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33100000020

第20章 平面上的“建筑”(8)

这种主观性的选择和创造在绘画实践中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它还是作品获得较高质量的保障。《苏格拉底回忆录》中就记述了苏格拉底与画家帕拉西俄斯关于再现的一段对话。苏格拉底在肯定绘画是所见之物的描绘的前提下,进一步说到:“在塑造优美形象的同时,由于不易找到一个各方面都完美无瑕的人,你们就从许多人身上选取,把每个人最美的部分集中起来,从而创造出一个整个显得优美的形体。”理想化在古希腊的美术创作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宙克西斯在为克罗顿的赫拉神庙创作维纳斯像时,就选择了5名当地少女,创造了一个更完美的形体。的确,自然本身永远不是完美的,因此,画家需要根据自然以及自己的理想,对自然加以综合、取舍、集中,创造出更为理想化的、更为审美的形象。安格尔画的《泉》就是一个有力的佐证。他创作这幅画竟耗时达32年之久,这期间当然是完善、取舍、集中的过程,是画家把他心中长期积淀的古典美与写实的现实美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过程。

拉斐尔也是位很讲究“理想化的美”的画家,他画的圣母容貌端丽。传说当时一个官吏问他:“在这个世界上你从哪里找到如此美的模特?”他回答说:“我并不照着任何特殊的模特儿摹绘,而是依照在心意中形成的某种美的观念而摹绘。”如他的《西斯廷圣母》,此画是拉斐尔一生最后的也是最著名的一幅画。这是为一个以西斯廷教皇为名的教堂所作的画。画中表现了圣母仿佛从天而降,绿色帷幕刚刚揭开,圣洁而美貌的圣母赤着双脚,怀抱耶酥,迈着轻盈的步子,从云端走下来。帷幕边跪着两个迎接的圣徒,左边是教皇西克斯特,一只手置于胸前表示虔诚,一只手指向画外,表示要引领圣母。这个真实的人物是教皇利奥十世授意描绘的。右边跪着圣女巴巴拉,秀美典雅,表现出崇敬的恭顺样子,喜悦地下视着大地,相信人类得救有望了。画面的最下端,画了两个天真烂漫的小天使,他们似乎在等待这一奇迹的出现。

最吸引我们目光的应该是圣母的形象,她头上没有女神的光环,也不戴宝冠,那绿色的斗篷,红色上衣和褐色头布平凡而可亲,她用深沉而晶莹的目光注视着我们。拉斐尔将人文思想灌注在宗教画里,把圣母表现为母性形象,而且更富有女性的温柔和秀美,细长的弯眉和文雅、端庄的脸庞,呈现出柔和的笔调。在用线和用色上圆润和优雅,表现出一种圣洁的美丽。这样的女性在生活中是绝难找到的,这正是拉斐尔的理想化的美,是他集人间众美于一身的创造。

法国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的《自由领导人民》也是这样一幅作品。这幅画取材于1830年的“七月革命”,这是一次法国人民反对“复辟王朝”封建专制主义的革命斗争。1830年7月26日,国王查理十世宣布解散议会。巴黎市民闻讯纷纷起义,于26日至29日,为推翻这个第二次复辟的波旁王朝,与保皇军队展开了白刃战,最后占领了王宫。图画具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特别是统领全画的象征性人物自由女神,她被描绘成头戴弗利吉亚帽的朴素健康的法国年轻妇女形象,一手持枪,一手高举法兰西共和国三色旗,回首高呼前进。她是真实的,像活在当时的一位俊美的女性,但她又是想象的,现实中没有这个人,也没有这样的事。画家是把众美集中一身,创造了这样一个人物。

他以奔放的热情,大胆的想象,寓意的手法,将现实和幻想统一在一起,使这幅画获得了崇高的声誉,为许多人所熟知。

2.色彩总在积极地发言——油画的色彩美

西方油画高举写实的审美大旗,在追求“视觉的真实感”的情况下,色彩就成了一个不可或缺的手段,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色彩,就没有西洋油画。

这是由油画的基本材料——油彩决定的,从凡?爱克兄弟发现自行可干的植物调色油后,赋予了油彩极大的可能性,它可以调制出丰富的色彩来完成绘画的表现任务。据有关颜料产品目录所列举的颜料就多达900种,这就足可以完美表现对象的丰富特征,达到逼真自然的效果,使绘画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巨大的审美性。

利用油彩的明度变化,使画面产生明暗层次关系,产生立体感,使平面的绘画获得三维的效果,就更加逼真了,更接近人们的审美想象和审美经验,因此也就有更强的艺术效果。但印象派之前的古典绘画,多倾向于“固有色”,即认为物体呈现的色彩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属性。

例如不分时间和地点,花始终是红色的,叶始终是绿色的。在这种认识下,加之色彩所秉有的情感因素和文化因素,画家们表现暗处时往往喜欢用褐色,因此有“褐色油画”之称。印象派画家们却不按照“某物是某色”的固定概念来作画,而是遵循大自然中色彩在阳光照射下所产生的不同变化而用色。这就是所谓的“条件色”。印象派画家们认为这才是真实的,才是大自然应有之色。印象派绘画以这种观念作画,运用的色彩就比“褐色油画”丰富得多了,它既再现了自然色彩变化之真,也表现了自然色彩之美。

色彩之美还在于它可以反映感情,有丰富的人文内涵。画家康定斯基曾说:“一般来说,色彩直接影响着精神。色彩好比琴键,眼睛好比音槌,心灵仿佛是绷满弦的钢琴,艺术家就是弹琴的手,它有目的地弹奏各个琴键来使人的精神产生各种波澜和反响。”的确,在人们对色彩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发现色彩对人的心理、情感是有影响的,甚至成了人情感的符号。色彩的情感指定性,被油画家们很好地用来当做抒情写意的手段。画家们得心应手地运用色彩表现绘画的内容,并赋予很强的情感因素,既加强了绘画的再现力,又使画面色彩获得了极大的表现力和更高的审美价值。

另外,色彩还具有冷暖感:黄、红等色有温暖感,青、蓝等色有寒冷感;远近感:寒冷色或明度低的颜色有使人远的感觉,暖色类和明度高的色有使人近的感觉;涨缩感:暖色和明度高的色,有膨胀的感觉,感到比实际面积大,冷色或明度低的色,有收缩的感觉,感到比实际面积小;轻重感:明度高的颜色感觉轻、浮,明度低的颜色,感到沉、重。这些都是画家有效的表现手段,丰富了油画的写实性,充分准确地表现了画家的情感。同时也为欣赏者理解绘画,理解色彩,享受色彩之美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

如俄国画家列维坦的《深渊旁》构思来自民间关于死亡桥的传说:磨房主的女儿被迫与心爱的人分手,姑娘在绝望中从枯木桥投进了死水潭。画面上空无一人,黑水潭、枯木桥,凝重沉郁,土堤的线把观众的视线引向画面深处。随风摇摆的灌木林,晚空中浮动不定的云朵,给人以不安的感觉。对岸的灌木那样深不可测,绿得让人胆怯。此画的颜色虽不绚烂,但却是逼真、细腻的,如天上夕照中的云彩,木桥有光处的亮色和画右边无光处的深色,远处树林的暗黑色和近处树丛的深绿色。特别是对水的表现,右边水中的树影和大片的天空,左边水的粼粼波光,都那么真切、传神,如同真的一般。画家选用这深暗的色彩,就是为了表现这悲剧的主题,传达画家沉郁的心情。当我们面对这幅画时,自然也会安静、凝重、若有所思,这就是色彩的力量,这时的色彩美是一种悲壮的美。

色彩之美还在于它的相对独立性。油画家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对油彩的性能有了深入的了解,可以随心所欲地调制出所需要的颜色来,并可以纯熟地使用这些色彩语言,为再现和刻画形象服务。在再现自然、描绘对象中,色彩是画家不可或缺的材料和手段,但同时,色彩也获得了独立的审美价值。因为如前所说,画家调制出那么丰富的色彩,其本身就富有了创造的因素,因而就具有了审美发生学的意义,这些情况在风景画里表现得比较突出。

西班牙画家马里亚诺·福图尼·马隆尔和雷蒙多·马德拉索合作的《福图尼家的花园》就是一幅可以让我们领略色彩之美的画作。画面表现了阳光下花园的一角。我们看画家对颜色的领悟和把握是多么的精到。画中的近树和远树不一样,密集处的树叶和疏淡处树叶的颜色不一样,花池中大叶植物一个叶子上因叶面起伏、受光不同而颜色不一样等等,同是绿色就可以变化出若干不同来。地面的石子也因为颜色的变化,而那么写实,富有质感,特别是阳光处和背阴里的过渡那么自然、准确,神工天夺。这样的绘画,可能没有什么深层的意义,但我们还是乐意欣赏它,就因为叹服画家的再现功夫,也因为画中的色彩之美。

色彩的美感有时候会左右我们的注意力,使我们暂时离开绘画的内容,而亲近色彩,这就是色彩的功能,是色彩的审美相对独立性在起作用。比如这幅荷兰画家劳伦斯·阿尔玛·塔德玛所画的《无意识的竞争者》,画面里有两个身姿曼妙的美女,她们傭懒的眼神里流露着对性爱的幻想,她们可能为了一场爱情在暗暗竞争,但自己却没有意识到,还将手握在一起,像同病相怜的姐妹。画就是要表现这样两位无意识的竞争者,但画中使用了斑斓的色彩,选用这样唯美的形式,营造了华美的情调。画中穹顶的橘红色、夹竹桃的绚烂的红色,女子的衣服及肌肤的颜色,还有大理石墙栏及雕刻的青白色,都那么热烈、生动、准确、逼真,尽显了色彩的功能和色彩的美丽,营造了一种美丽的氛围。我们面对画作时,总被它华美绚烂的色彩所吸引和陶醉,为画家利用色彩精确的再现所折服。

3.让眼睛舒服地行走——油画的透视美

文艺复兴之前的西方绘画构图是没有透视的,绘画是平面的,没有纵深的。意大利画家马萨卓和他的同代人在其研究中,以光学和数学为基础,建立起了以几何透视来完成画面透视的方法。这种透视法使西方绘画具有了光的集中与视点集中的特征,从而创造出一种三度空间的构成关系,获得了在平面上描绘立体之物体和空间的客观的唯一可靠的方法。

以焦点透视为基本原理的构图形式,使西方绘画呈现出更真实的表现方式。它就好像照相一样,要求画家在一个固定的立脚点上,摄取一定视域范围内的物象,并按一定规律,在画面上正确地呈现物体的位置和变化。从而很好地表现了立体感、纵深感和空间感,使一切被描绘的东西对观众来说都显得那么自然,因此,更符合人的视觉习惯,进而增强了画面的真实效果。

这种焦点透视的构图方法,在文艺复兴以后,风靡了整个欧洲画坛,本来是一种以科学的材料为基础的东西,却在画家们的手中,变成了强有力的艺术手段。它帮助画家更好地处理画中各种物象的空间关系,把各种物象都统一在画面所表达的一个特定的空间范围内,大大深化了绘画的再现力。可以说,焦点透视是一个画家是否掌握了绘画中再现技法的关键。达·芬奇就曾说:“透视学是绘画的缰辔和舵轮。”并提出,“少年应先学透视,再学习万物的比例,而后临摹名家作品,借以养成画好人体各部分的习惯,再继之以自然作品的临摹,以巩固所学的课业。”可见对透视的重视。文艺复兴后的西方画家们就是这样牢牢地把透视法这个艺术与科学交叉的产物抓在手里不放,并不断地探索、完善、推进,以满足艺术创作的需要,满足审美的需要。可以肯定地说,没有焦点透视法就没有西方的写实绘画。那么西方画家们又是怎样运用焦点透视法,在运用中又是怎样获得了审美效果呢?

平行透视法,是西方绘画中最常用的透视方法。它一般在一幅画中只有一个焦点,而且居于画中间区域。因此,它最符合人的视觉特点,表现对象的真实度最高,也最富有审美效果。在平行透视绘画中,可通过中、高、低视平线的设计,来处理不同的绘画题材和内容,创造不同的视觉与情感效果。降低视线,在仰视情况下可突出某些人物或景物,

同类推荐
  • 瓷之源:上虞越窑

    瓷之源:上虞越窑

    本书介绍瓷器最早的发祥地上虞越窑的起源,发展,窑址的分布,瓷器器物种类,器形特征,花纹装饰,瓷器业兴衰原因,专业运输销售等。还附有各种陶瓷小知识以及大量精美的图片。
  • 甲骨、牙角器、偶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甲骨、牙角器、偶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本书分别介绍了甲骨的来源、知识特征、辨伪及收藏;牙雕艺术的历史、工艺流派;古代偶像、毛泽东像章的分类与专题收藏等。
  • 美国电影艺术史

    美国电影艺术史

    《美国电影艺术史》是一部全面阐述美国电影艺术发展脉络的著作,其显著特色在于将权威的美国电影理念与生动的好莱坞电影创作结合在一起,将清晰的美国电影历史与鲜明的电影艺术家个性结合在一起。将主流的商业电影表现与多元的美国社会文化及哲学美学背景结合在一起,打通专业性与大众性之间的壁垒,形成一种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写作风格,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之中汲取美国电影的文化素养。
  • 黑白·永恒的魅力:首届新世纪中国黑白木刻版画学术研讨会文集

    黑白·永恒的魅力:首届新世纪中国黑白木刻版画学术研讨会文集

    木刻是在木板上刻出反向图像,再印在纸上欣赏的一种版画艺术。版画,也是中国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古代版画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数铜版刻和套色漏印。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它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
  • 散曲:独特散曲艺术

    散曲:独特散曲艺术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散曲历史、散曲作家与作品的艺术特色。包括元初期散曲[(元初散曲三流:志情文学、花间文学、市井文学),代表人物(元好问、杜仁杰、刘秉忠、杨果、商道、商挺、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王恽、王和卿、庾天锡、姚燧)]、元中期散曲(郑光祖、睢景臣、张可久、冯子振、曾瑞)等内容。
热门推荐
  • 佛说阿耨风经

    佛说阿耨风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枪神纪之纪元

    枪神纪之纪元

    《枪神纪》一本以游戏为基础而改编的!特工们经历重重困难,来保护他们的世界!但是,在最紧关头!出现了一个神秘人物......第一次创作,写的不是很好,希望大家给点推选票鼓励一下吧!谢谢!作者还要上学打工,所以大家体谅一下!写小说一直是我的坚持!希望大家可以可以体谅一下!希望大家赏赏脸!
  • 鬼才王妃,夫君请上榻

    鬼才王妃,夫君请上榻

    她是世界顶级特工,一朝穿越,却遭挖心。兄妹不疼,爹娘不爱,容家的嫡小姐空有绝世容颜,却是苍岭大陆鼎鼎有名的废柴!废柴?她容锦年,身怀古武,飞花伤人,就算不能修炼又如何?谁道废柴不能翻云覆雨,坐拥天下?惊艳重生,她即便无心,也定要这乾坤为她颠倒!万千世界,无数男人为她倾心,她却只念最初的那人。弱水三千,取一瓢饮。“跟我走,我娶你为妻。”男人绝代风华,高高在上。跟他走?她妩媚一笑,小指轻勾,在他耳畔低语:“夫君,夜深了,请上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BigBang,邻居大人

    BigBang,邻居大人

    (宠文)要是有一天你的男神住在你的隔壁,你会怎么样?作为BigBang的死忠粉,每天就是刷明星微博,抢沙发,占楼。但素,突然有一天男神们住在隔壁,成了邻居,是不是要开心疯了!
  • 医方集宜

    医方集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猫爸爸的日记

    猫爸爸的日记

    这本书让你从新回到了童年,他的有趣,生动,会让你联想到更多的欢乐
  • 第六法则

    第六法则

    南宫墨轩冲击混元大罗金仙,已渡过天劫,却又来了神雷。蔑视地望着已经凝聚成形的雷云,他仰天大笑:“今以吾之身躯,撞响吾族宿命之丧钟,不亦快哉!”一声长啸,身形冲天而起。“触及第六法则,当诛。”几道神念穿过虚无之里,跨越无数星河,稍稍一扫,随即离去。滔天神雷降下,南宫墨轩陨落。遥远的天际,一群强者神情悲伤,低头不误,片刻后,为首的老者抬起头,用深邃的目光望着远方,缓缓说道:“为人族大业而陨,墨轩死得其所。调整思路,把范围扩大到下界,寻找各种不同类型的后辈,将他们送去修真界,并做如此安排……”
  • 盛夏的TF初恋

    盛夏的TF初恋

    她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意外成为了明星,与三小只开始了一段浪漫的爱情长跑,朦胧的爱情种子在她的心中种子,对于爱情迟钝的她对于三人同样是一个态度,真心对他们好,可是她真的能明白自己对于三人到底是什么感觉吗?请看小说的发展!
  • 让心行驶它的自由意志

    让心行驶它的自由意志

    孔子(公元前551~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中国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圣人。《孔子说为人》一书对孔子的精彩思想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将孔子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世事的体察和经验加以展示,结合记载孔子言行的《论语》进行解说,书中对孔子的思想有较为透切的观察,文字之美和思想之深有机结合,内容明白晓畅、妙语连珠、精彩观点随意而出。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本书开启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灵感,警醒我们的意识,使我们神游天际。
  • 半夏时光终年逝

    半夏时光终年逝

    慕辰逸微笑,推着单车自顾自向前走了,他没有回答我,而我在望着他夕阳下消瘦背影的那一刻,也真的失去了调侃他的兴趣,就这样,两个人沉默着步行回了家。在这之前,我发誓,我真的不屑于相信陈晗的话,但在此之后,我却深信不疑。有时候逐渐累积的误会真的比沉默比错过要可怕许多,许多倍。我曾经一直都想不通,为什么这么长的街道,容得下芸芸众人,容得下高大宏伟的建筑,却容不下你,后来的我明白了,原来是你的心中有着更长的街道,更大的城市,连我也留不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