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留罐法
留罐法是临床常用的拔罐方法,适用于一般的各种病症。即罐子拔上以后,在治疗部位上留置10~15分钟,直至皮肤潮红、充血或瘀血。在较为娇嫩的皮肤部位、夏季、吸拔力大、红外线灯照射后拔罐等情况下,不可留罐时间过长。另外,在留罐期间,亦可结合提按、摇动等手法来增强刺激,提高疗效。
5.走罐法
走罐法又称为推罐、拉罐、行罐等。走罐宜使用罐口壁较厚且光滑无破损的玻璃罐或有机玻璃罐,先在要走罐的皮肤上或罐口上涂一些润滑油脂如凡士林、板油等,将罐吸附肌肤后,术者用手握住罐体,根据病情需要和走罐部位的解剖结构,进行向上下、左右或圆周方向的往返推拉移动,直至走罐部位皮肤潮红、充血,甚至瘀血。
需加大刺激时,可以在推拉旋转的过程中对罐具进行提、按,也可稍推拉或旋转,即用力将罐取下重拔,反复多次,因取罐时常有响声,故又称响罐法。走罐适合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腹背、腰臀、大腿等处,用于经络气血不通、脏腑功能失调、风寒湿邪侵袭、肌肤麻木酸痛等病症。一般背腰四肢部宜上下移动,胸部应按肋骨走行方向移动,腹部可旋转移动。操作时前进方向的罐口稍向上提起,后半部着力。应根据病情和部位挑选口径适宜的罐具(腹背、腰臀用大罐,四肢用小罐),从而决定吸拔的力量和推移的速度。
走罐法操作的关键在于当罐具吸住之后,要立即进行推拉或旋转移动,不能先试探是否吸住,否则推拉时就难以移动,用大力推拉会造成患者疼痛,甚至皮肤损伤。在推拉、旋转几次之后,才能停歇。
常用的走罐法有以下3种。
(1)浅吸快移法:使肌肤吸附于罐体内3~5毫米高,移动速度为每秒30~50厘米,以皮肤微红为度。适用于体虚年迈、儿童和病情表浅者,如末梢神经炎、轻度感冒等。
(2)深吸快移法:使肌肤吸附于罐体内5~8毫米高,移动速度为每秒15~30厘米,以皮肤表面红紫色为度。适用于经络气血不通、脏腑功能失调的多种病症。使用部位常以背部膀胱经背俞穴为主。
(3)深吸慢移法:使肌肤吸附于罐体内8~12毫米高,移动速度为每秒3~5厘米,以皮肤表面紫黑色为度。适用于久寒痼冷、经络气血阻滞日久、筋脉肌肉失养等病症,如肌肉萎缩、中风半身不遂、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等。
走罐法操作时,推拉旋转的速度不宜过快,如过快易导致疼痛,每次推拉移动的距离不宜过长,推拉至皮肤呈潮红、深红或起丹痧点为止。
6.药罐法
煮药罐法的操作方法是:用纱布将中药包好放入沙锅内,加入适量的水煎煮。煎沸后,将竹罐或木罐放入煮3~5分钟,再将罐夹出,迅速用干净的干毛巾捂住罐口,以使其吸取药液,降低罐口温度,保持罐内的温度。然后,趁热迅速将罐扣在患处或穴位上,手持罐稍加压按约半分钟,使之吸牢即可。此法将拔罐与中药疗法结合在一起,发挥了罐与药的双重作用,又有温热作用,多用于风寒湿痹证。但操作时要熟练,否则可致吸力不足。
除煮药罐法外,药罐法还有贮药罐、酒药罐两种方法。贮药罐法是在抽气罐中装入1/2~2/3的药液,如紫苏水、生姜汁、风湿酒等,然后用注射器或抽气枪抽去空气,使罐吸拔于皮肤上。酒药罐法是将泡好的药酒滴入罐内,按前述火罐中的滴酒法操作。
7.针罐法
针罐法全称留针拔罐疗法,是在用毫针刺入穴位行针得气后留针,并以针刺处为中心进行拔罐。留罐10~15分钟,待皮肤红润、充血或瘀血时,将罐轻轻起下,然后将针起出。针罐法一般采用玻璃罐,这样可随时观察罐内的情况。在操作中应注意,针柄不宜过长,以免触及罐底陷入体内。如在胸背部施针罐法应特别注意,因为罐内的负压可使针刺的深度改变,如不小心谨慎可能引起气胸。还可针刺穴位“得气”后出针,不按压针孔,立即在出针的穴位上拔罐,并吸出少许血液或组织液。此法有针刺与拔罐的双重作用,可提高临床疗效,多用于单独拔罐疗效欠佳的顽固性痛痹和各种软组织急慢性损伤等症。
8.刺血拔罐法
刺血拔罐法又称刺络拔罐法或血罐法,是刺血与拔罐相结合的一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临床操作有以下两种方法。
(1)在刺络(刺血)后再进行拔罐的一种手法,即在应拔部位的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梅花针在局部叩打后,再行拔罐,以加强刺血治疗的作用。此法多用于治疗丹毒、乳痈、跌打损伤致软组织损伤瘀血等。应用此法必须严格消毒,一般留罐10~15分钟,起罐后用消毒干棉球擦净血迹,如有出血倾向,如血小板减少、血友病、白血病患者,不可使用刺血拔罐。
(2)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粗毫针或平口小刀浅刺,刺激量分为轻刺、中刺、重刺3种。轻刺以皮肤红晕为度,中刺以微出血为度,重刺以点状出血为度。然后,在刺络(刺血)处拔罐,留罐时间为10~15分钟,以出血量5~10毫升为度。起罐后,用消毒棉球擦干渗血,3~6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此法适用于病程短、症状较重,表现亢奋,具有红、热、痛、痒等实证型患者,如腰腿痛、风湿痛、肌肉劳损、神经性皮炎、丹毒、皮肤瘙痒、感染性热病、高血压(实证型)等病症。对虚寒体质的患者一般不用此法。
拔罐注意,心中切记
(1)拔罐时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度适中。夏季避免风扇直吹,冬季做好室内保暖,尤其对需宽衣暴露皮肤的患者应令其避开风口,以免受凉感冒。
(2)注意清洁消毒。施术者双手、患者拔罐部位均应清洁干净或常规消毒,拔罐用具必须常规消毒。
(3)拔罐的工具必须边缘光滑,没有破损。
(4)在拔罐过程中,罐具适中,使罐拔得紧而又不过,当罐数目较多,罐具间的距离不宜太近,以免罐具牵拉皮肤产生疼痛或罐具互相挤压而脱落。
(5)要掌握手法轻重,由上而下走罐,并不时蘸植物油或水保持润滑,以免刮伤皮肤。
(6)拔罐后,根据患者的病情、皮肤情况,结合季节的不同,选取不同的留罐时间。病情轻,皮肤较嫩,夏季炎热之时,留罐时间应稍短;若病情较重,皮肤粗糙,冬季寒冷之时,留罐时间相对应稍长。
(7)拔罐可使皮肤局部出现小水泡、小水珠、出血点、瘀血现象,或有时局部出现瘙痒,均属正常治疗反应。一般阳证、热证多呈现鲜红色瘀斑;阴证、寒证多呈现紫红色或淡红色瘀斑;寒证、湿证多呈现水泡、水珠;虚证多呈现潮红或淡红。若局部没有瘀斑,或虽有潮红,但起罐后立即消失,说明病邪尚轻、病情不重、病已接近痊愈或取穴不准。
(8)拔罐后出现水泡较大或皮肤有破损,应先用消毒细针挑破水泡,放出水液,再涂上防腐生肌药即可。
(9)拔罐期间注意询问患者的感觉。患者感觉拔罐部位发热、发紧、发酸、凉气外出、温暖舒适、思眠入睡,为正常得气现象;若感觉紧、痛较明显或灼热,应及时取下罐重拔;拔罐后无感觉,为吸拔力不足,应重拔。
(10)拔罐过程中,若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目眩、心慌心悸、恶心呕吐、四肢发冷、神昏仆倒等症状,此为晕罐。遇到晕罐现象时,应立即停止拔罐,让患者平卧,饮温开水或糖水,休息片刻,多能好转。晕罐严重者,应针刺、点掐百会、人中、内关、涌泉、足三里、太冲等穴位,或艾灸百会、气海、关元、涌泉等穴位,必要时应送医院进行急救。对年老体弱、儿童、精神紧张、饥饿、初诊的患者,更应加强注意,防止出现不适。
(11)一般拔罐后,3小时之内不宜洗澡。
(12)若病情需要,可配合使用其他疗法,如针灸、推拿、药物等,以增强疗效。
拔罐宜忌,不容忽视
1.哪些人群适合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因其操作简便、经济、患者无痛苦、疗效显著,而在民间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并且它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凡针灸、按摩疗法适用的疾病均可用本疗法治疗。例如以下各科诸多疾病均可进行拔罐治疗,而且见效快、疗效显著。
内科适用于感冒、支气管炎、哮喘、头痛、高血压、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失眠、健忘、糖尿病、胃肠炎、腹泻、便秘、消化不良、脑血管意外、胆囊炎、肝炎等。
外科适用于胃肠痉挛、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肥大、坐骨神经痛、肩周炎、泌尿系结石、脱肛、落枕、神经损伤等。
妇科适用于月经不调、盆腔炎、带下病、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更年期综合征、子宫脱垂、肿瘤疾病等。
男科适用于阳痿、早泄、遗精、不射精症、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等。
儿科适用于百日咳、哮喘、消化不良、遗尿、疳积。
五官科适用于结膜炎、近视、红眼病、鼻炎、牙痛、咽炎、颞下颌关节炎、口腔溃疡、目赤肿痛等。
皮肤科适用于痤疮、湿疹、皮炎、带状疱疹、荨麻疹、酒渣鼻、皮肤瘙痒症等。同时,还可用于防病、强身。
2.哪些人群不适合拔罐疗法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医疗事故发生,或延误患者的治疗,以下病症应当禁用或慎用该疗法。
(1)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等。
(2)皮肤病皮损部位、传染性皮肤病、皮肤严重过敏、局部破损溃烂者不宜拔罐。
(3)急性软组织损伤,局部忌用拔罐。
(4)外伤、骨折、静脉曲张、大血管体表投影处、心尖搏动处及瘢痕处不宜拔罐。
(5)妊娠期妇女的下腹部、腰骶部、乳房及合谷、三阴交、昆仑等穴不宜拔罐。其他部位刺激不宜强烈。
(6)五官及二阴处不宜拔罐。
(7)身体极度虚弱、形体消瘦、皮肤失去弹性而松弛者及毛发多的部位不宜拔罐。
(8)精神失常、精神病发作期、狂躁不安及破伤风、狂犬病等痉挛抽搐不能配合者不宜拔罐。
(9)恶性肿瘤患者不宜拔罐。
(10)有重度水肿、病情严重,中度或重度心脏病、心衰、肾衰、肝硬化腹水者不宜拔罐。
(11)活动性肺结核的患者,尤其是其胸腹部不宜拔罐。
(12)醉酒、过饥、过饱、过度疲劳者均不宜拔罐。
以上所列禁忌证并不是绝对禁用该法,在有的阶段,有的疾病可以配用该疗法治疗。
§§§第四章刮痧疗法,扶正祛邪
刮痧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牛角、玉石等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它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高血压、中暑、肌肉酸痛等所致的风寒痹证都有立竿见影之效。掌握刮痧常识,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消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从而强身健体,防病治病。
初识刮痧,调节阴阳→选对工具,巧妙刮痧
刮痧步骤,遵照执行→补泻有道,方法重要
运板方法,灵巧掌握→晕刮处理,方法宜知
刮痧反应,宜有所知→注意事项,心中谨记
刮痧禁忌,不容忽视
初识刮痧,调节阴阳
刮痧疗法为我们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诊断疾病的思路与方法,这一套方法以中医学理论为宏观指导,以现代医学微循环理论探讨微观变化,综合分析、判断机体的健康状况。中医学认为,气血是组成生命体的基本物质,气血运行的状态决定人体的健康状况。这与现代医学所讲的“血液是生命的源泉”不谋而合。通过观察气血运行的状况可以了解机体的健康状态,刮痧的功效原理在于出痧、退痧或无痧。
1.出痧:畅达气血,调节阴阳
用刮痧板在皮肤上刮拭,凡血液流动缓慢而出现瘀滞的部位,皮肤表面就会出现红、紫、黑斑或黑疱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出痧”。这些“痧”是渗漏出毛细血管壁外的含有大量代谢产物的血液,由于皮肤的屏障作用,这些血液就会停留在皮肤和肌肉之间形成“痧”。同时,在这些部位刮痧,就会出现痧斑或者发现刮痧板下有不平顺、疼痛等异常反应。红斑颜色的深浅通常是病症轻重的反映,较重的病,“痧”就出得多,颜色也深。正是因为刮痧疗法所独有的这个特点,使它具有快速诊断的作用,能够帮助我们在身体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症状之前,就发现亚健康或疾病的蛛丝马迹,并帮助我们预测健康状况发展趋势,检查自己的体质特点。
2.退痧: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实际上,刮痧是将含有大量代谢产物的血液“驱逐”出了血管之外。出痧后,血管本身的弹性作用会使其瞬间收缩,所以刮痧停止时,出痧也会立即停止。随着时间的推移,刮痧所出现的痧象的颜色会逐渐变浅,并慢慢消退,这个过程称为“退痧”。退痧并不意味着体内毒素以原有的形态被机体再次吸收,而是激活了人体内具有免疫功能的细胞,提高了自身清除毒素的能力,增强了机体的免疫功能。
3.无痧:经脉气血通畅
如果刮痧时没有出现痧斑,也没有疼痛或刮痧板下不平顺的感觉,则提示经脉气血通畅、身体健康。当经络通畅、身体健康时,因无气血瘀滞,故刮拭不出痧;但是,身体太虚弱、气血不足时也不易刮出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