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比与不满足犹如一对孪生兄弟,相伴而至。攀比是不满足的前提和诱发因素,不满足是攀比的结果和强化因素。事实上,每个人都有优势,也有劣势,关键是在于自己如何看待这两个方面。有些人即使拥有高官厚禄,但是仍然不知足,仍与更好之人进行比较,利用职务贪污受贿,最终自食其果;而那些心态平和的人,即使任何方面都比别人差,但他们依然生活幸福,原因只在于他们懂得知足,乐于现状。
2.纵向比较,坚定信心
比较有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之分。所谓横向比较是指个体与他人的比较,在比较中容易找到自己的不足,促使自己朝着更好的方向努力。但是这种比较往往会陷入一种误区,形成盲目攀比。而纵向比较则是指个体和自己的过去进行比较,从中寻找自己的进步,让过去的进步激励自己,鼓励自己,以求坚定信心,获得更大的进步。
3.向下“看齐”,快乐永伴
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人,一般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在自身的能力范围内,如果一味地去“比上”,破坏的不只是自己的心情,还会扭曲一个人的灵魂。如果学会俯视,常往下看一看,你会在比较中越来越知足,越来越快乐,身体也会越来越健康。这样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4.利用攀比,提升自己
攀比的前提就是个体与他人之间存在差距,就个体而言,总想向比自己强的人看齐,希望自己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但是在攀比的过程中,人们总是采用不恰当的方法克服差距,从而使自己陷入误区。反过来想,我们可以利用攀比,用他人的成功刺激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增强自身实力,提升自己,最终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获胜。
事实上,一个人无论和他人有多大的差距,不论所处的现实条件有多少缺憾,只要处理得当,拥有一颗自信心,与微笑永相伴,就能摆脱攀比带来的疲倦,就能快乐度过每一天。
三、先人后己,少点自私
自私是人类万恶之源。
——莱斯顿
由于现实生活中各种资源在数量、形式等方面的占有和分配上存在差距,同时个人的需求与现实供给之间也存在不协调,因此,在分配中处于劣势的一方总会想尽办法,利用一切手段去获取平衡,这样就形成了人们的自私心理。
其实,自私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病态心理现象,是一种极端利己的心理。自私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在利益心的驱使下,他们不讲公德,不计他人得失,违背道德,甚至诬陷他人、杀人越货,违反法律。
自私是一种近似本能的欲望,潜藏于人们的心灵深处,所以,它的存在与发挥作用经常不易被发觉。因此行使自私行为的人,他们不但意识不到自己在做一件自私的事,反而在侵占他人利益之时感觉心安理得。即使是那些因为自私行为引起公愤的人,他们为了逃避谴责、躲开惩罚,往往口唱高调,将自私隐藏于大公无私的虚华外表之下。
刘畅是某高校的一位研究生,一直以品学兼优而闻名全系,是大家心目中的“好”学生,但是,生活的压力却使这样一位好学生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那是在研二的时候,学校为了照顾家庭贫困的学生,特意拿出一笔助学金作为生活补助。然而僧多粥少,很多学生都想争取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但是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
刘畅就是一个非常符合条件的候选人,因为在大学的时候,爸爸因为交通事故不幸去世,只留下她和体弱多病的妈妈。家里的经济来源主要是靠农作物?学校的同学、老师都了解她的状况,大家也都默认她会是这笔助学金的获得者。可是,她却怕出现意外,做出了一件对不起室友的决定。
那天,宿舍的同学问她申请表是不是已经填好了,如果填好的话,她们可以一起交给辅导员。当时,她看了看室友,刚想说话又咽了回去。这时,一个想法飞快地在脑海中闪现:如果室友交不上申请表的话,自己岂不是少了一个竞争对手。于是,她低声地说还没有,并且说自己一会儿要去图书馆,可以顺便一起交上去。室友爽快地答应了,还连声说谢谢。
当她拿着室友的申请表走出宿舍的时候,心里还在懊悔自己的想法,但是在多次犹豫之后仍然把那份表格扔进了垃圾箱,只是把自己的交了上去。几天之后,评选结果公示出来,当她看到自己的名字时,心里不是喜而是恨,恨自己的卑鄙,恨自己的自私。但她没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直到现在参加工作她还在为自己当初的做法而懊悔。
因为自私造成恶果的例子可谓是不胜枚举,可以说自私之心是万恶之源,因为贪婪、嫉妒、报复、吝啬、虚荣等病态社会心理都源自于自私之心。
心理自助术
人们常说“母爱无私”,那么自私和无私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其实,自私和无私之间仅仅是一念之差,只要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自私行为,并且及时地调适,就能够感受到先人后己、无私奉献的快乐。因此,克服自私心理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自我心理调适。
1.树立榜样,反省自己
自私是一种潜意识里面的心理倾向,若想克服自私心理,就要经常对自己的心态与行为进行自我反省。以社会公德和生活准则为标准,以优秀的个人为榜样,反省自己的言行,寻找其中的差距,帮助自己看到自私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从而促使自己提高思想观念,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2.为了自己,心有他人
在自私心理的驱使下,人们会做出一些伤害他人的举动。即使是自己最亲最亲的人,他们也会有无法容忍的时候,到那时,因为自私而失去亲人、爱人、朋友的爱,将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啊!相反,在做事前,如果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如果能在给自己的爱中分出一部分给他们,他们将会以双倍的爱回馈于你,因此,我们说,爱别人其实是爱自己。
3.团结合作,承担责任
大家可能还记得那个有关地狱和天堂的区别的寓言故事:同样是一锅肉汤,每人同样都有一把足够长的勺子,但是地狱中的人却都饿得面黄肌瘦,无精打采,而天堂的人个个身体健壮,乐观开朗。其原因在于,他们手里拿的勺子比他们的手臂长好多,没办法将汤送到自己嘴里。地狱中的人自私自利,唯恐他人得到更多;而天堂中的人则互相合作,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并用自己手中的勺子喂他人,这就是区别。简单的故事却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团结合作能够使“地狱”变“天堂”。
4.小事做起,努力转“私”
一个拥有自私心理,并且想要改变自私心态的人,不妨强迫自己做一些利他行为,哪怕是一件很小的小事也不要放过,因为那可能成为你纠正不正常心态所需要的最基础的东西,从小事做起,在他人的赞许中尝到利他的甜头,帮助自己做出更大的、有影响力的事情,努力使自己变得由自私到有私最后到无私。
有人说,有时候一个人能在自私自利中得到他所想得到的东西,但更多的时候是使他得到应受的。可见,自私的结果是利己更害己,因此,要想收获人间快乐,获得世间真爱,必须甩掉自私的心。
四、慷慨大方,不再吝啬
懒惰的马路程远,吝啬的人朋友远。
——佚名
在绚丽多彩的欧洲文学的历史画章上,有四个非常独特的人物形象,他们的名字广为人知,因为他们有一个吝啬的共性,所以他们又成了吝啬、贪婪的代名词。
看似他们拥有了丰富的财富,其实他们是世界上最穷的人。因为吝啬,他们失去了世间最珍贵的东西,例如亲情、友情等。
吝啬,俗称小气、抠门、铁公鸡等,是一种有能力资助或帮助他人却不肯伸出援助之手的不正常的心态。在心理学上,吝啬被描述为是个体对自己的金钱、财物、力气、能力、时间、知识等过分爱惜的一种特殊态度,是一种极端自我中心主义的表现。
吝啬之人极度自私,非常在乎自己的个人得失,遇事总是担心自己吃亏,在涉及自己利益时,他们从不给予他人帮助,甚至为了获取利益,可以六亲不认。可以说,吝啬破坏了人性的仁爱与同情,使人类失去了生存准则、伦理道德、社会美德,将人与动物混为一谈。
丽丽和老公结婚三年了,但是他们的感情不但没有什么进展,反而让丽丽感觉他们的生活完全被钱占据了。
以前他们恋爱时,即使天天见面也要天天晚上打电话,总有说不完的话,现在结婚了,别说电话了,就是信息也很少了,每当丽丽因为这些和老公闹时,他总是说:“现在我们是过日子了,有什么事不能当面说嘛,还非得打电话,多浪费,看看咱们的开支,还是节约点吧。”每次老公出差,丽丽耐不住寂寞总是忍不住发条短信,想关心一下他,顺便表达一下自己此时的感受,但是老公似乎不懂情趣,要么丽丽发五六条他才回一条,要么干脆不回,因为发消息是要收费的,所以,他通常是回到住的地方后,通过QQ再和丽丽联系。
像这样的事在他们的生活中随时都可能发生。为了省钱,丽丽的老公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可以不做。为了省钱,他宁愿耽误火车改签日期,也不愿打车去火车站;为了省钱,他可以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去做本来一分钟就能完成的事情,甚至差点被炒鱿鱼;为了省钱,为了区区几块钱的邮费,他宁愿在邮局当着很多人的面骂丽丽“败家”;朋友同事间涉及AA制的聚会他几乎从不参加?
对于这样一个只知道省钱的丈夫,丽丽曾想过离婚,但是想起老公的出身,她又打消了念头。现在丽丽的老公在公司做销售部经理,待遇不错,但是,他从小生活在一个穷山村里,勤俭节约是他们家乡的美德,老公是受环境的影响,只不过他又将之发扬光大罢了。
因为吝啬,丽丽的老公差点失去最爱的人,差点失去幸福完整的家庭,可见,吝啬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其实,吝啬的人,他们自己也很累,因为吝啬,他们不但要受到他人或社会的谴责,还要忍受着担心财富被破坏的折磨。除了看到财富时可以露出欣慰的笑容外,生活面前他们总是提心吊胆、郁郁寡欢,永远享受不到生活的快乐。
心理自助术当今社会,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吝啬的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它已经由单纯的金钱领域扩大到爱、赞美、提议与沟通等领域。不论吝啬所涉及的范围如何变化,它对人类的传统美德所产生的冲击力永远不会改变。因此,摆脱吝啬越快越好。
1.正视吝啬,减少危害
就财富而言,吝啬的人是富有的,但是就情感而言,他们却是十足的穷光蛋。
他们为了一己之利,想尽办法,甚至六亲不认,金钱虽然得到了,但是他们却失去了人间最美的亲情、友情或者爱情,把自己完全封闭在用钱搭建的牢笼里面,成为孤家寡人。在吝啬之心开始作祟时,不妨在大脑中想象一下吝啬可能造成的危害,相信会将吝啬的危害指数降到最低。
2.适当节俭,把握有度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现在很多人却将节俭和吝啬混为一谈。
其实,节俭是对个人而言的,该用则用,该省则省,总之是省用得当。而吝啬,则是对他人的一种处世方式,该用不用,不该省则省,总之是省用都不得当。但是节俭过度就会成为吝啬,就会由一个受人尊敬的人变成一个人人唾弃之人,所以,节俭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3.布财施德,收获更多
生活中,如果我们能够做出哪怕是一点点的付出,社会往往会给予我们意想不到的馈赠。例如在别人需要帮助时,如果能尽己所能伸出一只援助之手,那么在你缺少温暖之时,会发现有千万双来自不同方向、捧着阳光的手向你走来。正所谓,“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4.提高修养,净化灵魂
一个有着较高道德修养的人,不但不会计较蝇头小利,不会做出损人利己之事,反而会从帮助他人中寻找快乐,在服务他人中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道德修养的提高,不但能够得到他人的肯定,得到社会的认可,还可以使自己的灵魂得到更高层次的净化。
生活当中,除了金钱与地位,还有很多值得追求、值得珍惜的东西。而吝啬之人在拥有金钱与地位的同时却失去了另外很多宝贵的东西,所以,请慷慨大方地放下吝啬,理直气壮地走向阳光,寻找生命的真谛——人性美。
五、知足常乐,攻克贪婪
贪婪与挥霍一样,最终都会使人成为一小块面包的乞讨者。
——托·富勒
地产商冯仑曾说过:“地主的生活最愉快,企业家的生活最有成就感,奴隶主的生活最有权威。地主地里能打多少粮食,预期很清楚,一旦预期清楚,欲望就会被自然约束,也就用不着再努力,所以,会过得很愉快。企业家不同,企业家的预期和他的努力相互作用,预期越高努力越大,努力越大预期越高,这两个作用力交替起作用,逼着企业家往前冲。”可见,欲望能够帮助一个人成功,但是欲望过强,则成了贪婪。
所谓“贪婪”,就是指贪得无厌,指对与自己的力量不相称的某一目标过分的欲求,是一种过度膨胀的欲望。与正常的欲望相比,贪婪没有满足的时候,得到的越多,想要的就越多。
贪婪心理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例如不择手段的财欲、沽名钓誉的名誉欲、巧偷豪夺的权欲、色胆如天的色欲、不知满足的食欲等。贪婪的人往往把道德、法律、良心、伦理等置之度外,为了一己之利疯狂攫取,甚至丧尽天良。其实,他们每天都生活在身心疲惫之中,为了获得利益,他们要殚精竭虑、费尽心机地思考运用的手段,要“不辞辛苦”、不知疲倦地奔波?他们的精力和体力往往处于双重透支的状态。
2006年9月,韩某在公开选举村干部中当选为某村村支书。就职时曾给村民保证,他会尽一个干部的职责,让大伙的生活在五年之内发生大转变。
开始的几个月确实给村里办了不少的好事,例如通过关系说服上级给村里拨款,把村里的主干道修成了公路,把破烂不堪的小学进行了修整;为村里申请健身器材,为孤寡村民申请福利等,使村民得到很多好处,他自己也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想到了一个发财之路:只要能以合理的理由提出申请,再动用一些关系,上级就会拨一些款,但是钱怎么用,用多少,则是自己说了算,于是,他乐了。先是以给村里修其他道路为由,得到第一笔资金,现实中,他确实修了几条路,但是所用资金仅仅是所拨资金的一部分。令他高兴的是,在报过这笔账后,不但无人问津,反而得到上级和群众的好评,因此,韩某那颗忐忑不安的心终于变得坦然,他自我感觉这是他动脑筋、跑门路的劳动所得。
这时,韩某又想到小学,虽然刚刚进行了整修但仍然是平房,“再苦不能苦教育”嘛,于是他又借重整小学校舍为由,再次申请拨款,款项下来后,立即行动。
和学校同时修整的还有他自己的家,买建材时,好坏兼有,明着是自家用坏的,学校用好的,但实际操作中却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学校会被盖成什么样子,可想而知。