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2500000013

第13章 明珠闪耀——其他著名佛教石窟(1)

当我们步入具有厚重佛教文化和历史遗迹的石窟世界里,就会发现,这里既有诸如前述的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以及麦积山石窟这样名闻天下的著名“四大石窟”,也有诸如榆林窟、炳灵寺石窟、响堂寺石窟以及巩县石窟这样的小石窟。后者无论从窟群规模还是艺术风格与特色,都比前者逊色不少。但是,诚如在密茂的森林里,既要有遮天蔽日的参天“巨擘”,还要有秀直挺拔的小树苗一样,这些小石窟以自己独到的曼妙风姿与灵动身影,同样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令人们在其中徘徊徜徉而流连忘返。

第一节榆林窟

榆林窟,俗称“万佛峡”,位于甘肃安西县城西南75公里的榆林河(亦名“踏实河”)畔。现存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洞窟42个,分布在榆林河东、西两岸的悬崖峭壁上。其中,东崖31个,西崖11个,壁画4200平方米(其中残存的约1000平方米),彩塑259身。榆林窟同莫高窟在内容、艺术风格、绘画形式等方面一脉相承,被称为莫高窟的“姊妹窟”。

一、彩塑

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榆林窟的彩塑原作已所剩无几,现存彩塑多为后代尤其是清代重修或重塑。这些彩塑无论形象还是色彩,大多较粗制滥造,艺术性较差,乏善可陈。

榆林窟的彩塑以第6窟的唐代释迦牟尼佛大佛像为代表。此塑像高约22米,虽经历代修改装銮,但仍然神态怡然,保留着唐代佛像所特有的生动风韵。佛像全身用金色涂就,灿然如新,金碧辉煌,显得极其庄严雄伟。另外,第3窟的十八罗汉像,雕工细腻,神态各异,形象逼真。尤其是塑在南壁西端的哑罗汉,上身前倾,瞪着眼睛,张着嘴巴,想说话却不能,活灵活现,堪称榆林窟彩塑的精品。

二、壁画

榆林窟的塑像虽有佳作,但它还不能代表榆林窟的价值。榆林窟的价值主要表现在精美的壁画上。榆林窟的壁画内容十分丰富,有精美的佛和菩萨画像,有场面宏大的佛教故事画,有种类繁多的花卉禽兽,有极为精致的装饰图案,有世俗社会生活的热闹场面及百姓人物画,还有不少外国人的生活画。更可贵的是,画上出现了不少画工的题名,是研究我国石窟艺术历史的珍贵资料。

自唐代至元代,榆林窟的壁画有不少佳作。其中,第25窟的盛唐壁画斑斓如新,是榆林窟保存最好的壁画,也是世所罕见的珍品。壁画中,无论是“西方净土变”图、“弥勒净土变”图、“舞乐图”,还是南北天王、文殊、普贤、众多飞天以及反映世俗社会生活的“耕获图”、“宴会图”等,都美轮美奂,令人倾倒。壁画的内容和风格完全继承了盛唐时期的风格,造型丰腴,构图严谨,色彩绚丽,意趣颇浓,线描圆润飘洒,明显含有“画圣”吴道子的画风。壁画无与伦比地展现了唐代佛教艺术富丽、丰腴、健康的典型特征,正所谓“良工运精思,巧极似有神”,充分体现了唐代绘画的高度艺术成就,再现了唐代绘画高超的艺术技巧。

第25窟主室现存五幅“经变”画。北壁的“弥勒净土变”图是一幅构思精密的大幅图画。画面中,结跏趺坐的弥勒佛居中,正在说法,宝盖悬空,圣众围绕,众多的人物姿态、性格和神情都迥然不同。佛的庄严肃穆,菩萨的恬静美丽,天王、力士的勇武有力,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显示出画家超群的技艺。此幅“经变”画中,还穿插着许多小的构图。左上角的“农作图”绘有一个农民扶犁耕地,后面跟着一个撒种的妇女;旁边有一个农民手持镰刀,正在收割;晒粮场上堆放着粮捆,一个农民双手正拿着六齿叉扬场,一个妇女手拿扫帚掠扫。这些形式多样的生产场景,具体而真实地反映了唐代农业生产的方式和农民的劳动生活。“经变”图下方有左右对称的“男女剃度图”,有剃头的、盥洗的、更衣的、侍立的,还有徘徊观望的,各种各样的姿态动作,表现了各自不同的思想感情。此外,还有“扫街图”、“宴会图”、“写经图”、“探亲图”等描绘社会生活的画面。这些小型构图是“经变”画的有机组成部分,使神秘而肃穆的天国充满了浓郁的人间生活的气息。

主室的南壁是“西方净土变”图,画面展示了佛徒理想中的极乐世界。画面上,楼台亭阁平列环抱,菩提树下的阿弥陀佛正在说法,声朗目慧,十大菩萨拥坐周围,静听佛语,神情虔诚。天上有仙鹤翩翩起舞,飞天轻灵散花;地上有荷花盛开,碧波荡漾。殿堂前有舞女伎腰悬长鼓,舒臂轻击,双脚起落交错,作踏歌状。两边各有八位乐师,亦都是女性,或笙、或笛、或箫、或琴,各执一器,悠然自得,使人观之,不禁有飘然欲仙之感,仿佛也进入了歌舞升平的佛国世界。

榆林窟的壁画中,有些还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譬如西夏第3窟东壁南侧的“干手观音”壁画,可以说是反映科技史的杰作。画工在观音的每只手里都描绘了一件当时社会生活中的物品,而且大都是左右对称绘有两幅相同的画面,这就为我们后人留下了许多有关工农业生产的工具及其他物品的形象。其中,“酿酒图”和“锻铁图”最为有名,受到国内外科技史学家的重视与珍爱。世界著名的科技史专家、《中国科学技术史》巨著的作者、英国的李约瑟博士对这两幅画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把图中的酿酒装置考证为酿造烧酒的蒸馏器,而冶炼炉上鼓风用的则是竖式梯形木风箱。在边远的西夏冶铁炉上,竟然出现了这种先进的鼓风技术,说明早在八九百年前,鼓风箱在我国已得到普遍的推广,而这比欧洲至少要早五六百年。

与莫高窟壁画不同的是,在榆林窟的壁画里,现实生活的人物画作非常多,尤其五代和宋代等后期的洞窟,供养人的画像明显增多,有不少优秀的作品。如五代宋初的河西节度使曹议金,在其三代143年的执政期间,大造石窟,数量竟占榆林窟总数的一半,而且壁画内容大量是他及其家眷的画像,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而且这些画像以及题记为研究曹氏统治河西的历史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西夏和元代的壁画,在风格和题材上独具一格,可补莫高窟之不足,出现了水月观音、密宗曼荼罗等前代少见的题材。尤其是西夏时期的水月观音像,以皓月当空为背景,观音坐在水旁的石头上,婀娜多姿,五官清秀,身躯半裸,装饰华丽,一派温柔女相。壁画的艺术手法多种多样,有铁线描、高古游丝描、也有兰叶描。人物画中,还出现了西夏人和蒙古人的形象,比如绘有西夏及元代的农耕、婚娶、剃度、打铁、酿酒和舞蹈等当时现实生活的真实场景。更有趣的是,在西夏时期的第29窟里,还发现了三幅唐代的“玄奘取经图”,这是我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唐僧取经的壁画,比《西游记》的诞生还早300多年。这三幅画里,只有唐僧和孙行者师徒二人,没有猪八戒和沙和尚,是具有高度历史、艺术价值的稀世珍宝。

三、象牙佛

榆林窟内,还有一件稀世珍宝——象牙佛。清朝嘉庆年间,喇嘛吴根栋在榆林窟发现了一尊用象牙雕刻的佛像,为象牙牙稍雕琢而成。据说,象牙佛一共有两尊,由同一根象牙雕刻而出,另一尊留存国外。象牙佛的形状如同手掌,高15.9厘米,上宽11.4厘米,下宽14.3厘米,厚3.5厘米。造像分两片扣合,打开来两面各有25个小格,小格里共刻有50个不同的佛传故事图像,一共刻有279人、12辆车马,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在如此狭小的空间内,竟然能刻出如此丰富的人物和物件,其高超的技艺和娴熟的技能令人叹为观止。造像的两片合在一起,外形是一个骑象的普贤像,他手捧宝塔,胸膛裸露,赤着双脚,头发呈波纹状;象背鞍饰俱全,装饰美观。整个造像刻艺精妙,刀法细腻,形制上表现出了显著的印度“犍陀罗”的艺术风格。因此,据这种艺术风格推断,象牙佛造像极有可能是唐代的某位僧人从印度带回来的,在榆林窟历经了一千多年而保存下来的稀世珍品。象牙佛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馆。

总之,作为莫高窟的“姊妹窟”,榆林窟的洞窟形制、艺术风格以及彩塑、壁画的制作等方面,都与莫高窟有着密切的联系或相同之处,但在许多方面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并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特别是五代以后,莫高窟艺术呈现出明显的衰落趋势,而榆林窟无论从内容、绘画风格,还是艺术水准方面,都显示出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独到的艺术魅力,从而更加充实了这座宝库的内涵。

知识小百科

到榆林窟参观,你知道那里最有名、最有特色的美食是什么吗?

榆林窟的各色小吃花样繁多,其中,最有名的美食当属“烧三羊”。“烧三羊”的原料取自当地人自己在草场上所放养的羊,绝不喂养饲料,可谓绿色无公害。做这道菜时,将羊肉、羊血以及羊肺、羊心等加入适量的调料一同放入锅中烧制。烹调之后,整道菜色泽红亮,咸鲜辣香;吃到嘴里,羊肉柔韧,羊血筋滑,羊心、羊肺脆嫩爽口。这三种羊的原料一起烹烧成菜,富有新意。另外,榆林窟还盛产秋甘蓝。所产秋甘蓝结球坚实,质地脆嫩,品质优良,纤维含量低,口感极佳。

第二节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永靖县城西南35公里的小积石山上。小积石山虽然地处西北高原,但风景秀美,炳灵寺石窟就开凿在小积石山上大寺沟西侧的崖壁上,是古代中西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之上的艺术瑰宝。

一、石窟凿建

“炳灵”,是藏语“十万佛”的音译,意译相当于汉语的“千佛山”、“万佛洞”。佛教徒在炳灵寺建寺开窟以及造像活动,其实早在西晋时便已经开始了。十六国时期,鲜卑族乞伏部贵族所建立的西秦政权崇信佛教,一时之间,内地及西域的高僧云集于此,译经传法等佛事活动十分活跃。西秦境内的小积石山的大寺沟(即炳灵寺石窟一带),便成了当时佛教的一大胜地。

炳灵寺石窟的正式营建始于西秦建弘元年(420年),后历经北魏、北周、隋、唐等朝代,不断地进行开凿修造,元、明时期仍有修整绘饰。小积石山山岩的地质结构是细黄沙岩,易于开凿雕造,但不耐风化潮解。由于该地气候干燥,加之峭壁的高处,岩层往往突出如屋檐,对部分窟龛起着遮蔽风雨和太阳曝晒的作用,因而炳灵寺石窟的许多窟龛造像虽然经过千百年的风雨洗礼,但至今仍得以相当完整地保存着。

二、石窟艺术

炳灵寺石窟在魏晋时称“唐述窟”(羌语,即“鬼窟”的意思),唐代称“灵岩寺”,明代永乐年间,始称“炳灵寺”。石窟分为上寺、洞沟、下寺三处,分布在大寺沟两侧的砂岩上,洞窟层层叠叠,栈道曲折盘旋而上。炳灵寺石窟以下寺最为壮观,窟龛造像凿于大寺沟右侧的峭壁上,长2公里,上下四层,高低错落,气势庄严。石窟现保存西秦、北魏、北周、隋、唐、元、明、清窟龛共183个,大小石雕像近800尊,分石雕、石胎泥塑和泥塑三种,壁画约900平方米。石窟以位于悬崖高处的唐代“自然大佛”(第169窟)以及崖面中段的众多中小型窟龛构成主体,其中,唐窟占三分之二以上,共计20窟、113龛,艺术造诣精湛,造型潇洒,富有蓬勃的朝气和生命力。

1、唐述窟

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曾在《水经注·河水》中称:“河崖旁有二窟,一曰唐述窟,深四十余丈,高四十余丈,中有三佛寺,流泉浴池,凿石作丈六像三百余具。其西二里,则曰时亮窟,高百丈,广二十丈,深三十丈……”而第169窟开凿于一个天然石洞中,年代最早,规模最大,据说就是“唐述窟”。

窟内有精美的西秦造像。其中,第6号龛有一佛、二菩萨的塑像,龛侧墨书题记有“建弘元年(即420年)岁在玄枵三月廿四日造”,是全国所有石窟中迄今发现的最早的题记。另外,还有第9号龛的三身立佛、7号龛残存的一身立佛、17号龛仅存的菩萨及龛下部的菩萨思惟像等,形象古朴,刚健挺拔,栩栩如生,为早期造像中的精品。第23号龛并列的五身禅定坐佛,则显示出西域造像艺术的影响。该窟西秦壁画的题材内容十分丰富,多为佛祖说法图和供养人的画像。其中,有当时的高僧昙摩毗和道融的供养画像。壁画笔力挺拔,线条流畅,色泽绚丽,构图古雅,显示出神奇美丽的天国风光,具有鲜明的西秦文化的风格与特色。

2、北朝窟龛

北朝时期的窟龛,如第125、126、128、132等北魏窟龛,以释迦多宝佛为主尊,两侧壁有一佛或一佛、一菩萨,或二佛并坐,造型上呈秀骨清相,姿态优美,手法细腻,注重生动神情的刻画。而北周的造像,如第6窟的一佛、二菩萨造型已趋向浑圆壮硕,第172窟的五身立佛,衣着线条流畅,亦是北周造像的佳作。

另外,有一尊雕塑在岩壁上的坐佛,身材高达27米,雕塑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整体技巧显得纯熟精妙,手法洗练细腻,充分显示了北魏艺术工匠的高超技巧。

尽管此时期雕凿的造像是作为“胡神”的佛和菩萨,但除去姿态、手印、衣着等固有式样外,大多摒弃了作为艺术原形的“犍陀罗”佛像的特征,而融入了中国工匠自己本土的生活感受和审美要求,注入了自身和中国信众的情感和理想内容。尤其明显的是,在塑像及壁画人物的近旁都有粉底墨书的名榜,这显然是对汉代以来传统形式的继承。

同类推荐
  • 感恩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感恩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典籍中的典故也是数不胜数。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千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根据含义的异同对这些典故进行了分类,使读者用起来方便快捷、得心应手。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 植物资源学

    植物资源学

    本书较全面地阐述了植物资源的概念、分类系统、基本特性、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和方法,重点论述了4大类25个亚类植物资源,较详尽地介绍了这些资源植物的形态、生境分布、主要化学成分及用途、采收与加工方法,同时介绍了其近缘科属中的资源植物和其他重要种类。
  • 谁把儿童当被告:去教育化的教育生活

    谁把儿童当被告:去教育化的教育生活

    早在18世纪,法国的哲人卢梭曾敏锐地指出:“我们不懂得儿童!”的确,历经几个世纪之后,卢梭的警告依然在耳边回响。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儿童的经历,却依然不能理解身下的儿童。虽然,儿童教育体系不断在健全当中,但又很难适应儿童健全的成长。或许陶行知先生对教育的经验阐释,使我们应该回到教育原有的起点: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说:“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卢梭的教育问题在陶行知的论述中得到了很好的解答:生活的变化使我们自身的教育经验不足以懂得儿童,而懂得儿童的基础则首先要理解生活当中的变化。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八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八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编选了经典的故事,让学生从中明白道理,学会成长,体会人生。
  • 英雄与伟人(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英雄与伟人(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语文新课标指定了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热门推荐
  • 双妃倾城太子王爷快快来

    双妃倾城太子王爷快快来

    夏灵雪是21世纪的小小米虫一枚,睡了一觉就穿越到了一个陌生的时代,有了双重身份的她和同样来自21世纪的凌菲菲,一起开始猎杀冷酷太子和王爷的心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卦离爻

    卦离爻

    “你信命么?”“万般皆是命。”我记得,曾经有人对我说过。“你的命,很不好。”
  • 九界之王

    九界之王

    九幽至尊在诸天之战中陨落,并且重生到正在被各大名门正派;追杀中的一个小帮派的少主身上,从而开始他的新的逆袭之路;一路装逼,打脸,问鼎九界巅峰宝座,成为万古传诵的传奇人物……
  • 星空弑魔传

    星空弑魔传

    人挡就杀人,魔挡就弑魔,谁都阻挡不了一颗无敌的心。无奈智商不高,只有战力无双。光棍一个,纵横天下,无事一身轻。明天杀你,后天杀他,杀了小的再杀老的,杀了老的再杀一堆老的。昔日的朋友没变敌人,昔日的敌人倒是变成了朋友,看过往的烟云散去,新的世纪就由我来开创,天若阻我,我便破了这天;地若囚我,我便碎了这地;人若拦我,统统干翻,收为小弟。看我如何从弱到强,逍遥一生,纵横天下,醒掌世界,睡卧星辰,傲世九天,天下无双!
  • 倾城妖凰乱天下

    倾城妖凰乱天下

    她,是21世纪的杀手女王,生杀予夺,腹黑成性,谈笑间取人性命,一朝丧命,灵魂出窍。带着记忆重生在她的前世,不少人为她倾尽所有,而她却为他放弃一切。而他,仙界圣子,残忍冷漠,内则腹黑无比,三界女人梦中情人,却只对她情有独钟。当她遇上他,在这乱世之中,又会有什么故事,又会创造什么传奇。一句你是我的未婚妻,决定了他们俩人之间的情缘。一句我愿意,注定了一场天长地久的绝世情恋。
  • 未满十八

    未满十八

    快要十八的自己,送给自己的礼物(文章很短)
  • 仙刺

    仙刺

    普通的一个小男孩因为其武术天赋被杀手组织看上,本来最后只要成为杀手一途,却因为‘有缘人’三字得到一把神奇的武器,从而改变其普通的命运。与天比!与地争!刺神一出!天地变色。你们!在我的注视中绝望!恐惧!一定不让各位失望!
  • 弱水三千gl

    弱水三千gl

    一个丞相之子(女)与亲王府的小郡主的悲欢离合
  • 早安甜心:我的绵羊妻

    早安甜心:我的绵羊妻

    “老公,你觉得我穿白色连衣裙好看还是淡蓝色的好看??”洛绵绵兴奋地在镜子前试衣服。“我觉得你不穿好看!”某关笑得非常邪恶………………“老公,你喜欢吃牛肉还是鸡肉??”洛绵绵看着餐桌前的美食眼冒爱心,口水更是‘飞流直下三千尺’。“嗯……羊肉!”某关绽放一个迷死人不偿命的笑容…………某夏:冰冰酱,貌似咱家小绵羊不是关大灰狼的对手哦~某冰:……某关:你们不也不是我那俩好兄弟的对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