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父亲的角色对家庭成员的心理影响
一个家庭需要男人和女人的共同建立,这时他们要扮演好丈夫和妻子的角色;而在有了孩子以后,他们又要扮演好父亲和母亲的角色。
父亲是家庭中极其重要的人物,担负着重要职责。在抚养和教育子女方面,传统上由母亲负责的形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父母双方共同的抚养教育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其中,父亲的抚养和教育会对孩子产生有利的影响。
许多由单亲母亲抚养教育的孩子,会有一些性格弱点,如优柔寡断,懦弱,胆小,娇气,尤其有些男孩子会让人感觉缺少男子汉的气魄,像个小女孩。而父亲的教育相对于母亲来讲是大大不同的,他们更加注重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的性格,果断处理事情的能力以及胆大豪迈的气质。
父亲的角色在家庭中尤其对子女起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心理影响,这些都是由父亲的人格特点和教育手段所决定的,那么,就让我们来总结一下父亲的人格特点和教育手段。
(一)人格特点
1.理性多于感性
女人多用感觉处理事情而男人多用理性,他们更加注意事物的规律性、客观性、现实性以及做事的条理性。
2.意志力
男人的意志力较女人来讲要强很多,在遇到事情和重大挫折的时候往往显得比女性更加坚强、执著和富有斗志。
3.距离感
父亲很少会像母亲那样爱抚孩子,陪伴孩子玩耍,他们强调通过一定的距离来保证自己的威严感。
4.以事业为中心
父亲的这一作风不仅让孩子学到一种对家庭的责任感,更能让孩子明确人生奋斗的目标,学到勤勉,积极向上的品质。
(二)教育手段
1.要求严厉
父亲的角色注定了他们不同于母亲的教育方式,没有事无巨细、无微不至的呵护,取而代之的是严厉的要求、训练、督促和塑造,直到子女达到他们满意的标准或具有与他类似的特质才会满意。
2.榜样示范
父亲在孩子面前更注意自己的形象,力求给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比如诚实、守信、条理分明、思路明确、处事严谨。
在现代社会中,无论男女,都要走向社会,一些男性好的品质正成为一种社会期待,而父亲对孩子的培养教育正和母亲的教育一起走向更加重要的位置。所以说扮演一个好的父亲角色对家庭成员,尤其是对子女的心理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2.母亲的角色对其自身的心理影响
母亲角色是成年女性在有了子女以后而具有的相应身份和行为模式。母亲要了解并掌握家庭中母亲角色的主要职能。通常意义上认为,母亲职能主要包括:怀胎、分娩、喂养并照顾、教育后代。人们常说,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就是母爱,它是天生和无私的,不求任何回报的爱。母亲不嫌弃孩子的缺点,只会将孩子向好的方向引导,不能说母亲为孩子所做的一切一定就是正确的,但是它们绝对都是出于好的目的。
但是抚养和教育孩子在当今社会中绝不是母亲一个人的事情,要想培养出各个方面都出色的孩子,一定要父母双方的共同努力。而相对于父亲的教育而言,母亲的教育更倾向于善良的品质,谦和礼貌的态度,待人亲切热情,感情真挚外露,平等友爱的关系,并具有温柔、通情达理的性格。
而值得注意的是,母亲角色对家庭成员中影响最大的并不是孩子,而是她自己。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女性在成为了母亲以后,心理上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可以将之总结为以下两点。
1.生活目标和内容的重点
重新确定女性在有了孩子以后,生活的重点似乎一下子转移了。她开始把全部的爱转向孩子。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处处为孩子着想,事事首先想到孩子。从某方面来说,这时的女性对丈夫和孩子极不平等,与丈夫的沟通逐渐减少,丈夫再也不是她生活的全部内容,丈夫的地位直线下降,从前甜蜜的两人世界顷刻间被打破。工作上也是如此,究竟以工作为中心还是以孩子为中心开始成为一对矛盾困扰着女性。但是现代大多数的女性已经是自立自主并且乐观理性的新女性了,她们懂得也能够处理好与孩子、与丈夫、与工作之间的关系,让各种关系正常和谐的存在并相互完善。
2.自我完善和成熟
女人在成为母亲以后似乎才真正地长大了。从前的孩子气逐渐消除,浑身开始散发着母性的光辉,知道有一个更重要的人在等待她的照顾,懂得承担起照顾子女的伟大责任。
另外,对于子女来说,母亲在教育他们的时候,如果能够注意适当的给予,不要过分的变成对子女的溺爱,适当采取父亲的教育做法,就更能对子女的心理和其成长带来好的影响。
3.家庭成员相互间的心理影响
一个家庭的家庭成员之间会相互影响,不同的角色使他们拥有不同的家庭职能。无论是作为丈夫、妻子、还是父亲、母亲、子女,或是当家人,理财人,或主内或主外,或者只作为读书的学生,都有其特定的职能。而家庭的角色结构是在家庭成员的互动中形成的,每一个家庭都大致相同又不尽相同,它是家庭成员之间长期共同生活、磨合所形成的,它包含着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其形成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形成的各种家庭角色结构对其他家庭成员都会有一定的心理影响。
1.家庭中的主配角
分配在一个家庭中,每一个成员都想成为家庭中的主角,权威者,领导者,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对大小事件的决策者。在发生了对家庭有影响的事件时,应该怎样去做,通常是由家庭成员集体讨论作出相应决策,但也总得有一个把握方向的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家庭中的当家人。当然,有了当家人,其他成员就自然被塑造成为被领导者,这时,这些所谓的家庭“配角”就要注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或是顺从或是反抗,适当的甘心顺从会维护家庭的和睦。而由于心理不平衡进行反抗,就自然会造成家庭的矛盾,夫妻之间吵吵闹闹。儿女对家长的反抗,不尊重,都是一个家庭不能及时调整好角色结构导致的。
2.家庭中角色身份
过分偏向这种情况是指家庭角色不正常所导致的其他家庭成员也随之偏差的恶性循环。比如父亲形象过于严厉,就会导致母亲没有其应有的立场,孩子在父亲面前出现过分畏惧的现象。这时父亲应该注意调整自己,尽量温和一些的对待家人,使妻子和儿女也有其应有的立场和态度,创造一种更为和谐的家庭氛围。而如果父母过分溺爱孩子,又会导致孩子无法无天,谁的话也不听,或过分娇气依赖父母。而要改变这种角色偏向的现象,让孩子恢复一种正常的角色,就要父母克服娇纵,溺爱,总要让孩子最好,一切只要孩子高兴的心理。这些也体现出父母教育态度的偏差,所以,学会科学的教育孩子是为人父母必修的课程。
4.什么叫家庭成员间的心理相容
家庭成员间的心理相容指家庭成员在信念、理念、观点、理想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一致性。夫妻、父母、儿女,各种家庭角色之间都应该互相尊重,互相体谅,互相理解,相互依存。反之则容易导致这样或那样的家庭问题和心理问题。
1.夫妻之间的心理相容
相爱的两个人组成家庭,夫妻之间亲密无间,心心相印,互敬互爱,配合默契,从彼此身上感受爱情,感受温暖和安全感。相反,如果夫妻之间心理不能够相容,就会经常吵闹不和,互相猜疑,使家庭气氛紧张,甚至感受不到家庭的快乐,只觉得无法再生活在一起,感觉痛苦,从而走向离婚的家庭悲剧。要想改变这种状态应该彼此信任,彼此尊重,彼此爱护,宽容的对待对方,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氛围。
2.父母与儿女之间的心理相容
儿女应该孝顺父母,父母应该爱护并科学的教育好儿女。在儿女做错的时候,父母应该进行教育开导,讲道理摆事实,让孩子心服口服,而不应该张口就骂,动手就打,这样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在父母有错的时候,儿女要注意不能当面顶撞,应该先顺从再劝导,既要保证父母的尊严和地位又要以劝说的形式让父母改变观点。
3.兄弟姐妹之间的心理相容
兄弟姐妹之间要互敬互爱,团结互助,共同努力,勉励对方,要懂得为对方付出,为创造一个团结和睦的家庭而努力。
总之,家庭成员之问的心理相容是家庭幸福和睦的重要条件。
5.父母与子女不和造成的心理困扰
父母照顾并教育子女,子女孝敬并尊重父母,两代人之间有着血浓于水的亲密关系,在生活上,心理上也是互相依存的关系。
但是现代家庭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父母和子女之间容易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和冲突或者是代沟。这些给家庭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使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紧张,同时也给家庭成员的心理带来了严重的困扰和伤害。如果处理不当,还会使家庭成员之间感情破裂,长时间的不和、纷争,甚至断绝亲子关系,使原本圆满的家庭支离破碎。
造成父母与子女之间不和的原因有很多种,究其心理因素可以大致的概括总结为以下几点。
1.代沟
代沟是指两代人之间的代际差异。由于所处时代的不同,所接受的文化教育的不同,以及社会历史条件的差异,使得两代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都有所不同,尤其是当子女进入青春期,开始脱离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摆脱对父母的全方位的依赖,开始用自己的思想、价值标准来判断事物的正确与否,于是开始怀疑父母的做法,父母在他们心里不再是权威的,唯一正确的,不再是他们崇拜的偶像,而是和他们平等的,有时也会犯错的普通人。这时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做事情,用自己的头脑想事情,经常不能够和父母保持一致,于是产生代沟。
2.沟通
不良两代人在思想上行为上本来就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差异,如果不能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那么矛盾和差异只能越来越大,沟通起来也就越来越困难。现在的子女大多个性很强,不愿意轻易低头,也不愿意主动敞开心扉向父母述说自己心里的想法。而父母则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保持自己的威严,不肯主动和儿女沟通,即使儿女主动要和父母进行沟通,也经常会因为父母态度不好,没有共同语言而放弃。长此以往,父母与儿女之间更加无话可说,见面也只是打招呼,造成家庭气氛尴尬,或导致误会加深,长时间处于“冰冻”状态,代沟越来越深,无法逾越。
这些父母与子女之间的问题,给父母和子女都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危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并容易导致其出现心理阴影,影响今后的生活。
那么,怎样才能改善并解决这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扫除父母子女不和给对方所带来的心理困扰呢?
1.让步原则
这里的让步原则指的是上一代向下一代让步的原则。当今的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代,科技的飞速进步,知识、信息的飞速更新、爆炸使得父母一代的人常有跟不上时代脚步的感觉。而年轻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速度也较快,他们对新事物也有着浓厚的兴趣,这就使他们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上一代。在这种情况下,上一代的人应该给下一代足够的空间,相信他们能够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并尊重他们的决定。在遇到自己不知道不了解的新东西时,也不妨拿出宽容大度的大将风范向年轻人请教学习,共同进步,让自己也活在时代潮流的浪尖。否则,顽固的坚守自己的权威地位,只能让人感觉顽固不化,封闭固执,也只会让自己越来越脱离时代的脚步,并和子女产生更大的代沟,使家庭不和。所以,上一代的人要认清现实,摆正自己的态度,重新认识自己和子女的关系,多学多看,与子女经常沟通,做到与时俱进。这样不仅有利于其自己的进步和身心的健康,更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
2.理解原则
子女应该孝顺父母,尊敬父母,理解父母,从父母的角度考虑问题。当今的孩子由于个性太强等原因,在很多问题上容易和父母发生冲突,他们不容易理解父母的做法,并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反对或批判父母的观点,这极其不利于父母与子女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多了解自己的父母,多理解自己的父母,多从父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要知道无论父母怎样做都不会害自己的孩子,如果在方式方法上不能够和自己取得共识,说明沟通欠缺,应该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而作为父母,也应该理解孩子,多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想些什么,尝试着走进他们的世界,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从而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导和教育。同时也要让子女了解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让子女可以更好的了解自己。还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这也有利于正面树立自己的威信,提高自己在子女心目中的地位。
6.家庭环境不良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影响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家庭环境会让孩子乐观向上,阳光开朗,而不好的家庭环境则会导致孩子心理阴影,产生诸多的心理问题,给他们将来的人生之路埋下隐患。
经过多年的研究表明,大部分有性格缺陷、心理阴影的人在他的童年、青少年时代都有不同的家庭环境不良的现象。家庭环境不良包括父母不和,经常吵架,甚至大打出手;父母离异,单亲家庭;父母一方或双方去世的破损家庭;父母再婚的家庭。在这样的家庭成长的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有很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