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75800000026

第26章 去吃吧!发胖吧!而我就在一边看着你(2)

1925年,伦敦圣·托马斯医学院的H.加德纳–希尔(H.Gardiner-Hill)在《柳叶刀》杂志描述他的限制糖类减肥食谱:“不管哪种面包都含有大量的糖类,占比从45%到65%不等,这种比重非常不好。”

1943年至1952年间,来自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哈佛医学院、芝加哥儿童纪念医院、康奈尔医学院和纽约医院等各大医院的医生们分别出版了治疗肥胖的饮食建议。我们可以看一看。

以下是芝加哥版的通则:

1.不食用糖、蜂蜜、糖浆、果酱、果冻或糖果。

2.不食用含糖分的罐装水果。

3.不食用蛋糕、饼干、馅饼、布丁、冰激凌或冰砖。

4.不食用含有玉米淀粉或添加了肉汁、奶油的食物。

5.不食用土豆、通心粉、意大利面、面条或豌豆。

6.不食用黄油、猪油、植物油或人造黄油炸的食物。

7.不食用可乐、汽水或沙士等饮料。

8.不食用食谱上不推荐的食品,且尽可能只食用食谱上推荐的食品。

1951年英国出版的《内分泌学实践》由20世纪最伟大的内分泌学家之一雷蒙德·格林(Raymond Greene,小说家格雷厄姆·格林的哥哥)以及其他七位医生共同撰写的经典读本,以下是其中推荐的减肥食谱。

应避免的食物:

1.面包以及所有面粉制品。

2.谷物食品,包括早餐麦片及牛奶布丁。

3.土豆以及所有其他白色的根茎类蔬菜。

4.富含糖类的食物。

5.所有甜食。

多吃以下食物:

1.肉、鱼、家禽。

2.所有绿色蔬菜。

3.鸡蛋或鸡蛋干。

4.奶酪。

5.不过分甜的水果,香蕉和葡萄除外。

在二战的最后阶段,美国海军向西跨越太平洋时,部队官员甚至这样警告他们的战士:在新几内亚东北的加罗林群岛上生活,可能会遇到“控制腰围的麻烦”,因为“当地土著人吃的主食都是淀粉类食物——面包树果、芋头、山药、红薯和竹芋”。

1946年,斯波克博士(Dr.Spock)的育儿圣经《新生儿和幼儿养育》出版,该书提出:“在大多数时候,食用多少淀粉类蔬菜(谷物、土豆)决定了体重的增加或减少。”后来每一次再版,这段话一直被保留。而至今该书的总发行量大约有五千万册。

1963年,斯坦利·戴维森爵士(Sir Stanly)和雷金纳德·帕斯莫尔(Reginald Passmore)合作出版了《人类营养和营养学》。这本书可以说是英国营养学历史上绝对绕不开的力作。作者写道:“所有流行的减肥法都建议限制糖类的摄入。”并且,作者进一步建议道:“……必须大大减少富含糖类的食物摄入,过分沉溺于此类食物正是引起肥胖的最普遍原因。”

同年,帕斯莫尔在《英国营养学杂志》上与其他学者联名发表的另一篇文章更是如此直言:“每位女性都知道,糖类会使人发胖。这是常识,很少有营养学家对此有异议。”

此时,科学家们慢慢地开始对限制糖类减肥法的效果进行实验,并陆续发表这些实验的相关报告。第一份报告在1936年由哥本哈根斯泰诺纪念医院的医生佩尔·汉森(Per Hanssen)发表,结论一清二楚:限制糖类的减肥方案能明显减轻体重,而且肥胖者还无须忍饥挨饿。

20世纪40年代后期,特拉华州的杜邦公司(DuPont Company)开始着手减肥方面的研究。该公司工业医学部的经理乔治·格尔曼(George Gehrmann)曾经解释过:“我们要求超重的职工减少饮食的量,学会计算卡路里,限制饭菜中脂肪和糖类的摄入,更积极地锻炼。可惜这些措施最后都毫无效果。”无奈,格尔曼只好请阿尔弗雷德·彭宁顿(Alfred Penington)来调查公司员工的肥胖问题。彭宁顿为20名超重职工开出了以肉类为主食的食谱。结果,这些职工在一周内平均减轻了1千克体重。而他们很少有人一天摄入的热量小于2400卡路里,而是平均摄入3000卡路里——是如今普遍的半饥饿食疗减肥处方的两倍。目前我们还是坚信要减肥必须挨饿。而彭宁顿却告诉我们:“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减肥法使肥胖者在两餐之间没有饥饿感,精力和幸福感都提高了。”杜邦研究的参与者每餐仅可以食用不多于80卡路里的糖类。彭宁顿报告称:“在有些情况下,这么多糖类对减轻体重还是不利的。”

20世纪50年代,密歇根州立大学营养系主任玛格丽特·奥尔森(Margaret Ohlson)和她在康奈尔大学工作的学生夏洛特·杨(Charlotte Young)重复了彭宁顿的实验并获得了一致结论。她们给超重的学生提供传统的半饥饿食疗减肥法食谱,结果是“他们的体重几乎没有减少,而且浑身没力气,老是感到饿,精神不佳”。而当他们一天仅摄入几百卡路里的糖类,却摄入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时,一周内他们的体重平均减轻了1.5千克,并且“感觉良好,心满意足。两餐之间的饥饿感荡然无存”。

类似的实验持续到70年代。一些医生把糖类的量限定在一定范围,而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量从每天600卡路里放宽到2100卡路里;另一些医生则发明了“吃到饱”减肥法——意思是你想吃多少肉就吃多少,蛋白质和脂肪无限量,但糖类却管得很严;还有些医生完全禁绝糖类,甚至绿叶菜也不准吃。在美国、英国、加拿大、古巴、法国、德国、瑞典和瑞士的医院和医学院中,这类减肥研究一直在进行。限制糖类而放宽蛋白质和脂肪摄入的减肥法被用于各类实验,对男女老少的减肥效果几乎都差不多。肥胖者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减轻体重,并且只有轻微的饥饿感,甚至没有饥饿感。

20世纪60年代中期,医学界开始定期举行肥胖专题会议,每次都会设置饮食减肥的专题讨论。这类讨论总是围绕限制糖类减肥法进行。会议几乎从不讨论限制卡路里减肥(节食)的效果,因为知道节食几乎不会成功,但会议偶尔也针对禁食进行讨论。

1967年至1974年间,会议在美国和欧洲进行了总共五次,最大的一次是1973年10月在马里兰州贝塞斯达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康奈尔大学的夏洛特·杨在会上作了有关饮食治疗的专题发言。她回顾了百年来糖类易使人发胖的研究历史,包括杜邦的彭宁顿实验和密歇根州其导师奥尔森的研究结果。她也谈到了自己的研究:她让肥胖的实验者每天摄食1800卡路里,所有食谱中都含有相同分量的蛋白质,但是有些食谱中几乎没有糖类而有大量脂肪,有些含有几百卡路里糖类而脂肪不是很多。而她的结论也很明确:“实验者体重减少,脂肪也减少,减重百分比与饮食中糖类含量成反比关系。”也就是说,糖类吃得越少,体重就减得越多,体内脂肪减得也越多。更进一步,杨指出了很重要的一点:所谓“有效”的减肥食谱,具体要这样衡量——肥胖者不应感到饥饿,应当减轻疲劳感,减轻适当的体重,且该食谱需适用于长期体重控制和调理。

现在,你可能会认为,世界各地的研究都证实了这些结论,更为进步的脂肪新陈代谢学也有了,医学界和公共健康权威也许就会心有灵犀一点通了。也许他们会开展一项活动去说服那些容易发胖的人,至少说服他们不应该去摄入那些最容易使人发胖的富含糖类的食物——精制的、容易消化的糖类及糖果。但是显然,事实并非如此。

到了20世纪60年代,肥胖是由于“饮食失调”的观念兴起,而真正的脂肪调节学说却被逐渐冷落。医生不太愿意接受这样一种减肥法,居然说肥胖者可以不节食就减肥,而且还随心所欲想吃多少就吃多少。相比之下,肥胖的原因就在于吃得太多,这种说法好接受多了。

随之卫生官员向公众宣传过量脂肪会引发心脏病,而糖类则被认定为“保心剂”。美国农业部推出了举世闻名的“膳食指南金字塔”,把脂肪放在塔尖,告诫大家要少吃;肉类接近塔尖,因为肉类的饱和脂肪酸相对较多;而不含脂肪的糖类,则位于金字塔的底部,是健康饮食的主食。

把糖类奉为保心剂的“信仰”始于20世纪60年代,这与糖类易使人发胖的理念是水火不相容的。总之,如果脂肪会导致心脏病发作,那么用富含脂肪的食物来取代糖类无疑会将我们置于死地。那么,即使我们减肥成功,又有什么用呢?其结果是医生和营养学家开始攻击限制糖类的饮食减肥法,因为他们采信了关于脂肪引起心脏病的看法。但在当时,对心脏病展开的实验还很有限,因此我们还无法确认诱发心脏病真正的原因。我们相信某种看法,是因为我们尊敬的人相信它;同样,受尊敬的人相信它,是因为他们所尊敬的另一些人相信那种看法。以讹传讹而已。

1965年,美国生理学会出版了长达800页的《生理学手册》,其中说:“糖类驱动胰岛素,进而驱动脂肪储存。” 《泰晤士报》则引用了哈佛大学吉恩·梅尔的观点,宣称向公众推销限制糖类饮食法,相当于“大屠杀”。

大屠杀。

这就是梅尔的逻辑吗?呃,首先,《泰晤士报》是这样解释的:“医学事实是,除非减肥者能削减多余卡路里——要么摄入较少的卡路里,要么燃烧掉它们——否则就无法减肥成功。”现在,我们知道这并不是医学事实。但1965年时的营养学家不这么认为。糟糕的是大多数营养学家至今还不这么认为。其次,因为这些饮食法限制了糖类的摄入,那么它势必会通过摄入更多的脂肪来加以补偿。《泰晤士报》接着解释,正是这些食谱的高脂肪特性促使梅尔将其指责为“屠杀”。

而这种宣传更被误导成:脂肪引发心脏病,所以糖类可以预防心脏病。20世纪80年代在营养学方面最具影响力的《泰晤士报》记者简·布罗迪发文告诉我们说:“我们需要吃更多的糖类。意大利面不仅合乎饮食潮流,而且还能使你减轻体重。”1983年,英国营养权威编写《英国营养学指南》时,特意作出以下解释:“过去英国提倡限制糖类摄入来作为控制体重的方法之一,现在看来,这与当今的想法背道而驰。”

1995年,这种新兴逻辑达到了无比荒谬的高峰。美国心脏病协会出版了一本手册,宣称我们可以毫无顾忌地吃,甚至包括糖果和食用糖——只要是低脂肪的就行:“为了控制你摄入的脂肪、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量和种类,你可以选择其他食物做成的点心,比如……低脂肪甜点、低脂肪饼干……不含盐的脆饼干、硬糖、软糖、食糖、糖浆、蜂蜜、果酱、果冻、橘子酱,如此等等。”

假如脂肪真的会导致心脏病,那么攻击低糖类减肥食谱似乎言之有理。但是现在,已经有大量证据表明,我们其实是被误导了——权威们首先愚弄他们自己,然后愚弄了无知的我们。因为实际上,关于脂肪和心脏病之间的因果关系,似乎早就隐约为人所知。在下一章节中,我将直击要害,告诉大家:只限制糖类的减肥法到底是否有益于健康,即使它意味着允许你吃用来代替产生能量的脂肪和肉。

同类推荐
  • 一用就灵的四季养生智慧

    一用就灵的四季养生智慧

    本书包含了丰富的四季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疾病预防、心理调节、两性保健等方面知识,是适合家庭使用的养生百科工具书。
  • 因是子静坐养生经

    因是子静坐养生经

    本书集静坐养生与日常健康养生于一书,囊括作者养生法的全部内容,是作者几十年养生经验的精髓。本书内容客观、讲解详细、简单明了。认真阅读,坚持练习,可激发身体活力潜能,打造健康体魄,养出安宁心神。
  • 失眠自我康复全书

    失眠自我康复全书

    睡眠是每人每天都必须的。大多数人一生中的睡眠时间超过生命的1/3。但是近年来,由于现代人生活压力的加大,各种疾病的侵袭等因素,导致现代人失眠的比例越来越高,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影响生活质量。本书从失眠的各种成因着手,详细叙述了各种原因导致的失眠的病理性、生理性、心理性因素,并且对症下药,对每种失眠症都给出了详细的治疗和日常护理方法,从衣、食、住、行等方面,结合中西医对于失眠症共同的观点和治疗手段为人们彻底规避了失眠的隐忧。本书介绍了大量实用的保健手法、辅助睡眠的运动方式和食疗餐单,改善失眠效果良好,并且简单易操作,对于那些饱受痛苦的失眠症患者,本书不失为一本“解救失眠患者的宝典”。
  • 女人美白润肤食谱

    女人美白润肤食谱

    《女人美白润肤食谱》从饮食角度,教你如何通过合理的膳食美白润肤的目的。炒菜、炖品、滚汤等,营养与美昧兼备。本书图文并茂,科学实用,方便易学。
  • 痛风百问百答

    痛风百问百答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热门推荐
  • 南诏野史

    南诏野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若是彼岸

    若是彼岸

    若是我们身处彼岸,注定此生无法相依,为何要让我们相遇?机缘巧合我们相识,无可奈何我们相恋,灰飞烟灭我们别离。可知:人界前世阴谋现,度灵易度情难度,冥界真相始惊人,寻魂独吞千年泪,仙界生死未可知。若是还有来生,愿永不与你相见!
  • 绯红女巫

    绯红女巫

    同人电影复联2小说文中女巫是个好孩纸。故事背景是复联2电影后续
  • 归来:迟到的告白

    归来:迟到的告白

    第一次见到顾凌峰,叶姗就感觉自己爱上了他,长时间的相处,更让她确定了自己的心,当她想付出自己的真心时,意外却来的太突然,而她也从此陷入了一个男人的束缚,无法自拔
  • 都市虚无至尊

    都市虚无至尊

    ……偶得圣尊传承,自此云凡悍然崛起,成就虚无至尊……
  • 血染夕阳图

    血染夕阳图

    是生是死,是浩气长存,还是邪气附体,一幅血染夕阳图有何奇怪之处,为何被分为四幅,逍遥如何能执掌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2016另一部修仙传奇福音与你们一同书写出来。
  • 战天杀神

    战天杀神

    杨轩觉醒逆天血脉,开启无上潜能,他定要手揽绝美女子,败尽天下英豪!要这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八荒六合,我主沉浮!
  • 撼世雷霆

    撼世雷霆

    神族魔族说:“我们有绚丽奇妙的魔法”龙族兽族说:“我们有庞大强悍的体魄”血族冥族说:“我们有先天的种族天赋”···人族说:“我们什么都没有,我们所拥有的只有生命,我们会以我们的鲜血让那些侵略者们知道,什么叫做犯我边境者,杀无赦。”
  • 血魔之归

    血魔之归

    高考结束,写着玩玩。前世的血族四皇子,转世成功,重修古法,重塑血魔之身
  • 花起梦落:妮子爱情

    花起梦落:妮子爱情

    她站在樱花树下,为樱花浇水,风一吹樱花的花瓣落在她的发上。哪怕只有个侧脸却没得如画一般。画的一角,一个亚麻色的少年在静静观看,刀削般的侧脸还显得稚嫩,他看得如迷,痴迷,贪恋。最后却像雾一般消散在梦里。十二岁的樱花雨。十八岁的壁咚。他们的一切如天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