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起病急,病情重,治疗效果不好,其死亡率高达50%以上,一直是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医学难题。所以说,严重高甘油三酯患者的酗酒其危险性真可说是无异于玩火自焚了。因此,我们奉劝已知甘油三酯升高且曾患过胰腺炎的朋友,为了您的生命安全,请远离酒精,谢绝一切“人情酒”、“社交酒”,莫把生命当儿戏!
健康,能够提高人的学习、工作能力,减少医疗支出,增加生活的快乐,延长人的生命。同时,健康又是伴随着人的一生的,健康终止,生命终结。
减肥,降低“三高”有良方
肥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同样也是导致肥胖人群病死率比正常人群明显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医学界公认的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胰岛素血症、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纤维蛋白原增高、体力活动减少、遗传和吸烟等各种因素。如果你把肥胖对机体所造成的危害与这些危险因素加以对比的话,你就会发现它们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相关性。几乎所有的危险因素肥胖者都占全了,由此不难想象,肥胖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加,可以说是顺理成章的。
肥胖者的体表面积比正常人增大,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血流量均比正常人增加,伴随而来的就是脉搏输出量和心搏出量的增加,从而加重了左心室的负荷。体重的增加以及进行体力活动时,亦往往使左心室舒张末容量和充盈压增高导致心脏前负荷加重,从而引起左心室肥厚和扩张。再加上大多数的肥胖者都有高血压病史,全身血管阻力增加,导致左心室进一步扩张,心肌需氧量增加。因此,肥胖者易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冠心病时容易发生心肌梗死和猝死。
肥胖者血液中脂质成分增加,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症发生,血管弹性减弱,进而发生高血压病。肥胖者并发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是导致肥胖症患者脑血管意外发生的主要原因。
肥胖者腹部脂肪的堆积也会造成横膈上升,对心脏和大血管形成压迫,使血液的回流发生改变。
由于静脉循环障碍,肥胖者容易发生下肢静脉曲张、栓塞性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肥胖者肺栓塞的发生率也较非肥胖者为高。
轻度肥胖症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时自觉症状并不明显,但当肥胖症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患者就会出现一系列程度不同的临床表现,如呼吸急促、脉搏加快、心悸、心律不齐等,还可出现高血压、动脉硬化、左心室肥大等表现。许多肥胖症患者还有明显的下肢水肿和下肢静脉曲张的症状。
科学减肥,可以降低由肥胖并发的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血脂异常)这“三高”症。
(1)治疗肥胖病最主要的是改变生活方式,即合理饮食和增加活动量。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患者促进生活方式的改进。只要在原有体重基础上减轻5%~10%,肥胖病并发的疾病就可得到改善。
(2)科学的膳食应在营养师的指导下,制定合理的摄食热量和营养素的比例,以达到既限制热量又满足机体需要的目的。
(3)运动减肥必须有医师的指导。因为运动不当,同样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如运动不足时,因为没有达到运动降低体脂的目的,反而增加食欲;运动过量时,会导致过度疲劳,不易坚持。
(4)减肥药应该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各种减肥药都有各自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如选用不当,可能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如果肥胖已伴发糖尿病、高血压等,更需要医师的指导。
(5)减肥可部分逆转肥胖对心血管的病理生理改变。研究表明,体重下降3千克,可使左心室重量大大减小,血压下降,心肌收缩力加强,血流动力学改善。因此,防治肥胖病可减少或延迟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体检,不可忽视的健康守护
人到中年定期体检很重要,尤其是40岁以上的人最好一年体检一次。如果突然变瘦,经常胸闷、憋气、心悸等,不要掉以轻心,一定要作内科检查。
李小姐的妈妈最近老觉得轻微的眩晕,就像是吃了感冒药那种感觉,李小姐很是担心,想给母亲做一下有关“心”、“脑”、“血管”方面的体检,但是又不知道该检查哪些项目,四处打听。
为此我们就心脑血管体检给大家提一点个人建议,一般来说这方面的体检有以下几项:
一般检查
①体温;②体重指数;③体脂肪率;④胸围;⑤吸气胸围;⑥腰围(女);⑦臀围;⑧腰臀比。
脑血流
⑨脑血流。
眼科检查
⑩双侧眼压;双眼晶状体(裂隙灯);双眼眼底(眼底照相);双眼眼底(检眼镜)。
X线检查
胸部侧位片;洗片一张。
超声检查
肾上腺(双侧);心脏彩超。
肺功能检查
肺活量;一秒钟用力吐气量;最高中段呼气流速。
肝功能检查
总蛋白;白蛋白;直接胆红素。
心肌损害相关实验室检查
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MB。
肾功能检查
尿素氮;血肌酐;总二氧化碳。
血脂检查
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脂蛋白a;直接高密度胆固醇;直接低密度胆固醇。
糖尿病相关检查
餐后血糖。
甲状腺功能检查
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血清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
免疫检查
免疫球蛋白A(男性);免疫球蛋白E(男性);免疫球蛋白G(男性);免疫球蛋白M(男性);补体C3(女性);补体C4(女性)。
无机元素检测
钾;钠;氯;钙;磷;铁。
血流变学检查
全血黏度检查;血浆黏度。
心脏电生理检查项目
24小时心电图;运动平板。
睡眠,睡好了身体棒
在人生几十年的光阴中,大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尽管睡眠时人体的骨骼肌运动比清醒时要少得多,但同样存在着呼吸、心率、血压等各项功能指标的变化,尤其是大脑的生理电活动会发生更为复杂的变化。另外,睡眠还可以使工作一天的大脑和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与恢复。因此,睡眠的质量与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只有切实地了解了睡眠的模式,提高睡眠的质量,才能保持健康完满的身心状态。
良好的睡眠是身心健康的基础,古人讲:“不觅仙方觅睡方。”可见,良好的睡眠是祛病强身的法宝。良好的睡眠对身心健康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精力
在日常生活中当身体状态不佳时,或在剧烈活动后感到疲惫不堪时,如果能美美地睡上一觉,则体力和精力就会很快得到恢复。这是因为人体内各组织器官,在进行生理活动过程中,不仅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而且也会产生和积累大量的代谢废物(如乳酸等),当积累到一定程度,人就会感到疲劳。此时如果不停下来休息,就会使人体生理功能受到伤害,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人体的抵抗力也会随之下降。人只有在睡眠的过程中,体内的代谢废物才能被充分的清理并排泄掉。所以,充足的睡眠会消除疲劳,使人体恢复充沛的体力和精力。
调节免疫力防病祛病
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被称为人体的稳态系统,它们共同维护着人体的平衡与稳定,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平衡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因而既可预防疾病的发生,也能在已患疾病时促使病情减轻与好转。在调节免疫、预防疾病方面,科学家们曾做过这样的实验:用两组猴子,一组是睡眠不足的疲劳状态下的猴子,一组是睡眠充足的猴子,同时都注射等量的致病菌。结果疲劳组的猴子被感染患了病,而睡眠充足的猴子却安然无恙。可见,充足的睡眠与休息对于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促进生长发育
医学研究表明,良好的睡眠可以促进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对于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是由大脑所分泌的生长激素所控制的,生长激素分泌的充足则孩子发育良好,如果生长激素分泌减少,则孩子的生长发育就会迟缓。研究发现,这种具有促进生长发育作用的生长激素,主要是在深度睡眠过程中分泌出来的,人在清醒时生长激素的分泌就会减少甚至停止。所以,要想使少年儿童身体和智力能够正常的生长发育,就必须保证让他们每天具有足够的睡眠。
提高智力
一个人的学习效率、工作效率的高低,对新知识、新事物接受能力的快慢,对各种内外刺激反应的敏捷度,以及记忆力、思维力等都综合反映出他的智力情况,而这些均与他的睡眠质量好坏关系密切。尤其是学生,其智商的高低、学习成绩的优劣,与睡眠充足与否关系更为密切。有研究资料表明,小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地与他们的睡眠时间长短有关。那些每天睡眠少于8小时的孩子,61%的人学习成绩差,39%的人勉强达到平均分数线,但没有一个是名列前茅的。然而,在每晚睡眠时间达10个小时左右的孩子中,只有13%的人是功课较差的,76%的孩子学习成绩中等,11%的孩子则学习优良。表明了孩子的睡眠与他的智力发展密切相关,因此,作为学生的家长,为了使孩子学习成绩提高,一定要让孩子睡好、睡足觉。
延年益寿
医学研究证实:一个人如果没有充足的睡眠,则可使他的寿命明显缩短。人在睡眠过程中身体内大多数生理活动均会减慢,此时机体能量消耗最少。如果长时间的不睡觉或失眠,会大大增加机体的能量消耗,轻者可造成各种生理功能紊乱,使机体免疫力下降,重者可导致各种疾病甚至衰亡。
保护大脑,平衡情志
人脑细胞不能再生,长期睡眠不足可加速脑细胞衰亡,使人智力下降,甚至出现老年痴呆。而睡眠充足者,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学习、工作效率高。这是由于大脑在睡眠状态下耗氧量大大减少,有利于脑细胞的功能恢复及能量贮存。另外,睡眠不足会使人精神紧张、情绪不稳、心烦意乱,充足的睡眠可以使人精神放松、情绪稳定、心态平和。因此,睡眠有利于保护大脑,平衡情志。
美容养颜
人的睡眠与皮肤健美密切相关。皮肤的色泽,取决于表皮细胞内黑色素的含量以及皮肤血管收缩扩张的程度。这些因素都受控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睡眠不足会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皮肤微循环障碍,从而使人脸色晦暗,皮肤皱起,出现黑眼圈眼袋等。充足的睡眠可平衡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使皮下微循环畅通,可加快皮肤细胞的再生,从而可使肌肤柔嫩、光泽、富有弹性,延缓肌肤老化,防止出现皱纹、色斑,从而可起到美容养颜的作用。
不良睡眠主要是指睡眠的质和量下降,使人体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调整。不良睡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失眠,入睡困难、易醒、早醒、睡而不酣、噩梦频频、彻夜不眠等;睡眠倒错,白天长睡不起,夜间通宵不眠;嗜睡,终日昏昏欲睡,多与药物、烟酒、疾病有关。不良睡眠可使人身心疲惫、机体免疫力下降、内分泌失调、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进而可导致感冒、抑郁症、糖尿病、肥胖、脑卒中、心脏病、癌症、高血压、心律失常、肾病、癫痫、性功能减退、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红细胞增多症、心肌梗死、脑血栓、猝死等多种严重疾病。
那么我们如何提高睡眠质量呢?
(1)坚持有规律的作息时间,最好在晚上9~10时入睡,因为晚上10~12时是人体生长激素分泌高峰期。
(2)睡前勿暴饮暴食。在睡觉前大约两个小时吃少量的晚餐,不要喝太多的水,否则晚上不断上厕所会影响睡眠质量;晚上不要吃辛辣或富含油脂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也会影响睡眠。
(3)睡前远离咖啡、烟和茶。最好睡觉前8小时不喝咖啡。
(4)选择锻炼时间。下午锻炼是帮助睡眠的最佳时间,而有规律的身体锻炼能提高夜间睡眠的质量,睡前勿进行体力锻炼。
(5)保持室温稍凉(25℃左右),卧室温度稍低有助于睡眠。
(6)大睡要放在晚间。白天打盹可能会导致夜晚睡眠时间被“剥夺”。白天的睡眠时间严格控制在1个小时以内,且不能在下午3时后还睡觉。
(7)保持卧室安静,避免噪音干扰。
(8)床要舒适。一张舒适的床可提供一个良好的睡眠空间,床垫过软会使腰背部紧张而影响睡眠。枕头高度适中,应让人在躺下时颈椎曲线呈S形,脸部的倾斜度约5度,所以,适当的枕头高度是与颈椎的曲线深度一样。
(9)睡前洗澡或泡脚。睡觉之前洗一个热水澡或用热水泡脚均有助于放松身心,可使睡眠更深沉。
(10)不要依赖安眠药,但长期使用安眠药者也不可突然停用,可根据睡眠改善情况逐渐递减,直至彻底放弃。
(11)坚持裸睡。
休息,“过劳”是猝死的导火线
你要买车,你要供房,你要出国,你要读EMBA,你要打败竞争对手,你要消费,你要事业成功的一切标志;你有钱有势,但只知消费不知保养;你有事业心,被人称为“工作狂”;你总是长时间工作,经常加班熬夜;你工作时间不规律,长时间睡眠不足;你自我期望很高,并且容易紧张;你几乎没有休闲活动与个人嗜好……如果你是这样的人,那么,你是不是发现自己已经有了下面的症状?
还不到30岁,你已经开始忘记熟人的名字;你做事经常后悔、易怒、烦躁、悲观;你睡觉时间越来越短,醒来也不解乏;你经常头疼、耳鸣、目眩,检查也没有结果;你知道这种状况很不好,可你一直想挺过去,想等事业平稳后再去休整……这样的症状已经在为你的健康拉响警报——你已处在过劳状态。
杭州某公司部门经理刘先生,连续几天与客户谈生意至深夜,待最后一天送客户离杭,回到家已是凌晨1点多。躺下后不久刘先生觉得胸闷,随后出现持续性胸痛,近3点被送到医院检查发现是心肌梗死,幸好经紧急抢救,刘先生幸免于难。
据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统计,如今中青年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明显增多,最年轻的只有28岁。若不警惕,最直接的恶果就是发生猝死。
人体就像“弹簧”,劳累就是“外力”。当劳累超过极限或持续时间过长时,身体这个“弹簧”就会产生永久变形,导致老化、衰竭、死亡,所以每个人都要小心地保持它的弹性,不要超过它的弹性限度。因此,适当的休息和减压是保持“弹力”的良方。
医学研究表明,对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威胁是可以预防和及早发现的,其中一个强有力的手段就是自我保健。世界上绝大多数影响健康和导致英年早逝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来预防。这就是不吸烟,少饮酒,均衡饮食,锻炼身体,保持心理平衡。
“累”病没有特效药,病程越长越难治,病程要是超过三四年的话,治疗会相当困难。劳逸结合才能增加承受力,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人都要学会调节生活,短途旅游、浏览名胜、爬山远眺,开阔视野,呼吸新鲜空气,增加精神活力,忙里偷闲听听音乐、跳舞、唱歌,观赏花鸟鱼虫都是解除疲劳、让紧张的神经得到松弛的有效方法,也是防止疲劳症的精神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