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9900000040

第40章 中国古画收藏与鉴赏的经典文献(1)

中国古画收藏与鉴赏的经典文献

——读《王季迁读画笔记》

王季迁先生是20世纪国际上有定评的最重要的中国古画收藏家和鉴赏家,作为一位杰出的大师和难得的巨擘,他漫长的收藏经历和博大的鉴赏品评,是一笔相当高端而宝贵的文化资源和艺术财富。由美籍华人杨凯琳女士编著的《王季迁读画笔记》(中华书局,2010年)共收录了王季迁先生1959、1963和1990年等数千则读画笔记,并刊有一千多幅上溯晋唐、五代,中探宋元,下迄明清的古画,堪称全面地反映了王季迁先生在中国古画收藏及鉴赏两大领域的辉煌成就,进而对中国古画收藏与鉴赏的历史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观澜索源振叶寻根——从艺之旅四阶段王季迁王季迁(1907—2003),字己迁,取“人一能之己千之”之意。江苏苏州人,出身于名门,乃明代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王鏊的14代嫡孙。青箱家学,渊源有自,从小便习诗文书画。凭借着殷实的家底,14岁就开始收藏书画,并师从于苏州大收藏家、书画家、过云楼第三代传人顾麟士。上世纪20年代后到上海,最初是学法律的,但因喜好艺术,拜海上书画大家、收藏家吴湖帆为师,成为梅景书屋的入室弟子,并搬入吴府居住。此种人生形态的抉择和从艺方式的确立,对年轻的王季迁来讲,具有人生奠基礼的意义,对他日后一生的命运及职业的抉择,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王季迁由此成为一名职业书画家、收藏家、鉴赏家,以梅景书屋为起点,开始了他漫长的从艺之旅。

王季迁一生最重要的对中国古画收藏、鉴赏时期,共有四个阶段。对此,《王季迁读画笔记》亦作了梳理和记载。第一阶段为师从并入住吴湖帆家。王季迁在《吴湖帆先生与我》(香港《大人》第42期)一文中,曾深情地说他的一生受吴湖帆影响最大。吴湖帆(1894—1968)乃是自任伯年、吴昌硕后的第三代海派书画领袖,当年“三吴一冯”(吴湖帆、吴待秋、吴子琛、冯超然)的领军。

吴湖帆(1894—1968),初名翼燕,更名为万,字东庆。又名倩,号倩庵,江苏苏州人,出身于簪缨之家,其祖父为清末大书画金石家、收藏家,官至湖南巡抚的吴大澂,自幼学习诗词书画。吴大澂对这个聪慧而多才多艺的孙子是相当赏识,把吴家几代人所藏书画及文玩精品都传给了他,吴湖帆的外公亦是清末大收藏家和鉴赏家,与清末书画金石大师赵之谦相交甚好,他的太太潘静淑是道光时宰相潘世恩的孙女,其陪嫁就是三件唐欧阳询的名帖,加上他自己一件欧帖,故其画斋又名“四欧堂”。如此的家族世系和收藏渊源,是他人难以企及的。吴湖帆的书画以四王为宗,并取法董其昌、王蒙、董源、巨然,有着深厚的功力与独到的造诣。他擅长青绿设色及烟云渲染,笔致精工俊美,画风典雅丰丽,有高迈华贵之姿。书法亦秀逸清隽,气韵畅达洒脱。平时常赋诗填词,文采斐然,意境雅逸。家藏宏富,不少为稀世之珍,如怀素《千字文》、米芾《多景楼诗》、黄庭坚《太白诗草》、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王蒙的《松窗读书图》及宋拓欧阳询帖四种等。因此,吴湖帆不仅能从史绪传承上鉴定历代名书画,亦能从笔性墨色及构图气韵上分辨真伪。

当年在吴湖帆嵩山路的“梅景书屋”内,聚焦了海上一流的书画家、收藏家、鉴赏家及学者、教授等,如庞莱臣、周湘云、张大千、张葱玉、张伯驹、沈尹默、谭敬、刘海粟、谢稚柳等,他们品画论书、鉴赏甄别、考证辨伪,成为海上书画界最高级别的艺术沙龙。作为学生的王季迁置身其中,耳濡目染、心领神会,自然得益匪浅,以至海上收藏界的首席大家庞莱臣亦成了王季迁的老师。而张大千、张葱玉、谭敬、刘海粟及同为吴门子弟的徐邦达,都成了王季迁的好朋友,据《王季迁读画笔记》载:“吴湖帆并不教画,他每天给他的学生看他收藏的画,使学生们潜移默化地学习到书画以及鉴赏画的经验。王季迁讲每星期一次,大约下午四五点钟看画。通过各种方式,王季迁熟悉几个大画家的笔墨,同时也了解了这些画的来源、藏家的历史以及画的重要性。”(《王季迁读画笔记》,第3页)

客观地讲,王季迁师从吴湖帆并入住吴府的这段经历,真可谓得天独厚,可遇不可求。从时代背景上讲,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正是整个海派书画创作、收藏、鉴赏的鼎盛期,王季迁是生逢其时。而王季迁师从吴湖帆及其后的庞莱臣,则是这个时期海派书画创作、收藏、鉴赏界领袖级的人物,他们收藏的都是绝世珍品,并毫无保留地让学生观摩临习。特别是吴的教学方法又是引导式的循循善诱、启发式的由此及彼、甄别式的真伪比较,从而有效地历练了王季迁的鉴赏眼光、品判能力及实际经验。“到后来,当这些名画在世界市场出现时,他在上海学习的经验就对他有不少的帮助。”(《王季迁读画笔记》,第3页)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王季迁当时接触的友人,如张大千、张葱玉、谭敬、张伯驹、刘海粟、徐邦达、谢稚柳等,都是精英、名流。他们互相探讨、共同切磋,“佳作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从而构建了一个相当高端精要的交流平台,使王季迁建立了广泛的人脉,真正跻身海上一流的艺术圈,为他日后成为大师夯实了基础。在《张葱玉日记·诗稿》中,有多处记载了这批精英间的交往。1938年2月23日:“下午,访榖孙于安乐坊,王季迁偕孔达亦至,小谈即去。”1938年5月26日:“过榖孙处,又访王选青(按:即王季迁),示予南田山水册子,早年笔也,颇有逸气,而苦草草。马氏衔斋旧物。”1941年2月21日:“至邦瑞兄所,观书画凡数十事,可铭心者甚罕。中有云林生一幅,都是真迹。并留晚饭,座有湖帆、选青(季迁)、邦达、(陈)巨来诸君。”而王季迁的赴美从艺,亦是受到了刘海粟的影响和鼓励,“目的是学习西方毕加索、马蒂斯的画”。(《王季迁读画笔记》,第1页)由此可见,正是王季迁师从吴湖帆的这段岁月,奠定了他一生事业的基础。

第二阶段为1934年,王季迁同吴湖帆、张葱玉等人一起,受聘为北平故宫博物院鉴定委员,主要是为1935年在伦敦举办的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遴选品鉴中国古代书画。笔者查阅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的两份档案。1934年5月26日,北平故宫博物院理事致该院公函(密)理字第2号:“本会第一次理事会议,贵代理院长提送故宫博物院分科办事细则请核案,经决议:通过,并呈报行政院备案。”1934年5月26日北平故宫博物院理事会致教育部公函(密)理字第3号:“本会第一次理事会议,贵部提议:选取故宫博物院书画、金石、陶瓷各项珍品,运往英伦,举行中国艺术展览会案,经决议:关于选取故宫物品参加英伦中国艺术展览会,如英国政府对于物品之安全,自起运之地点起能负责充分保障,则可赞同。”可见此次赴英办展,乃是一次国家级的大展。而王季迁被选为鉴定委员,是对其鉴定能力、从艺资历、考评水准的充分肯定。其时,王季迁27岁,吴湖帆40岁,张葱玉19岁,这无疑是一个极具实力和造诣的中青年精英团队。赴英办展前,要在上海先办预展,时间是1935年3月,因此,故宫书画于1934年下半年先期运到上海,鉴定书画的地点在上海的天主教路。

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中国古代书画来上海鉴定并被预展,这可是中国艺术史上的第一次。这些艺术珍品过去曾是皇家秘藏,根本不可能公之于世。这些藏画除了帝王高官外,他人是没有机会走近这些丹青翰墨而大饱眼福的,而如今却整批地运抵上海,这可是海上收藏家、鉴赏家千载难逢的良机、因缘际会的幸运与梦寐以求的佳遇。况且吴湖帆是王季迁的老师,张葱玉是他的好友。于是,他们沉浸于大师先贤的精品,鉴定孤本绝品的渊源,考评传世之作的真伪,从而为本次赴英展选定了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董源的《龙宿郊民图》、《潇湘图》,李唐的《万壑松风图》,郭熙的《早春图》,赵孟頫的《松木竹石图》,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等中国古代画苑上的经典之作。正是此次鉴定评审活动及其相关成果,引起了国内及国际上艺术界、收藏界的关注与轰动,也确立了鉴定委员吴湖帆、王季迁、张葱玉等在海内外的影响与地位。正是在这个基础上,王季迁与吴湖帆、张葱玉又继续为故宫鉴定书画,时间长达三年。据《王季迁读画笔记》载:“这个经历是王季迁一生的大事。他们花三年时间,共看了七千张画,但其中的五千张,他们不能确定画的真伪。”(第3页)如此密集、大量地看皇家藏品,真是千载难逢之良机。真可谓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这样大量地鉴定观摩、比较考证,使王季迁等人的鉴定水平有了整体性的提升,使之阅历丰富、见多识广、经验丰富、造诣深厚、功力独到。

正是在高规格、大规模地鉴定故宫书画的基础上,王季迁与他的老师吴湖帆和来自德国的孔达萌生了要为中国古画鉴定编著一本工具书的想法,即《明清画家印鉴》。他们一致认为鉴定古画除了主要看笔墨之外,每张古画上的画家印章和藏家藏印,也是十分重要的依据。于是,王季迁和孔达从30年代后期开始,遍访公私收藏的藏画,对这些古画上的印鉴进行拍摄汇编整理,进行系统的记录,为收藏考评进行印鉴厘定。这个相当专业而又具体的编著时期为王季迁平生的第三个重要鉴定阶段。

为了编著《明清画家印鉴》,王季迁与孔达历时三年,以执著的精神克服了不少困难。因为有的藏家不愿将自己珍藏的古画轻易示人及公之于世,他们只得做大量的工作,耐心地动之以情、晓之于理。1940年《明清画家印鉴》终于在上海出版(1968年在香港大学出版社重印),这是中国艺术收藏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此书亦是汇集中国古代画家和收藏家印鉴的开山之作,被书画界和收藏界奉为圭臬。而王季迁日后收画、藏画、鉴画、赏画时,也将其当成重要参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王季迁、孔达为了编著此书,凡当时全国公私藏家百分之九十的画,他们都作了仔细的观摩和认真的鉴定,然后才进行拍摄。如此大量而密集地审定评析,使王季迁得到了别人难以企及的古画信息和鉴定实录。况且他记忆力极强,据说他看过的古画有过目不忘的能力。这些独特的天赋和后天独到的鉴画经历,使他在当时已成为海派书画收藏家、鉴赏家群体中的翘楚。

王季迁鉴定古画的第四阶段,是他赴美定居后,于1959—1990年间赴中国台北故宫看藏画的经历,这可谓他在1934年被聘担任北平故宫博物院鉴定委员后的再续前缘。其时,他已功成名就、德高望重,成为中国古画收藏、鉴定领域的绝对权威。因此,他在台北故宫看画相当从容、淡定,在台北出版的《故宫书画录》、《故宫书画图录》中刊载了他的笔记。历史地看,王季迁第四阶段的古画鉴定,已带有总结性意义、价值性确认和定评性作用。这也是他一生对中国古画收藏、鉴定所作的梳理、归纳和评判、抉择。

同类推荐
  • 古印趣话

    古印趣话

    古玺印章在中国古代是皇权的象征和地方政权的权柄,同时它又同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艺术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本书全面叙述了中国古玺印章的起源和不同时期的特点,收集了中国历代古玺印章的精品,荟萃了一百四十余幅珍贵罕见的图片。作者融合自己几十年来的文博工作经历,从古玺印章的内容、质地、型制、特点等方面,介绍了古代玺印的发现与研究及断代辨伪的方法。作者又治印二十多年,书中穿插诸多轶闻趣事,以全新的理念和现代表现手法创作此书,使广大金石爱好者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者近距离欣赏和研摩各时代的古玺印章,陶醉于古玺印章的魅力之中。同时这部书也是中国古玺印收藏的专用参考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懂戏的不只有我:中国人都必须知道的中国戏曲史

    懂戏的不只有我:中国人都必须知道的中国戏曲史

    中国戏曲的唱腔动人,身段曼妙;塑造的人物形象生动,类型多样……这一切,都使中国戏曲成为回味无穷的艺术瑰宝,它纵横古今,让世界为之倾倒。本书就以通俗生动的语言,叙述了中国戏曲的发展历史,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剧种,各个流派的代表剧作、人物,以及它们的时代特征和戏曲特点。同时,还概述了中国各民族各地域丰富多彩的戏曲文化,让大家看到,中国戏曲一直都没有远离中国人的生活。
  • 艺文论苑(第一辑)

    艺文论苑(第一辑)

    本书是一部涉及文学、戏剧、影视、音乐、绘画、书法、民间艺术等方面的论文集。
  • 忠信花灯

    忠信花灯

    忠信花灯是一种以绘画、剪纸为主,集书法、楹联、诗词和手工编织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本书介绍了忠信花灯的历史渊源、上灯习俗、制作工艺、艺术特色与价值等内容。
  • 南辛赏柴

    南辛赏柴

    本书作者研究柴窑多年,结合史料、实物,对自己和同好的一些瓷器藏品做了整理和研究,提出了对柴窑的新认识。
热门推荐
  • 佛顶尊胜心破地狱转业障出三界秘密三身佛果三种悉地真言仪轨

    佛顶尊胜心破地狱转业障出三界秘密三身佛果三种悉地真言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秦朝高手现都市

    秦朝高手现都市

    原是第一世界的剑豪赵阳在与秦皇的手下蒙括战斗中牺牲。转世到了第三世界,开启了一段高中生的不平凡生活。什么?校花喜欢我?没办法,人帅就是爱!什么?隔壁牛人又来挑衅?看小爷我一拳打回去!......真正的修仙现在开始!
  • 魔鬼斩将刀

    魔鬼斩将刀

    昨夜星辰昨夜风,星辰点点醉清风。因为我魔刀在手,注定了我不平凡的一生。望着前方的路,星辰风迈出了坚定的步伐。
  • 毒医傻妃:逆天轻狂召唤师

    毒医傻妃:逆天轻狂召唤师

    “花痴草包成性,废柴痴傻成名。”一道讽刺的话语,在临月城响遍。天生绝脉、未婚先休的丑闻更是让南紫玥“大名远扬”。坠入冰冷的河水,却因祸得福,灵魂归位。再次睁眼的刹那,光芒毕露,顶级的天赋,绝色的容貌,什么时候,那个卑微的少女早已光芒四射?顶级灵宝随身带,高级魔兽追她契约,丹药更是信手拈来,还有什么是这绝美少女所不会的?有!学御兽,音攻破,阵法随手摆一个。你说她只不过是孤身一人?不!她女扮男装,是一夜间崛起的“弑月”月帝,万音宗少宫主的绝世光环也在她身上,冷眼这世间万物。“惹过我的,欺过我的,辱过我的,等着我来……一一讨回!”“娘子你乖。”某妖孽一脸宠溺。月帝瞥了一眼头上的大手:“……滚!”
  • 筠熙闯古代

    筠熙闯古代

    奇葩女筠熙为了能睡睡觉睡到自然醒,在梦中和魔鬼交易,直接扔到了古代,生活是上顿没有下顿,更悲催的是成了三个娃的娘,毁约代价太大,幸好魔鬼还有点良心,丢了一个空间门过来,筠熙带着三个娃在古代磕磕碰碰地撞着。
  • 魔君溺宠之锁龙心

    魔君溺宠之锁龙心

    一条来历不明的小鱼精竟然遁入仙门修炼?好大的胆子!她也确实倒霉,刚一进去就碰到传说中令三界都闻风丧胆的妖王,并偶遇比妖王还厉害的战寰魔君。紧接着就被派去和师兄师姐下山拯救苍生!一路碰到各种人妖仙神鬼怪。各种是非也随之出现。天下苍生。牵扯出身世之谜。三世命运三世羁绊。种种迹象表明一切不过一个“情字”,进而引出了“命”。
  • 鸡谱

    鸡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世,红莲

    一世,红莲

    茶倒七分,人留一线,更莫说是天地间,从无绝对一说的生机一线。混沌之地生青莲,名创世,莲心有四,后损毁。而后一莲心化作青莲一株,名净世,由此引来中华大地无数神话。而这段故事,需从很远很远的过去讲起……
  • 远古纵横

    远古纵横

    大千世界强者无数,等级分为:斗者,强者,高级强者,超级强者,盖世强者,巅峰强者,绝世强者…看绝世天才叶天如何在中原大陆修炼,从亿万人当中脱颖而出,突破极限巅峰、纵横中原大陆。
  • 最强医疗忍者

    最强医疗忍者

    拥有《海贼》飘扬果实的主角在《火影》里快乐生活的故事└(^o^)┘~单世界:《火影忍者》。单女主:雏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