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将课改的亮点成就借鉴吸收后定位为学校办学特色
课改过程中,涌现出来许许多多的成果,这些课改的成果,不仅对当地而且也在比较大的范围内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些课改的成果也成为其他许多学校借鉴的经验。比如北京市东城区遂安伯小学,在1998年参加中华古诗文诵读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后,他们以此为突破点,将古诗文的诵读活动作为学校的特色活动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并不断扩大阅读的范围,逐渐形成了学校的阅读文化特色。在这个课改成果得到推广后,许多省市的学校也吸收了这一成果,结合自己学校的特点进行了经典古诗文的阅读,并将此作为学校的特色定位、发展与继承。
(五)以点带面:将校长的个性思想定位为学校办学的特色
办学特色是校长个性特征的外显,它不仅体现着校长独特的办学思想和价值取向,而且体现着校长自身的工作威望和行为风格。诚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言:“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论一个学校先评论它的校长。”一般来说,校长的上述素质越高,其办学思想越容易形成办学特色。中国历史上的名校,大多与其校长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当人们谈到北京大学时,总要谈及蔡元培的办学思想;谈到南开大学时,总要论及张伯苓的办学思想。而且,这样的办学特色定位的思路到现在依然得以延续,比如北京市史家小学的校长卓立老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提出了“和谐教育”的理念,在“和谐教育”得到一定的成果后,卓立老师引领全体教师将这种理念发展为史家小学的办学特色,对史家小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在学校办学特色的定位上,把校长的个性思想作为重要的依据加以发展,将校长的教育理念、治学方略,发展、建设成为独特的学校特色,也不失为一种重要的思路。
二、加强办学特色的建设
办学特色的定位是学校形成办学特色的第一步,办学特色的建设是关键的第二步,特色的形成是否顺利,特色的展现是否鲜明与独特,都取决于这一步。
(一)校长个性要鲜明
一个学校的办学特色,我们可以理解为是校长办学思想个性化的表现,只有校长有了正确的教育思想,形成自己的教育信念,才能够利用学校的优势,才能发展自己的独特见解,才能形成办学特色。所以,在当前的管理机制下,可以说是校长的个性直接决定学校的品性。校长的办学思想,决定学校是否有思想;校长的管理风格,决定教师团队是否有品格;校长的人格魅力,决定学校是否有凝聚力。就这个意义来说,要培育学校的办学特色,作为学校领头人的校长,个性一定要鲜明。
在许多的特色学校中,我们都可以从校长身上看出其鲜明而独特的个性,比如冯洪恩、卢志文、李希贵、蔡林森、崔其升,这些校长身上都有一股鲜活的浓浓的个性十足的味道。当然,个性要鲜明,并不否定办学思想和理念上的共性。
(二)特色定位要坚定
定位决定地位,思路决定出路,没有定位就没有地位。学校亦是如此。在给自己的学校未来发展的特色作为准确的定位后,应该迅速地理清自己现在优势在哪里,不足在哪里,接着明确学校近期办学目标与中长期办学目标分别是什么,进一步让学校的特色定位找到落脚点、支撑点、结合点与生长点。需要强调的是,学校的特色定位一旦明确了就一定要坚定,不能够因为某些压力和因素,轻易改变定位。学生的特色形成需要较长的时间,一所学校的特色形成更是需要足够的时间作为保证,如果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对于特色的形成浅尝辄止,遇见困难就退缩,那么学校的办学特色就会在学校的摇摆中越来越模糊。
1.坚定方向
办学理念已经有了科学的、先进的教育理念作为支撑,已经是经过学校管理者多次协商而确立的,那么在特色建设的过程中就应该坚定自己的认识与决定。在建设实践中,要沿着自己的既定方案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就算前进的道路上有曲折、有反复、有挫败,也不能够轻易放弃或者更改自己的方向,相信只要努力实干、细心巧干,就一定能够收获成绩。
2.清晰框架
在办学特色的建设中,一定要对建设的阶段目标、主要内容、框架体系和方法途径,进行精心绘制、精心打造,精心构建,一定要形成清晰的脉络。许多学校在办学特色建设的过程中,有了合适的定位,有了明确的目标,但是缺乏了必要的框架体系,在办学特色的建设中就走了许多的歪路,做了许多的无用功。
3.把握节奏
特色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要依靠长期的沉淀与积累的。在某些学校,办学特色建设变味为校长追求政绩的一种手段,为了得到更快的回报,在自己的任期内拔苗助长,造成的结果是办学特色在表面上是特色鲜明,实际中却是毫无建树。所以,在办学特色的建设中,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循序渐进的态度,要确定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围绕着目标,把握好建设的节奏,不断地螺旋形推进。
(三)建设行为要公认
办学特色的建设中,需要有独到之处,同时要注意将自己的办学行为尽量贴近社会的需要和家长的要求,不能够在办学过程中远离社会的公认。在办学特色的建设行为中,有些学校片面的理解了特色的内涵,过分地追求特色,却得不到社会的承认。比如,苏北的某“特色民办”初级中学,以“学生实行全封闭、准军事化管理;教师也实行封闭式管理,和学生同吃同住,实行末位淘汰制”为特色,结果却没有收获到预想中的效果。所以,我们认为,办学特色和建设行为一定要努力让社会认可,这就需要学校除了有过硬的教学质量外,还要有鲜明、科学、超前的办学理念,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够在办学行为独到,形成办学的冲击力的同时,得到全社会的承认与赞同。
(四)推进过程要实在
教育是慢的艺术,办学特色的形成更需要一段时期的沉淀与积累。在追求办学特色的同时,应当少些浮躁与功利思想,少些肤浅、片面、局部的特色,多些求真务实,以人为本的踏实行动。不能将学校内少数学生的“特长培养”“特长项目”与办学特色画等号。在办学特色建设中必须是面向每一位学生,必须实实在在地进退,将特色建设的观念渗透在学校的整体工作当中,根植于大多数教师的思想当中的,要形成一整套操作性的模式和清晰的理论。正如陈玉琨认为的,培育办学特色推进中,需要创新培养模式,没有办学模式这一载体,办学特色永远只能成为空洞的口号。他认为反映学校办学特色的培养模式包括:学校独特的课程与各种教育活动的体系,富有个性的教育教学方法体系,以及与众不同的教育评价体系等。
只有将特色培育扎实地融于到学校课程、教育教学方法以及多元的评价体系当中,才能真正养育办学特色。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文化的血管里流淌着独有的血液,而非表面的、浅层次的“浓妆艳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