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闻是以广生焉。
——《周易系辞》
译文
“乾卦”虽主动,但也有静的一面,这是由它的大而生成的;“坤卦”虽主静,但也有动的一面,这是由它的广而生成的。
阐释
在《周易》中,“乾卦”主阳动,“坤卦”主阴静。
《周易》所说的运动包含了健身运动和养生修炼。健身运动为阳动,养生修炼为阴静。这成为中国养生的两大原则。
动与静、刚与柔是一对立统一体,“乾卦”虽主动,但也有静的一面;“坤卦”虽主静,也有动的一面。因此,乾坤二卦是动静有时的。
所以,《周易系辞》云;“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闻是以广生焉。”
《周易》认为,天地万物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相间的。养生的原则也应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刚柔相济。
《周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即强调宇宙万事万物的运动关系皆为阴阳的对立统一关系,具体为阴阳的动静刚柔关系。养生修炼也应以阴阳协调、刚柔相济、动静相兼为指导。
养生之道
养生专家指出,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动静兼修,形神共养,以期体内气血流畅,阴阳平衡,是科学的养生之道,是延年益寿的关键。
运动养形的要点是运动适量,持之以恒。剧烈的运动会引起血脉扩张,呼吸疾喘,心跳加快,大汗淋漓,造成气血运行失控,对养生有害无益。所以,唐代养生家孙思邈早就指出:“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总之,各人可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量力而行。采用最安全的运动方式,持之以恒,必将会获得养生的益处。
清静养神的要点是,思想上安闲清静,不作妄想,使精神内守,气血通畅,疾病就不会产生。正如老子《道德经》所说:“干易恬澹,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其次,要情志舒畅,性格豁达,不宜有愤怒心情。《孙真人卫生歌》中,“世人欲识卫生道,喜乐有常嗔怒少,心诚意正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总之,精神情志的稳定和健康,有利于气血畅达,阴阳协调。
中国养生文化中的动静观是一对关系复杂的范畴,它们同被纳入传统养生之道的理论体系中,更重要的是它们被辩证地体现和应用于养生方法实践中。在中国古代意识中,没有绝对的动,也没有绝对的静,而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或者外动内静,或者外静内动。可见,“动”、“静”两种养生模式不是截然对立的。动静结合的养生法,正体现了古代养生文化的科学性。
事实上,动养生与静养生的原理最早来自《周易》。《周易》指出:动则生阳,可以增强精力,提高工作效率;静则生阴,可以降低人体的消耗,人的寿命也相对较长。
动养生,包括:跑、跳、走、爬、打球、游泳、骑车……
静养生,包括:静坐、静立、静心……
动养生与静养生各有益处,动静结合才是正确的养生之道。
养生专家建议,动静交替要因人而异,动养生与静养生要相辅相成,有的人应以动养生为主,静养生为辅。腹围大、血脂高、血压高、胆固醇高的人,应以动养生为主、静养生为辅。反之,腹围不大、血脂不高、血压不高、胆固醇不高的人,应以静养生为主、动养生为辅。
总之,处理好动养生与静养生的关系,才能达到精力好又能延长寿命的最佳目的。
养生典范
苏轼,又名苏东坡,四川眉山人,是我国北宋著名的诗人、书画家。他对养生之术颇有研究,后人为其编纂的 12 卷《东坡养生集》详细记载了他的养生经验,实为我国古代养生之道资料难得的记载。根据《东坡养生集》上的记载,“动静结合”是苏东坡极为推崇的养生之道。
苏东坡非常重视身体锻炼和心理卫生,强调要动静相结合,才能养生长寿。他主张动——“能逸而能劳”;亦主张静——“心平气和”。
苏东坡对动作了分析:为什么达官贵人很容易生病,而平民百姓很健壮呢?他是这样认为的:“夫风雨寒露,寒暑之变,此疾之所由生也。”贵人深居简出,行则坐轿,寒则厚衣,养之太过,所以易受寒暑;农夫小民,不问严寒酷暑,劳作于田间,劳动的锻炼使得他们祛病延年。正是因为他对动的重视,所以他经常登山,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为后人传诵的佳句。由于他对劳动的重视,一生勤于劳作,即使在 63岁被贬琼州,也还亲自开荒种地。留有“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的诗句,对后人启迪颇大。
在重视动的同时,苏东坡还推崇静。他认为一个人首先要心静,不要胡思乱想,自然就能“心平气和”。在《东坡养生集》中有记载:说他每天天刚亮,就立即起身,盘腿而坐,练我国传统的保健功:先叩齿数十下,随后吐故纳新,待气满腹,再徐徐吐出。然后按摩涌泉穴、眼面及耳,直至发热,最后梳发百余次。他在一文中写道:“此法甚效,初不甚觉,但积累百余日,功用不可量,胜之服药百倍。”并推崇静坐养生法,有诗为证:“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二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他的静坐养生法要求坐姿端正、头颈正直、下颏微收、含胸拔背、垂睑微闭,全身放松,排除杂气,自然呼吸,守神静志,意守下丹田。这和现代的静坐要求一致,是一种良好的休息养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