当数赵树理了。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剧目《小二黑结婚》《罗汉钱》《三里湾》《袁天成》等,为评剧舞台增添了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小白玉霜和喜彩莲曾分别在《罗汉钱》中,扮演过女主角“小飞蛾”。二人流派不同,风格各异,塑造人物各有千秋,观众争相观看,一时传为佳话。而小说《三里湾》曾被改编成两个不同风格的剧本:《三里湾》和《袁天成革命》,同时由中国评剧院的两个团演出,这也是罕见的现象。喜彩莲和赵丽蓉分别扮演的剧中人物“常有理”,更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赵树理是地道的农民作家,他所描绘的农村生活和塑造的农民形象,在善于表现农村生活的评剧舞台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其实,赵树理本身就是剧作家。他不仅能写戏,而且爱看戏,还喜欢唱戏。1942年,他就创作过上党梆子现代戏《万象楼》,1961年,他创作的上党梆子《三关排宴》,被长影拍成了戏曲艺术片。此后,他还创作过现代戏《十里店》《焦裕禄》等。赵树理曾担任《北京文学》的前身《说说唱唱》的主编,他经常到天桥的小戏园子去看评戏,与新凤霞等评剧艺人成为朋友,并将自己编写的《小二黑结婚》交给新凤霞演出。赵树理和演员们在一起时,经常会唱一段上党梆子,过过戏瘾……
1958年4月,中国评剧院二团将巴金的名着《家》搬上了舞台。评剧剧本是根据曹禺编剧的话剧本改编的。小白玉霜、喜彩莲、魏荣元、席宝昆、马泰和陈少舫等在剧中的表演,得到了曹禺的肯定。曹禺说:“我看过多家的演出,你们演得好,各个都称职。”
《李双双》是着名作家李准的代表作,其同名电影可谓家喻户晓。1963年,根据电影剧本改编的评剧《李双双》,由小白玉霜主演,与观众见面。小白玉霜非常喜爱李双双这个新时代的农村妇女形象。她在河南农村深入生活一个多月,从思想感情、生活作风和表演风格上,都有了深刻的体验,在舞台上成功地塑造了活生生的李双双形象。她扮演的李双双和马泰扮演的喜旺,受到了李准的赞扬。这也是小白玉霜生前演出的最后一部戏。
“文革”前17年,在中国评剧院上演的剧目中,根据作家小说改编的剧目还有吉学霈的《一面小白旗的风波》、冯德英的《春花曲》、梁斌的《红旗谱》、曲波的《林海雪原》、李英儒的《野火春风斗古城》;以及根据罗广斌、杨益言《红岩》改编的《在烈火中永生》、杨沫的《青春之歌》、李六如的《六十年的变迁》;诗人王亚平编剧的《张羽煮海》和江苏作家叶至诚、高晓声编剧的《走上新路》等多部作品,经舞台检验,大多获得成功。
将作家的名篇名作改编为戏曲,使中国评剧院尝到了甜头,它不仅是戏曲成功的保证,而且还可以根据戏曲舞台艺术规律的需求进行取舍,使作品更加完美。在保持思想性的同时,更可以通过改编不断开拓作品的思想深度,使作品的思想性更加鲜明。可喜的是,中国评剧院将这一传统做法坚持了下来,并在多年创作实践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