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9900000041

第41章 中国古画收藏与鉴赏的经典文献(2)

王季迁从14岁收藏第一张古画至95岁入归道山,他在中国古画收藏、鉴定领域整装跋涉了81年,他成为国际上审定中国古画最多的专家,他是用他的整个生命铸造了一座艺术的丰碑,而且,从世界艺术这个宏大的背景上来评判王季迁不仅为中国艺术,亦为世界艺术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更可贵的是王季迁开创并确立了一种对中国古画收藏、鉴赏的文化认知和操作模式。因此,谢伯轲先生在《王季迁意志的山水》(华盛顿大学出版社,1987年)中这样评价:“他成了世界上最重要的中国古画的收藏家,而且是最有名望的古画鉴赏家。”

二、众有之本,万象之根——笔墨说的艺脉法理《王季迁读画笔记》中将其鉴定的中国古画分为:名画、挂轴、册页、南北朝至清代各种杂册页画、手卷、法书手卷等,可谓涵盖了整个中国古画系统。王季迁看古画数量是成千过万,看古画的时间跨度是从魏晋南北朝至唐宋元明清,看古画的空间范围涵盖大陆、东南亚及欧美等国,他的生命似乎就是为中国古画而存在的。王季迁在中国古画收藏、鉴定上所取得的成就,已达到了巅峰状态,由此而形成的“王季迁现象”可以讲是空前绝后的。因为他所处的特殊的历史背景、特殊的人文环境、特殊的群体构成乃至他本人特殊的人生经历,都是不可复制的。他相当有幸地站在他的恩师顾麟士、吴湖帆、庞莱臣等人的肩膀上,终成为大师后的大师之人。所以,人们最关注,也是研究王季迁最焦点的问题是:王季迁鉴定中国古画的根本宗旨及主要依据是什么?答案是既十分简约又相当高深的两个字:笔墨。这也是构成整部《王季迁读画笔记》的主体框架和艺脉所系。

“中国古画的笔墨是举世无双的,笔墨是抽象的观念,需要很多的天才和努力以后,一个画家才能发展出他个人的笔墨。王季迁的意见是:‘鉴赏古画首要的规律要靠笔墨。别的证据也要紧,但笔墨应占最重要的地位。’”(《王季迁读画笔记》,第6页)王季迁的“笔墨说”,正是反映了中国书画的本质问题。笔墨,是东方艺术精神的浓缩与象征,也是书画创作表现的载体与方式。在笔墨的跌宕起伏中,枯润浓淡间,构图造型里,不仅表达了画家的情感意绪、功力造诣,而且展示了画家的修养内涵、风格取向。笔墨是民族精神的理性结晶,也是华夏图式的物化形态。王季迁“笔墨说”为中国古画鉴赏的首要规律和重要依据,正是其睿智地抓住了核心内容和关键所在,也从根本上凸显了王季迁鉴赏理念的科学性与主体性。“他多年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中国文人画和笔墨是融合在一起的。”(《王季迁读画笔记》,第4页)

尽管王季迁是一位实践家,他筚路蓝缕于中国古画的收藏与鉴赏,没有留下大部头的理论著作,但他浩繁的鉴定评审及大量的读画笔记,就是一部经典性的传世大书,尤其是其“笔墨说”,更是具有导向性的标杆意义。颇有哲学头脑的石涛曾在其所著《画语录·画章第一》中指出:“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法于何立?立于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这一画者,就是笔墨的载体说、线条的造型说。笔为媒介,墨为显形。由此产生“众有之本,万象之根”。可见笔墨是对视觉形象的表现、构图造型的展示和功力造诣的凸显。如果说世界上没有一片叶子是相同的,那么,每一个画家的笔墨线条也是不尽相同的。正因如此,笔墨是每个画家最具个性的特征和最风格化的谱系。从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所提出“六法”中的“骨法用笔是也”,到明代华亭派领袖董其昌在《画眼》中提出的“笔墨精妙方能为山水传神”,直至清“四王”中最有才气的王原祁在《两窗漫笔》中所肯定的“世人论画以笔墨”,中国历代画坛大家均是对笔墨的推崇与首肯,由此形成了一条贯通千年的艺脉法理。

通过对王季迁“笔墨说”的简要梳理及他浩繁的读画笔记归纳提炼,笔者认为构成“笔墨说”的主要有三块基石。一为“笔墨语法”论,王季迁认为:“笔墨是中国画的语法,也是壮大美观中国画的基础,笔墨和中国画是融合在一起的,尤其是山水画。笔墨是中国画美观的引导和标准。这是中国画的特征。一个大家的笔墨有他的个人性质。”(《王季迁读画笔记》,第9页)把中国画的笔墨视作语法,正是王季迁对中国画创作形态的逻辑性的总结和规律性的确立。如果说语法是文学创作的基本之法,那么笔墨也是书画创作的不二法门,从顾恺之的“高古游丝描”,其运笔“紧劲联绵,循环超忽,格调逸易,风超电疾”(《历代名画记》),到吴道子的“吴带当风”“吴家样”,其创作“众皆密于盼际,我则披离其点画”,从荆浩的“恣意纵横扫,峰峦次第成,笔尖寒树瘦,墨淡野云轻”,到董源的“江南董源僧巨然,淡墨轻岚为一体”等,都表现了笔墨语法的独创性和个性,也正是这些笔墨以语法的形式排列组合,如笔法中的中锋、偏锋、侧锋、逆锋、回锋等,墨法中的枯、湿、浓、淡等,由笔墨整合而形成一系列表现形式。“留不常迟,遣不恒疾;带燥方润,将浓遂枯;泯规矩于方圆。遁钩绳之曲直;乍显乍晦,若行若藏,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书谱》)阅读整本《王季迁谈画笔记》,可以这样讲,笔墨是王季迁读画鉴定的根本所在。古画的优劣真伪,最后定评的法则也是由笔墨来决定的。如对马远的名画《雪滩双鹭》,王季迁在2001年终评为:“马远用的是中锋。马远多数用的是中锋。有时马远的笔墨看起来是偏锋,其实是他的侧锋。用中锋时,笔的行动、姿态是立体的。偏锋行动,姿态是平的,没有深度。劈斧皴是从侧锋和中锋来的。”又如王季迁最后花巨资收藏的一张古画是郭熙的《秋郊行旅图》,此图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他在上海时就见过。此后,他鉴定了郭熙的《早春图》、美国华盛顿弗利尔艺术馆所藏郭熙的《溪山秋霁图》及大都会博物馆的《树色平远图》,又比较了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的中国美术丛书中的《秋郊行旅图》,正是通过这种反复的审看,特别是对郭熙笔墨的反复核对使他下了决心,出了一百多万美金买下了这张传世名作,创当时拍卖市场上中国古画的最高价。

在中国画“笔墨语法”说的基础上,王季迁又提出“中国画的笔墨是引导中国画美观现象的标准,一个大画家有他个人的风格和特征”的观点。(《王季迁读画笔记》,第11页)如果说“笔墨语法”说是根本的立体论,那么“中国画美观现象标准”则是重要的审美论。中国画的笔墨不仅是创作载体或手段,同时,亦是审美的展现和效果。可见中国画美观现象的标准,即是笔墨表现的风格展示和特征构建。如从展子虔所创的“青绿山水法”到李思训所创的“金碧山水法”,从黄筌的“双勾填彩法”到徐熙的“没骨法”,从梁楷的“减笔画法”到李公麟的“白描画法”,从“马一角”的“虚实相生,无画处均成妙境”到“夏半边”的“笔意苍古,墨气明润,点染烟岚,恍若欲雨,树石浓淡,遐迩分明”等,均典型地成为中国画美观的现象标准,亦即笔墨的风格特征。王季迁正是深得其奥妙,他才能登堂入室,由此及彼,曲径通幽,入妙通灵。可以这样讲,在中国近现代,能像王季迁这样博观宏识,对中国历代画家(特别是那些大画家)的风格特征有如此全面熟悉、系统了解及精深把握的大家是绝无仅有的。即使他的师友辈如吴湖帆、庞莱臣、张大千、张葱玉、徐邦达、张伯驹等,由于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及生活空间的局限,也未能像他那样视野开阔、阅历宽广。

“鉴赏家就靠一个画家的笔墨特征来帮助他们鉴定画的真假。”(《王季迁读画笔记》,第5—6页)王季迁正是凭借着自己漫长的职业生涯所练就的火眼金睛,“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以中国画美观现象的标准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由表及里、去伪存真、鉴定辨析。如对巨然的《溪山林薮图》,王季迁认为:“此画像江贯道,笔墨像巨然一派,但比较江贯道一类,巨然的笔墨比较高明。”(《王季迁读画笔记》,第29页)又如对刘松年的《补纳图》,王季迁则王季迁画山水明确指出:“大约是明初画。屏风山水用笔浮滑,绝非宋格局。人物衣祈颇似颜辉一路。”(《王季迁读画笔记》,第43页)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画美观现象的标准”,已在王季迁长期的收藏、鉴赏生涯中,历练成了他的“第六感”,对于古代画家笔墨特征的体认和感悟已成了他特别敏感的兴奋点。

中国古画,特别是那些传世的名家之画,以山水为大宗。王季迁收藏、鉴赏的中国古画,也是以山水为主,在《王季迁读画笔记》中所收的一千多幅图例中,95%以上为山水,可见他大量而持久的收藏、鉴赏活动就是以山水为主体。因此,在他收藏、鉴赏的研究范畴和思考系统中,除了“笔墨语法说”、“中国画美观现象的标准说”之外,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皴法说”。他在鉴定评审古山水画时,对皴法很是关注,把其看作观察的基点与甄别的原点。王季迁认为:“董源的《溪岸图》(现存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中,有皴擦,是用中锋和侧锋,很巧妙,也很难形容,在北宋时,已不多见。另一个例子是到了五代,董源跟巨然也发展了披麻皴。”(《王季迁读画笔记》,第8页)王季迁不仅辨析了董源的皴法,还指出了其用笔特征为中锋和侧锋。同时他还分析了一名山水大家皴法的师承关系:“马远和夏圭是师李唐的风格,后来也发展了他们自己的皴法,劈斧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皴法,南宋时用得很多。”(《王季迁读画笔记》,第8页)由此可见,王季迁通过董源与巨然的披麻皴,马远、夏圭的劈斧皴的比较和考证,梳理了两宋山水画发展的脉络。

王季迁的山水画“皴法说”,是极有历史探寻意识与笔墨创作理念的。从现实意义上来讲,他的“皴法说”是相当具体而细致的,他自己不仅在收藏、鉴赏中国古画时践行运用,而且金针度人,为后来的收藏、鉴赏家提供了参照与范例。皴原是皮肤受冻坼裂之意,是山水画家用笔墨来表现山石、峰峦、树木等结构和质感的一种技法。山水画大家陆俨少先生曾认为:“唐以前,山水画中山石无皴,到了唐代后期,以至五代,山石才有皴。有皴是山水画的一大进展,是许多前人观察自然,逐渐积累而成的经验。有了皴,山石就有质感、立体感。”(《山水画刍议》,第21页)可见皴法的出现,正是中国山水画成熟的标志和独特的图式符号,也是诠释、解读古代山水画的入门之径。如李唐是北宋末南宋初的画家,他亦是徽宗赵佶时的画院待诏。靖康之乱后南渡到临安,画风更趋苍茂雄健,笔墨凝重郁勃,尤其是斧劈皴更是颇苍古朴茂,他的《万壑松风图》为其代表之作。王季迁在1959年的笔记曰:“李唐第一,法构好极。”1963年的笔记曰:“名跡。”2001年的笔记曰:“董其昌以为这种画大自然的画是北宋的,这是李唐的杰作、北宋的代表作。从山脉、古木、大自然的树,李唐发展了自己的笔墨。看中国画,从画石和古树的笔墨上可以看出笔墨的高低和程度。马远和夏圭的笔墨是从李唐皴法上来的。”(《王季迁读画笔记》,第39页)李唐被尊为“南宋四家”之首,而王季迁对其所作的评定,正是从笔墨皴法而来。

《王季迁读画笔记》是一本文字严谨、内容扎实、资料翔实、图版丰富,且很有学术性、史料性、专业性的著作,不仅对中国书画的收藏、鉴赏,具有宝贵的经典意义和指导作用,而且对于书画的创作乃至中国艺术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迪效应与传承价值。

同类推荐
  • 碑贴鉴赏及收葳

    碑贴鉴赏及收葳

    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收藏入门

    收藏入门

    “常常责怪自己当初不应该,常常后悔没有把你留下来。”这原是一曲脍炙人口的爱情歌词,可是用它来形容收藏者错失一件心爱的藏品却是再生动不过。当然错失的情形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人是因为吃不准“货色”不敢拿,有的人是因为囊中羞涩“拿不动”,而更多的人则是因为犹豫不决错失良机。于是只有落寞惆怅、一声叹息。
  • 许鸿宾说许鸿宾

    许鸿宾说许鸿宾

    《许鸿宾说许鸿宾》是一本围绕一个主题的杂作结集,体裁上有对话、有侧记、有随笔、有札记还有日记与散文、纪念文章,在学术性、理论性与思想性以及艺术性几方面都还有着力之处。
  • 书房文玩把玩艺术

    书房文玩把玩艺术

    书房文玩,是书房用具的一个统称,也就是行内常说的“文房”。提起文房,大多数人第一个想起的通常都是所谓“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其实,书房文玩的范围已经远远超越了这个范畴,其种类之繁多、材质之多样、造型之别致、情趣之迥异,如果真要一一加以列举,可谓是蔚为壮观。在本书中,读者不仅能够了解到书房文玩收藏的相关知识,而且能够体味到这些具体器物背后所蕴藏着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 忠信花灯

    忠信花灯

    忠信花灯是一种以绘画、剪纸为主,集书法、楹联、诗词和手工编织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本书介绍了忠信花灯的历史渊源、上灯习俗、制作工艺、艺术特色与价值等内容。
热门推荐
  • 蚀骨霸爱99次:老公,我们不约

    蚀骨霸爱99次:老公,我们不约

    彼此相爱却彼此折磨,无情背叛,反复报复。在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 先婚后爱:少将的迷糊小老婆

    先婚后爱:少将的迷糊小老婆

    苏烟怎么也想不到交往了四年的男朋友会为了前途而选择另一个世家女,既然这样,那她选择放手。可是对方却不依不饶,几次出现在她面前秀恩爱!她忍让,对方却越发嚣张。苏烟:“我已经有男朋友了。”谁知她在马路上随便找的男人竟然这么优质,而且还全力配合她。她感动的想以身相许,结果人家说,他需要一个能洗衣做到拖地的人。苏烟傻兮兮的被带回家,发现自己的老公是一个经常出任务的军人,而且她什么都不用做,只要被宠爱就行了!婆婆:“宝贝儿媳妇,这是婆婆炖了几小时的汤,快喝。”公公:“你那些客户要敢欺负你,你就告诉我,我让他们消失!老公:“我老婆是我的,你们谁也别想霸占!”
  • 逆世重生:帝宠丑颜妃

    逆世重生:帝宠丑颜妃

    她是盛耀帝国的特工王牌杀手,他是世人敬仰膜拜的国师。她受上级命令夺取一块血玉,却在夺取血玉中摔下悬崖。他在雪池中静泡疗伤,却被突然房顶上的东西惊醒了过来。“你是谁?”她的眼眸中透射出阵阵杀气。“你又是谁?为何在本国师的雪池中?“他的语气犹如清冷,让人产生一种畏惧。他收她为徒,她拜他为师。时隔三年,她认为他背叛了自己,手执诛魂剑,她却笑得笑颜如花。”你我师徒已断,永不相见。“拿起诛魂剑,便插入胸前——
  • 巨星养成记之赵丽颖篇

    巨星养成记之赵丽颖篇

    因为我喜欢演员赵丽颖,所以特地为她写的小说。不喜勿喷。片段一:“丽颖,休息一会吧”“不行,我得背剧本,一会又要拍了,不能因为我自己而耽误整个剧组”“丽颖~~你这么拼,我都好心疼”“嘻嘻··我要用实力征服别人,获得他人的认可”片段二:“丽颖,你觉得你作为演员有什么收获”记者采访。“演员是我的职业,我热爱我的职业,虽然网上会有我的流言蜚语,但是这些也可以帮助我成长,教会我很多东西”“你觉得做演员辛苦吗?”“其实挺辛苦的,但是想想别人能看我的作品,又获得这么多的好评,再苦再累我认为也是值得的”
  • 蝴蝶停在十七岁

    蝴蝶停在十七岁

    你有没有爱恋过一个人?像是鱼在水中畅游,无法分离;你有没有暗恋过一个人?像是太阳升了落下,不问朝夕;你有没有迷恋过一个人?像是易碎的玻璃瓶,小心翼翼。十七岁,这是情窦初开的年纪,总会有那么一个特殊的人出现在这个特殊的时间里,她或许平凡,或许普通,但一定会给你留下甜蜜的气味,对你来说,她一定是青春里最不可抹去的记忆。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通天炼九霄

    通天炼九霄

    萌宠相伴逍遥天地间,修真修仙神通炼通天!炼药?炼器?星河外界?且看且逍遥!
  • 邪女投胎:冰山的傲娇宠妃

    邪女投胎:冰山的傲娇宠妃

    华夏美女特工一朝被害魂留轮回天,“轮回老头,为什么我还不能去投胎?”某女跃上轮回大帝的书案威胁到。“哎呦我的小姑奶奶,您是枉死的,不能直接投胎。”轮回大帝汗颜道。这小姑奶奶来轮回天几百年了要不是枉死人的魂留期要满一千年,他早就把这姑奶奶送走了。好不容易熬到期满,却被人陷害穿越重生。好吧,既来之,则安之,看本姑奶奶活的怎样风生水起。只不过这个死皮赖脸的妖孽是什么鬼,好了好了,看在你长得还不错的份上就留下来吧。就这样,这对看这不太靠谱的小cp从此踏上了他们传奇的人生。
  • 这个江湖套路深

    这个江湖套路深

    一场屠杀带走太兴镖局上上下下二百多条人命,自己被推下悬崖.......一场大雨带走了他所有记忆......武林大会上初出茅庐,然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家门为何惨遭灭门?......江湖又将掀起怎样的腥风血雨.........
  • 来吧!我亲爱的朋友

    来吧!我亲爱的朋友

    儿时遇到的一些灵异事件,长大后我再次回到家乡,准备探望发小,一路上发生的恐怖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