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06200000003

第3章 针灸要诀(2)

(三)圈指紧握之手诀

以医者左手大指、食指,圈定病者所刺之指,起初未刺前,不用着力,至令病者咳嗽进针时,急入急出,有似电闪,医者速将左手大指食指作圈者,加力紧紧握定,刺穴者是右手两指,而用力者却是左手两指,如是则血易出而痛亦减,此理最为明显。盖凡吾人碰伤打伤手指时,即自将所伤之指,塞入口内,用牙紧紧咬定,痛则较轻。此系截定血络,不遽传送之故也。刺一指如此,刺十指亦如此,刺足上十二井穴亦莫不如此。

(四)切定血络不使传送之手诀

刺头上各穴,及腿上委中,足上涌泉、然骨等穴,不能照第三圈指紧握者,即于所刺之穴,用医者左手大指、食指、中指摄起穴肉,沿皮穿刺,急以左手大指、食指深切穴边之血络,辨明阴阳上下,血气来源,如所刺是颐上大迎穴,其气由上而下,即用指甲深切穴上之络,距离不过一寸,或七八分,使气不至遽然下行,则痛自然减轻。

刺头上五行各穴出血之经验

《内经》云:“头上五行,行五者,以越诸阳之热逆也。”盖手足六阳之经络,无不上头,故凡头晕、头痛、眼眩、眼痛、耳鸣、耳痛、面肿、面痛,及一切火邪上冲头面之症,无不于五行内,各择二三穴,刺出其血,轻者每行各针一穴,重者每行各刺二穴,或三穴,未有不当觉轻减者。如:

上星、神庭、百会,督脉穴也。

两头维、两颊车、两四白、两地仓、两大迎,足阳明穴也。

两迎香、两禾髂,手阳明穴也。

两丝竹空、两角孙、两耳门,手太阳穴也。

两临泣、两阳白、两目窗、两童子髂,足少阳穴也。

两天容,两颧髂、两听宫,手太阳穴也。

两攒竹、两曲差、两五处、两承光,足太阳穴也。

头上共合五行,每行各举数穴,以为取血泻邪之用,不必尽刺齐取,但以病情轻重为断。然又皆系面前易寻之穴,若在发际内者,不易寻取,妇人尤甚,以其发厚故也。吾每遇头眩晕各症,独取攒竹两穴,瞳子髎两穴,上星一穴,共五穴,刺出其血如豆许,无不当觉轻减。病重者,亦不过于每行各择一二穴刺之,皆能应手取效,刺眼疾亦然。至头顶百会一穴,凡遇晕痛、昏厥等症,取效尤捷。昔唐高宗得眩症,甄权以棱针出血如大豆许,立已。可见其功效之大。但取血用针,必须沿皮斜卧穿刺,不可直下过深,深则内漏成疮,并有他种危险,诸穴皆然,百会尤甚。

刺手足十二井穴及臂腿舌鼻牙床出血之效验

手十二井穴,市医皆知出血,而两足十二井穴,刺者颇少。其实刺两手井穴出血,是通手三阳、手三阴气血,而足三阳、足三阴之气血,尚未尽通。《内经》云:“必尽刺其血络而后已。”夫尽刺血络之病,必是霍乱、四厥,及一切大热昏迷、不省人事之症。十二经无不受邪,故非尽取十二经之血络,刺出其血不可。刺手不刺足,犹是泄其半邪,而脏腑气未能尽通也。故必按图取穴,辨别阴阳,各出血如豆许而后已。其他如臂上尺泽穴出血,以泄肺邪;曲泽穴出血,以泄心包络邪;腿上委中出血,以泄膀胱邪;足上然骨出血,以泄肾邪;鼻孔搓磨出血,以泄督邪,而治喉痛;舌下左右刺金津玉液出血,以泄心经之邪,而治舌上肿痛各症;牙床出血,以泻胃与大肠之邪,而治牙床肿痛诸症。出血针虽不仅此三十余穴,已能应用无穷。余常刺此所举各穴,无不应手取效,虽病情重大,未能立即全愈,而一经出血,无不当见轻减,可见出血针为治疗各适应症最捷最便之方法,医者万勿忽视。(臂上及腿胭出血一定要摄起穴肉针刺,防止血管内漏)

刺穴浅深不必拘泥《铜人》、《素注》之分寸

针家刺穴浅深,多遵《铜人》、《紊注》,其言分言寸,最为详明,过之不及,皆为违背经旨。其实人之大小肥瘦不等,皮肤肌肉之厚薄有异,未可一例而施也。且《铜人》、《素注》分寸不一,如肺之云门穴,《铜人》针三分,《素注》针七分,胃之大巨穴,《铜人》针五分,《素注》针八分。小肠之肩中俞穴,《铜人》针三分,《素注》针六分。肾之气穴,大赫两穴,《铜人》各针三分,《素注》各针一寸,肝之中封穴,《铜人》针四分,《素注》针一寸半,其他《指微》、《活人》、《甲乙》、《千金》、《明堂》诸书,所引分寸,又与《铜人》、《素注》不同。可见分寸不必拘泥古人,不过略示规矩,取宁浅勿深之意,亦是各本心得经验而出此分寸之例,非此无分寸也。在医者审察病者肥瘦厚薄,又必切知在背、在腹、在腿臂、在手足。当脊及脊旁开寸半,脏腑俞穴宜浅刺。脊之旁开三寸各穴,宜略深,不宜太深。腹上在肋骨间各穴,宜浅刺,宜卧针刺,不宜直刺。腹上正中及旁开一寸二寸者宜深刺,但有一定角度。腿上各穴宜略深。手足上各穴宜浅刺。法无一定,在视其肌肉厚薄,穴气之浅深,以为进退,不必尽泥书,亦不敢尽离书。余尝按《铜人》、《素注》分寸,针刺腹上各穴,而针下竟不得气,深入几分始得气。得气者、针下紧,搓转滞针,病人言抽痛是也。故刺穴以探得邪气为适当,不得气者,不合分寸也。又尝刺一体貌肥壮妇人,其病是寒邪结聚脐上,其腹则肥大高厚,异于常人,因取下脘一穴而针泻之,按古书宜刺八分,深入寸二分,尚无知觉,直至一寸五六分,始觉气紧抽痛,可见拘泥成法,未能收效,要灵活应用。

泻气泻血以十二经气血多少为标准

六经气血多少,在《传真》书内已经注明,然犹有未尽义焉。盖行针意在泻气,血亦随行,而气之行较血为多。出血针意在泻血,气亦随出,而血之出较气为多,故无论以金针泻气,以棱针出血,总要先知十二经气血多少,以为泻气泻血之准。如心、肺、脾、肾、三焦、胆六经,少血多气之经也。肝、包络、小肠、膀胱四经,多血少气之经也。胃与大肠两经,多血又多气之经也。多血多气者,多泻气可。多泻血亦可。用行针则于六阴数施毕,不防再施三施。出血针则刺之较深,取血较多,刺毕不妨再刺。多血少气者,多取血不为害,而泻气则不可太多。少血多气者,多泻气无甚损,而出血则不宜过多。余尝见一医士,刺一妇人尺泽穴,出血多至半茶碗许,致该妇面色发白,嗽不已者半年。可见取气取血,要有一定标准,过甚则为害。然此亦就常道而言,若邪气塞满经络,毒血壅聚太盛,多泻气多出血均为有益无损,今将十二经络多气多血,及多气少血,多血少气者,分列如下:

多气多血:胃、大肠;

多血少气:肝、包络、小肠、膀胱;

多气少血:心、肺、脾、肾、胆、三焦。

十二经气血多少,其说出于《内经》,夫血之多少,固能剖解而知,而气之多少,绝难剖解而得也。盖人死则气散,何由得知多少,此非深明气化者,不能说出。现在德美医院,及日本各医士。研究我国针学最力,然不从岐黄书内讨论,恐难得其奥义。

晕针挽救诀

晕针之现象不一,有进针后,略施泻法数手,而见晕针者;有手术将尽。针未离穴,而聚至晕针者;又有出针后,未过片刻,而随后晕针者。其时,或先恶心发呕,或先头晕眼眩,甚或面色突然发黄白,吐出食物,手足厥冷,仆地卧倒,气若将绝者,此其故,盖因正气不足,邪气已尽,脉络空虚,胃气未来,且邪气将尽时,脉内已觉空虚,正本不足,而泻邪时,又稍为损正,故现此危险病状。还有因病人过度情绪紧张,怯惧太过,亦致晕针。然晕针虽危险可惧,而邪退时始有此等状态,邪盛时不至晕针,故晕针为病愈吉兆,病者不可惊慌,欲挽救此危机有六手诀列左:

(一)无论所针何穴,针在穴内,不可将针拔出,防止气再从针眼泄出,迟片时自愈,或用穴内原针,略补数手亦可。

(二)病者晕倒时,急用手切住病者人中穴重按,待口鼻回气,与以热汤饮之,则立苏。(糖水饮半杯,效果更好)

(三)急取病者腿上胃经三里穴,按九阳数补气,胃为五脏六腑之海,谷气增,经络自实,晕病立愈,或补百会、人中、气海等穴,均能收效。

(四)晕病不至太重,无须用针补气者,急用两手大指中指,在病者腿上三里,臂上曲池,手上合谷,腹上气海,或摸或推,以按摩法,补其胃经、大肠,及生气之根,则正气自回而晕病愈。

(五)或用麝艾燃灸足三里、合谷、曲池、气海等穴,亦能使正气回转。

(六)病者晕针后,针在穴内,尚未起出,俟正气回转后再徐徐搓转出针,然出针宜照法直线提出,不可旁摇撑孔,致泄正气,且出针后,宜急闭穴门,不可再泻,如病未愈,隔日针之。(必须察脉观色,谨慎施针,预防晕针。)

预防折针诀

针细易折,邪盛尤易折,前所列进针退针手势图解,及行针注痛诸手诀,虽为易于进穴,又为止痛而设,而预防折针之意,亦兼含在内。盖以左手食指、中指,并紧按穴,夹定针腰,是夹护针之下腰,而上腰则仍赖持针之右手。持针右手五指,除食指、大指,搓转针柄外,而中指无名指,又紧护针之上腰,且左手大指,抵定转针之右手心,针虽细竟成一直线,两手并用,一气贯注,无论病者如何动摇,吾针不动,此预防折针之第一诀也。

针入穴后,邪气坚凝团结,抵针滞针,穴下如有物缠绕,强行搓转,必致折针,前所论注痛手诀内,或施按摩,或针远穴,为注痛设者,即为折针设也,穴下气血活动,则搓转无滞,而针柄自无折断之患,此预防折针之第二诀也。

折针速救诀:

针已折在穴内,无论是针腰断,针柄断,仍以左手两指,加力紧紧按定穴边之肉,将断针嚣头处,迅速屈成桡钩形,则针丝不致被穴下邪气吸裹,然后徐徐摇转而出,再换他针刺之。或用磁石迅速吸针出穴。

针前详细认真检查针器,慎之于始;行针时发现滞针缠针,推之不动、转之不移,不可强转针,预防折针。并用按摩诸法,通经活络,帮助输通气道。

消针毒法

金针虽不生锈,然病者秽气毒血,多在穴下,一经针刺,则必污染,且人之病患不同,疥癣、花柳、伤寒、疮疽、瘟疫等症,最易传染。若不将针上毒垢消除,难免以此传彼之患。故每针一穴,则宜换针,每针一人则宜洗针消毒。用消毒药水将污垢洗尽,再用消毒药棉将针擦明,最后以酒精(75%)泡半小时,用于酒精棉球擦干,储藏针于消毒后之玻璃管内(管底亦放置消毒干棉球以护针尖),封好管口备用。

至于三棱针以铁制成,最易生锈,尤宜经常擦磨,可蒸可煮,可以药水浸泡洗垢,用75%之酒精泡后,以消毒干棉球擦干,放入针管内备用。

针刺禁忌

(一)剌禁《素问·刺禁论篇第五十二》:“鬲肓之上,中有父母,七节之旁,中有小心,从之有福,逆之有咎。”

注:心下膈上为肓,心为父,肺为母,刺中心一日死,刺中肺三日死。七节之旁,中有小心,谓背脊五椎旁为心俞,七椎旁为膈俞,心之下为心包络,自五椎之下推之,则包络当垂至第七节而止,故曰七节之旁有小心焉。

“刺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刺中肝五日死,其动为语;刺中肾,六日死,其动为嚏;刺中肺三日死,其动为咳;刺中脾十日死,其动为吞;刺中胆一日半死,其动为呕;刺跗上,中大脉,血出不止,死;”

注:跗上,足面上也,脉是冲阳穴。

“刺面中溜脉,不幸为盲;”

注:溜脉者,与目流通之脉也。

“刺头,中脑户,入脑者死;”

注;脑户、督脉经穴,在枕骨上,通脑髓。

“刺舌下,中脉太过,血出不止为喑;”

注:舌下为廉泉,系任脉经穴。

“刺足下布络,中脉,血不出为肿;”

注:足下布络,足下各经之络,误刺其脉,则邪不得散而为肿。

“刺郄中大脉,令人仆脱色;”

注:郄中,足太阳膀胱委中穴也,下行于足,故误中其大脉令人仆而脱色。

“刺气街,中脉,血不出为肿鼠仆;”

注:气街,即气冲,胃经穴,在鼠鼷上一寸,误其脉,血不出而气并于中,则内结为肿,而在鼠鼷间矣。

“刺脊间,中髓为伛;”

注:脊间为督脉经藏髓之道,误中之,故为伛。

“刺乳上,中乳房,为肿根蚀;”

注:乳上之穴,名乳中,其内为乳房,其下为乳根穴,刺乳上误中乳房则肿,下之乳根亦当有脓,自蚀成疮矣。

“刺缺盆中内陷气泄,今人喘咳逆;”

注:肺为华盖,缺盆为道,刺缺盆内陷,则肺气泄,而令人喘咳,缺盆在喉两旁横骨陷中,为手阳明,太阳脉。

“刺手鱼腹,内陷,为肿;”

注:鱼腹,即鱼际穴,刺太深而内陷,则为肿。

“刺阴股,中大脉,血出不止死;”

注:阴股,脾之脉也,误刺大脉而致血出不止者,脾气绝而死矣。

“刺客主人,内陷,中脉,为内漏为聋;”

注:客主人,足少阳胆经穴,在耳上起骨,开口有孔,手足少阳、足阳明三脉之会,刺之太深而内手陷者,财交脉破决,故为漏为聋。

“刺膝膑出液,为跛;”

注:膑膝盖骨也,膝乃筋之会;液者,所以灌濡空窍者也,液脱则屈伸不利矣。

“刺臂太阴脉,出血多立死;”

注:太阴肺,主行营卫,阴阳治节由之,出血过多,则营卫绝,故立死。

“刺足少阴脉,重虚出血;为舌难以言;”

注:肾脉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故肾虚而又刺之出血,则舌强难以言。

“刺膺中陷,中肺,为喘逆仰息;”

注:肺之中府,云门等穴,皆在膺中,误中之而陷,则为喘逆仰息;

“刺阴股下三寸,内陷,令人遗溺;”

注:肝经有阴包穴,治遗溺,脾经箕门穴,亦治遗溺,刺之而内陷其脉,则溺反不止矣。

“刺少腹,中膀胱,令人少腹满;”

同类推荐
  • 你不可不知的对抗疲劳100招

    你不可不知的对抗疲劳100招

    《你不可不知的对抗疲劳100招》内容简介:对抗疲劳的方法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具体方法有很多,季昌群编著的从饮食、运动、心理、中医、生活起居等方面例举了100个对抗疲劳的妙招,可供读者在浏览时学习使用。
  • 失眠自我康复全书

    失眠自我康复全书

    睡眠是每人每天都必须的。大多数人一生中的睡眠时间超过生命的1/3。但是近年来,由于现代人生活压力的加大,各种疾病的侵袭等因素,导致现代人失眠的比例越来越高,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影响生活质量。本书从失眠的各种成因着手,详细叙述了各种原因导致的失眠的病理性、生理性、心理性因素,并且对症下药,对每种失眠症都给出了详细的治疗和日常护理方法,从衣、食、住、行等方面,结合中西医对于失眠症共同的观点和治疗手段为人们彻底规避了失眠的隐忧。本书介绍了大量实用的保健手法、辅助睡眠的运动方式和食疗餐单,改善失眠效果良好,并且简单易操作,对于那些饱受痛苦的失眠症患者,本书不失为一本“解救失眠患者的宝典”。
  • 不治已病治未病:轻松告别亚健康

    不治已病治未病:轻松告别亚健康

    本书通过以中医的治疗、养生、保健的思想和手法为中心,通过介绍亚健康的现象,阐述“治未病”思想的重要性。结合中医的“望、闻、问、切”的手法让广大读者通过自己的身体各个器官的认识,了解到自身的健康问题以及如何化解这些问题。我们都知道亚健康存在很多的状态,失眠、肥胖、疲劳则是亚健康的典型表现,本书以中医的手法和观点帮助读者如何解读和治疗这些状态。现在亚健康的高危人群有很多,其实白领上班族就是亚健康的一大高危人群,本书正是结合中医的一些方法和理念,介绍了一些在办公室里就能养生保健的方法,适应了白领紧张的工作节奏而无时间运动、保健养生的现象。
  • 有效克服近视

    有效克服近视

    本书详细介绍了近视及近视眼的发生机制、治疗及近视眼镜的选配方法,着重介绍了近视及近视眼的预防措施,还从眼科临床角度解答了近视眼的一般知识和以新理论为指导介绍了近视眼的光学防治方法。本书没按章节,是独立的标题形式,全书结构活泼,内容通俗易懂,适合普通老百姓及近视患者阅读。
  • 肥胖患者营养康复食谱

    肥胖患者营养康复食谱

    本书首先总体介绍国人的饮食营养知识,然后介绍本疾病基础和营养康复知识,尤以数十道配餐,为读者提供科学实用的营养康复指导。其中关键配餐均列出原材料、制作方法及食用方式,并精选出12道配餐附有实物彩色照片。
热门推荐
  • 尸道问天

    尸道问天

    一尸凌于众,二尸视凡蚁,三尸仙凡隔,四尸繁各行,五尸悟大道......这是尸的天下,这是尸的世界,这亦是尸的传奇。生与死之间的徘徊,是铸就强者之路的通道,还是泯凡于众人矣!爱与恨之间的纠缠,是磨练心智的毒药,还是让人止步的温柔乡!信与叛之间的选择,是美好记忆的留恋,还是默默沉痛的无奈!让天于我同在,让地永远被我踩我的脚下!让我永向大道而进也,至死而不悔矣!
  • 逝年青春

    逝年青春

    高中时,我们疯过闹过吵过一起罚站一起吵吵闹闹。一起追过学长学姐这些都将成为我们永生难忘的回忆。
  • 独宠荣华

    独宠荣华

    秋瞑国公主柳岚汐,不仅记忆全无,身负奇毒,而且不断遭人追杀,为的究竟是什么?!和亲途中将计就计,金蝉脱壳,不料却是败在一个孩子手中!!离幽宫,望月公子南棠萧,江湖恩怨纠缠不休,最后却牵扯出十几年前灭门惨案,真相竟是如此?!当她不再是她,他依然不舍不弃,陪她生死相依!他说,倾此一生,独宠荣华!(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认真不得!!!)
  • 腹黑王爷:七小姐来了

    腹黑王爷:七小姐来了

    柳七月,冀州首富千金大小姐,任性妄为,仗着有哥哥爹爹撑腰,四处横行。叶羽,运筹帷幄出身高贵,颜容俊美、气度山河的男子,眸子深沉不见底,仿佛看不见底的莫测当中。十年之前,他救了她,当她的夫子,处处与她作对,她却忘记了所有关于他的记忆。一场政治的漩涡,揭起了所有的秘密。难怪有人感叹:这世道的无常,注定敢爱的人一生伤。
  • 我的抗战

    我的抗战

    揭开密封的岁月档案,重现罕知的中国炼狱,60年来真实惨烈的抗战口述,300位亲历者全景还原历史真相。
  • 传说的背后

    传说的背后

    一个作家闯入各种奇怪的事件,却在最后发现这一切,都是一些人为了各种目的而编织的谎言
  • 魔法战争之日常

    魔法战争之日常

    一个拥有异能的少年。却每天只能过着日常的生活……“我要这漫天神佛都会飞烟灭!啊,好痛。东方月你干嘛打我头,会变笨的!”
  • 电影世界抽奖系统

    电影世界抽奖系统

    一部手机,连通万千世界,江一帆,一个普通上班族,得到它之后,从此走上了逆袭之路
  • 欲戴王冠须承其重

    欲戴王冠须承其重

    生在古代,婚姻大事不能自己做主,只能听从父亲。一个是七窍玲珑心,一个是蛇蝎心肠女,一个是备胎养成男,一个是愿得一人心······
  • 吾之帝影意志

    吾之帝影意志

    主角宇痕获得纵横系统,看他如何争霸天下,傲世群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