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2500000012

第12章 悬崖上的佛国——麦积山石窟(2)

第三节麦积山石窟重点洞窟介绍

麦积山塑像有数千身,身身都是能工巧匠们汗水和智慧的结晶,闪耀着艺术的光芒。这其中,最具观赏性的洞窟是东崖的七佛阁、牛儿堂、第44窟和西崖的万佛堂、第127窟。

一、七佛阁(第4窟)

麦积山石窟中还有很多洞窟被修建成别具一格的“崖阁”。如七佛阁(又称“上七佛阁”)就是典型的汉式崖阁。它位于东崖三大佛上方最高处,修建在离地面50米以上的峭壁上,外观仿佛是现代的巨型阳台,是麦积山规模最大、位置最高的石窟,也是最辉煌壮观的殿堂式大窟。据史料记载,七佛阁开凿于1500多年前的北周时期,是秦州大都督李允信为自己逝去的父亲所开凿的。窟廊的后壁并列开凿有七个四面坡顶的方形大窟,窟高15米,宽31.7米,深13米。“七佛阁”的名字也由此得来。

七佛阁里面共雕有42尊菩萨塑像,都是泥塑而成,个个形态逼真,表情丰富,形神兼备,神态庄严可亲,华美而不俗,充满着人间善良、慈祥和世俗的感情,是麦积山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龛与龛之间都装饰着“天龙八部”的浮塑,有天、龙、夜叉等恶鬼形象以及宋代雕刻的两个身高4.2米的金刚力士形象,面容狞怪而不丑恶,骨骼健壮,肌肉突起,强悍无比,气势逼人,表现了男性特有的健美、威严、正直、勇猛、坚毅的性格。

窟外上方的崖壁上,雕有伎乐飞天五组,均为北周原作。每组四个飞天,其脸部和肌体部分均由一层薄薄的优质细泥塑出,其他如衣着、飘带、饰物以及周围的流云、花饰等,均彩画而成,既生动,又极富立体感,生动优美,确为罕见佳作。有的飞天手执乐器演奏,有的手捧供物飞舞,自由自在地飞旋于鲜花与祥云的虚空之中。五组飞天别出心裁、独具一格的表现形式,不仅轻盈优美,增加了人物的流动感,更体现了雕凿者卓越的智慧与丰富的想象力。

佛龛内残存的四幅佛传故事画,也为北周原作,又颇具有特色。在四幅佛传故事画中,尤以右侧偏东的那幅骑乘人物画最为突出。特别是那匹缓步前进的红马,不论是体形动态和神韵,都绘制得惟妙惟肖。由于当时的制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散点透视和焦点透视的构图方法,又适当地考虑到人在仰视中的错觉关系,所以每当人们从不同的位置和不同的角度来看红马时,它都有不同的走向和动势。这说明我国古代的优秀画师已掌握了透视原理及高超的技艺。

七佛阁又俗称“散花楼”。据说,如果在此散花,那么佛就会带给自己好运和祝福。当登上七佛阁前廊凭栏倚立,并将五彩缤纷的纸片撒向空中时,就会看到美丽的纸片纷纷扬扬、徐徐飘落而下。奇妙的是,顷刻之间,这些纸片又争先恐后地向上飞升,升至一定高度后才又慢慢地向下散落四方。民间的老百姓遂将这一奇观敷衍成一段美丽动人的故事。故事说的是当年的七佛阁建成之后,七佛阁里的七尊大佛邀请佛祖来此讲经说法,赴会听法者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七佛阁里修行的二十八尊飞天见此盛况,兴奋不已。为识别赴会者们对佛的信仰是否真诚,飞天从空中向地上的众生散花,如果他们心诚,飘落的花雨就会飞向天际;如果花瓣落在谁的肩上,就说明他俗缘未断,红尘未了。结果,散落的飞花久久飞舞于空际,没有一瓣落下,证实前来赴会听法者,个个诚心敬佛。从那儿以后,人们就习惯地称七佛阁为“散花楼”了。直到现在,来此游览的人们还不时地将碎纸片抛向空中,看着腾空上升的纸片飞扬,心中一片欢悦。

二、牛儿堂(第5窟)

与“七佛阁”紧接的,便是“牛儿堂”。牛儿堂也是崖阁式洞窟,前有窟廊,后凿一窟二龛。窟内塑一佛、二弟子、四菩萨,虽经后代重修,但仍保持着隋末到唐初的造像风格。窟外两侧各开一圆拱形大龛,每龛内各塑一佛、二菩萨。菩萨面目端庄秀丽,胸部半袒,双臂外露,肌肤丰腴,但姿态服饰有别,体形呈微微扭动的曲线,婀娜多姿,具有“丰满圆润“的艺术风格。

中龛外右侧立有一尊天王像,身穿铠甲,两眼圆睁,神情威严,脚踩在一头卧躺的小牛犊背上。尤其是这个牛儿,塑造得相当动人:圆圆的眼,顽皮地注视前面,脚虽蟠曲着,却似乎要跃起的样子,松弛的颈上垂着的皮,也像在动着。不仅身形姿态具备了牛的特征,最出色的是把一只犊牛所具有的稚气和活泼表现了出来,当地农人非常喜爱它,称其为“金蹄银角的牛娃”,该窟也因此而称为“牛儿堂”。

民间关于小牛的传说也十分动人。相传,牛儿堂的这尊天王,本该站在他脚下的莲台上。但在窟廊上静卧的小牛犊是一头神牛,它力大无比,要是吼叫一声,就会天崩地裂,山体倒塌,给百姓常来无穷的灾难。牛犊的这种本性,引起了天王的注意与提防。一天,天王发现牛犊伸长脖子,抖动四啼,要耸起身来活动一番。天王生怕牛犊的这一举动会给百姓降下大祸,为保护黎民,天王便纵身一跃,双脚稳稳地踏在了牛背之上。牛犊几番挣扎未能跃起,只能作罢,一场眼看就要发生的灾难被免除了。直到今天,天王还踏着这头神牛,似乎还不忘保护人们的身心与财产的安全。美丽的传说,反映的是人们对安宁、和平、幸福生活的希望与祈求。

三、第44窟

麦积山石窟尽管饱经历史的风霜,经历过无数的天灾人祸,但石窟里却有许多微笑的佛像,最著名、最典型的当属第44窟的一尊“阿弥陀佛”塑像。

这尊“阿弥陀佛”塑像,传说就是依照生前曾在麦积山出家为尼,死后也在麦积山上凿龛安葬的西魏皇帝元宝炬的皇后乙弗氏的面容而塑造的,被游客称为“东方的蒙娜丽莎”。佛像高1.60米,胸前系结,外披通肩袈裟,肉髻、胸前、衣裙上均残存彩绘的痕迹,衣褶俱呈圆转的线条,质感厚重,层次分明,富有装饰趣味。佛像面庞方圆适中,端庄典雅,微微俯视,和蔼可亲,那饱含深情的双眼、温婉安详的表情和低眉清纯的微笑,淡定而又略带神秘,游人凝视着她,不由得会滋生出一种纯净和温暖的情愫来。

四、万佛堂(第133窟)

万佛堂位于麦积山的西崖,是麦积山石窟最大、最深的一个洞窟,又称“万佛洞”。它开凿于北朝,距今已有1500多年,雕刻技能高超,令人赞叹不已。

万佛堂内不仅有许多泥塑作品,而且还有18块精巧的石碑,其中10号、11号、16号为众碑之精华。有几块碑面密密麻麻地排列着“贤劫千佛”的小佛像,大小仅十余厘米,极其罕见。五代诗人王仁裕在自己所撰的《玉堂闲话》中曾说:“将及绝顶,有万菩萨堂,凿石而成……万躯菩萨,列于一堂。”可见此洞窟当时开凿雕像的盛况。据说,以前窟内的全部墙壁上都是这样的小佛,每个人都能在“万佛堂”找到与自己相似表情的佛祖,而“万佛堂”之名也由此得来。

在万佛堂前堂正中,对面而立的大佛和小佛,是宋代重塑的释迦牟尼与其子的相见像。宽厚善良的释迦身体前倾,右手前伸,似乎要抚摸儿子的头,左手拂袖平举,作兰花指,姿态生动,圆润丰腴,仿佛一碰触就会动起来。释迦的两眼下垂,双唇欲开犹闭,传神地描绘出了释迦见到儿子时满心的喜悦和父子情深的真挚。一旁的少年则双手合十,躬身而立,表现得毕恭毕敬,似乎要将自己的整个身心全都奉献给伟大的父亲。这两座雕像的生动神韵,除了父子二人体态本身的作用之外,也是依附其细长甚至是并行的衣褶线条而形成的。流畅而柔和的衣褶处理方式,不止体现出了衣服的变更,而且能够有力于表现不同人物的身份和神态。

万佛堂内还有一块价值连城的碑,上面雕刻着佛传故事,把释迦的平生择其重要,用画面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一共12个画面,成为一套持续性的故事画。由于故事不同,所以处理的技法也不雷同,所占踞的面积也不相同。每个画面均自然协调,有轻有重,疏密相间,绝不板滞。譬如在“乘象进胎”这幅画面上,大象作奔驰的姿态,扬起长鼻,张开四足,敏捷矫健。象背座上飘起了两条带子,不仅增添了装饰上的美,更为它的飞驰渲染了动力,似乎呼之欲动。

万佛堂9号龛内的一个小沙弥塑像,是北魏时期最具特色的代表作品之一。只见一个十三四岁、满脸稚气的小沙弥,正在专心致志地听佛师绘声绘色地讲经。他俯首侧耳,双眼微眯成一条细线,嘴角挂着微微的笑意。看他那可爱的样子,或者是听懂并领悟了佛经所蕴含的深刻意味,而在会心的微笑;也或者是他虽然眼睛看着佛师,但根本就没听佛师的讲解,而是在想自己的心事,想到得意之处,不由得暗自微笑,遂留下了这永恒的艺术造型。小沙弥憨厚且稚气的笑容,被游客誉为“东方微笑”。

五、第127窟

第127窟位于麦积山的西崖,是麦积山石窟中并不多见的一所大型洞窟。

窟内有一尊石刻的佛像和两尊泥塑的菩萨像尤其引人注目,他们组成了一幅精致的说法图。坐佛像高1.69米,结跏趺坐,面型略长,眉细唇薄,穿通肩袈裟,嘴角微微上翘,略含笑意,神情庄重之中显得和悦亲切。坐佛的背光、项光(佛像头部后面的圆形、椭圆形装饰),是由与造像同一块完整的石料雕塑而成的浮雕,同圆雕的佛像相互衬映,和谐而完整。“项光”的中央为一大朵复瓣莲花,周围以曲蔓分枝的莲花环绕着,上部中间雕莲花化佛,左右两侧各为6个相向而飞的伎乐飞天,各奏乐器,构成“项光”的外周装饰。“项光”上的动态飞天与背光上雕刻的相对静止的人物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佛像两侧的菩萨像高1.22米,各束高髻,服饰华丽,风姿绰约,神情端庄、优雅,肌肤细腻、柔润,属于典型的“秀骨清相”,极具情趣。

第127窟之所以备受关注,不仅仅在于佛像的精致,更在于此窟中壁画的精彩。此窟是麦积山石窟壁画中最为恢宏、最为精美、最多保存的洞窟,约99平方米,绘满了三个佛龛以外的全部窟壁。除佛座四周约1.21平方米为明代重绘外,其余壁画均为北魏原作,笔致纵放,内容丰富,形式完美。

窟内正壁绘制了规模巨大的“涅经变”图,高2.20米,横8.22米,略有残损。分别绘有释迦临终遗教、涅槃后为迦叶示现双足、八王分配舍利以及起塔供养等场面,整个画面气势磅礴,气韵生动,是全窟的主题。左壁上部的“维摩诘经变”图,高2.30米,横4.48米,虽属于中国佛教艺术史上常见的题材,但像此处这样内容详备、画幅巨大,并以高度成熟的经变形式出现的壁画,在北朝时期尚属罕见。人物形象和绘画技法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天女的造型与传世《洛神赋图》的临本十分相似。整个壁画故事情节组合巧妙,绘制技艺精湛,堪称早期“经变”画中的优秀作品。

而绘在右壁上部的“西方净土变”图,高1.63米,横4.55米,是我国石窟寺中现存时代最早、规模最大、内容最为详实的一幅壁画。而127窟也由此被称为“中国古代佛教壁画集大成者的宝窟”。画面虽有剥落和模糊的地方,但所绘的人物、建筑、花卉、树木等都清晰可辨,尤其是画中的人物,形态灵活,惟妙惟肖,纤细的眉眼处,细腻的笔锋至今看来仍颇为传神;另外,宝盖、殿堂、高台、栏杆、城墙等实物千姿百态,形象各异。整幅画面构图错落有致,线描如春蚕吐丝,清晰而细腻,技法成熟,成为当时具有突出特点的杰出作品。

知识小百科

请高声朗诵下面的两首诗,仔细体会麦积山奇丽的自然风光以及深厚的佛教文化。

《秦州杂诗·麦积山》

(唐)杜甫

野寺残僧少,山圆细路高。

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

乱石通人过,悬崖置屋牢。

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

《登麦积山》

(五代)王仁裕

蹑尽悬空万仞梯,等闲身共白云齐。

檐前下视群山小,堂上平分落日低。

绝顶路危人少到,古岩松健鹤频栖。

天边为要留名姓,拂石殷勤身自题。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戴牙箍的孩子

    戴牙箍的孩子

    本书从普通读者容易理解的角度出发,以牙齿矫治的程序为主线,分别介绍牙齿矫治前、中、后,家长和孩子该了解些什么及做些什么,并将口腔正畸学的基础知识、技术特点、患者顾虑和注意等问题融合其中。
  • 宙宇纪

    宙宇纪

    苍茫登天路,遥遥尸骨寒。无念零世界,诸道皆尽散。当你照镜子时,镜中的那个你如果真的存在,并出现在你面前,会怎么样呢?一个地球的缉毒警员来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大陆,渐渐撕开它神秘的面纱。(PS:这不仅仅是一本幻想小说。)
  • 禅悟

    禅悟

    佛理小故事,蕴涵着丰富的哲理和宝贵的智慧,能够带领我们走出烦恼,进入一个沉静而祥和的世界。本书就是用佛理智慧讲述小故事中的大道理,其内容包括人生、爱情、亲情、事业等各个方面,很好的阐释了人性迷失的种种原因,帮助人们解压解惑,让人们的心灵接受一次前所未有的洗涤。
  • 离阳

    离阳

    这是真的,记得去年暑假时,我接受了神霄真王的传承,后来我把张一东送到了异世界学习魔法斗气,把廖敏敏送到明朝武当山习武修道并且把神霄的传承留给了他,然后阳杰什么也没有了,大家现在都修行有成了,我也什么都没有,哎,有点后悔。.
  • 北神炫世

    北神炫世

    古老的族氏,悠久的血脉。千古的岁月,沉沦的力量。亘古的神剑,失落的灵魂。自人界而生,承神之血脉。手持北暝,咫指逆天……神界异境,五帝撼天。暗黑冥界,意欲吞天。荡荡人界,欲欲称霸.
  • 林子大了

    林子大了

    青春难免理性与感性的锤炼,林容在校园中便尝遍了酸甜苦辣。帮派,武术,宗教,情感,创业等等元素,都将一一出现……
  • 我贱固我在

    我贱固我在

    一个乡村少年到城市打工,阴差阳错的加入黑帮,获得了事业爱情的双丰收后,最终走向堕落的深渊。
  • 相牛经

    相牛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宁可悔过,不可错过

    宁可悔过,不可错过

    正当年华,在这个最为普通的时期,遇到我的那个他。我爱你,你刚好也爱我。没有谁可以更改你我的历史,同样没有谁能够改变你我现在的想法,同样不能阻止我们想要的未来...
  • 开法拉利的女上司

    开法拉利的女上司

    小职员顾阳,阴差阳错又成了女上司的“代理男友”,丽人如云的新公司险象丛生,他如何应付阴险小人的明枪暗箭?面对强大的情敌与竞争对手,他如何凭借自己的能力、魄力与运气,在职场之路上过关斩将,成就一生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